糯米的功效作用
糯米的功效作用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红枣各适量,加水煮粥食,可用于胃寒痛、胃馈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糯米不但配药物酿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酿。如“刺梨糯米酒”,常饮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糯米功效作用营养价值 糯米保健功效作用
糯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养胃、固表止汗、收涩止泻之功效,主治虚寒胃痛、自汗盗汗等。其中,黑糯米具有健脾和胃、暖肝明目、活血补血之功效。此外,常吃黑糯米还有补肾的作用。中医理论中,有“黑入肾,肾强则青春焕发,精力充沛”之说。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米的功效
健脾胃
糯米是非常温和的食补品,它具有补血、补虚及健脾胃等功效。对于时常感到恶心、食欲低靡、腹泻、气虚乏力的人来讲,可以偶尔食用糯米食物,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补充营养、改善病症
糯米有补充营养,强健身体的作用。民间常用糯米酿酒,如用糯米、杜仲、黄芪、枸杞等材料酿制而成的“糯米黄芪酒”就有提神醒脑、美容益寿、舒经活络等功效。另外,还有一种“天麻糯米酒”则是用天麻、糯米、党参等酿造而成的,具有明目、活血、养颜的作用。
改善尿频、自汗
糯米的收涩作用明显,祖国医学认为,糯米有收涩、止汗等功效。因此,有尿频、经常出虚汗的朋友,可以经常食用糯米,既可防病又能强身。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1、补中益气
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2、缓解尿频
糯米具有收涩作用,食用糯米粥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3、改善产后体虚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泻、调理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对脾胃虚弱、产后多汗、产后痢疾等症状有舒缓作用,而对于体虚产生的盗汗、血虚、头晕眼花也有改善的作用。
4、补充营养
糯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磷等。其中磷元素可协助淀粉与脂肪代谢,提供热量,恢复体力;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食欲、改善神经系统。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能量
每100克糯米的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78.3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吸收后所产生的糖分能供给身体能量、改善虚弱无力的现象。
2.暖脾益气
糯米性温、味甘,其成分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是很好的滋养佳品,有补中益气,暖脾养胃的效果,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有一定的改善。
3.收敛固涩
糯米有不错的收涩作用,对于身体有尿频、自汗现象的症状,适当吃些糯米会有些辅助治疗效果。
糯玉米的功效和作用
功效一:玉米粥有治疗高血压,硬动脉的功效,经常喝玉米粥的人,很少会发生高血压,硬动脉。美国白宫里面还经常保持着吃玉米的习惯。
功效二:
多吃玉米有易于开胃、降脂、防癌,玉米种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过人体吸收转化后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的作用。
注意事项:
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少吃玉米,正常人吃玉米最好是进行深度加工,把玉米磨成粉。我们常吃的有玉米面、玉米馒头都含有玉米。
糯米酒的功效与作用
1、对胃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
2、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3、米酒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4、产妇血淤、腰背酸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气降损、遗精下溺、月经不调、产妇缺奶和贫血等病症大有补益和疗效。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滋补身体
夏季季到了,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我们不妨多吃点糯米。
因为糯米具有补血和补气的功效,经常食用还可以调理我们的肠胃功能。很多女性朋友经常会出现气色不好的症状,这是身体气血两虚所导致的,我们不妨多吃点糯米煮的粥。
缓解脾胃虚寒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红枣各适量,加水煮粥食,可用于胃寒痛、胃馈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缓解尿频症状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抗癌
糯米不但配药物酿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酿。如“刺梨糯米酒”,常饮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缓解多汗症状
很多人明明没有喝很多的水,但还是会出现尿频和多汗的症状,这可能是脾虚的症状。我们平时可以多吃点糯米,因为糯米有收涩的作用,坚持每天吃点糯米,对尿频和多汗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糯米的药用作用
1.治慢性胃炎:糯米稀饭,煮至极烂,每日食之。如加红枣数枚同煮更好。病后体弱,头晕眼花,常吃很快康复。
2.治慢性结肠炎:糯米500克,淮山药50克,共炒熟,研成细末,每早晨用小半碗,加白糖、胡椒末少许,开水冲服。
3.治盗汗:糯米50~150克,淘洗干净,倒入饭盒内,然后加进适量黄酒,蒸熟食用,可伴白糖食用,每晚1次,服后即睡,连服一周可愈。
4.治乏力疲劳:糯米500克,黄酒1000毫升,鸡蛋2个,三者放碗中隔水蒸熟,一天分多次吃,必要时一周后再吃,疗效甚佳。
糯米、藕粉、白糖加水适量,揉成团,放于蒸锅笼屉上蒸熟吃。对于饮食差、虚弱、便血者可起到补虚、止血、养胃作用。
5.治疗贫血:赤小豆50克、白扁豆15克煮烂,再加入大枣20枚、莲子30克、糯米30克同煮,最后将山药50克去皮切片放入粥中,以熟烂为度,常食。
6.治疗神经衰弱症:糯米100克、薏米50克、红枣10枚,煮成粥,每天食用一次,可以益气安神。
关于糯米的食疗方
1.糯米30克、枸杞子15克,水煮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两次。对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有作用,还有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
2.糯米50克、黑芝麻30克。二者分开用文火炒成微黄色,共研成末,每天吃几勺。对于气短、须发早白、脱发、病后虚弱等具有补肝肾、润五脏、养胃津的作用。
3.糯米粉50克、茯苓30克。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每日一次。对于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失眠健忘者等有养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作用。
4.糯米30克、板栗30克,水煮熟烂成粥,早餐食用。对腰腿软弱,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5.龙眼15克、红枣5枚、糯米150克,共同入锅煮熬成粥,再加入少许白糖。有益气血、安心神的作用,尤其适用于体寒、体倦等气血两虚者,热体或有湿热痰火或发热患者禁用。
6.糯米100克加水煮粥,熟后加入15克已经捣碎的阿胶,经搅拌再稍煮后即成,有养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作用,选用于血虚、尿血、便血、吐血等。但消化不良或感冒、发热患者不宜食用。
糯米的功效和作用
1)糯米可以补中益气,还有很好的养胃健脾的作用,有固表止汗和止泻的作用,对于孕妇来说糯米还有安胎的功效,糯米还有解毒疗疮等功效。
2)糯米可以用来治疗虚寒性胃痛以及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糯米可以用来治疗消渴多尿症,对于气虚自汗的病人有好处.
3)同时糯米也可以用来治疗痘疹痈疖病,糯米还特别的养胃,有很好的补虚和补气,补血的作用。
糯米粥的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
糯米粥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水,在糯米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磷等矿物质,食用糯米粥后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从而可以维持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够起到补中益气的作用。
优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
如何挑选优糯米
糯米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椭圆的,挑的时候看他是否粒大饱满;另一种是细长尖尖的,这种挑的时候看是否发黑或坏掉。
优糯米的适合体质
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糯米的功效与作用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安胎、解毒疗疮等功效。糯米可起到、可用于虚寒性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渴多尿、气虚自汗、痘疹痈疖病等作用。
①《别录》:“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
②孙思邈:“脾病宜食,益气止泄。”
③孟诜:“治霍乱后吐逆不止,清水研一碗,饮之。”
④《四声本草》:“主痔疾,(糯米)以骆驼脂作煎饼服之,空腹与服。”
⑤《食性本草》:“能行荣卫中血积。解完青毒。”
⑥《纲目》:“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⑦《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⑧《本经逢原》:糯米,益气补脾肺,但唐粉作稀糜,庶不黏滞,且利小便。
⑨《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⑩《本草拾遗》:“主消渴。”
木器里的糯米
第1步滋补佳品
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
第2步缓解脾胃虚寒
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红枣各适量,加水煮粥食,可用于胃寒痛、胃馈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
第3步缓解尿频症状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第4步抗癌
糯米不但配药物酿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酿。如“刺梨糯米酒”,常饮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第5步助消化
糯米可以帮助消化,也有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疲劳和头昏眼花的症状,糯米的这些效果在做成醪糟酒酿以后更加突出,而且食用起来也更方便,不太受使用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