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宝宝吃什么食物好
家长给宝宝吃什么食物好
1、以身作则
例如告诉孩子吃菜的营养价值,并当着宝宝的面大口吃蔬菜,让宝宝喜爱上吃蔬菜。
2、尝试改变烹饪方式
一种菜并不是只有一种做法,不是只有红烧,也不是只有清炖,不断探索宝宝的口味,只要孩子爱吃,喜欢吃才能摄入多种营养成份。
3、不要吃太多零食
除了正餐外不要给宝宝吃太多的零食,可以多餐,不要以零食代替主食。
冬天宝宝吃水果要加热吗 食用的注意事项
宝妈们常有食物要“趁热吃”的观念,还有的时候,宝宝哭闹不止,我们急于冲奶 或喂饭给宝宝,还没有冷却就喂,事实上吃很热的食物容易灼伤宝宝的口腔。
要知道宝宝口腔内皮肤是非常稚嫩的,吃进温度过高的食物或水时,很容易灼伤口腔造成口腔溃疡,同时,温度太高的食物被宝宝吃进嘴里,会因为太烫,从而导致宝宝急着把食物吞进肚里。
这些被急速吞下的食物在吞咽的过程中仍然会保持较高的温度,在经过食道的时候会强烈刺激食道内膜,导致食道变厚,长期如此很容易影响孩子的食道功能,所以宝爸宝妈一定要给宝宝调整过来。
小宝宝出生后吃的母乳,与母体温度相同,也就是说最佳的喂养温度应该与正常人的体温相同,36℃~37℃。如果辅食温度相对较高,与母体存在差异,将不利于宝宝维持正常肠胃功能。
然而,随着生长宝宝会逐渐有适宜自己的食物温度,有些宝宝出生后喝凉奶和凉水,胃肠就会适应偏凉的温度;有些宝宝平日进食温热食物和温水,突然进食偏凉的食物就会不适。
而家长担心宝宝吃的食物偏凉会损伤到肠胃,总想探求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肠胃适应温度,这个温度来自平日的生活习惯,所以家长们无需互相比较,适合自家宝宝的才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水果到底要不要加热应依据宝宝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而定。如果冬天太冷,适当用热水温一下水果在给宝宝吃也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大人习惯用嘴直接帮宝宝试一下食物的温度,这是非常不卫生的!因为大人的口腔有较多细菌,尽管牙刷得很干净,但细菌是看不见的,所以为了宝宝好,不要再用嘴去试温啦。
宝宝缺锌要吃什么呢
宝宝缺锌,家长没有必要去购买专门的补锌的食物来让宝宝吃,否则因为补锌过多,反而会造成宝宝的身体负担。因为人体本身不需要太多的锌,补过了,就不太好了。
如果医生检查后,确定是孩子有轻微的缺锌的情况的话,那么建议妈妈们可以让宝宝吃一些贝壳类的食物,当然,在吃之前要看一下宝宝是不是对此类食物有过敏。一般的建议是给宝宝们用贝壳类的食物来做汤,让宝宝喝,补锌效果好。
当然,宝宝如果能吃一些动物的肝脏的话,也是可以起到补锌的作用的。一般建议让吃的动物的肝脏有,鸭肝或者是鸡肝都不错。但是,请弄碎了,然后与鸡蛋一起给宝宝吃,效果更好的。
如果宝宝不爱吃以上的两种食物的话,那么就可以采取用蔬菜的方式来达到宝宝平日里的锌需要。一般可以用坚果类的吃食,例如,花生,核桃等,都可以帮助宝宝来补锌的。
当然,如果医生告诉我,宝宝缺锌的状况较严重的话,你就得听医生的话,去购买一些专门的补锌的口服液,让宝宝来喝。
父母们要记得,宝宝缺锌,其实有可能是因为宝宝太多动了。所以,才会导致缺锌的。实际上,医学上指出,多动症的宝宝缺锌厉害。
宝宝辅食太精细影响咀嚼能力
敏敏马上14个月了,但她还不会咀嚼,只肯吃粥和烂面,因为这些她可以直接吞咽,不需要咀嚼。如果给她水果丁等稍硬的食物,她就会一直含在嘴里。看到别的同龄孩子都能吃各种食物了,敏敏妈妈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敏敏14个月了还不会咀嚼呢?儿科专家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家长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太晚,或者是吃得太精细,家中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咀嚼训练,影响了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
很多人认为宝宝与生俱来就有吞咽、咀嚼的能力,所以时候到了自然就会吃东西,但其实不然。吸吮是孩子出生后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家长们总做得非常好精细,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会开始慢慢长牙,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添加有一定硬度的辅食,以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如果继续给宝宝吃过于精细的食物,则可能会影响宝宝咀嚼能力的发育,甚至造成营养不良。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宝宝4-6个月可以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适时地供给一些有硬度的食物,帮助宝宝乳牙的萌出,同时兼有训练咀嚼功能的作用。
宝宝咀嚼能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1、整吞整咽期:4-6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出牙,刚添加泥糊状食品时,因为孩子舌头的推挤反射还没有消失,几乎每个婴儿都会或多或少将食物顶出来,有的孩子吞咽时还表现出干呕,即使是吃进的食物孩子也不能将食品从舌面运动到舌后,然后吞咽下去,因此会整吞整咽,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吞咽动作不协调的缘故。
2、舌碾期:7-9个月
孩子的牙齿刚开始萌出,一般用舌头碾烂食物,可以用磨牙食品来训练咀嚼能力。
3、咀嚼期:10-24个月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经历门牙切碎、牙床咀嚼以及使用磨牙研碎逐渐向成人的饮食过渡,因此在这个时期,食品的形状也要由糊状的食品进一步转换到半固体的食物进而到固体的食物。
如何提高宝宝的食欲
1、吃饭最好能固定时间和地点
培养宝宝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位置上吃饭,吃饭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内。
2、吃饭时保持就餐环境安静
将可能分散宝宝注意力的玩具收起来或者把电视关掉,让宝宝专心吃饭。
3、吃饭时氛围要愉快
在宝宝吃饭时,不管吃了多少或者弄脏了什么,家长都不要发脾气,也不要在餐桌上争吵,更不要在餐桌上训斥宝宝。
4、让食物做法多种多样
宝宝不喜欢某些食物时,妈妈可以变换做法,也可以暂停几天再做。不要强迫宝宝进食,也不要放弃给宝宝吃。食物的多样性和颜色都会引起宝宝进餐的食欲。
怎么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时间:4~6个月
训练重点:吞咽
辅食特点:糊状、泥状
可选辅食:米糊、蛋黄泥、果泥、蔬菜泥、鱼泥、米粉
学会吞咽是日后摄取固体食物的重要前提。4~6个月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比较适合添加泥糊状的食物。从4个月开始可用小勺给宝宝喂食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蛋黄泥等,也可以选择米粉之类的辅食,例如瑞氏麦香蕉糙米粉之类的,可以补充宝宝的营养。刚开始妈妈会发现,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之前的宝宝习惯了吸吮,尚未形成与吞咽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妈妈要耐心多喂几次。
时间:6~12个月
训练重点:咬、嚼
辅食特点:较细的固体
可选辅食: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面包片、手指饼,燕麦片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从这一时期开始,妈妈可给宝宝提供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牙齿的萌发。这时的食物应由稀到稠,颗粒由细到粗,从在泥糊状食物里添加少量的小块固体食物开始,随着宝宝的适应,再慢慢添加固体食物的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主动进食的欲望增强,喜欢自己抓食物吃,这时妈妈可以把切碎的固体食物给宝宝,让他自己吃,培养宝宝对食物和进食的兴趣。另外,还可给宝宝吃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如磨牙棒、磨牙饼干。
时间:12个月以上
训练重点:咀嚼后的吞咽
辅食特点:较粗的固体
可选辅食:水饺、馄饨、米饭、其他纤维不太多的成人食物
随着牙齿的萌出和完善,宝宝的口腔动作也越丰富,咀嚼吞咽动作协调,渐渐地可以用牙齿咬碎再咀嚼。这时应给宝宝吃较粗的固体食物,多吃粗粮。
家长要做好典范,利用宝宝爱模仿的特性,经常示范咀嚼动作给宝宝看,每口食物应慢慢咀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家长要逐步指导小孩独立进餐,切不可家长喂食,或长期用奶瓶饮水、饮奶。
宝宝便秘常见原因
过量补钙
春天,人的生长速度较快,为了宝宝能长大高个,有家长在给宝宝吃奶粉时额外补钙,使得过多的钙和蛋白质里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称为“钙皂”的硬块,大量形成导致宝宝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憋便
宝宝外出游玩时,人为地抑制便意或玩耍时精神高度集中而不能感觉到便意,致使大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另外,有些宝宝平时没有清晨大便的习惯,在学校时也因为各种原因而憋住大便,从而造成便秘。
药物副作用
阳春三月,细菌和病毒也会复苏滋长,宝宝免不了会生病,在给宝宝服用某些药物时,其中的某些成分会使肠蠕动减少而导致便秘。
频繁使用消毒剂
宝宝常生病,有些家长认为是生活环境不够“干净”所致,因此经常使用消毒剂,这就不利于甚至是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菌群失调,影响肠道内纤维素的败解。
小宝宝胃口差怎么办
如果家长因为宝宝不好好吃饭而斥责她们,那么,宝宝就会更不愿意吃饭,即使吃了,也是如同嚼蜡,不仅无味还影响营养吸收。强迫孩子吃饭容易造成积食,然后呕吐掉。
食物的形状,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把青菜剁碎包饺子,或者做成可爱的小老鼠或小兔子的形状蒸给她们吃。食物的性质,对宝宝肠胃的影响。
这个季节天气干燥,宝宝很容易上火,有的家长会给宝宝吃柿子,柚子清火,殊不知,这些东东性寒,吃多了会凉胃,宝宝肠胃不如大人般坚强,容易造成腹泻,从而导致宝宝食欲不振。
还有香喷喷的糖炒栗子,各类坚果都是孩子爱吃的,但是这些东西油性重,吃多了会胃胀,多运动,可以促进食欲,促进吸收。对于饭量小的宝宝,拒绝零食。宝宝饭量小,就把所有的零食停掉、所有带味道的水停掉。
适当加粗粮,多吃粗粮有助于消化吸收。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宝宝来说不是太好;这样不仅会娇惯了宝宝的胃,使肠胃蠕动变慢;还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能力和牙的生长,使牙齿变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