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1、低血糖的病因之一药物因素
1.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而活动量相对过度,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1.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即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1.3、口服降糖药尤其优降糖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2、低血糖的病因之二疾病因素
2.1、严重肝病时,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
2.2、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
2.1、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肾陛糖尿等,会促使血糖下降。
2.2、空腹过量饮酒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引起低血糖症。
2.3、持续剧烈运动、长期饥饿或高烧病人团血糖消耗过多,也可引起低血糖症。
看看低血糖是什么
一、病因
临床上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二、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2、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会引起早搏吗
一、低血糖会引起早搏吗
低血糖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但是如果是频繁的早搏的话,那估计不是单纯低血糖引起的了。
二、过早搏动的病因
1、可由疲劳、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引起。
2、另外,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锑剂中毒及缺氧、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
3、老年人多因精神紧张及劳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使心脏的异位兴奋灶激动而出现早搏,多在休息后消失。也有在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而出现的窦性心动过缓时偶发、频发早搏,可在活动或心率加快后消失。急性心肌梗死时,因心肌损伤、缺血,可频发早搏,且多为频发室性早搏,甚至一连串出现,形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心肌病与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以及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患;老年人以冠心病、高血压最常见。
5、吸烟和饮酒也是引起心脏早搏的重要原因之一。
6、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
7、心导管检查与心脏手术等机械性刺激。
三、低血糖会引起早搏吗?
低血糖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
如果是频繁的早搏的话,那是估计不是单纯低血糖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PZI用量过多。
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END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
低血糖是如何引起的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4.0mmol/l的现象.此现象只能发生在服用某种药丸或注射胰岛素期间.还有一类是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HI),引起这个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谢的一个关键酶,谷氨酸脱氢酶(GDH)发生了基因突变。
胰岛素不参与调节脑组织对葡萄糖利用.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中枢通过迅速增加肾上腺能神经系统功能,促进肾上腺素释放来调节血糖水平,并对潜在缺糖作出有效反应.其他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包括促进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肝糖输出增多,非神经组织对葡萄糖利用减少.低血糖急性反应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和胰高血糖素(见下文)起关键作用,而生长激素和皮质醇分泌反应较迟,作用较小,但这些激素长期缺乏可损害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向调节作用.如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血糖缺乏,则高级中枢功能降低,以减少脑组织对能量需求.若意识丧失的低血糖病人未立即治疗,可导致癫痫发作及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孩子血糖低是不是贫血
孩子血糖低不是贫血。低血糖是血糖水平偏低,而贫血是血红蛋白偏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小儿低血糖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出生后1~2小时血糖降至最低点,然后逐渐上升,72小时血浆葡萄糖正常应>2.8mmol/L(>50mg/dl),新生儿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较大婴儿和儿童空腹血糖<2.8mmol/L(<50mg/dl)即为低血糖。出生婴儿血糖<2.24mmol/L(<40mg/dl)时,就应该开始积极治疗。低血糖可致脑不可逆性损害,而影响脑功能。
低血糖是什么
低血糖指的是人体血液当中葡萄糖浓度过低,身体供能不足,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或者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临床综合症。低血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较常见,它的症状常常包括了心慌,头晕,四肢发颤,精神淡漠,行为异常,最严重的甚至昏迷、猝死等等,因此及时诊断低血糖,并治疗低血糖是非常重要的。
高血压和低血糖的区别
低血糖和高血压,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他们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该积极的寻找原因,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的早期,或者一些胰岛素瘤等等,还有找不到原因的就属于特发性低血糖症。低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低于正常高血压指动脉压高于正常(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任何一项)。
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症状不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甚。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也是引起头晕的原因之一。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病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糖的原因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肝糖原储备不足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也与糖原异生功能低下、胰高血糖素反应迟钝有关。新生儿患病时易发生缺氧、酸中毒、低体温和低血压,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并出现无氧代谢,加速糖的消耗,使血糖降低。
维持血糖平衡主要依赖胰岛素促进糖原生成和增糖素促使糖原分解。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常在出生后4~6小时发生低血糖,可持续至生后48小时。
糖原累积症和小于胎龄儿可能由于糖原分解减少而发生低血糖。新生儿睡眠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不自动醒来,就要叫醒宝宝起来吃奶了。
低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一)空腹低血糖
1. 葡萄糖利用过度
(1)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儿(母亲有高胰岛素血症);药物(如过量应用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水杨酸盐、心得安、双异丙苄胺、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肿瘤:如巨大间质瘤、原发性肝癌、胃肠道肿瘤及淋巴肉瘤等。
2. 葡萄糖生成不足
(1)内分泌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减等。
(2)肝糖原累积病。
(3)严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肾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转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转化为葡萄糖)。
(6)其他:长期酗酒(抑制糖原异生);脓毒血症;饥饿;恶液质;剧烈运动等。
(二)餐后(反应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绪不稳定和神经质,中年女性多见)。
2.滋养性胰岛素功能亢进 :如胃切除手术的一倾倒综合症;幽门成形术及胃空肠吻合术后。
3.儿童特发性自发性低血糖。
4.轻型早期糖尿病(胰岛素峰值延迟)。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在生活中要考虑胰岛素的因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者在注射后活动量变得很大,这些也会引起血糖降低。另外,如果服用磺脲类药物,也会引起血糖的变化,造成血糖降低很多。由此可见,低血糖还是蛮危险的情况,需要得到重视,那么当患者出现了低血糖,应该如何保健呢?
低血糖是怎么引起的 低血糖如何调理
低血糖患者最好是做到少量多餐,—天大概要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而且吃的时候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低血糖的人群饮食方面一定要均衡营养,每天都要吃丰富的蔬菜水果,包括供应足够的身体热量。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纤维本身也可延缓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时,先服用纤维素,以稳定血糖。两餐之间服用螺旋藻片,可进一步地稳定血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