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疾病应该如何正确护理
心包炎疾病应该如何正确护理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的改变。
2.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有无放射,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3.有无心脏压塞的征象。
【症状护理】
1.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
2.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
3.手术治疗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
4.合并水肿时要做到: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
(3)抬高水肿的下肢,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
(4)病情允许,适当进行活动,经常变换体位。
心包炎的护理
对症护理
心包积液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做好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
休息与卧位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认真做好一级护理。
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见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高热护理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及时更换患者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吸氧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见循环疾病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对急性心包炎患者说明疾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大部分经治疗后均能痊愈,若治疗不彻底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向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早日接受手术治疗。
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定时随访。
自我护理
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限制钠盐的摄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告诉患者必须坚持足够疗程的药物治疗,勿擅自停药。
渗出性心包炎的防护措施
心包炎是指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急,严重者心跳呼吸停止,危及生命。因此人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并且当患者出现症状的时候,也要懂的护理,才能让患者尽快痊愈。
心包炎可以分为两类,包括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其发生的病因也不相同:
(1)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引起,或可为非特异性。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为非特异性的,但几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为其原因。常见的原因为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类风湿关节炎,创伤和心脏手术。风湿热之后极少有缩窄性心包炎。
一、预防
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慎起居,节饮食、调理情志。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定时随访。
二、护理
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情况。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心包炎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对此,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
(3)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4)保持大便通畅。
温馨提示:应积极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做好术后护理。休息与卧位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高热护理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及时更换患者衣裤,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定时随访。
心包炎患者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心包炎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情况。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心包炎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
3、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4、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心包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尖锐的剧痛或沉重的闷痛。可放射至左肩,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剧。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主诉并及时给予处理。
5、呼吸困难为急性心包性渗液时最突出症状,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主要症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及节律,及时与医师联系。
6、当患者出现心脏填塞征象时可出现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由于渗液积聚还可出现体循环瘀血征,如肝-颈回流征阳性、胸腹水,面部及下肢浮肿。常有奇脉,并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发生。
在可能并发心包炎的疾病过程中,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病因不明的体静脉淤血或心影扩大,应考虑急性心包炎可能。在心前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心包炎诊断即可成立。心包心肌炎常伴有心功能异常、心肌损伤标记物、肌红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升高,可听到第3心音,j-st段抬高,超声影像和mri可显示心脏结构变化,心内膜心肌活检是主要诊断依据。
感染性心包炎哪些表现
急性心包炎发作时,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急性心包炎疾病的症状有哪些。可能为原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急性心包炎本身的症状有:
1、心前区疼痛
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有的则轻微或完全无痛,如结核性和尿毒症性心包炎。
2、心脏压塞的症状
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紫绀、乏力、上腹部疼痛、浮肿、甚至休克。
3、心包积液
对邻近器官压迫的症状肺、气管、支气管和大血管受压迫引起肺淤血,肺活量减少,通气受限制,加重呼吸困难,使呼吸浅而速。患者常自动采取前卧坐位,使心包渗液向下及向前移位,以减轻压迫症状。气管受压可产生咳嗽和声音嘶哑。食管受压可出现咽下困难症状。
4、全身症状
心包炎本身亦可引起发冷、发热、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与原发疾病的症状常难以区分。
了解了感染性心包炎的常见症状,当平时身体出现有以上表现的时候,最好是不要过于心急,尽早的去医院接受正规性的检查,一旦确诊为心包炎,则应该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尽量不要长时间的拖延,以免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健康。
心包炎的饮食注意事项分析
首先,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心包炎。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引发的病变,心包炎患者常感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甚至会发生休克。心包炎患者还可有腹水、肝大等症状。心包炎疾病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好心包炎患者的饮食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可以控制住心包炎患者病情的恶化的。心包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饮食对身体治疗的重要性。科学的饮食调理对于心包炎疾病的治疗有时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包炎患者临床上主要可以分为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炎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心包渗出大量积液可令心包炎患者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心包炎患者的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要给予心包炎患者易消化的饮食
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有青菜,豆腐,绿豆粥,鲜奶,各类蛋,鱼,瓜类,像冬瓜,丝瓜,苦瓜,水瓜,黄瓜,还有西红柿,白菜之类的等等。助消化的食物肯定易消化,如山楂,箩卜,汤菜等。
第二、要给予心包炎患者高热量的饮食
高热量饮食是在平常饮食基础上,另外供给心包炎患者高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以增加热量。一般心包炎患者在三餐基本饭食以外,可在上、下午或晚间各加点心一次。有条件的心包炎患者可采用牛乳、豆浆、藕粉等甜食,另加蛋糕、面包、饼干之类。
第三、要给予心包炎患者高蛋白的饮食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分为豆类、山产类、动物内脏、肉类、家禽类、水产类、蛋类等。一般来说,一块像扑克牌大小的煮熟的肉约含有六十克到七十克的蛋白质,一大杯牛奶约有十六克到二十克,半杯的各式豆类约含有十二克到十六克。所以心包炎患者一天吃一块像扑克牌大小的肉,喝两大杯牛奶,一些豆子,加上少量来自于蔬菜水果和饭,就可得到大约一百二十克到一百四十克的蛋白质,足够一个体重六十公斤的长跑选手所需。若是心包炎患者的需求量比较大,可以多喝一杯牛奶,或是酌量多吃些肉类,就可获得充分的蛋白质。
另外,专家指出,如果患者的心包炎伴有水肿的还应给予低盐的饮食。总而言之,心包炎患者除了要做好饮食调理,还要积极控制结核病的流行,能显著减少相关的心包炎发病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冠脉再灌注治疗,能减少梗死面积和心包炎发生率,积极治疗各种肾脏疾病,防止发展成终末型肾病是减少尿毒症性心包炎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各种疾病一旦出现急性心包炎,尚无有效措施预防,其发展最终成为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了。
如果碰到心包炎我们该怎么办
心包疾病(别名:急性心包炎 英文:pericardial disease )一般包括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三者也可以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慢性心包积液可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也可以急性期症状不明显。若积液量多,形成时间较短。患者常有气短、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脉压差小及奇脉,重者有肝大、腹水,X射线心脏检查及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量心包积液。
心包炎的护理措施,心包炎的护理措施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心包炎本身的症状有:
1.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有的则轻微或完全无痛,如结核性和尿毒症性心包炎。
2.心脏压塞的症状。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紫绀、乏力、上腹部疼痛、浮肿、甚至休克。
对于心包炎护理计划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包炎护理计划为你解答如下。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所以我们如果碰到事情,应该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解决,不要怨天尤人,老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疾病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只要好好回复,就会不留遗憾。
心包炎疾病应该如何正确护理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频率、呼吸节律的改变。
2.心前区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有无放射,并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3.有无心脏压塞的征象。
【症状护理】
1.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
2.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
3.手术治疗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
4.合并水肿时要做到:
1)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
(2)指导病人饮食,以低钠食物为主。
(3)抬高水肿的下肢,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
(4)病情允许,适当进行活动,经常变换体位。
【一般护理】
1.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镇静剂。
3.及时做好降温护理,更换病人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4.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5.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副作用。
6.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引起心脏压塞征象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
7.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
8.保持大便通畅。
9.出现焦虑时,护士应积极与病人交谈接触,劝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于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加强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2.遵医嘱及时、准确地使用药物,并定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