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干呕的偏方

治疗干呕的偏方

1、干呕胁痛

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 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2、干呕不止

用莲子六枚,炒成赤黄色,研为末,熟水半碗冲服。

3、干呕不息

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治疗干咳的偏方

症状: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食疗方法

1、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烂),加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少许,让孩子分次温服。

2、姜杏汤:杏仁10克左右(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内尖,捣碎),生姜6克(去皮,与盐4克一起捣碎),甘草5克(研细末、微炒),一同拌匀,用开水冲成汤,即可饮用。

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或咳声重浊,吐出的痰黏稠、颜色黄,有少量血丝,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头痛,怕风,微有汗出;舌色红,舌苔薄黄。

食疗方法

1、桑菊杏仁茶: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6克(捣碎成泥),三者一起入锅水煎,取汁,调入蜂蜜15克,即可温服。

2、梨子汁:梨子100克(洗净去核,切片),川贝母5克(捣烂),桔梗8克,一起入锅,水煎约10分钟,再加入菊花10克,再煮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糖适量,即可温服。

3、梨汁粥:鲜鸭梨1个,连皮切碎,置于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50克同煮成粥,即可温服。

治疗干咳的偏方

风寒咳嗽

症状: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食疗方法

1、百部生姜汁:百部10克,生姜6克(拍烂),加适量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蜂蜜少许,让孩子分次温服。

2、姜杏汤:杏仁10克左右(泡洗后去掉外皮和内尖,捣碎),生姜6克(去皮,与盐4克一起捣碎),甘草5克(研细末、微炒),一同拌匀,用开水冲成汤,即可饮用。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宝宝呕吐原因很多,一般以胃肠道疾病引起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小儿呕吐还要分症状而定。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失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滿胀,口苦烦闷: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服。

治疗各种呕吐的偏方

1、寒证

缪仲淳:神效沉香丸,又名聚宝丸,治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此是胃脘寒痰结阻,诸医无效,屡试神验。

真沉香6克 真麝香2.4克 血竭4.5克 郛香4.5克 缩砂仁6克 木香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1.5克细末,糯米糊丸,如弹子大,用辰砂4.5克为衣,烧酒磨服。

2、热证

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6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 麦门冬9克(去心) 人参9克 甘草6克(炙) 粳米4.5克

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200毫升,日3服。

3、虚证

龚廷贤:六君子汤,治久病胃虚呕吐。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白芍(炒) 山药(炒) 当归各3克 藿香 砂仁各1.5克 莲肉10粒 乌梅1个 半夏(姜汁炒) 陈皮各2.4克 甘草1克 炒米100粒

上锉1剂。生姜3片,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内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情志失调 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滿胀,口苦烦闷: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朴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苏叶、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吴茱萸3克,川黄连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鲜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取汁服。

治疗干咳的偏方

一、取大蒜一头,去皮后排碎,加冰糖二两与半碗水约250ml煮开后晚间食用。三天见效!

二、生黑芝麻3钱(约半汤匙),冰糖适量,共捣碎,用滚开水冲成半碗汤,早晨空服,3天痊愈,忌吃鱼腥、过咸食物。

三、川贝母12g,雪梨2个,猪肺250g,冰糖少许。将川贝母洗净,雪梨去皮洗净切成数块,猪肺洗净,挤去泡沫,切成片。

将川贝母、雪梨、猪肺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置文火上熬煮3小时后即成。服用时吃梨、肺,饮汤。

此方适应于肺结核的干咳、咳嗽、咳血,以及老人干咳无痰、一般人的燥热咳嗽、口干痰黄等症,具有除痰、润肺、补肺的功效。

四、银耳10~12g,冰糖适量。

将银耳一朵一朵洗净,放入碗中用冷开水浸泡,水应浸过银耳,浸泡1小时,待其发胀后,拣去杂物。

将浸泡后的银耳,再加冷开水和冰糖适量,放入碗中。

将碗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炖2~3小时。

服用时,饮汤、食银耳。

此方适应于秋冬燥咳、干咳无痰、咽干口燥,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虚热口渴等症,有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也是体质虚弱者的滋补品。

五、丝瓜花10g,蜂蜜15g。将丝瓜花洗净,放入茶盅内,加开水冲泡,然后上盖浸泡10分钟后倒入蜂蜜,搅匀即成。

服用时拣去丝瓜花不用,趁热饮用,每日三次。

此方适用于肺热型支气管炎,咳吐黄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干呕中医治疗方法

【内疗辨治 】

胃实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 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胃虚热型干呕

[病因] 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胃生津,和降冲气。

胃寒实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音低弱,脘腹冷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出少量涎沫,苔白,脉沉弦。

[治法] 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胃虚寒型干呕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溏泻为证候特征。伴有饮食不香,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胃,降逆安中。

肝郁型干呕

[病因] 多由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声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胁烦闷,饮食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 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食滞型干呕

[病因] 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厌食为证候特征。伴有脘腹胀满,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干呕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一般主张用口泰、复方硼砂溶液等漱口液,含服华素片、安吉含片等。对于肥厚增生性咽炎,可采用激光、微波、冷冻等方法治疗。

治疗干咳的偏方

治疗干咳的偏方

干咳是常见的肺部疾病,容易引发鼻塞、流鼻涕,引起干咳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肺炎等等。

1、绿豆汤煮梨治疗干咳

取绿豆100克,鸭梨两个煲汤喝,吃梨饮汤早晚各吃一次。坚持一段时间可治干咳,也不复发。

2、冰糖蒸白果治疗干咳

白果3钱、冰糖2钱放一点水蒸熟,晚上睡前服用,一日一次,坚持一个月可治干咳。蒸时先将白果碎成渣,用水泡泡,再放进冰糖。

3、萝卜蜂蜜饮治疗干咳

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煮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每日1~2次。

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咳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小儿咳嗽,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干咳吃什么好得快

1、冰糖

冰糖为白砂糖煎炼而成的冰块状结晶,故称冰糖。《本草再新》说它能“止咳嗽,化痰涎。”百日咳患儿宜煎水喝或含化食用,所以,不少止咳的单方中都用到它。

2、金橘

中医认为,金橘性温,味辛、甘、酸,入肝、肺、脾、胃经,有化痰止咳,理气消食、疏肝解郁的功效。主治气郁不舒,胸胁胀痛,食滞纳呆,咳嗽咯痰等病症。金橘有很好的止咳作用,每天食3次,每次5-6颗,也有药效。

3、莴笋

秋季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此外,秋季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4、藕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生用,具有凉血、散淤之功,治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另外,生藕捣绞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

如何预防秋季干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秋季都会遇到干咳的症状,由于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人体上火和肺火,就会比较容易引起人体水分流失,造成干咳等症状,尤其是体质差的人群更容易引起身体上火,干燥等疾病,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

在秋季,体形偏瘦、容易盗汗者一旦遭遇咳嗽,会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口干舌燥,舌红少苔,有的还出现咯血。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体质,体内有热,津液不足。

1、加强身体锻炼

秋季大家应该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保持空气新鲜

污浊的空气对呼吸道粘膜会造成不良刺激,可使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分泌异常或加重咳嗽,严重的可引起喘息症状。因此,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定时开窗换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3、注意增减衣物

天气冷出门戴口罩,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当气温较低是,出门应当佩戴口罩,以减少冷空气对呼吸系统的刺激,缓解咳嗽。

相关推荐

小儿干咳的治疗偏方

1.柿饼川贝粉柿饼两个,川贝粉(川贝母研成粉)10克,将柿饼挖去核,加入川贝粉,放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对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2.川贝炖雪梨川贝粉10克,雪梨1只.削梨皮,挖去梨心,切片,加冰糖15克,与川贝粉一同放碗内,加适量水,隔水炖蒸,文火炖1小时左右,分两次服,饮汤食梨.对治疗燥咳痰少有辅助作用。

川芎治头痛怎么吃才好

川芎对治疗头痛是有效的,但不是所有的头痛症状都适合服用川芎。一般来说,川芎更适合治疗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以及缓解这类头痛引发了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神经性头痛的症状表现多为头部胀痛、心情烦躁以及恶心欲呕。偏头痛的症状就比较好辨别了,头部一侧疼痛难耐也是多数人最苦恼的一种头痛症状。若是出现了这类情况,不建议擅自用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干呕治疗

胃实热型[病因] 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干呕 [症状] 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 清热通腑,和胃降逆。胃虚热型[病因] 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症状] 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 养胃生津,和

治疗干眼症的小偏方

1.点人工泪液。适用于用电脑过多或熬夜而导致的眼睛灼痛或刺痛的患者。纽约眼科诊所眼科专家罗伯特拉特·卡尼博士表示,人工泪液可暂时恢复眼睛湿润度,感觉眼睛不适的时候,滴1—2滴即可。2.吃深海肥鱼。适合不爱点眼药水的患者。一项研究发现,摄入欧米伽-3脂肪酸最多的志愿者,干眼症危险降低了34%。专家建议,每周应吃两次三文鱼等深海肥鱼。3.热敷。适合点了眼药水,可眼睛仍然干涩的患者。天然泪液是眼睛的最好

眼睛干怎么办

1菊花茶菊花具有清肝明目功效,可以改善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每天吃完午饭后,冲泡五六朵杭菊花,坚持饮用3个月就可以看到效果。冲泡时可以搭配一点蜂蜜,会有更好的口感。2玫瑰花茶玫瑰花可以凉血、养颜,因此能够帮助改善干枯皮肤。因为玫瑰花茶有着较为浓烈的花香,所以还可以很好的治疗口臭。玫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除脂肪的作用,能够用来可减肥,在饭后饮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不过由于玫瑰花具有收敛作用,所以有便

小孩子肚子痛呕吐偏方治疗

1)枝栀子9克、淡豆豉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方用栀子苦寒清热除烦,豆豉辛甘微苦寒升散邪热,一宣一降,相须为伍,为其配伍特点。《伤寒论》栀子豉汤。2)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上药研为粗末,每服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方用人参补气,白术、茯苓健脾,不热不燥,平补不竣,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为其配伍特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3)橘皮、竹茹各12克、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

干眼症有什么偏方

治疗干眼症有什么偏方呢,其实干眼症这个疾病治疗起来还是有一些方法的,但是有的患者用一些常规治疗方法是没有效果的,关于干眼症这个疾病治疗的时候有没有偏方呢,希望下面的一些偏方真的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能够积极治疗干眼症。1、用牛奶洗眼,治疗干眼症很有效。将纱布折叠成小片,在牛奶中完全浸透,覆盖在眼皮上20~30分钟,能增强眼部肌肉活力,解除眼睛酸涩疲劳。2、热毛巾敷眼10分钟专家提醒:热敷可促进眼部血

干眼症治疗偏方

偏方1:热毛巾敷眼10分钟专家提醒: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睑板腺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帮助,防止因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干眼。偏方2:滴眼药水专家提醒:眼药水是否能润眼,要看两点,一是药水成分,二是滴药水的频率。某些成分的眼药水并不适合健康的眼睛,有眼病的话更要对症治疗。合适的眼药水滴太勤也可能伤眼睛。偏方3:抹护眼霜专家提醒:不是所有护眼霜都能润眼,某些劣质或特殊成分的护眼霜可能还会刺激眼睛。注意护眼

治疗恶心呕吐的小偏方

广州的夏季湿热,常使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在这样的天气下,一些脾胃稍弱的女性,经常会几天都不怎么想吃东西,吃下去常犯恶心,想吐。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生池晓玲解释说,恶心呕吐在中医看来,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出现这种情况,饮食应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食、稀粥、蛋类、汤类等。湿热犯胃恶心呕吐食疗方剂1、鲜芦根30克,广霍香10克,

治疗干咳的偏方有哪些

在这个严寒的冬天,有许多的人都会干咳,干咳病因不好确定,有很多因素都可能造成干咳的出现,所以治疗干咳的方法也比较的多,那么治疗干咳的偏方有哪些呢?治疗干咳的偏方虽然只是一个偏方,但却解决大问题。好多朋友,特别是北方朋友,一到这个季节就会出现干咳的症状。去医院经通常会得到咽炎这个诊断结果,但是医院里开出的药物有时候并不能缓解咽干、干咳的症状,经常吃的含片虽然有效但是对胃有刺激。一、取大蒜一头,去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