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头维如何针灸 针刺头维注意事项

头维如何针灸 针刺头维注意事项

头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

若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再者,由于头部血管丰富,直接灸会损伤血管,所以本穴禁止直接灸。


头维如何针灸

取穴: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是穴。

针刺方向:从前向后与颞面平行沿皮刺。

进针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痛感并向周围扩散。


头维如何针灸 针刺头维的功能主治

头维乃足阳明之穴,又为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该穴可祛风泻火,止痛明目。《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高血压症的治疗。


头痛能针灸吗

头痛一般可以针灸主穴:百会、风池、太阳。肝阳上亢,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可以针灸太冲、阳陵泉。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可以针灸头维、中脘、丰隆。


三叉神经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普通针刺疗法。

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

二、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三、利用蜜蜂针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蜜蜂蜇针中含有的蜂针液,对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结合针灸原理取穴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效果。

天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天冲对症针灸疗法

1.配百会,前顶,神门,丰隆,涌泉,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定惊安神,治疗惊恐惊风。

2.配百会,神庭,听宫,中渚,针刺泻法,清泻胆火,治疗胆火上炎之眩晕,耳鸣等。

3.配风池,太阳,角孙,头维,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散邪,治疗风邪外袭之头痛。


三叉神经痛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运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大的优点就是: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安全,副作用非常的小。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

普通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

初次采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能会被针灸的针给吓到。因为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些穴位所在的位置比较特殊,很多穴位都在脸上。所以不免会引起初次针灸治疗患者的恐慌。因此,在初次治疗时,可以采用卧位。这样可以避免晕针,达到的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现在是公认的。但是,患者们在寻求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时候,也不可盲目。特别是有些不法分子,会钻空子。如果你想选择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这样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针刺头维穴怎么正确操作

头维针灸方法

取穴:耳前鬓角前缘向上直线与前发际交点上5分处是穴。

针刺方向:从前向后与颞面平行沿皮刺。

进针深度:进针0.3-0.5寸,留针20分钟,温和灸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有胀痛感并向周围扩散。

功能主治

头维乃足阳明之穴,又为足少阳与本经相会之处。该穴可祛风泻火,止痛明目。《甲乙经》认为该穴可治疗“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现代常用于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青光眼,高血压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头维位于头部肌肉浅薄处,宜用挟持进针法。

若平刺或斜刺时,深浅要适当,过浅沿表皮横刺进针,过深沿骨膜横刺进针,均会产生剧痛。如进针时疼痛,可能刺伤血管,应停止进针或捻针,缓慢提出几分,转变方向另行刺入。出针时,应以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再者,由于头部血管丰富,直接灸会损伤血管,所以本穴禁止直接灸。

阳白针刺错误副作用 阳白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头维,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治疗风热头痛。

2.配太阳,合谷,少商,睛明,上星,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痛。

3.配太阳,睛明,太冲,侠溪,行间,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目赤痛。

4.配太阳,丝竹空,瞳子髎,风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少阳风热之目外眦痛。

5.配肝俞,肾俞,风池,睛明,针刺补法,滋阴养肝,治疗肝阴不足之目干涩痛。

6.配鱼腰,睛明,太阳,丝竹空,承泣,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眼睑瞤动。

7.配头维,丝竹空,攒竹,地仓,颊车,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侵袭之口喎,上胞下垂,额肌麻痹等。


儿童孤独症的偏方

中药疗法:口服加味温胆汤治疗:橘红5g,制半夏6g,茯苓6g,甘草2g,竹茹1g,枳实4g,党参6g,石菖蒲5g,益智仁5g,生姜2片.每天1剂,水煎服,每口服2次,并随症加减.

针灸治疗:1.选用四神聪、神庭、本神、头维、情感区等穴位,一周针刺3次,每针刺10次休息15天,共针30天为一疗程,针刺后给予电刺激30分钟.

2.针刺组取四神针、颞三针、脑三针、头智针、舌三针、手三针、手智针、足三针、足智针、风池、哑门,针刺1次/d,30 min/次,10 min行针1次,每周休息2 d,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主穴:四神针、颞三针、智三针、手智针、太冲、涌泉、太溪.随症加减:舌肌不灵活、发音困难、吐字不清加舌三针;病程较长,症状较重,5岁以上的患儿可加足智针、启闭针;多动明显可加申脉、照海.

相关推荐

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优点

小针刀疗法是根据生物力学理论,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作用的独特的综合作用,既加强了针灸针的针刺感应效果,又避免了手术刀较大的创伤性,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软组织粘连、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治疗有着独到之处。这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以该疗法治疗颈椎病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针刀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发挥切

头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按摩头维穴的正确方法

1.取正坐位,举起双手,指尖向上,掌心向内,以中指或食指指腹点揉两侧头维穴,点揉时指腹要紧贴皮肤,不能摩擦头皮和头发,注意力度均匀,柔和,渗透,双侧头维同时点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5分钟。2.用自己一只手的拇指指端或指腹的前1/3处着力,按压在头颅一侧的头维穴上,并施加一定的力量,持续按压3-5分钟,按压完一侧头维穴后再按压另一侧头维穴。

自言自语要针灸那些位置 头维

头维穴为足阳明胃经在头角部的腧穴,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交会穴。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在颞肌上缘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的额支;布有耳额神经的分支及面神经额、颞支。主治头目病证。操作方法为平刺0.5~1寸。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 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

头晕刮痧的部位图解 痰浊上蒙型眩晕

取穴:阴陵泉,丰隆,中脘,内关,头维,百会。刮拭顺序:先按揉头顶百会穴,再按揉头两侧头维穴,然后刮拭腹部中脘穴,再刮前臂内关穴,刮下肢内侧阴陵泉,最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采用泻法刮拭。方义:百会为诸阳之会,可升举阳气止头晕,阴陵泉,丰隆化痰除湿;中脘,内关可消胸脘痞满,头维疏调局部气机。

足通谷疼什么原因 足通谷常用配伍

1.配风池,天柱,头维,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头项痛,目眩等症。2.配风池,上星,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散风,凉血通窍,治疗风热鼻衄。3.配风池,风门,天柱,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风寒入络之项强痛。4.配百会,劳宫,水沟,上脘,大钟,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5.配身柱,本神,章门,丰隆,太冲,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化痰,熄风安神,治疗风痰阻窍之痫

针刺阳白穴怎么操作

阳白的针刺方法取穴法:坐位,双眼平视,肩弓上缘中点上2横指。简易取法:前额,当瞳孔直上,眉上1横指。进针方向:沿额平面刺向下方,与额平面成10°。进针深度:若平刺,以上向下沿皮可透鱼腰穴,向左,右可分别透丝竹空,攒竹穴,深0.5-1寸,针的深面为额骨和其骨外膜。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感觉及放射方向:针刺时额区有胀感,有时扩散至头顶部。作用主治阳白为手足少阳,阳明,少阳

中医针灸治病偏方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点是什么

运用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大的优点是很多的,比如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并且安全,副作用非常的小。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二期还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法。还有方法为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

针刺丝竹空注意事项 丝竹空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如配攒竹,四白,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配头维,率谷,太阳,风池,外关,治疗风热头痛;配外关,风池,合谷,下关,颊车,治疗风火牙痛;配翳风,攒竹,四白,地仓,治疗风邪入中之面瘫。2.配睛明,太冲,太阳,行间,侠溪,针刺泻法或丝竹空点刺放血,清肝泄胆,治疗肝胆之火上炎之暴风客热等。3.配太阳,角孙,睛明,肾俞,肝俞,光明,针刺补法,补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