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爱用手挠耳朵正常吗
宝宝老爱用手挠耳朵正常吗
有可能是宝宝耳朵痒了,你可以用手轻轻的给他掏一下,宝宝会很舒服的
夏季如何帮宝宝护理头发
1、夏季最好给宝宝理个小平头。如果宝宝的头发已经剃掉了,一定得在外出时戴上小遮阳帽。
2、注意保持宝宝头皮的干燥,出汗就及时擦干,以减少汗液对宝宝皮肤的刺激。
3、洗发时让宝宝仰躺的姿势,坐着也可以,用右手撩水给孩子洗头(也可以用湿毛巾打湿宝宝的头),另一辅助者帮助挤一点洗发露在手里,就可以洗发了。用少量质地温和的洗发用品,轻轻地揉宝宝的头发,不要挠和拽宝宝的头发,揉出泡沫即可冲洗干净。
4、洗头时要用手的拇指和中指从宝宝的脑后压住左右两耳,防止宝宝耳朵进水。
5、洗头前在宝宝耳朵和眉毛周围涂抹少量凡士林,可避免水进入宝宝的耳朵和眼睛。
6、宝宝由于生长发育速度极快,所以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在6个月前,最好每天给宝宝洗一次头发,尤其是天气炎热时。6个月后,可改成2—3天洗一次头发。
7、给宝宝洗头时应选用纯正、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洗发液,最好容易起泡沫。并且,洗头发时要轻轻用手指肚按摩宝宝的头皮,切不可用力揉搓头发,以防头发纠结在一起难以梳理,容易使头发脱掉。
宝宝耳朵痒老是揉耳朵是怎么回事 耳部感染
耳朵感染也叫中耳炎,有中耳炎的宝宝会感觉到耳朵有明显的不舒服感,老是用小手去抓挠。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报道,耳朵感染大多发生在6个月—3岁的宝宝身上,而且常常会引起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流鼻水、耳痛、发烧、黄耳引流、睡眠问题等。
中耳炎前期症状 如何发现宝宝患中耳炎
虽然我们知道一些关于中耳炎的前期症状,但对于宝宝来说前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宝宝是否患有中耳炎:
1.宝宝连续3天发热,体温在37.5℃,服药后发热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患中耳炎的可能,要今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2.如果宝宝不断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就要警惕是否患有中耳炎。
3.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就要警惕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宝宝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刻带他去看看医生。
5.当发现耳朵里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6.中耳里有渗出液会导致挺累下降,如果发现宝宝对您的召唤反应迟钝,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哪些坏习惯不利于宝宝健康
宝宝有些小习惯,拽头发,晃脑袋,摸小鸡鸡。。。。。。看上去是不太雅观,但也挺可爱;虽然让人很担心,但宝宝说“我就喜欢”。妈妈该怎么办?
这个小家伙,竟然又在摸自己的小鸡鸡!左摸右摸都快十分钟了,看来兴趣挺高的。我早就发现宝宝有这个习惯,一直没有阻止他,是觉得他这样也挺可爱的。可有时候也会想“孩子长大了不会也这样吧,孩子的这种习惯该不该帮他改正呢?
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会提到,专家解释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些小习惯,这些习惯会随着孩子生长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消失,但又代表了这个孩子的特性。想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习惯,应该先了解它出现的原因。
不舒服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抓摸生殖器
特征:宝宝经常会伸手触摸裆部或者在换尿布时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它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习惯,但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不用担心他长大也这样。
宝宝的理由:通常在宝宝生殖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会这样做。比如屁屁上长湿疹、包皮里有污垢觉得痒痒了。还有一些宝宝是因小鸡鸡伸手就可以摸到,所以当想要抓摸物品时,他往往会摸小鸡鸡。时间长了兴趣不断加深,这种行为变成了很自然的无意识的动作。
妈妈该怎么办:妈妈首先要检查宝宝的生殖器是否有异样,比如湿疹、包皮里有污垢等。最好咨询医生如何处理。问题解决了,他自然不会抓摸生殖器了。
如果宝宝一切正常,但又有这个习惯,说明他现在很无聊,需要你的关爱和陪伴,多和他在一起聊天、玩耍,他会把这个习惯慢慢淡忘。另外,即使宝宝经常摸自己的生殖器,也不会对性器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妈妈不用过于担心。
摇晃或磨蹭头部
特征:宝宝摇晃脑袋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喜欢左右摇摆,有的喜欢上下晃动。还有些宝宝还喜欢用布料摩擦头部或者用毛巾擦抚面部。
宝宝的理由:宝宝毫无原因的晃动头部,可能是他喜欢摇头时会看到的不同景象,或者是头部摇摆时可以感触到不同的物体。但有些宝宝晃头、蹭头是有原因的,比如宝宝头上长了湿疹、痱子或因为清洗不够出现头垢,在他痒得难受的时候摇一摇,蹭一蹭能让他舒服很多。如果宝宝在被褥上磨蹭头部,则说明他想要睡觉了。
妈妈该怎么办:赶快查查宝宝头上、脸上是不是出现问题,如果是湿疹、痱子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再做处理。每天给宝宝洗一次头,保持干燥和清洁,也可以预防这些问题。
如果宝宝只是单纯的喜欢用头部感觉和了解周围的事物,那就给他这个机会,这是在宝宝发育过程中会经常看到的,很正常。一旦他学会用手触摸,摇头、蹭头这些落后的认知手段自然就不需要了。宝宝晃头的时候要保证宝宝的安全,不要让他在坚硬的物体旁边晃头、蹭头。妈妈大可放心这种摇头的习惯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什么损害的,也不会出现头晕目眩。
搔耳朵
特征:可怜的小耳朵被宝宝胖乎乎的小手时而抓抓,时而拽拽,时而挠挠。宝宝还会用一个手指在耳洞边不停的转,像是掏耳朵。通常宝宝搔耳朵时都会露出一幅满足的表情。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有这个习惯,原因很简单:痒痒。宝宝的耳朵后面很容易出现疹子,耳道里的耳垢也会时不时的让宝宝痒一把。所以抓抓、挠挠能让宝宝感到舒服。
妈妈该怎么办:既然能让宝宝感到舒服,那就不需要制止他,让他一次挠个够吧。耳朵的清洁很重要,平时清洗时用湿毛巾把耳廓、耳后轻轻擦干净,还要保持宝宝耳道干燥。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最好交给医生处理。如果宝宝耳朵发出很难闻的气味,还一边搔耳朵一边哭,就可能是耳朵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拽头发
特征:有些宝宝喜欢抓住自己的头发往下拔,弄得头发越来越少。宝宝的个性不同,拽头发的动作也不同,有抓拽的、有拉扯的、有揉摸的、还有边抓边挠的。
宝宝的理由:宝宝有这样的行为,通常是在告诉你“我不高兴,很郁闷”。比如在他困倦时,就喜欢通过拉扯头发来稳定情绪。对于婴儿期的宝宝,这种习惯很正常,可以帮助宝宝发泄不满情绪,有些淘气的宝宝甚至觉得拽扯头发玩时的感觉非常好,所以尤为热衷。
如果这种习惯发生在“幼儿期”,就不太正常了。它可能表示宝宝正在承受精神压力,甚至会演变成“拔发症”的怪癖。
妈妈该怎么办:对小宝宝来说,这种习惯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宝宝长大会慢慢消失。所以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宝宝在拽头发后情绪能稳定下来,你完全可以随便他。
更不用怕宝宝把头发拽下来了,新头发很快会长出来的。但是为避免指甲划伤宝宝皮肤,要给他勤剪指甲。此外,要找到宝宝不高兴的原因,并及时满足他的需要,比如给他吃点东西或喝点水。他就不会再用抓头发来发泄了,也不用担心他会成为秃顶了。对大宝宝就需要耐心纠正,关键也是找到压力的来源,帮宝宝慢慢放松。
撞头
特征 :宝宝经常会用头撞向被褥、沙发、墙壁、地板,其中有些宝宝是因为高兴,而有些宝宝则相反,只有不高兴时才这样做。
宝宝的理由:对这种习惯的解释有很多,有些宝宝想通过撞头传达出某种信号或意愿。比如他做不出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或者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等等。还有些宝宝只是想要听听碰撞时发出的咣咣声或者体会疼痛的感觉。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为了缓解压力,而采取这种行为。
妈妈该怎么办:这种习惯往往妈妈们十分担心“头撞坏了怎么办?”。比如在他习惯撞头的地方垫上一个软垫,再找些有趣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听不到咣咣声,感觉不到疼痛,宝宝自然会放弃这个行为,转向更有趣的玩具。或是在他开始撞头前就满足他的需要,不给他撞头的机会。
对大一点的宝宝来说,这个习惯往往是有意的,不要要求孩子做一些他能力之外的事,在他紧张、烦躁时,可以带他到户外散散心,或做一些他喜欢的游戏,帮他放松。还要明确的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你不用害怕,也不用紧张”。
没有原因,我就喜欢!
扔东西
特征:只要宝宝伸手能够到的东西,都会不假思索的扔到地上,尤其1岁左右,还被称为“扔东西时期”。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只是想证明他可以自己拿到想要的东西,并按自己的意愿“处决”它。当他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时,妈妈脸上怪异的表情也是支持宝宝坚持这个习惯的动力。
妈妈该怎办:对这种习惯妈妈不用干涉,只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最好把贵重的、对宝宝有危险的东西收好,保证宝宝的安全。比如热水杯、尖锐的物品等。对他的这种习惯也不要表现得很惊讶,平静的帮他捡起来就可以。过一段时间宝宝玩腻了自然会放弃这个习惯。
睡觉时头总朝同一个方向
特征:有这种习惯的宝宝睡觉时头总是朝向同一个方向。即使帮他调整头的朝向,还是会把头扭回来。
宝宝的理由:有研究显示这是因为宝宝还是胎儿时,在妈妈腹中头就总朝着一个方向。
妈妈该怎么办:不用担心宝宝的头形因此会变偏,宝宝耳朵被压得变形。因为耳朵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而不断长好。如果还是担心的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经常调换把光源的方向改变,或婴儿床的位置,还可以给宝宝使用“定型枕”。
咬牙发狠
特征: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一边咬着牙,一边狠狠地发出“嗯、嗯”的声音。一幅要和谁火拼的架势。
宝宝的理由:这个习惯通常出现在宝宝长牙的时候,一方面咬牙可以缓解他出牙时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他有意向你显示“看到我的牙了吗!”
妈妈该怎么办:先要保证别被他吓到,也不用担心宝宝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舒服,你应该为有这么个聪明的宝宝感到高兴,所以就让他展示展示自己吧。
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牙胶,让他咬咬,但不要把手放在他嘴里,这样做很不卫生。而且很可能被宝宝咬到,如果让他感到咬着温暖的软软的手指很舒服,那下一步就是在你身上任何地方留下他可爱的牙印。
给宝宝洗头发有哪些步骤
1、让宝宝仰躺的姿势,坐着也可以,用右手撩水给孩子洗头(也可以用湿毛巾打湿宝宝的头),另一辅助者帮助挤一点洗发露在手里,就可以洗发了。
2、用少量质地温和的洗发用品,轻轻地揉宝宝的头发,不要挠和拽宝宝的头发,揉出泡沫即可冲洗干净。同时用手的拇指和中指从宝宝的脑后压住左右两耳,防止宝宝耳朵进水。
3、洗发时放宝宝音乐,分散注意力,可以使宝宝更加高兴地配合你的工作。
不进水小窍门:洗头前在宝宝耳朵和眉毛周围涂抹少量凡士林,可避免水进入宝宝的耳朵和眼睛。
宝宝摇头原是中耳炎在作祟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而中耳炎就是其一。由于预防和治疗不当,很多宝宝会反反复复地患上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讲述]
雨萝妈:爱抓耳朵得注意
宝宝最近总是抓耳朵,还用小手指往耳朵里钻,看耳朵里面好像还算干燥,但是用强光照,最里面好像有点湿耳屎。宝宝晚上一直睡不安宁,总会醒,上个月发了一次高烧40℃。去医院看了果真是中耳炎,唉,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涓涓妈:晃头、感冒是先兆
宝宝现在9个月大,最近2个月,宝宝总是不时地晃头,也不肯吃奶。前几天因为感冒去看了医生,医生说除了感冒,宝贝还患了急性中耳炎,幸好发现得早,情况还不算太严重,真害怕啊!
姝睿妈:洗澡千万要当心
前两天,我给宝宝洗完澡后,用棉签看耳朵里是否有水(洗澡时我都注意按医生教的方法盖住宝宝的耳朵的),结果棉签上有淡黄色的粘液,闻起来还有一股臭味,但触摸她的耳朵及周围不哭不闹。去医院看了一下说是中耳炎,医生开了氯霉素滴眼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兑在一起,让滴耳朵。可我看好多书上说新生儿不能用抗生素药,有很大的副作用,很纠结。
[分析]
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 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 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提醒]
宝宝得了中耳炎后一定要看医生,遵医嘱认真治疗,不能自行服消炎药而使宝宝未得到彻底治疗而留下隐患,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及时防治感冒,因为很多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
2.让宝宝少含奶嘴,因为频繁的吸吮动作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进入咽鼓管。
3.远离二手烟,因为吸入二手烟会使宝宝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4.调整睡姿,仰卧或侧卧,因为仰卧和侧卧的睡姿可以增加宝宝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从而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
5.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大宝宝可侧卧于床上,也可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小宝宝可由家长抱在怀中,左手扶住宝宝的头部,右手及臂部抱住躯干和双手,两腿夹住宝宝的双腿。滴药后要让宝宝侧卧,待药液渗入耳内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婴儿中耳炎的症状 耳痛
受耳内炎性反应刺激,耳痛是中耳炎常见症状。婴儿可表示用手挠耳朵,烦躁不安、哭闹、拒乳、难以入睡、精神萎靡等。因为吸吮和吞咽动作会压迫感染部位,使患儿感到疼痛。因此,宝宝可能会在吃东西时烦躁、哭闹,也可能不愿意入睡,因为一旦中耳发炎,卧姿反而会加剧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
宝宝打嗝怎么办 挠痒
宝宝不停地打嗝时,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手轻轻的在宝宝的耳朵或者嘴巴旁边挠痒,同时和宝宝进行适当的交流,这样也有助于宝宝止嗝。
宝宝老是抓耳朵难道是中耳炎
当宝宝出现挠耳,哭吵不止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宝宝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一说到中耳炎,人们便会联想到耳朵流脓,因为容易被人发现,故能及时就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中耳炎的儿童并没有耳朵流脓的表现,正由于不易被发现,所以危害较大。
如果妈妈母乳喂养的姿势不当,使奶水流入宝宝耳朵,也会使宝宝耳朵感染化脓,引发中耳炎。妈妈可以用手按一下宝宝耳朵,如果他大哭并推开你按压的手,则可能是由于按压感染耳部导致过于疼痛,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不可擅自使用药物。
油耳朵
油耳朵多与遗传有关,耳朵内排除粘稠性的棕黄色物质,还未干燥就已经凝聚在耳内,甚至流出耳外,如果不及时清理,油耳屎多了,宝宝耳朵不舒服,就会习惯用手去挠耳朵。
耳屎,是外耳道软骨皮肤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等作用。因为耳屎的存在,部分宝宝偶有耳内发痒而出现挠耳的表现,年轻的妈妈们则爱为孩子掏耳朵,而且非要把它掏干净不可,殊不知,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容易掏伤宝宝的外耳道而诱发感染。所以如果宝宝挠耳不频繁,耳屎又不太多的话,是可以不必经常清理的。
长牙期
宝宝最早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会出现挠耳朵的动作,伴随着流口水、甚至发烧现象。宝宝长牙期喜欢抓耳朵是正常现象,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出牙期的其他迹象还包括:流口水、咀嚼东西和容易发怒。有时,一个正在出牙的婴儿可能还会有轻微的发烧,但是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所说,这种情况下的发烧通常都不会超过101华氏度(约等于38.3摄氏度)。
耳部湿疹
宝宝产生耳部湿疹多因食物过敏引起,如牛奶、鱼类、虾类等,过敏体质的宝宝尤甚。表现为在宝宝耳廓前后及耳周皮肤出现很小的斑点或斑点状红疹,宝宝感到不舒服,就会出现挠耳朵的动作。
耳部湿疹是湿疹中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对于急性期渗液较多的宝宝,可用炉甘石洗剂清洗,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刺激,如热水烫洗,挠耳、接触过敏源等。
尽量减少接触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刺激物。家长还需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
游泳性耳炎
对外耳的拉、拽、戳或瘙痒,都有可能是游泳性耳炎(也被称为外耳道炎症)的一种迹象。游泳性耳炎,是外耳道里层的一种感染。在淋雨或盆浴的过程中,耳道出现液体堆积时,或者耳道受到棉签的刺激时,就会引起这种感染。保护性皮肤层被逐渐损坏,就会产生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游泳性耳炎的其他迹象还包括:发黄、潮湿、分泌臭味和红肿。
宝宝抓耳朵到底是病不是病
做一个合格的宝妈, 在宝宝抓耳朵的时候不应该只是阻拦他或者直接去看医生,盲目着急。先来一些小常识,照顾宝宝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先确定一下宝宝是否是因为过热引发耳内出现炎症,耳中没有分泌物并不代表没有炎症,等有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说明炎症已经很严重啦!
这种情况,宝妈们就要用小手电筒对着宝宝的耳孔观察是否有耵聍栓(耳屎)或者湿疹,注意千万不要弄疼宝宝哦,否则他会反抗的更激烈!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食可以让宝宝更舒适!
上面说的是严重结果,宝妈们千万不要害怕!也许宝宝仅仅是油性耳,分泌耵聍(耳屎)较多而已,如果你不会专业的清理宝宝耳朵,还是带宝宝去医院清理一下吧!
其次,婴幼儿很容易患中耳炎。及时清理宝宝的泪水和喝的奶水,防止这些液体进入耳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中耳炎。如果宝宝在经常抓耳朵的同时会哭闹、发热、呕吐、腹泻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宝宝的病耽误不得!
向乐观的方向想一下,这是不是宝宝成长了的标志呢!有的宝宝会在长牙时期想要挠耳朵。一般来说,宝宝在六个月的时候会长出第一颗牙齿,2岁左右会长齐20颗乳牙,有的宝宝稍早一些会在四五个月打的时候开始长牙。当然,长牙会让宝宝想抓耳朵只适用在宝宝没有其他反常情况哦!
最后在生活中,要在宝宝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耳朵进水,如果进水了一定要及时清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贪玩”水而忽略健康。
宝宝总是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
1、挠耳朵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抓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2、发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3、摇头
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
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总挠耳朵小心外耳炎
在生活中,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发现有一段时间晨,宝宝总挠耳朵的情况呢?如果有,那妈妈们就要小心了,宝宝总挠耳朵可以是患上外耳炎的表现。
宝宝外耳炎症状有哪些呢?
感染了外耳炎的典型表现是刚开始时感觉痒。随着炎症的加重,宝宝外耳炎会引起耳朵疼痛和触痛。如果宝宝在咀嚼或者你轻轻拽他耳垂的时候疼痛加剧,他多半就是外耳炎。如果是中耳炎的话,动他的外耳,宝宝不会觉得疼。
你还可以检查检查宝宝的耳孔,你可能会发现那里发红,有蜕皮。宝宝外耳炎的其他症状还包括耳朵里有黄色、水状或是有臭味的分泌物。宝宝的耳朵里或者脖子处的淋巴腺可能也会发生肿胀。
怎样治疗宝宝的外耳炎?
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他的耳朵。除了要保持宝宝耳朵干燥外,医生可能还会开滴耳液来减轻外耳炎的炎症,杀死细菌。医生开的滴耳液可能是处方药,也可能是非处方药,但其中都会包含多种药物。
如果宝宝外耳炎已经很严重了,医生也许还会开抗生素或者类固醇滴耳液。
如果你的宝宝已经超过6个月大了,问问医生,看你能不能给宝宝吃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来减轻疼痛。千万别给宝宝吃阿司匹林,因为会导致罕见但可能致命的瑞氏综合征。
温敷宝宝的耳朵,可能也有助于减轻宝宝外耳炎引起的疼痛。
五个月宝宝睡觉老摇头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摇头,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缺钙,缺锌。可以根据医生建议给宝宝适当的补充些钙、锌。
如果宝宝补充了钙、锌后,宝宝还是有睡觉摇头现象,宝妈宝爸也可以带小宝贝到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查。
宝宝摇头的时候,大人可以把他抱起来轻轻拍他的背就像拍嗝那样,有时候宝宝会打嗝然后就会乖乖睡觉了。
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湿疹或者痱子,宝宝还小不动用手挠只能用摇头来提示父母,如果发现宝宝长痱子就要及时处理了更要注意平时的护理。
宝宝有时候会因为喝奶呛到,导致耳朵不舒服然后猛摇头,大人们可以观察宝宝耳朵有没有异样液体排除,如果有而且宝宝闹的慌就带去医院排除中耳炎。
如果以上症状都没有,大家可以放心正常喂养宝宝,因为宝宝脑、耳朵等器官还在发育,待宝宝长大点,发育成熟,就不会出现类似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