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特点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特点
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突出特点是高度浮肿。孩子下肢、头面、躯干都可有浮肿,特别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如眼睑,男孩的阴囊可肿得象灯泡,同时还有内脏浆膜腔的积液,如胸腔积液及腹水。
浮肿严重者皮肤薄而透亮,皮肤稍有损伤便会渗水。水肿影响血液循环,使局部抵抗力降低,极易发生感染。
肾病综合征的尿液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可达+++至++++,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增高。
血化验检查可发现血浆白蛋白减少,使正常的白、球蛋白的比例由1~1.5变为0.5,发生比例倒置,血浆胆固醇增高。有些病儿可在大腿及上臂内侧、腹部及胸部出现和孕妇相似的皮肤白纹或紫纹,尿量明显减少。
由于长期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毛发干枯黄萎、毛囊角化、皮肤干燥、指(趾)甲出现白色横纹,发育迟缓、贫血并易感染。有的病儿有血尿及高血压。
肾病综合症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最大的危险是继发感染,如皮肤丹毒、肠道感染、肺炎、原发性腹膜炎和败血症等,任何继发感染都可引起死亡。
感冒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年和儿童多发。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2~6岁的幼儿,通常在感染病菌后1~4周发病,一般来说,小儿肾病综合征有前期的感染症状,其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感冒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诱发机制详见以下介绍:
感冒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吃入侵体内细菌及病毒,形成一种抗体,而后死亡,达到消灭病菌的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影响。小孩因为体质弱,体内免疫细胞比正常的人少,免疫功能还不强,因此免疫细胞有时不但没有吞吃病菌,而是暂时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对肾脏有一种损害,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导致小儿肾病综合征。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检查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在患儿身上出现。因此当我们的宝宝出现大量蛋白尿时我们的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因为大量蛋白尿的出现可能是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表现前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还包括大量蛋白尿,继而会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儿的水肿为双下肢可凹性水肿。一般说来,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轻度水肿仅表现在早晨起床,眼睑水肿,重度水肿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全身水肿,可凹性水肿,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阴囊水肿表现光亮,严重水肿有腹水及胸水。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常有疲倦、厌食、精神委靡、面色苍白等症状,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因而经常有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合并有低血容量休克,电解质紊乱血管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食谱
针对小儿肾病综合症,往往需要治疗和护理双重作用,其中小儿肾病综合症患者饮食就是很关键的一点。在饮食方面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需忌食肥腻食物,以清淡为主,待病情得到控制或好转后可适量食用海鲜类食物等。以下介绍小儿肾病综合征食谱一例:
早餐:牛奶1袋,加白糖15克,馒头1个(富强粉50克),鸡蛋1个。
加餐:苹果200克。
午餐:包子(富强分150克,瘦猪肉50克,圆白菜200克),小白菜粉丝汤(小白菜50克,粉丝2 5克)。
加餐:鸭梨200克。
晚餐:米饭(大米100克),肉末冬瓜粉(瘦猪肉75克,冬瓜250克,粉丝25克)。
加餐:苹果200克。
全日烹调油50克,盐3克。
此食谱可提供蛋白质74克,脂肪74克,碳水化合物382克,总热量为2490千卡,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提供蛋白质12克(体重按60公斤计算)。
如肾功能损害较重,就必须严格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将此食谱中的瘦肉用量适当减少。为保证热能摄入,可用麦淀粉代替部分主食。
当心小儿肾病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疾病
(1)感染:由于大量免疫球蛋白自尿中丢失,血浆蛋白降低,影响抗体形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苭物的应用,使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如皮肤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甚至诱发败血症。
(2)冠心病: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有人报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心肌梗塞发生率比正常人高8倍。冠心病已成为肾病综合征死亡原因的第三因素(仅次于感染和肾功能衰竭)。
(3)血栓形成: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发生血栓,尤其是膜性肾病发生率可达25%~40%。形成血栓的原因有水肿、病人活动少、静脉淤滞、高血脂、血液浓缩使粘滞度增加、纤维蛋白原含量过高及v、Ⅶ、Ⅷ、x因子增加和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血液易发生高凝状态等,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体内常处在低血容量及高凝状态、呕吐、腹泻、使用抗高血压苭及利尿剂大量利尿时,都可使肾脏血灌注量骤然减少,进而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肾病综合征时肾间质水肿,蛋白浓缩形成管型堵塞肾小管等因素,也可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5)电解质及代谢紊乱:反复使用利尿剂或长期不合理地禁盐,都可使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继发低钠血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量利尿剂导致大量排尿,若不及时补钾,容易出现低钾血症。
春季感冒多小心肾病缠上体弱宝宝
●小儿肾病多发于2~6岁的儿童
●学龄前儿童抵抗力低,呼吸道感染常常是诱因
●肾病综合征可以治愈,但病程较长,要维持1年半至2年的规范治疗,激素治疗仍为首选
最近,乍暖还寒的春天让不少医院的儿科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小病号,他们的症状大多是发烧、咳嗽和喉咙痛等。然而,在这些看似小问题的背后,还潜伏着可怕的“杀手”——小儿肾病综合征。
据了解,小儿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为儿童肾脏疾病中十分常见的类型之一,虽然大部分患儿可治愈恢复,但部分患儿病情反复或迁延,少数甚至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介绍,2~6岁的儿童抵抗力低,呼吸道感染常常会诱发肾病综合征,所以家长切莫对“小病”掉以轻心。
发烧3天全身浮肿 原来得了肾病
今年3岁的男孩丁丁最近几天发烧,并且嚷嚷喉咙痛。妈妈先是给他服用退烧药和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然而2天后,丁丁依然高烧不退。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咽喉炎,开了几天抗生素。然而,丁丁妈妈认为孩子没有咳嗽,吃抗生素有滥用之嫌,于是没有按医嘱用药。在随后的3天里,丁丁一直发低烧,好几天都不想吃东西,双眼睑及下肢还肿了起来,尿也少了。妈妈赶紧带丁丁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丁丁的尿中有大量的蛋白。医生说,丁丁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了小儿肾病综合征。
据于力介绍,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高度水肿的“三高一低”症状。发病年龄多见于2~6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约为1.5~3.7∶1。
呼吸道感染常常是诱因
小儿原发性肾病目前病因不清,但医学界普遍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因,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在1~4周后就有可能诱发肾病综合征。免疫力低下也是诱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初春或季节交替之时,该病的病例就会有所增多。
除此以外,肾病综合征也有继发的,常见原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乙肝、类风湿、代谢性疾病、继发感染、药物中毒等。
于力提醒,水肿是小儿肾病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如果孩子之前有呼吸道感染病史,早晨起床时又出现眼睑水肿,甚至全身水肿,就要留意。“有些男孩的阴囊会因为水肿表现光亮,而且不少患儿还会出现疲倦、厌食、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症状。”
据了解,小儿肾病综合征若治疗不及时可合并有低血容量休克、血管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的表现时,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带孩子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护理贴士:预防感冒是重点
患病后的护理重点是预防感冒,患儿不宜吃多盐和高蛋白食物。因患儿长期服用激素,免疫力下降,易于并发呼吸道感染,应严格限制孩子的活动量,做些安静的游戏,避免剧烈运动使孩子疲劳,加重病情。此外,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遇上流感高发季节,家长要注意掌握疫情,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一旦出现其他疾病的传染源,应及时将肾病患儿隔离。另外,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小便,如发现孩子的小便颜色有改变等,应及时送小便到医院化验。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肾病不能打预防针,待肾病完全缓解和停药1年以上,才可打预防针。
治疗:
激素是首选
家长别抗拒
于力指出,小儿肾病综合征病程长,易反复,临床治疗上有一定难度。目前,沿用了几十年的激素仍为肾病综合征治疗的首选。对于激素耐药、频复发、激素依赖肾病者,可采用细胞毒类药物。此外,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采用新型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采用以激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小儿肾病是可以治愈的,患儿可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于力说,但关键是要坚持治疗,定期复查,严格按医嘱服药。
然而让不少医生感到头痛的是,部分家长由于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常常没有按医嘱给孩子吃药,甚至把医生开的激素扔掉,结果使孩子的病情反复发作。“其实,家长无需过于担心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危害比起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对身体带来的伤害要少得多。而且只要按时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肾病综合征病程较长,极易反复发作,要维持1年半至2年的规范治疗才能维持和巩固治疗效果。但临床上不少患儿2~3岁时发病,到10~12岁时病还没有好,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坚持治疗。“长期反复发作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使得治疗变得极为困难,严重的病例还会演变成慢性肾衰竭。”于力认为,该病最好在固定的医院坚持治疗,而且治疗疗程结束后仍需定期门诊复查随访至少2年。
为什么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浮肿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往往是肾病综合症病人前期发现病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比起其它肾病症状要明显,容易被患者发现。除了常规检查发现肾病外,肾病综合征又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呢,专家说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症状,细心观察自身的身体变化是发现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方面。
全身浮肿,是肾病综合征最显着的症状。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称为肾性水肿,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另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主要见于肾炎性水肿。几乎所有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浮肿,浮肿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或于整个病程中时肿时消。感染,常使浮肿加重或复发,甚至可出现氮质血症。此时常有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症状。
严重水肿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双下肢或全身性水肿,迁延难愈,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摆脱肾病综合征,不能一味地去用解除水肿。关键是要修复受损的肾小球固有细胞,从能从根本上消除水肿。
感冒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年和儿童多发。小儿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2~6岁的幼儿,通常在感染病菌后1~4周发病,一般来说,小儿肾病综合征有前期的感染症状,其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
感冒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诱发机制详见以下介绍:
感冒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吃入侵体内细菌及病毒,形成一种抗体,而后死亡,达到消灭病菌的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影响。小孩因为体质弱,体内免疫细胞比正常的人少,免疫功能还不强,因此免疫细胞有时不但没有吞吃病菌,而是暂时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对肾脏有一种损害,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导致小儿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