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密度低的原因有哪些
精子密度低的原因有哪些
1.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会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影响睾丸生精功能。
2.隐睾。隐睾会对精液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据调查单侧隐睾约60%的患者不育。
3.生殖道感染。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4.自身免疫。男性免疫会影响生养能力,抗精子抗体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5.内分泌异常。男人生精功能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影响生精功能。
6.其他。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以上就是男性精子密度低的原因,望对广大的男性朋友都有所帮助。男性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你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不能让此类疾病在你的身上发生。
男人的精子合格有哪些标准
1.精液颜色。正常精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若是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如果为粉色、红色,多因尿道的炎症,或结核、肿瘤。
2.精液量。正常男性一次排精约为2-7毫升,若少于2毫升,则视为少精,但若少于1毫升,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黏稠而导致不育;若多于7毫升,会导致精子密度降低且易从阴道流出,以致精子数减少。
3.精子密度。其是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在正常男性中,每毫升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应该在20×106以上,如果精子密度低于该值,就属于少精症,会影响生育。但精子密度如果高于50×106/ml,一样会因为精子过多而影响到其活动力,从而导致不育。
4.液化时间。正常精液刚射出时为胶冻状,30分钟后可自行液化,若射出后即为“米汤样”,多见于炎症,若迟迟不能液化,多见于前列腺炎,可影响生育。
5.黏稠度。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 cm。
6.精液的酸碱度。正常精液的为弱碱性,PH为7.2~7.8。PH值过低或过高,均可影响精子质量,不利于受孕。
7.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可造成不育。
8.白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6/m,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9.活动力。精子的活动力一般分四级,分别为:无活动的精子、在原地活动的精、缓慢向前曲线游动的精子、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和快速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其中直线前向运动精子要≥32%,才有可能使卵子受精。
10.存活率。存活率通常是指射精后一小时内,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子比例。在正常情况下,精子的存活率要在50%以上。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
男性发生哪些疾病时会导致少精症的发生
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2、隐睾。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病人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 必须及早治疗。
3、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导致少精症。
4、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5、内分泌异常。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
少精症的病因
1.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但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精子质量不成比例。
2.隐睾
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患者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必须及早治疗。
3.生殖道感染
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4.自身免疫
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男性自身免疫可影响生育能力,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5.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其他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也会影响生殖腺功能而致少精子症。
6.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7.其他
阴囊温度过高,放射损伤,化学毒品及药物影响均可造成少精子症。
少精症是怎么引起的
少精症是怎么引起的?可以治好吗?专家说少精症是影响男性生育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患病几率明显上升,因此要引起重视。那么,少精症是怎么引起的?可以治好吗?
少精症是怎么引起的?专家介绍,导致少精症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具体有以下几种:
隐睾:隐睾症患者,精子密度低,影响精液质量,引发少精症。
生殖道感染:附属生殖腺慢性感染,影响精液各种指标。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引起少精症。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影响生育能力,影响精子产生、运送。
内分泌异常:如果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精功能,导致少精症。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影响精子密度、活动率、精子形态等。
少精子症是怎么引起的
1.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
2.隐睾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病人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必须及早治疗。
3.生殖道感染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4.内分泌异常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其它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也会影响生殖腺功能而致少精子症。
5.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6.其它阴囊温度过高,放射损伤,化学毒品及药物影响均可造成少精子症。
精液稀诊断检查
1.禁欲3~7d,精液常规分析3次以上者,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而查不出任何病因,可考虑为特发性少精子症。当精子密度≤l× 10/mL时,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
2.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 (遗传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微生物学检查、抗精子抗体、微量元素测定等)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精液分析少精子并同时伴有引起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关于少精子症的具体介绍
一般认为,多次正规精液化验精子数均低于2000万/ml称为少精子症。可使受孕率明显下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病因:导致少精子症的原因包括以下7个方面。
1、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时,使睾丸的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活性物质增加,从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但精索静脉曲张程度与精子质量不成比例。
2、隐睾 隐睾是影响精液质量重要原因之一。单侧隐睾约60%病人不育,因此若精子密度低,又有隐睾存在,必须及早治疗。
3、生殖道感染 附属生殖腺的慢性感染,可以影响精液中的各种化验指标。
4、自身免疫 生殖免疫学研究发现,男性自身免疫可影响生育能力,抗精子抗体可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运送。
5、内分泌异常 男性正常生精功能依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正常,其中任何一环节障碍,都会影响生精功能,其它如甲状腺、肾上腺疾病也会影响生殖腺功能而致少精子症。
6、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畸变对精子密度、活动率及形态均有严重影响。
7、其它 阴囊温度过高,放射损伤,化学毒品及药物影响均可造成少精子症。
少精症的检查
1、禁欲3-7天,精液常规分析3次以上者,精子密度低于2000万而查不出任何病因,可考虑为特发性少精子症。当精子密度≤l×106/ml时,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
2、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遗传学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微生物学检查、抗精子抗体、微量元素测定等),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精液分析少精子并同时伴有引起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3、根据有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尿道烧灼样感,以及尿道外口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脓细胞增多,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大于10/HP,以及尿培养等可确定有生殖系统炎症。
4、免疫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确定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测定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睾酮(T)、泌乳素(PRL)也是少精子症检查的重要方法,若FSH、LH低于正常,为继发性少精子症,PRL升高为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少精子症。
5、另外有些少精子症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少精子症。
判断男人精子质量的10个黄金标准
1.精液颜色。 正常精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若是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如果为粉色、红色,多因尿道的炎症,或结核、肿瘤。
2. 精液量 。 正常男性一次排精约为2-7毫升,若少于2毫升,则视为少精,但若少于1毫升,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黏稠而导致不育;若多于7毫升,会导致精子密度降低且易从阴道流出,以致精子数减少。
3.精子密度。 其是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在正常男性中,每毫升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应该在20×106以上,如果精子密度低于该值,就属于少精症,会影响生育。但精子密度如果高于50×106/ml,一样会因为精子过多而影响到其活动力,从而导致不育。
4.液化时间。 正常精液刚射出时为胶冻状,30分钟后可自行液化,若射出后即为“米汤样”,多见于炎症,若迟迟不能液化,多见于前列腺炎,可影响生育。
5.黏稠度。 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 cm。
6.精液的酸碱度。 正常精液的为弱碱性,PH为7.2~7.8。PH值过低或过高,均可影响精子质量,不利于受孕。
7.精子形态。 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可造成不育。
8.白细胞。 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6/m,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9.活动力。 精子的活动力一般分四级,分别为:无活动的精子、在原地活动的精、缓慢向前曲线游动的精子、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和快速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其中直线前向运动精子要≥32%,才有可能使卵子受精。
10.存活率。 存活率通常是指射精后一小时内,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子比例。在正常情况下,精子的存活率要在50%以上。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