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装支架的利弊
冠心病装支架的利弊
冠心病放支架没有说绝对的好还是不好,一般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决定,比如你的狭窄程度已经达到75%以上,又有典型的一个临床症状胸闷痛,用保守治疗口服药物难以缓解的情况下,这种放支架可能对你改善预后,改善症状肯定是比较好的。但是有部分人他一个侧支循环比较好,他并没有明显的一个临床症状,只是说做冠脉造影有这种狭窄,但是他也可以选择不放支架,所以根据个体而定。
血管狭窄多少就要装支架
每次门诊都要用很长时间给患者解释到底血管狭窄多少就要装支架?50%、70%还是90%?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从网络上查到相应的医学知识,但是鱼目混杂、各种资讯均不相同,让人无从适应。想到支架巨额的花费、医疗界的灰色收入、异物放进体内的恐惧、长期服药的焦虑等原因,使得每个冠心病的患者都想搞清楚,血管狭窄多少才是装支架的标准,免得稀里糊涂地被装了支架有苦说不出。
其实,心脏里面的血管就像是一棵大树,有树干、树茎、树丫等,分别称为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对角支、间隔支等等,各个血管粗细不同供血的范围就不同,对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就不同,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比如70%来判定是不是到了要装支架的地步,越粗的血管支配的范围越大,尽管狭窄不到70%也可能需要装支架;如果是很远端的分支血管,血管很细供血范围很小,尽管狭窄大于90%可能也不需要装支架。
《201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中对于什么样的狭窄需要装支架有所规定,全国各地的医院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治疗的,简单来说这个指南中比较明确的规定有:
主干病变血管狭窄>50%,是安装支架的标准,主干是心脏最重要的血管,一旦堵塞后果很严重,容易引起猝死,所以如果主干狭窄超过50%,就要积极治疗了。
前降支或其他重要血管狭窄≥70%,伴心绞痛症状,药物治疗无效者,也需要进行支架治疗。
其他的规定,虽然没有具体规定狭窄的程度,临床上根据具体情况也会安装支架,比如心力衰竭的患者,伴有2支或3支血管不同程度狭窄,如果把血管打通对于心功能的改善可能有帮助;经检查证实有大面积心肌缺血,把狭窄血管打通对于心肌缺血的改善也有帮助。
所以,从上面的规定来看,医生安装支架是要按照指南来做的,不能想装就装,想放几个就放几个。至于到底狭窄了多少就需要装支架,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心脏病医生来决定,因为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狭窄程度、心功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找到可以信赖的心脏病医生,对于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冠心病支架费用需要多少
首先,冠心病支架手术目前均在X线影像下操作,这本身需要一部分费用。这部分费用大概五千到八千元。
冠心病支架手术,要先将导引导管置入血管开口,再将导引导丝送到血管远段,然后沿导丝把支架送到病变处扩张,支架未扩张前是固定在球囊导管上的。
股动脉是穿刺而不是切开,穿刺成功后送入鞘管做为通道,鞘管有一个活瓣,可以送入器械,但血流不出来。术后拔除鞘管后可以压迫止血或使用血管闭合器;
冠心病支架手术所用得的支架均是镍铬合金的。冠心病支架手术的费用取决于置入什么支架、支架数量以及辅助器械的消耗,这在不同的医院是不一样的。
一个国产涂层的支架总费用大概3-4万;进口的一个总费用大概5-6万。药物洗脱支架每个要4万多元。
一般做支架手术还要看造影的结果,看病变的情况,然后选择装几个支架。这样,冠心病支架手术的费用就可以大体计算得到了。
另外,按照规定,医保十万以内报销50%,超过十万以上部分完全自费。这样算下来,个人需要支付的冠心病支架手术的费用还是不菲的,作为患者或者家人要在手术前做好费用安排,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心脏支架手术特点
心脏支架手术可以暂时疏通冠状动脉,改善病人心脏供血,使濒危病人维持生命正常。
其次必须强调的是,心脏支架手术虽说并不十分复杂,但是可不是说支架手术没有风险。毕竟接受手术的病
人是冠心病病人,手术部位是心脏上的血管,所以冠心病支架手术是有很大风险的手术,支架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支撑开、疏通。
其次、支架将堵塞或狭窄的血管撑开、疏通后,并不是说冠心病、心肌梗塞就治好了,严格来说支架手术不是治疗方法,只是一种急救措施,所以进行了支架手术,是为了争取更多治疗时间,认为放了支架后就万事大吉的想法是极为错误的。
第二、支架放进去,撑起来了,并不等于说这个血管或者这个部位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者阻塞,另外也不等于冠心病就治疗好了,因为冠心病病人一般会有很多处狭窄,我们只能给心脏做1-2处支架手术,其它部位要用药物抢时间治疗,为了防止撑起来的血管再次发生病变,同样需要服用药物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治疗之心脏支架手术是什么
随着发病率的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也渐渐被人们所关注。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下,心脏支架手术已经成为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方法之一,然而很多患者都对这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支架越多越好。支架手术是通过血管在血管内进行操作,作用在血管发生局部病变的地方。对于一些病变多、病变复杂的病人,支架手术往往不能一次完成,需分次进行。但就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而言,并不和支架的数量成正比。支架越多,支架再狭窄的几率就会越大。
误区二:支架是惟一的选择。近年来,支架手术发展很快,以往一些不适合或不能够用支架治疗的病变,如今也可以用支架来矫正。但是,任何技术都有它自己的优势与缺陷,病人又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在选择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综合作出科学的判断。
误区三:做了支架就万事大吉。心脏支架可以暂时使血液顺畅流通,但并不具备清除冠状动脉血管内的瘀血和血脂的作用,而且植入支架处的血管壁会随着瘀血和血脂的积累,而变得越来越薄,如不加以保养,日积月累会有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并非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就万事大吉,日常的血液净化保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都是我们的专家来进行冠心病的治疗手术时候,常常遇到的问题。这里也希望大家在阅读完本文后,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也希望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冠心病的治疗,早日康复。
心脏供血不足该如何进行治疗
心脏供血不足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与缓解的,首先建议查看心脏供血的特点,一是需要身体的充足血液供应,可以查看是否是因为贫血引发的问题,建议可以对身体进行补血,吃一些含铁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肝脏,还有菠菜等,并且防止失血的情况,第二个是因为平时供血系统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的。
心脏供血不足也称隐性冠心病,可以采取中药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吃阿斯匹林来治疗,也可以选择一些中药进行治疗,像丹参片,速效救心丸等,平时不要吃特别咸的食物,高脂肪的食物不要多吃,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豆制品的食物也可以适当的吃。不要喝酒,也不要吸烟。平时不要经常熬夜,熬夜会对心脏有一定的影响,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焦虑的心态。
心脏供血不足就是心脏有斑块,所以会导致心脏贡供血血少,供氧少,心脏供血不足患者会感到胸闷,气短,严重的话会窒息而死亡。一般来说心脏供血不足就是冠心病的症候,是很难彻底治疗的,一般用药的话,是一些软化血管的药物或是抗凝血的药剂,如果患者严重的话还得做要安装支架,患者出门的时候最好是有家属陪同,同时要带着硝酸干油以备救急用。
关于冠心病这些误区你要知道
1、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冠心病
临床以及诸多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正在逐年年轻化,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心肌梗塞患者只有25岁,30多岁就做过冠脉介入甚至外科搭桥的患者比比皆是。数据表明,冠状动脉的硬化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而当前青少年高血压的多发更加剧了这一过程。因此,有着冠心病家族史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青中年人,更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中年后保证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2、没危险因素就不会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饮酒、缺乏合理运动等,有着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为冠心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患有冠心病以及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概率均要大于普通人群,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就不会患上冠心病。现代研究表明,基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危险因素而仍患上冠心病的原因或许与此有关。因此,对于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同样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另外,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也很重要,以便能及早发现心脏的问题。
3、安装支架就等于治愈了
心脏安装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也都接受了心脏安装支架,但是他们人认为支架安装后就可万事大吉。其实,安装支架并不等于以后不会再次复发,安装支架后还需经过术后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并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有些狭窄的血管没有放支架并且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因此,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4、年轻人、女性和瘦人不易得冠心病
一般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病,年轻人与心血管病无关。研究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在逐年增高,临床上20岁左右的年轻冠心病患者已经屡见不鲜。
研究还发现: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低于男性,在绝经期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高,甚至赶上或超过男性,并且预后不如男性患者。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发病率就已达到8%。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在40岁以后更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生活中应注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5、平时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一族,经常使用电脑,没时间锻炼,或者长期坐在麻将桌上,偶尔有一点放松时间便跑到健身房狂炼一番,或是一口气爬到山顶,以为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殊不知,这样做的危害更大。这类人由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明显感到疲乏,甚至有头晕目眩等不适症状,说明运动过量。运动的目标心率:不超过(160-年龄)。
做心脏支架的利与弊有哪些
植入支架治疗以后,能够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改善心肌供血问题,缓解临床症状,能够达到治愈的目的。弊端就是毕竟还是一项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性,当然手术技术目前比较成熟了,一般都是很安全的。
任何药物都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支架术后1年内容易形成支架内血栓,同时本身冠心病就容易出现狭窄等情况,因此首先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拜阿司匹灵和波利维,主要的副作用是可以导致出血,但大多数都能够耐受。
其他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如RASZ阻滞剂,他汀类,硝酸酯类,倍他乐克类等一般都能耐受。
同时注意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饱食,保持大便通畅等。
“支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俗称。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做心脏支架的患者人数不足2万;而2008年已超过18万;2009年竟达到了24万。
目前应用的介入治疗,是将一个金属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使之迅速再通,能很快改善病人的症状,但由于异物的植入,可引起血管保护性反应,病变血管会很快生长出过多的细胞来包绕、侵蚀金属支架,尤其是支架的两端,从而导致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比例升高。
近年来研究者发明了药物缓释支架,即给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防止形成再狭窄的“外衣”,缓慢释放药物,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临床观察发现,药物缓释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相比,只是可降低术后早期再狭窄的发生率,仍有6%~10%的患者会发生再狭窄(金属裸支架约为30%),且远期血栓发生率高于金属裸支架。
虽然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不需要开刀缝针)、恢复快、可减少心绞痛发作、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但有相当一部分安放支架的患者被“过度医疗”了。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12%的患者靶血管狭窄程度不足50%;有6%的患者靶血管狭窄程度在50%~75%。一般来说,血管狭窄程度达到75%以上才考虑选用介入治疗。
为了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和行为规范,除了规范医生的行为外,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在治疗上不能迷信心脏支架。虽然支架植入可以解决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但整个冠状动脉可能有多处粥样硬化病变存在,一些轻度病变有时甚至连冠状动脉造影也难以发现,常会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所以,对冠状动脉的整体保护比局部治疗更重要。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药物、支架介入及冠脉搭桥手术。一旦确诊为冠心病,应首选药物治疗和消除危险因子(如吸烟、酗酒、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
有些患者认为吃药打针麻烦,近期又看不到明显疗效,放支架可以解除病根、一劳永逸,殊不知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也要吃1年的抗血栓药,阿司匹林更要长期服用。如果术后不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按时吃药,病情还会很快复发。
因此,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要综合考虑支架、搭桥、降脂抗凝中西药应用的利弊,更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