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2岁宝宝的妈妈应该做的事
1、智力发展
1.1给宝宝准备一个专用的学习空间,专门放他的书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东西。
1.2睡前给宝宝讲讲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动的那种,培养他的想像力。
1.3给宝宝足够的空间。别人问宝宝话的时候,不要抢着替宝宝回答,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思考的时间。
1.4对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诉***妈也不懂,然后一起探究。
1.5正确玩玩具,有必要的时候自己先学会如何玩一样儿童玩具,再耐心教给宝宝。
1.6让宝宝自己学会收拾玩具。虽然他要花1小时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你花几分钟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烦。
1.7给宝宝创造机会,让宝宝自己解决一些“难题”是培养意志、发展智慧的一种好办法。
1.8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宝宝接触母语之外的语言,比如英语。
专家的话:每个宝宝的潜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长大后宝宝究竟能变得多聪明,要靠后天得学习。学习机会越多,大脑潜能就开发得越多;学习得机会越早提供,宝宝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宝宝也更早变得聪明。
2、情商教育
2.1杜绝指责。即使宝宝犯了错,也有比指责更好得教育方法。
2.21岁多得宝宝总会冒出一些“大不敬”的话,不要因为好玩而一笑了之,要严重地告知宝宝,这样说是不对的,否则以后你的生活中就会多个没礼帽,讨人嫌的小麻烦。
2.31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确地对待,让宝宝明白,每个人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
2.4教养宝宝的时候,大人保持一致意见,切不可出现红脸白脸角色分化。
2.5请注意纠正宝宝向别人要东西的习惯,别以为宝宝不懂事就听之任之。
2.6培养宝宝的爱心,父母本身须具有一颗仁慈的心,宝宝能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并能逐渐获得爱心。
2.7培养信念。幼小的宝宝还谈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计划和愿望,要予以鼓励。
专家的话:培养宝宝的情商能力,高学历未必是重要条件,宝宝若有创造力、懂得和人轻松相处、能容忍高压力,就较能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
3、健康养护
3.1定期带宝宝体检,密切观察身高、体重、器官发育等,即使有发育障碍也能扼杀在萌芽状态。
3.2在宝宝2岁前,一定养成定时定点大小便的习惯,过了这个时期,习惯会延续到4岁。
3.32岁前,要求宝宝自己完成洗手过程。
3.4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因为想脱身做别的事而让宝宝自己长时间看电视。
3.5教给宝宝简单的安全基础知识,比如不碰开水、不捣鼓转动的风扇等。
3.6为宝宝的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危难之时,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
3.7如果宝宝病了,请放下一切陪伴他。
3.8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1-2岁时养成的睡眠习惯会影响一生。
3.9重视宝宝的不良情绪,2岁前宝宝的不良情绪多半是需求不能满足,要及时找到原因。
3.10选择健康舒适的衣着给宝宝,不贪图美观给宝宝穿皮鞋、尼龙衣服等。
专家的话:1-2岁的宝宝健康养护最重要是细致,要严格区分与成人的养护习惯。记住这个阶段的宝宝不适合接受成人的健康习惯,必须有专门针对性的养护来照顾宝宝。
4、营养方案
4.1每餐至少有一个菜是专门为宝宝做的。
4.2给宝宝的菜中少加调料,基本以少量盐为主要和唯一的调味品。限制甜食。
4.3拒绝任何饮料,如可乐、果奶等。
4.4记得每天喝新鲜的白开水一天至少400毫升,帮助宝宝养成喝水的习惯。
4.5保障每天的奶制品摄入,1-2岁可以尝试酸奶了。其他的诸如奶酪等也是高质量的营养来源。
专家的话:1-2岁宝宝的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饮食已从奶类转向混合食物,但宝宝消化系统仍未发育成熟。制作的食物仍要软烂、精细,既要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又能引起宝宝的食欲。
5、亲子生活
5.1每天不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留给宝宝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陪宝宝游戏听宝宝心声。
5.2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比如说粗话、抽烟、酗酒等。
5.3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身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宝宝最有力的方法。
5.4学点生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等,父母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教育好宝宝。
5.5现在开始,给宝宝买保险,这不但可给宝宝保障,还可帮宝宝存笔钱,供学习或旅游用。
专家的话:早期教育是一种零距离教育,特别需要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一旦形成了父母和宝宝之间的具有发展性的亲子关系,早期教育也就在其中。在宝宝1-2岁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为将来的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有几个年龄期
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量变,也有质变,形成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根据这些阶段的特点,加上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3 ~ 6岁; 童年期:6 ~ 12岁; 青春期:约10 ~ 20岁,女孩比男孩早1~2年; 青年期:约18 ~ 25岁。 实际上,各年龄期的规定是人为的,相邻各期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过去相比,中小学生的青春期已经明显提前了。根据美国、加拿大的调查资料显示,一般女孩在12岁左右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15岁左右出现胡须。
适合锻炼宝宝延长注意力的运动游戏
小朋友(男、女、大、小多个)、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杆、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第1、2天)
全家人、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杆、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第3、4天)
猫、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杆、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第5、6天)
鸡、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杆、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第7、8天)
鸭、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杆、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第9、10天)
运动开始,妈妈引导宝宝到不同的地方找目标物品,并且不断鼓励宝宝找更多的目标物品。如果宝宝一直兴趣很高,就继续进行:如果宝宝没有继续寻找目标物品的欲望,就停止,妈妈记录宝宝实施运动的时间。
休息一会,妈妈引导宝宝观察所拿到的目标物品,根据不同的种类,组合成一个画面。2岁内的宝宝,妈妈帮助宝宝做,边做边讲故事:2岁以上的宝宝,妈妈引导宝宝针对画面中的内容编故事,开始妈妈可以起个头,让宝宝尽情发挥,妈妈记录下宝宝讲述的故事内容。同时引导宝宝回忆,每天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妈妈再记录下宝宝组合目标物品所用的时间。
妈妈可以根据宝宝喜欢的玩具内容来设计各种情景的目标物品,这样宝宝就能在妈妈的引导下愉快地玩耍,任性或脾气逐渐小了。
安抚奶嘴好还是不好
有的妈妈心里特别纠结:有人说宝宝是需要安抚奶嘴的;可也有人说宝宝用安抚奶嘴不好。那么到底宝宝该不该用安抚奶嘴呢?
很多妈妈在给宝宝吸吮安抚奶嘴前,都会担心以后戒不掉,或者怕引起口腔畸形。但有时妈妈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伴宝宝。当宝宝哭闹不止时,她们常常在用与不用之间感到困惑。
口腔专家肯定地讲:当宝宝在2岁之前毋庸太多顾虑,可以用此来安慰宝宝,不会造成口腔畸形,道理如前所述。然而不能为了自己能做一些事情而强迫宝宝用。
在国外,很多妈妈在给宝宝嘴里放安抚奶嘴时,都要问一问自己是宝宝需要吗?不要因为忙着自己的事情而让宝宝以此自慰,这只是权宜之计,还是尽可能给宝宝更多的关爱。如果给宝宝用了还是哭闹不止,要留意另外的原因。
·安抚奶嘴的利处与弊处
利处:
由于木马不能时刻陪着宝宝,安抚奶嘴就成为妈妈的替代品,给宝宝提供一种最接近妈妈的感觉。当宝宝需要慰藉时,不必靠妈妈也能达到目的。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安抚奶嘴确实可有效地安抚宝宝的情绪,避免了因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因缺乏安全感而导致悲观、退缩、仇视等性格形成。如果宝宝因此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不必依赖大人,妈妈何乐而不为呢?
弊处:
如果宝宝仅在2岁以前用安抚奶嘴,则不会引起口腔组织及牙齿发育畸形,但是到了2岁以后,就应开始逐渐纠正这种习惯。4岁后,一定要戒除。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如下后遗症:
1.乳牙移位。会将上排乳牙推向前,而下排乳牙挤向后,导致上下齿咬合不正,无法秘合,甚至影响下颌骨的生长。
2.奶瓶嘴。上下嘴唇变形,形成不美观的嘴唇外观。
·安抚奶嘴的成功戒除对策
当宝宝已经2岁了,依然对安抚奶嘴还有很强的依赖,为了避免后遗症,从这个时候起,妈妈一定要考虑戒除的问题了,最好在4岁以前完全戒掉。
对策1 不要采用恐吓宝宝的方法
比如在奶嘴上涂抹一些辣味有异味的东西,以及用处罚或强制的手段。用这种方式对待只会“欲速则不达”会带来负面心理结果。
对策2 让宝宝经常与其他小朋友比较
告诉他“你看人家都不这样,你也长大了也不应再用了。带上它多难看呀,小朋友会笑话你的”。
对策3 宝宝坚持要求安抚奶嘴时
可机智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如妈妈抱他出外看看,陪他一起玩玩,若是在睡觉前就给他讲最吸引他的故事。
对策4 把宝宝带到医生那里
如果父母对宝宝讲过多次而宝宝不停,可以带宝宝去看医生,让医生配合家长工作。医生一边给宝宝做检查,一边给他讲,带安抚奶嘴有些什么不好的结果,而且特别不好看。经常这样做,很多宝宝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戒掉了。
对策5 最重要的是在此期间父母要最宝宝抚触更多的关爱。
多花费些时间来满足宝宝的需求,多陪伴宝宝,不让宝宝感到缺乏安全感。当宝宝做得很好时要给予鼓励和奖励,并及时于宝宝进行沟通,了解他需要安抚奶嘴的原因。因为,宝宝有时是因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而依赖安抚奶嘴的。
女宝宝多大断奶好及怎样帮助宝宝断奶
事实上,母乳在宝宝半岁以内是最好的天然食品,但到1岁以后如果宝宝仍不断奶,母乳就会不够吃,严重时会出现营养不良。所以,应果断、适时断奶。随月龄的增加,宝与此同时,母乳所含营养成分及奶量只适合于1岁以内的宝宝。对1岁以后的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等相对较少,母乳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全部需要了。即使是吃母乳的1岁以内的宝宝,也需要适当增加辅食和鱼肝油,以补充母乳的不足。
这么看来,给孩子断奶最好是在1岁内,但是断奶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断奶就往奶头上涂辣椒水,这会导致宝宝因恐惧而拒绝吃东西,从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断奶不仅仅是妈妈和宝宝的事,在断奶过程中,爸爸也将起着关键的作用,爸爸可以辅助妈妈,尽量让孩子少接触妈妈,以免看到妈妈又想起吃母乳的事。
家长如何培养2岁孩子的社交能力
2岁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会说话了,甚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还有感觉了,这时候应该让宝宝多跟外界接触,给他更多的语言表达的机会。可是现在的家庭里,大多数的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又处处受到家长们的呵护,宝宝很少有自己跟同龄人玩耍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害羞、不善交际了。宝宝的交际能力可是从小养成的,这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做,才能巧妙地帮助2岁宝宝成为小小社交家呢­
宝宝成为社交家妙招1:宝宝玩耍时,大人请走开
在爸爸妈妈眼里,两岁的宝宝还不懂事,所以总是事事陪着孩子做。家长们都知道,多让宝宝跟同龄的小朋友玩耍能够帮助他养成开朗的性格,但是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宝宝总是不爱说话,也不主动理睬人家,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哄着宝宝:“宝宝,我们一起跟小朋友玩吧,把这个玩具给小哥哥玩好吗­……”宝宝才照做,好像是爸爸妈妈在跟小朋友玩一样了。
两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
2岁宝宝体重、身高参考值:男婴体重:9.5-15.0kg,身长:81.0-92.9cm。女婴体重:8.9-14.6kg,身长:79.2-91.9cm。
2岁的宝宝招人烦;脾气强,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两岁是宝宝的第一个反抗期,第二个反抗期将是在青春期发生。妈妈要了解,无论是青春期还是反抗期,都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这些过程能够帮助他们逐渐走向成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你的宝宝都在发展他的运动技能,像走路、跑步、跳跃、上下楼梯和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等。在今年,你将看到他思维方面的诸多变化。他会逐渐关注自己的感受,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感情。但宝宝的认知能力依然有限,当妈妈因为宝宝犯了错误而批评他时,宝宝会单纯的认为妈妈“不爱他了”。宝宝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
2岁宝宝语言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除了会用“你”、“我”,还会用“他”来表达人称,并开始理解反义词。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2岁以后,宝宝的语言发育将出现惊人的变换,到2岁末,几乎没有他不能说的话了,而且宝宝常常会语出惊人。
相信大家从上文的介绍中,对两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是多少也都心中有数了,要让孩子们发育的更好,变的更聪明更健康,就需要从饮食、睡眠及运动等各个方面来养护,宝妈宝爸们需要多陪陪孩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会感到更加幸福。
一岁半宝宝的教育
1.玩识图游戏
宝宝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在这个时期妈妈不妨给宝宝多玩一些识图游戏,通过这项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比如像小动物、植物、汽车、轮船、飞机等,以此来拓展宝宝的视野。或者妈妈在平时还可以给宝宝读一些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他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简单的情节。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荡荡秋千或者是坐坐小火车等,这样同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并且这个时候的宝宝都喜欢同其它宝宝一起玩耍,因此经常会发生争玩具的事情,这个时候大人应该从中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在平时生活中妈妈还要注意,等到宝宝再适当大一点的时候就应该教他做一些日常事务,比如像刷牙、穿鞋、洗澡等。
2.探知能力
一岁半的宝宝在这个时候具有很强的探知能力,只要是他没见过的或者是感觉到新鲜的事物,他们都想一探究竟。因此在一岁宝宝的教育方法中,妈妈不应该以各种原因去扼杀孩子的这种探知兴趣,这对他以后对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探知能力,但妈妈同时也要做好保护措施,这个时候的宝宝通常刚学会走路,因此其活动的范围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因此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把家里宝宝的活动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检查一遍。
尤其是甲种的电线插头、玻璃器皿、热水瓶等高温、高压、易碎的物品,这些物品对宝宝的伤害都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像剪刀、改锥、刀具等尖锐、锋利的危险品,妈妈必须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不小心伤害到宝宝。
3.认识危险
对于一岁半的宝宝而言,危险意识非常的低,因此妈妈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教会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意识,并且怎样去避免危险。比如妈妈可以设置各种场景,模拟不安全的环境,然后让他亲身感受某些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不适、痛苦和危险等,这样便可以帮助宝宝有效的形成条件反射,长期如此他们便能自动学会规避风险了。
一岁半宝宝的教育方法其实非常的简单,妈妈只需要尽量的让宝宝按照意愿去探索去了解这个世界即可,而妈妈需要做的除了适当的指导之外就是保护好宝宝的健康。
怎样促进0到3岁宝宝大脑发育
宝宝1岁前:主要训练触觉和动作
0-1岁的婴儿口腔内有丰富的触觉细胞,宝宝通过这些细胞一方面能认识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触觉细胞舒缓情绪,帮助自己入睡。为了让宝宝有更好的触觉体验,妈妈要多拥抱宝宝、抚摸宝宝,也可以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当然,想要更好的养育宝宝还是多有规律的给宝宝按摩,让宝宝感受来自妈妈的爱。
对宝宝动作发展方面的锻炼,可以通过俯趴的姿势来锻炼宝宝练成挺拔的脊背神经肌肉,包括颈部、胸部、腰部甚至尾椎。在宝宝学爬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个卫生、安全、可让宝宝自由探索的环境,这样有助促进宝宝触觉和动作双重发展。
然而,很多年轻爸妈忙于工作,或者受到传统观念束缚过度保护孩子,让宝宝失去很多动态活动的机会,宝宝动作发展就变得迟缓了。
宝宝1-2岁:主要发展视觉和动作
当宝宝1岁后会走路就变得很有信心了,喜欢到处“趴趴走”,追逐各种移动物体,比如会滚动的皮球、小猫小狗、推着小火车往前跑……乐在其中,过一阶段宝宝变能跑会跳,会踢球、会翻筋斗了。这个年龄的宝宝有了自主意识,比较少依赖爸爸妈妈,喜欢自己四处探索,发现新事物。
宝宝的观察力也在这个时期变得非常敏锐,能快速模仿身边人、事物的一举一动,比如怎么打开电视、怎么在纸上涂鸦、学习能力让爸爸妈妈叹为观止。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趁节假日的时候多带宝宝到户外观察和学习,让宝宝视野更加广阔。
宝宝2-3岁:主要发展语言能力和动作技巧
到了2-3岁时,宝宝已经有了语言理解能力和听觉记忆的基础,当爸爸妈妈适当的教宝宝性别、颜色、大小、形状以及数量等概念和词语时,宝宝也能很快的主动发问、和他人对答了,还能接电话、讲故事、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再过不久也能自己讲简单的故事,唱一首简单的歌了。
这个时期,当爸爸妈妈说要去儿童游乐场玩时,是最让宝宝兴奋的事情,不管是滑滑梯、玩跷跷板、爬阶梯、汤秋千、爬攀爬架、坐浪板等,宝宝能想尝试;看着哥哥姐姐们玩球、跳房子都让宝宝倍感新奇,很有模仿的激情。过不了多久,宝宝变能学会跳跃、丢球、骑三轮车等需要技巧的运动。
因为宝宝在这个年龄段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沟通能力和动作技巧,所以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多帮忙做事情了,比如让宝宝帮家人摆放碗筷、到门口去拿报纸给爸爸、去冰箱拿瓶水给妈妈喝、吃饭前自己去卫生间洗好小手再回来坐着吃饭等等。
给宝宝把尿的最好时间
在中国,很多妈妈早早地希望通过把尿来进行把尿训练,实际上,妈妈不适宜给1岁前的宝宝把尿,因为这时候给宝宝把尿,会引发宝宝多种伤害。给宝宝把尿最好时间是在宝宝1岁半到2岁之间。
相对来说,1岁半至2岁,宝宝心理和生理器官发育逐渐成熟,如宝宝的膀胱具备控制能力,具备了训练大小便的基础,能够听懂和配合妈妈的抱姿与口语提示(如尿尿、嘘嘘声等),妈妈可以给宝宝儿把尿,并适时地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