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高妈妈常有这三个疑问
宝宝长高妈妈常有这三个疑问
标准的足月宝宝身高平均在49-51厘米,通常男孩较女孩长一些,但只要达到46厘米就是正常了,也有足月儿身高52厘米以上的。
出生时身高46厘米的宝宝并不意味着成年后肯定偏矮,出生身高52厘米的宝宝成年后也未必肯定是大个子,因为宝宝出生时的身高与孕妈妈的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孕产次数,孕妈妈体格和骨盆大小、状况和精神状态等。所以通常认为宝宝出生时身高与将来成人后的身高关系不明显。
Q2、0-3岁宝宝的身高增长有何规律?
虽然宝宝的生长发育是连续过程,但生长速度有阶段性差异,具体规律是:
・新生儿(出生-28天):
身高大约增长4厘米。
・婴儿(1个月-1岁):
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第2-3个月,每月增加3-4厘米;第4-6个月每月增加2.5厘米;第7个月以后,每月增加1-1.5厘米,全年身长总增长约25-28厘米。
・幼儿(1-3岁):
其中1-2岁一年中身长增长10~12厘米。2-3岁身长每年增加5-8厘米。
爸妈可以对照以上数值,看看宝宝身高增加速度是否符合这样的规律,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10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5厘米,就提示宝宝长慢了;如果1-2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8厘米,2-3岁的宝宝一年中身长增加小于4厘米,应请保健,寻找原因。
Q3、从宝宝2-3岁的身高能预测成人后的身高吗?
传统的预测宝宝身高的方法有多种,大多数爸妈都了解。近年,国外有发现,从宝宝2~3岁身高可以粗略测算成人后的身高,值得借鉴。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公式1:
女孩(厘米)=0.545H2+0.544A+25.63
男孩(厘米)=0.545H2+0.544A+37.69
(注:H2为2岁时的身高,A为(父身高+母身高)/2)
・公式2:
女孩(厘米)=1.29×H3+42.3
男孩(厘米)=1.27×H3+54.9(注:H3为3岁时身高实测值)
孩子几岁长高的呢
宝宝长高的规律
对于孩子成长发育的规律,家长们了解多少呢?宝宝长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家长们应该抓住自家宝宝长个子的规律,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实际上,儿童骨骼的发育与季节是有关系的,此外,合理的营养、科学的饮食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单一食物都不具有助长功能,宝宝长个儿需要多种营养素协同“作战”哦!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长高的一般规律:
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
1—3岁:平均每年增长约8—10厘米,至一岁时身高约为75厘米,2岁时约为85厘米,3岁时约为95厘米;
3岁后:增长速度逐渐递减,每年约增长5—7厘米;
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长20—30厘米,女孩子长15—25厘米;
青春期后:身高增长逐渐减缓至停止。
宝宝长高的方法
处在发育黄金时期的宝宝对于各种营养的吸收都会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宝宝正常长个子,那么还要掌握一下能够帮助宝宝长高的方法,而不是盲目进补哦。怎么做才能使宝宝不输在起跑线上呢?一起来瞧瞧。
1、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骨细胞的增生和肌肉、脏器的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越快,则越需要补充蛋白质,鱼、虾、瘦肉、禽蛋、花生、豆制品中都富含优质蛋白质,应注意多补充。
2、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A、B、C,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动物肝、肾、鸡蛋特别是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应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
3、补充矿物质
人体的长高,决定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其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最为密切。也就是说,只有长骨中骺软骨细胞的不断生长,人体才会长高,钙、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所以,5-10月份要多补充牛奶、虾皮、豆制品、排骨、骨头汤、海带、紫菜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
相信随着上述我们大家的分享,广大家长朋友们对孩子几岁长高的这个疑问,心中也已经有了更准确的定论和认知.当然我也想再提醒一下大家,孩子除了繁重的学业之外,身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学习之余一定要多带他们到户外多晒太阳,并且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
关于宝宝容貌的14个疑问
疑问一不像爹来不像妈,这个孩是谁的娃?
正解:孩子长得不像爹也不像妈,这并不等于孩子就不是亲生的。人的相貌、身高、性格和智力这类特征的遗传除受多个基因控制外,还受到非遗传的环境因素影响。
人类的遗传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由某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遗传特征,称为单基因遗传特征如血型、DNA多态性等。父亲与母亲分别将自己的一个基因传给后代,组成孩子的基因型,一旦形成,不再改变。另一类是复杂的遗传特征,如人的身高、胖瘦、肤色、智商、性格、行为和相貌等。这些遗传特征是由多对基因和环境等条件共同作用后形成。每对基因的作用是微小的,多对基因的共同作用就决定了个体的特征。在精子、卵子成熟的减数分裂时,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随机组合的,因此同胞间各自得到的基因可以不相同,相貌也就不完全相同。另外复杂的遗传特征受环境影响较大,如身高和体重就与生活环境、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后天因素直接相关;智商与受教育情况有关。
疑问二“黑李逵”能生“白雪公主”吗?
正解:可以。人类肤色遗传是由2对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肤色的基因对后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显隐性的区别,所以如果父亲肤色较黑,而母亲皮肤白皙,那么孩子会得到一个“中和”的肤色。在相同人种间婚配,其后代子女肤色相差多不大,如果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通婚,那么生下的后代就是灰黑色。
疑问三父母都是A型,生仔可以是O型吗?
正解:可以。普通人大都知道人类ABO血型系统有O、A、B、AB4种血型,实际上这4种为表现型。其基因型有00型、AO型、AA型、B0型、BB型以及AB型6种,所以同是检测到的A型血,其基因型可为AA或AO,B型血也是同理。正因如此,那些所谓A型父母可能不是AA,而是AO,那么当父母双方携带O型遗传因子的精卵结合时,子女就是O型血了。还有,一个人的血型未必终生不变,患癌症、输血、服药以及接受放射性治疗等,血型会发生短期改变,过一段时间会恢复原状。而那些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接受骨髓移植后,血型可永久变得与供者相同。此外,由于人类对血型尚未完全了解,发现有极少数情况会“违背”上述遗传规律。
疑问四小时候是矮鼻梁,长大后有可能成为高鼻梁吗?
当然有可能,这正是鼻子遗传的有趣之处。鼻子的遗传基因会一直持续到成人阶段。当然想要拥有笔直、高挑、窄孔的鼻子,爸妈必须都是小鼻孔、窄鼻子,而且至少一方鼻子高直。
疑问五爸爸是黑眼睛,妈妈是蓝眼睛,宝宝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眼球颜色的遗传遵循着“黑色等深颜色相对浅颜色是显性遗传”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让宝宝有蓝眼睛的话,即使你选择了蓝眼睛的爱人,可因为你是黑眼睛,你生的宝宝是蓝眼睛的几率会很小。
疑问六近、远视眼会遗传吗?
宝宝是否会近视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当爸妈均为高度近视时,宝宝近视的几率就会更大,即使不是一出生就成为近视,也会成为近视基因的携带者,一旦受到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发展为近视。不过,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因为遗传因素而成为近视的人数仅占近视总人数的5%,可见后天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此外,远视也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疑问七少秃顶遗传吗?
少秃顶是遗传的,而且在男宝宝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宝宝身上为隐性遗传。概括地说,少秃顶是由爸爸遗传给儿子的。如果爸爸是秃顶,外祖父也是秃顶,男宝宝的发生率大概是100%;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少秃顶,男宝宝有25%的可能;如果爸爸不是秃顶,外祖父满头浓发,那宝宝秃顶的可能性几乎为0。
此外,少白头也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爸爸少白头的话,宝宝少白头的可能性会很高。
疑问八爸爸长得矮,宝宝也会矮吗?
“娘矮矮一个,爹矮矮一窝”,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误传。身高属于多基因遗传。而且决定身高的因素35%来自爸爸,35%来自妈妈,其余30%则与营养和运动有关。
疑问九体型与遗传有关系吗?
体型也属于多基因遗传。据统计,爸妈均瘦,宝宝也多为瘦型,仅有7%会胖;爸妈之一肥胖,宝宝有40%肥胖;爸妈都肥胖,宝宝有80%肥胖。肥胖的人往往有家族史,但环境因素对体型的影响也很大,出生后的生活条件、营养情况、运动情况、工作性质等因素均对体型有作用。
疑问十混血儿的肤色会像谁?
人的肤色同样是多基因遗传,不同的肤色基因对后代的作用是相同的,即,两个不同肤色的人结婚,混血儿的肤色呈现爸妈肤色的中间类型。
疑问十一为什么有的双胞胎像有的却很不像?
双胞胎可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所谓同卵双生是指只有单一的一个卵细胞受精,受精卵在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各自发育成2个胚胎的双生方式。由于2个胎儿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遗传物质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性别完全一样,其遗传特性和表现特性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相貌也特别相似,这种双生也叫单卵双生。与此相反,异卵双生是指2个成熟的卵子分别与2个精子受精形成2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完整胚胎的双生方式,由于这种双胞胎来自2个不同的受精卵,所以其性别可能一样可能不一样,而且遗传特性和表现特性有较大差别。
疑问十二性格会遗传吗?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宝宝在性格上与爸妈具有相似性、继承性。不过也与后天的培养有关。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性格是天生与后生的合金,性格受于祖代的遗传,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改变、完善。”
疑问十三 长寿也会遗传吗?
长寿属于多基因遗传,不仅涉及多种遗传基因,而且还受到饮食、运动和环境等的影响。长寿的遗传特征有两点:一是长寿可多代连续长寿,也可隔代长寿,或只是两代长寿;二是呈现母系遗传优势,也就是说女性比男性长寿。
疑问十四智力与遗传有关系吗?
事实表明,智力与遗传是有一定关系的。一般而言,爸妈智力高的,宝宝的智力也较高;爸妈智力一般,宝宝的智力也平常;爸妈智力有缺陷,也可能导致宝宝的智力发育不良。但是后天的教育、学习和营养等因素在智力的发展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只有先天和后天相结合,才能将宝宝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婴儿奶粉过敏该怎么办
婴儿奶粉过敏对于妈妈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毕竟宝宝还小,奶粉可算是宝宝每天的主食了。因此,也不少妈妈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婴儿奶粉过敏怎么办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经验的妈妈们支了招了,说一般按照以下方法来处理,都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啦!
首先,妈妈们应该坚持母乳喂养。预防婴儿奶粉过敏的好方法就是进行母乳喂养,而且好持续到一岁甚至一岁以上,通常情况下,母乳喂养是不会产生过敏现象的,而且这样宝宝能获得的天然营养也会更充足。
其次,也可以试着给宝宝换奶粉。宝宝如果对普通的配方奶粉过敏,那就应该及时给宝宝更换成防过敏奶粉。若宝宝经证实确实为牛奶蛋白过敏者,那么也可以使用“抗过敏配方”或“黄豆蛋白配方”改善过敏问题。有高度家族过敏史的过敏高危险群宝宝,可以经由完全母乳喂养,或“抗过敏配方”而降抗过敏的发生机率。另外,使用“部分水解配方”,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
后,应该让宝宝远离过敏源饮食。对于奶粉过敏的宝宝,要限制其对牛奶、鸡蛋、鱼、花生以及坚果类等带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摄入。对于高危险群婴儿,应该六个月以后才开始食用固体食物,一岁以后才开始食用乳酪制品,两岁以后才开始吃蛋,三岁以后才开始食用花生、核桃、以及鱼类。
婴儿到底为什么会放臭屁呢
在没有成为父母之前,所有的人对于育儿知识可能都是一无所知的。但当你成为一名新爸爸或者新妈妈之后,很快你就会成为育儿专家。因为在宝宝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你从未想象过的现象和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你只有不断的学习,久而久之自然就会知道了。现在就先来告诉你一些育儿的小常识吧。当宝宝进入婴儿期之后,有时候你会发现宝宝会放屁,见到这种情况,有的人可能怀疑宝宝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其实你不用担心。
快满第3个月的时候,宝宝进入了一个生长加速期,本来每次吃一边乳房的奶就饱的宝宝突然吃空两个乳房还意犹未尽,夜里也由一夜吃一次奶改为吃两 次甚至三次。她吃得多了,大便却少了,原本一天一次,突然间两三天也不拉。提到吃母乳的宝宝到第三个月的时候,由于母乳好消 化,可形成粪便的东西少,大便会变得不频繁。但是,书上却没有提到宝宝会放臭屁。
一个星期天,宝宝已经是第三天没大便了,她突然开始放极臭的屁,臭的程度比大人的一点不逊色,而且是一个接着一个,这可是我没有听说过的现象。
问了几个人,有人怀疑是便秘,给我出了不少主意,我按照她们的说法给宝宝喂水,用棉签蘸婴儿油刺激宝宝的肛门。这些举动除了令宝宝生气地大哭以外,没有见到一点效果。我几乎怀疑宝宝是生病了,差一点抱着她去医院。
第二天早上,宝宝大便了,还是稀稀软软的母乳便,没有什么不正常。后来听我姨妈说,孩子到了这个月份,大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老人管这叫“攒肚 儿”,说是宝宝正贴膘呢。至于臭屁,那是几天的大便产生的废气而已,没有什么奇怪的。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后来跟其***妈聊起“臭屁”事,原来她们的宝 宝也都“臭屁”过。
婴儿大多是吃母乳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放屁呢?而且有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宝宝放的屁真的很臭,有的年轻父母看到这种情况就怀疑是宝宝的健康出了问题,怀疑是不是出现了便秘呢?其实这是宝宝身体发育的一种正常反应,宝宝放屁只是正常排出体内的废气,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这恰恰是宝宝发育正常的反应,所以父母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就像这件事一样,宝宝发育中出现的很多情况你可能还都不知道,当遇到不懂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求助于科学解释,不要自己猜想。
新生儿吃奶时间短是不是病
有些妈妈看到自己的新生儿吃奶时间短,好生疑问,难道自己的奶宝宝不喜欢,还是宝宝随便吃点就饱了,应该不会是宝宝出现了什么非正常的现象了吧?妈妈们看到宝宝的任何情况,总是会多想多疑,哪怕宝宝放了个臭屁也神经兮兮的。
新生儿吃奶时间短,通常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妈妈们别疑神疑鬼的。但是,如果你家宝宝吃奶时间短,体重却没有增长,就可能真是有问题了。因为只要宝宝身体天天有长,而且长得好,就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每次宝宝吃奶的时间只有2分钟左右而已。其实,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太一样,有些宝宝喜欢吃一会儿奶,休息一会儿,然后又接着吃,每次吃奶的时间恰好就只有2分钟左右;有些宝宝却喜欢一口气把妈妈的一只奶房给吃完,然后休息好几个小时才会饥饿;这主要取决于妈妈的奶的分泌量和反射情况。
假如你的奶量足够,宝宝一次就可以喝个够,那么,宝宝吃奶的时间就不会短;假如你的奶量不够的话,宝宝一次吃不饱,那么宝宝就很可能会多吃几次,每次吃的时间就会比较短。
如果你的宝宝体重没有正常的增长,或者增长不快,就说明是真的吃奶时间不够长了,你就需要再宝宝吃完一次要休息时,把他唤醒,哄他继续吃,并且要吃饱了。如果天气比较好,你家的室温也温暖,那就可以把宝宝的衣服和裤子都脱掉,只留下尿布,这样可以让宝宝感觉很凉爽,不会像睡觉,更有利于宝宝集中精力吃奶。
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
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且不同原因的一个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针对这种问题家长们应该用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如果存在任何的疑问那么还是需要带宝宝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样才可以找出原因针对性的治疗。
1、全身性疾病
如慢性心肝肾疾病、先天异常、婴儿期慢性腹泻等,易导致全身性发育迟缓。
2、喂养次数不够频繁
有些妈妈被告知每三、四个小时喂一次奶就够了;还有一些妈妈误以为宝宝应该按时喂奶,人为地制定宝宝的吃奶时间;而有极少数宝宝则天生比较安静嗜睡,不是很积极地吃奶。
新生儿应该平均每24小时喂奶10到12次。有些宝宝不用吃这么频繁,有些宝宝却需要更频繁的哺乳才能够成长。如果宝宝每天吃奶次数在10次以下而又体重增长缓慢,妈妈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喂奶次数,以增加宝宝对养分的摄取,也同时增进乳汁分泌量。
3、热量摄取不足
有些妈妈的乳汁虽然十分充足,但是由于宝宝吸吮的时间不够长,没有得到高脂肪、高热量的“后奶”,即使小便数量正常,发育也良好,仍然会体重增长缓慢。有些时候是因为妈妈误以为应该人为地限制宝宝对于每一边乳房的吸吮时间;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宝宝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
对于前一种情况,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长时间吸吮,让宝宝决定什么时候吃够了,吃空一边再换到另一边。对于后一种情况,妈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唤醒宝宝继续吃奶。比如先让宝宝尽情吸吮,在瞌睡来临时换到另一边喂;还可以在宝宝将要睡着时换尿片,以便唤醒孩子。有些宝宝只需要一边乳房的奶就吃饱了,有些则需要两边乳房的奶才能够满足成长的需要。
4、哺乳姿势不正确,宝宝吸吮效率不高
每次喂奶时,宝宝一开始的吸吮刺激妈妈的乳汁“下来”。妈妈乳汁“下来”之后,宝宝的每一次吸吮都应该伴随着吞咽。最初的饥饿感被满足后,宝宝的吸吮会缓慢下来。如果妈妈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可能宝宝没有正确地衔住奶头,也可能没有进行有效吸吮。这时最好断开,重新让宝宝衔叼。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会发现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生活当中的一些疾病问题,还有宝宝在饮食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都可能会潜意识中影响了他们的发育,因此因此,希望家长在,照顾宝宝的过程当中都可以更加重视。
5个宝宝的口腔护理问题
1、怎样为宝宝选择理想的奶嘴?
妈妈的疑问:听说奶嘴不合适会导致孩子龋齿、牙口不齐。我儿子已经五个月,越来越能吃了。想给儿子挑个合适的奶嘴,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选?
牙医的建议:首先,奶嘴的形状要贴合宝宝的口腔形状,能给宝宝以吸吮妈妈乳房的真实感觉。其次,产品要根据婴儿口腔的特点,能起到强化、加宽婴儿的下腭、牙床和口腔肌肉的健康发育,促进这些部位肌肉触觉的作用。最后,一个理想的奶嘴还能起到防止宝宝吐奶或呛奶的作用。
2、如何缓解宝宝出牙时的疼痛?
妈妈的疑问:宝宝这两天开始长后面的大牙了,牙龈肿起来了,还有些出血,哭个不停,她又不去医院,怎么才能让宝宝出牙时不那么疼呢?
牙医的建议:宝宝牙齿萌出时,牙龈受到刺激充血、水肿,总有牙床发痒等不适感,严重时还会导致出血。这时,选择一款清凉舒适的牙刷状固牙胶,可以改掉宝宝的不良习惯,让宝宝享受快乐的按摩效果。
3、15个月以上的宝宝如何预防龋齿?
妈妈的疑问:听说小宝宝的龋齿会影响以后长恒牙。我家宝宝2岁了,可能因为甜食吃多了,上前牙有一黑褐色斑点,是不是龋齿呢?怎么预防龋齿好?
牙医的建议:根据牙齿的破坏程度判断,孩子很可能处于早期龋齿的初龋或浅龋阶段。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开始在口腔聚集,可以分解糖,产生酸,酿成滋生龋齿的细菌温床。最有效、也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刷牙。
4、如何让宝宝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妈妈的疑问:现在宝宝1岁了,和大人吃一样的饭,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用的是幼儿橡胶牙刷,刷完后用棉纱布擦一下,这样做对不对,正确的刷牙方法是怎么样的?
牙医的建议:通常宝宝在1岁左右或门牙长齐4颗后开始使用牙刷。刷牙时谨守以下COI准则:根据咀嚼面、外侧和内侧的次序,每部分刷一分钟。牙刷以前后移动的方式清洁咀嚼面,以绕小圈的方式清洁外侧和内侧。接着,还要漱口和清洁牙刷。其实,随着宝宝的身体发育,手指动作发育得越灵巧,就越能够掌握洁牙的技巧。只要妈妈们给予宝宝正确的指导,一定能让宝宝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
5、如何挑个好的安抚奶嘴?
妈妈的疑问:听说使用劣质或大小不适合的安抚奶嘴会导致牙齿畸形。但是如果使用高质量和大小适合的安抚奶嘴反而有利与牙齿的发育。那怎么才能挑个好的安抚奶嘴呢?
牙医的建议:对于如何选购安抚奶嘴,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要选择材料优良,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安抚奶嘴;安抚奶嘴形状要与宝宝唇形相吻合,并有气孔;在外形上要近似乳头,这样才可以促进婴儿上下腭、脸部肌肉的发育及舌头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