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功散的注意事项 行气化滞
异功散的注意事项 行气化滞
异功散是由四君子汤加味陈皮组成的,用补气的四君子汤配伍行气的陈皮,是为了行气化滞,在补气的同时推动气的运行,用气促进体内器官运转,对于有脾虚气滞的小儿来说是有一定的改善。
月经有血块正常吗 月经长期带血块是什么原因
这种体质的人,血液循环较差,经血不畅很容易引起痛经。此外,还常常会有经前乳房胀痛、腹胀、便秘等情况,需要行气化滞进行调理。
经期不注意保暖而受凉也会加重月经淤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加强下身的保暖导致宫寒,也会使经血在体内淤积而结块。
异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增强体质
异功散方剂的作用和四君子汤的药理作用相似,四君子汤是补益剂,具有补气,益气健脾的功效,异功散同样能调节胃肠运动,既可松弛肠管,又能拮抗肠痉挛,在增强脾胃消化功能、促进代谢时,孩子的体质也就慢慢的好转了。
瘦子为什么吃不胖 瘦子怎么才能增肌增重
这类的病症先以疏肝理气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调理身体的内分泌系统,而过瘦的人想增胖,从健脾补气的方向调整脾胃的运化。包含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很多方剂可以选择,而有人很能吃,体重却一点都没有增加,这与吸收功能有关,其中山药、麦芽、薏苡仁、神曲、鸡内金等,就可以增加肠胃的吸收功能。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日常食疗这么办
脾虚的人吃四君子汤最为有效: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因为人参是能够益气健脾的,让人精神不犯困。白术就能够燥湿健脾,使人恢复胃口。
当然如果觉得肚子很胀气,老是觉得自己有个气胀在肚子里面,气滞的人,也有几个方法。
睡觉的时候,手从膻中往下推肚子,推一下,肚子里面哗哗响,这样里面有水,很快会排出去。当然也可以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一点点陈皮,就变成五味异功散,陈皮行气,脾的气正常运行,就能够把湿气排出去。
如果痰多,就在五味异功散的基础上再加一点半夏,生半夏是有毒的,因此只能加一点点,这就叫做六君子汤了,半夏可以燥湿化痰,能够止呕,老是想呕吐,用次方法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异功散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脾虚气滞。
禁用人群:无明显禁用人群。
不宜同食:萝卜、辛辣刺激食物。
头部刮痧的工具
1、木鱼石刮痧板,木鱼石刮痧板是现今为止最好的刮痧板之一,其刮痧效果非常明显,风靡各大刮痧美容机构。
2、黄牛角刮痧板,选用天然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牛角味辛、咸、寒。辛可发散行气、活血润养;咸能软坚润下;寒能清热解毒;具有发散、行气,清热、凉血、解毒,以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3、刮痧油:
凉性油:薄荷油、清凉油等可清凉解毒;
热性油:活络油、红花油、麝香风湿油等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中性油:茶油等,可普遍使用热毒,行气活血的功效,还可以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疝气艾灸哪里 癫疝艾灸方法
治则:行气利湿,消肿散结。
艾灸处方:大敦,阳池,章门。
艾灸方义:大敦理气调谑,为治疗疝气的要穴;阳池疏调下焦气机;章门疏肝健脾,化滞利湿;三穴功用,能奏行气化湿,软坚消肿之效,如为痰热瘀结,可加阴陵泉,以清泄湿热。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治10-20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2.艾炷灸: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异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健脾
方剂中的人参和炙甘草都有一定的补气功效,茯苓和白术入脾经,有利水化湿、补益脾胃的作用,用异功散缓解小儿脾虚气弱、的现象是有一定的疗效,此外,炙甘草还有调和诸药的功效,对于补益药,加入炙甘草能使药效更缓和持久。
生槟榔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食下痢
槟榔入胃、大肠经,对于食堆满闷、食不消化、气塞堵塞等等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常搭配甘松、茯苓、莪术等行气化滞药材,除此外,痢疾之中痢浓血,腹痛,肛门下坠者,类似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肠炎等疾病,常搭配芍药、川芎、黄芩、黄连等。
党参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健脾胃
脾胃之气不足,可出现四肢困倦、短气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症。党参能增强脾胃功能而益气,可配合白术、茯苓、甘草、陈皮(五味异功散)或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肉、 苡米、茯苓(参苓白术散)等同用。
陈皮的药用价值
陈皮含有挥发油、黄酮苷、川皮酮、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祛痰、平喘、镇咳、抗过敏、抗炎、抗胃溃疡、降低胆固醇、抗血栓形成、调整心脏功能以及利胆溶石等作用,能促进胃液的分泌,有助消化作用,同时对胃肠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陈皮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现在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消化不良、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胃炎、胆囊炎、高血压病、中风、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乳腺炎等疾病的治疗。为了调理中焦脾胃功能,在临床中,70%以上的中药处方中都用有陈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用于脾胃气滞诸证,又因其味苦燥湿,故寒湿阻中的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者,用之尤为适宜,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方如平胃散。治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方如异功散;若属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四满的准确位置图片 四满穴的作用与功效
类属:四满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会穴。
功效:调补肝肾,调经利水,行气化滞。
作用:四满位于小腹,与冲脉相交,冲为血海,故本穴有补益肝肾,调理冲任,行气活血作用,用于妇科诸症;由于该穴行气之力颇强,故通过调理气机,以利水,化瘀,消积,治疗各种胀满之症,如腹胀腹痛,便秘,水肿等。该穴通过调补肝肾以治疗遗精,疝气,遗尿等症。
拉肚子拔罐有用吗 腹泻拔罐治疗原则
寒湿困脾,脾气虚弱,肾阳亏虚者健脾益肾,温化寒湿;肝郁气滞,食滞胃肠,肠腑湿热者行气化滞,通调腑气。
脾虚中药汤剂调理方法
四君子汤加减方:
醒脾行气
调理的关键是:醒脾行气。对付小儿厌食,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罗鸿宇医生的经验是:用四君子汤加减方调理。罗鸿宇有个6岁大的女儿,作为一名中医,每当女儿厌食、挑食时,他就会用这个方子来给女儿调理。
四君子汤是中医治脾胃气虚的主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方子对于半岁以上的小儿都适用。人参益气补中,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甘草甘缓和中。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但小儿不宜用人参,因为人参使用不当,会使小儿身体提前发育,因此以更温和的党参代替,可以减轻此方面的副作用。
中药验方
1、厌食用陈皮
对小儿由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可用四君子汤+陈皮,组配成异功散,来进行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陈皮3克。陈皮归脾经,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功效。
2、不爱吃米饭用麦芽
当孩子出现挑食、厌食,尤其是不爱吃米饭或面食时,用四君子汤+麦芽来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麦芽8克、谷芽8克调理。若孩子有舌苔白厚,则在上面基础上加砂仁(后下)5克。砂仁能醒脾行气。麦芽、谷芽都归脾经、胃经,有消食健胃之功。但前者偏于消食疏肝,而后者长于醒脾养胃。若在补脾方药中,稍微加点麦芽、谷芽,能醒脾健胃,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3、不爱吃肉用山楂
孩子若不爱吃肉,则用四君子汤+山楂。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山楂8克。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酸类物质等,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
4、伴有食滞用枳实
若孩子胃口不好,伴有大便硬结的现象,说明是食滞。食欲旺盛或消化系统弱,都会引起食滞。应用四君子汤+枳实或鸡内金。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枳实8克(或鸡内金5~8克),可有效改善症状。枳实归脾、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功效。鸡内金,归脾、胃、小肠经,有消食健胃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