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妈照顾宝宝会犯哪些错误
新手爸妈照顾宝宝会犯哪些错误
错误1:相信所有人和事 在宝宝出生的最初几个星期,菜鸟爸妈恨不能从所有身边的人那里寻找建议,千万不要那样做。 因为,来自不同的人的意见往往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比如一个熟人告诉菜鸟爸妈要和宝宝睡在一起,但菜鸟爸妈最好的朋友却极力反对。表姐告诉菜鸟爸妈,宝宝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没有问题的,但儿科医生却告诉菜鸟爸妈要给他安慰奶嘴。甚至不同的专家给出的育儿建议都不同。究竟该听谁的呢? 解决方法:自己的宝贝自己最了解。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菜鸟爸妈的直觉就是最好的向导,如果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并严格执行,那么菜鸟爸妈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乐趣和原则。要明白,宝贝可是你自己的哦。
错误2:过高估计自己的业余时间 无论菜鸟爸妈计划在有了宝宝以后在家里呆多长时间: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他们都不要觉得在家里带宝宝是在度长假。相反,自从有了宝宝,菜鸟爸妈开始了另一份新的工作,和一个更“苛刻”的“老板”一起工作,即使在周末也不给菜鸟爸妈一点休息时间。 解决方法:计划好自己的时间。建议菜鸟爸妈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现实的计划:给朋友打个电话、整理床铺。一天结束的时候,当菜鸟爸妈把单子上的每一条计划划掉时,当然会觉得这一天很充实。
错误3:宝宝是生活的唯一 宝宝小的时候,菜鸟爸妈都会感觉压力很大或者情绪忧郁,从无忧无虑的二人世界到养育宝宝的转变过程,其实是对婚姻的最大挑战。如果双方还把宝宝放到第一的位置而忽略对方的存子,婚姻出现一些小状况自然在所难免了。 解决方法:适时的给彼此更多的关注。如果可能的话,雇一个保姆或者小时工,每周让菜鸟爸妈自己有一个晚上空闲出来作为两个人的约会日。菜鸟爸妈们可以谈谈宝宝,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关注对方,并且成为习惯,就对婚姻很有帮助。
错误4:把自己放在最后 在宝宝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记得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喝一杯咖啡、看一会报纸,这半个小时会让辛苦劳累了一天的菜鸟妈妈感到无比舒服。 解决方法:有了宝宝也要适度关爱自己。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找个朋友电话里聊天,或者去上瑜珈课,找回本来的自己,别总觉得自己是机械的、不快乐的。越是快乐,做父母就做得越轻松越好。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人民网健康频道
错误5:育儿,菜鸟爸爸是局外人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菜鸟爸爸排除在育儿之外。 解决方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菜鸟爸爸帮妈妈的时候,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两个人一起学习做父母,双方都会觉得更轻松,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错误6:遇事就紧张 每个宝宝都会遇到一些健康问题,有的可能还比较严重,让菜鸟爸妈非常担心。即使是健康的宝宝也会出现一些病症,比如,湿疹、咳嗽、疝气、腹泻等。 解决方法:放轻松。其实菜鸟爸妈不用太担心,今天的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控制的。当菜鸟爸妈能面对这样的事实,就会觉得好一些,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而且不是菜鸟爸妈能够避免的。
错误7:和别人比宝宝 宝宝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菜鸟爸妈会觉得自己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解决方法:每个宝宝的发展是不同的。宝宝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菜鸟爸妈更需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
最能让孩子牢记一辈子的5件事
生病时宝宝在生病的时候心灵最脆弱、敏感,他们会容易哭闹、使小性子,而这时候家长的陪伴就像一个放大镜,宝宝可以感受到的家长的爱也是翻倍的,照顾的细节会成为宝宝以后回忆的温暖,也会影响宝宝今后和家长的感情。如果宝宝生病时家长不在身边或者冷漠相对,这样宝宝会感觉家长不爱自己,从而产生的负面心理会生长宝宝心里。放学时宝宝放学回家的时候,是宝宝思维最活跃的时刻,家长看到宝宝的时候,不要问作业之类的,这时先给宝宝一个拥抱,这样可以让宝宝忘记所以的不开心,还可以感受到家长的爱意。家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开发宝宝的思维,问他在学校遇到的有趣事情。犯错时宝宝犯错的时候是他们内心最恐慌、害怕的时刻,如果家长看到就一顿批评,这样不会让宝宝减少犯错的行为。如果家长蹲下来保持和宝宝一样的高度听孩子的解释,这样孩子会从惊吓中感受到安全感,而且会从心里反思自己的错误。生日时过生日对宝宝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天他是主角,宝宝可以感受到周围人的关注和爱意。但是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总会忘记宝宝的生日,当再想起来的时候送多少礼物宝宝都不会原谅你了。遇到害怕的东西很多宝宝都会怕黑、打雷,家长不要责备说“打雷有什么好怕的,胆小鬼才会害怕”你越是这样说话他就会越害怕。这是家长应该保持心态平衡,陪伴在宝宝身边,让他知道有爸爸妈妈在不用害怕,还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会害怕打雷,长大后就不怕了,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心理负担,还会拉近彼此的情感。
新手爸妈容易犯的十宗罪
错误一:担心每一件事
很多新爸爸妈妈会对婴儿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呕吐、哭闹甚至排泄物感到惊慌。他们会担心宝宝是否已经吃饱或是吃的太少,排泄物次数是否太多或是太少,呕吐太多或是哭闹次数太多等等。记住,宝宝比我们想象的有弹力的多,对于自己比较担心的事可以咨询儿科专家,不要过分的纠结于小的事情。
错误二:不让宝宝哭出来
当宝宝哭闹时,爸爸妈妈想要去阻止他,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我们会想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解决它。但是,哭闹是婴儿的一部分。宝宝可能是完全没事的:喂饱后,换过干净的尿布后,他们仍然会哭。有时,让宝宝哭出来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孩子哭闹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是哭闹时伴有发烧、皮疹或是持续性呕吐,及时就医。
错误三:把宝宝叫醒吃早饭
不需要把宝宝叫醒吃早饭。如果宝宝整个晚上都在睡觉,那么对于宝宝来说,让他睡到自然醒是最好的。只要在上午喂宝宝就行。
错误四:弄混吐奶和呕吐
新父母需要理解吐奶和呕吐的区别。吐奶可能是保护性的,但是吐奶很容易就可以从嘴里吐出来,这通常是不需要担心的,是正常的现象。呕吐则是强迫性的,可能更常见。如果宝宝胃肠部有炎症感染,那么他可能会每30到45分钟呕吐一次,如果宝宝呕吐,一定要及时就医。
错误五:出汗发烧
如果婴儿是3个月或是不足三个月,直肠温度为38度或是稍高一点,那么这就说明宝宝生病了。婴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来抵抗很多种感染。因此,如果宝宝发烧,请咨询医生。
错误六:未正确安装婴儿椅
确保你所安装的婴儿椅是正确的。对于新爸爸妈妈来说,这可能是一项比登山还要难的任务,但是保证婴儿椅的安全是很重要的。很多当地的消防站可以帮助你正确的安装婴儿椅。
错误七:忽视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即使对婴儿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护理宝宝的口腔。一旦乳牙穿过牙龈长出来以后,不要让宝宝在床上吃奶,因为这会增加孩子出现蛀牙的风险。用湿纱布清理干净宝宝的牙龈部,在宝宝大约一岁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使用软的儿童牙刷。此外,保证孩子摄入足量的氟。大多数的供应水是含有氟的,但是如果没有,可以向牙医咨询是否可以服用含氟的补充剂。
错误八:忽视婚姻
处理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孩子。很多夫妻发现,孩子出生以后,两个人的精力就全部集中在了孩子身上,而忽视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络。当家庭中增加一个小孩儿时,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显得更加的重要。因此,时刻与你的另一半保持良好的感情联络。
错误九:在孩子面前争吵太多
在孩子面前争吵时要额外的注意。即使是几个月大的宝宝也可以感知父母争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劳累一天后互相数落一下对方是很正常的,但是当争吵和冲突变得越来越频繁时,那么就需要注意一下。
错误十:相信没有根据的建议
网络是新父母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要保证你所浏览的网站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浏览好的网站可以帮助我们的新爸爸妈妈正确的照顾孩子,维护家庭和谐,而可信度低的网站则可能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宝宝学说话的三个误区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教宝宝学说话的三错误态度
第一种: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第二种: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第三种: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宝宝没奶吃都是谁的错
1、妈妈因:没让宝宝多吮吸
因为产后各种不便,在喂奶的时候,妈妈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在吮吸多次之后,依然不见奶水,加上乳头隐隐作痛,妈妈可以慢慢对母乳喂养失去了信心。这时候妈妈可能忽略让宝宝吮吸乳头,在这种情况下,乳腺神经细胞末梢没有得到有效的刺激,奶水无法正常分泌,母乳喂养就成了难题。
妈妈应该注意,不管刚开始有没有奶水,都应该让宝宝多吮吸,这样才能有效刺激乳汁的分泌,让奶水得到“喷涌”的机会。另外,为了促进乳汁的分泌,产后两小时内应该开奶。
2、爸爸因:偷偷给宝宝喂奶
有些爸爸看到妻子产后没奶水,担心宝宝被饿着,偷偷给宝宝喂奶粉。在这种情况下,宝宝食欲大增,妈妈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乳汁不够宝宝喝,这时候母乳喂养的信心受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
爸爸以及家属们,不要希望妈妈一开始就分泌出一千毫升的奶水,应该给妈妈和宝宝一个磨合期,以此促进乳汁的分泌,保证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另外,家属应该给妈妈营造一个良好的喂养环境,以增加妈妈喂奶的积极性。
3、外婆因:晚上争着带孩子
女儿生孩子之后,妈妈担心她晚上休息不好,所以往往把看孩子的重任揽到自己身上,这也是影响母乳喂养无法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专家的介绍,新妈在晚上可以分泌出更多的催乳素,这时候如果宝宝频繁吮吸乳房,可以有效促进乳汁的分泌。
作为孩子的外婆,你可以让你的女儿养成,与外孙同步的作息习惯,即白天多睡觉,晚上精力充沛来喂奶。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就不用担心宝宝哭闹影响到家人的休息,而给宝宝喂奶粉了。
4、月嫂因:宝宝一哭就喂奶
月嫂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宝宝一哭就给宝宝喂奶粉。其实对于宝宝来说,他们哭泣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尿湿了,也可能是犯困了。月嫂不顾宝宝的感受,盲目给宝宝喂奶,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吃奶粉就已经够饱了,哪里还有精力去吮吸妈妈那没奶的乳房呢。
如何学着照顾宝宝
1. 新爸爸每次抱起宝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双手清洁。
宝宝刚刚出生,他们的身体抵抗能力非常的差,很娇弱。而爸爸们每天要照顾新妈妈,照顾宝宝,手上很容易携带疾病细菌。因此,爸爸们每次接近宝宝的时候都一定要好好的清洗自己的双手,以免让宝宝感染上细菌。
2. 新爸爸每次抱起宝宝的时候都要注意自己抱宝宝的姿势。
宝宝的身体骨骼还没有长好,尤其是颈部,所以爸爸们抱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拖住宝宝的头部。可以让宝宝的头部枕着自己的一只胳膊的前臂,爸爸的另一只手注意环抱住宝宝的屁股,这样抱宝宝就非常安全了。
新爸爸如何照顾好宝宝呢
照顾宝宝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有义务照顾小宝宝。而且女性产后身体虚弱,这时候照顾宝宝的重任就落到了新爸爸的身上。那么新爸爸如何照顾好宝宝呢?
1. 新爸爸每次抱起宝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双手清洁
宝宝刚刚出生,他们的身体抵抗能力非常的差,很娇弱。而爸爸们每天要照顾新妈妈,照顾宝宝,手上很容易携带疾病细菌。因此,爸爸们每次接近宝宝的时候都一定要好好的清洗自己的双手,以免让宝宝感染上细菌。
2. 新爸爸每次抱起宝宝的时候都要注意自己抱宝宝的姿势
宝宝的身体骨骼还没有长好,尤其是颈部,所以爸爸们抱宝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拖住宝宝的头部。可以让宝宝的头部枕着自己的一只胳膊的前臂,爸爸的另一只手注意环抱住宝宝的屁股,这样抱宝宝就非常安全了。
3. 新爸爸要注意协助新妈妈做母乳喂养
母乳是新生儿最佳的食品,爸爸对这种观点一定要坚信。每天新爸爸要协助妈妈们做好母乳喂养工作,而宝宝吃完奶以后很容易发生吐奶的情况,这个时候爸爸们一定要代替妈妈们把宝宝抱起来。这个时候要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轻轻的拍宝宝的后背,这样有利于宝宝打嗝,防止宝宝吐奶。
4. 新爸爸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
现在在医院里,人非常的多,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偷偷地对宝宝不利,家长的一时疏忽,造成很多不幸的悲剧。因此,宝宝被谁抱走了,抱去做什么了,新爸爸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
给宝宝用药哪些错误最容易犯
用药易犯错误之搞混药名
小孩子抵抗能力比较差,所以经常生病也是常发生的事。然而生病了就要吃药,这样才能让宝宝得到更快的康复,所以爸爸妈妈给宝宝用药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宝宝的生命健康。
但是也是会很多比较粗心的爸爸或者妈妈就会经常搞混药名,看错包装。有数据表明说,有将近四分之一的用药错误都是因为搞混药名所导致的。所以小编建议,爸爸妈妈们如果自己家中有相似药物的话,那么在给宝宝用药之前一定要认真仔细的核对一下。此外,要是自己真的搞不懂的话,那么必要的时候可以找懂得的人来核对。以免自己拿错药,用错药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
用药易犯错误之用药过量
很多父母都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比如宝宝患了很严重的感冒,就会想会不会多给宝宝吃点药就会很快就好了。又或者是,一次性给宝宝服用过多种类的药物。就此,小编要告诉你们的是,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宝宝的肝肾等功能都不是还很健全,所以要尽量的避免用药过量,这样才能避免影响到造成肝肾功能。此外,如果真的避免不了,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时候,爸爸妈妈要多加注意各种药物的药效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用药易犯错误之弄错剂量
现在的医生写字几乎就只有他们才看的懂的那种,而且还很喜欢用简写,所以家长要注意要仔细的识别医生所开的用药剂量,最好是像医生明确清除了再离开,这样才会避免出现弄错剂量的事情发生。
用药易犯错误之保健品当糖吃
很多家长会害怕爸爸缺乏维生素或者是微量元素什么的,就会选择用保健品来补充。虽然这样做并没有错,但是小编还是要提醒爸爸妈妈们,保健品可以吃,但是吃多了也是会中毒的,所以千万不能把保健品来给宝宝当糖吃!而且最好也要控制好保健品一天的食用量。
宝宝为什么动不动就发脾气
1.脾气受父母影响
爱发脾气的宝宝可能也有一对脾气不好的爸妈。其次,爸妈教育孩子态度不一致,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红脸,会让宝宝觉得有“靠山”,更喜欢哭闹、无所顾忌的发脾气了。所以,像这种情况的宝宝需要爸妈自身先做好榜样。
2.发脾气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
当父母总是太忙而忽略了宝宝时,宝宝因为受到冷落常会借助哭闹来吸引爸妈的注意力,如果可以的话,爸妈要经常放心手头的事情,多陪陪宝宝。
3.想逃避责任
有的宝宝犯了错自知会受到父母责骂,就用哭闹来转移爸妈的焦点。这种情况下,如果宝宝是无意犯错的,那爸妈要轻轻告诉宝宝下次注意就好,不要责骂;如果是故意犯错,该批评还是得批评,让孩子知道发脾气不能逃避责任。
那些年新爸新妈们会犯的错
1、咿咿呀呀的和宝宝说话
如果你在平时与你的宝宝交流时,使用咿咿呀呀的婴儿语的话,会让你的孩子说话较晚。大人们总是认为用婴儿语孩子能够听懂明白些,认为这样对孩子最好,可事实是,小孩子听不懂大人说话却能看懂大人的嘴型,他们会模仿大人说话,如果你一直使用咿咿呀呀的话语跟孩子交流,长此以往,反而使得宝宝不会说话,让他们很晚才能说话。平时父母应该跟宝宝用正常语言交流,也可以早早让孩子接触其他国家的语言,这可以让孩子更早的学习语言技巧,让你的宝宝更加聪明。
2、不给宝宝防晒
在夏季,或者太阳比较大的天气里,新爸新妈们也要注意给宝宝防晒。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太小,不适合用防晒霜,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宝宝的皮肤娇嫩,需要好好的护理,他们受不了紫外线的辐射,父母应该在出门的时候给孩子涂上防晒霜。这样可以防止孩子被晒黑,晒伤。
3、宝宝只需要妈妈
很多新生儿平日里只喜欢依赖妈妈,这正是由于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总是由妈妈照料的原因。这是个错误的做法,在生活中,爸爸也要参与到宝宝的照料中。爸爸们不要觉得自己不会照顾孩子就把宝宝退给妈妈,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学的,父亲多多接触孩子对孩子有很大的益处。夫妻二人共同照顾孩子,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过度紧张孩子
很多父母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过度的紧张,宝宝一旦磕着碰着,就要立刻带他们去医院。若是宝宝生了什么病的话,父母更会紧张不已。其实这并不好,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放松自己,否则会导致宝宝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不能承受压力,不能经受困难。
新手爸妈如何照顾宝宝呢
一 、要开始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
已经3个月的宝宝,睡眠基本已经形成了规律,还可以分出白天和黑夜了。所以,这个时期的爸妈要让自己的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千万不要日夜颠倒,以免形成坏习惯。第三个月的宝宝要比前两个月睡得时间少,大概是18个小时,而在白天只会睡三四次,夜间睡10—12小时。
请各位父母相信宝宝昼夜颠倒睡眠的情况是会改变的,试一试下面的办法也许有些帮助:
1 、试着限制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以一次不超过三个小时为好。弄醒宝宝的办法多种多样:打开衣被换尿布、触摸皮肤、挠脚心、抱起说话等。
2 、白天有规律地外出玩耍,使宝宝适度疲劳;白天睡眠时室内光线不要太暗,可适当有响动。夜间则提供较暗和安静的睡眠环境,帮助宝宝区别日夜;夜间喂奶最好不开亮灯,说话用耳语。
3 、白天增加宝宝的活动时间,减少睡眠时间,但不可过度,不要让宝宝过于疲劳。如果一时间难以纠正,也不要太着急,忍耐几周会好的。
二、 要带宝宝去晒太阳
皮肤可以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同时还能排汗散热,所以宝宝可以适当出去晒晒太阳。皮肤经过紫外线的照射,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钙的吸收和在骨骼中沉积,这对预防佝偻病很有帮助。
要想身体健康离不开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足月儿出生后15天左右即可将宝宝抱到户外散步,每次可在户外停留10—20分钟。在温暖的季节,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大部分活动时间可在户外。如果天气比较冷,户外温度低于10℃时,则不宜外出活动。
晒太阳时应选择绿化好、平坦、清洁、干燥、空气流通而又避风的地方。
三 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利弊
随着国外育儿模式的介入,目前国内许多宝宝也用起了安抚奶嘴(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是不用安抚奶嘴安慰宝宝的)。
有人曾问过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的妈妈,为什么要使用安抚奶嘴,准备用到多大,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疑问或担心等。大多数妈妈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大多是“朋友介绍这样带宝宝比较省力,所以就用上了”,“看到国外的宝宝嘴里都含着一个安抚奶嘴,不哭不闹,很乖的样子,也试着用一用”,“宝宝无时无刻不在哭,我简直被他搞得精疲力竭。朋友一推荐,我就用上了,果然好多了,我也可以休息一会儿了”。但随着宝宝对安抚奶嘴依恋性增强,便引起了妈妈们的担心:宝宝对安抚奶嘴的喜欢,有时胜过对我的喜欢;我对宝宝的需求没有以前观察得那么仔细了;如果长期戒不掉,引起嘴部甚至牙齿变形,该怎么办等等。
因此,在决定使用之前,先要了解一下使用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利:
1、 减少宝宝的哭闹,使疲惫的妈妈得到暂时的休息。
2、 对早产儿或宫内发育迟缓的宝宝,吸安抚奶嘴是一种安慰刺激,可促进其体重增长。
弊:
1、 对吃母乳的宝宝,易形成乳头错觉,从而影响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2 、宝宝从吸奶嘴中获得满足,对吃奶失去兴趣。
3、 成为妈妈敷衍宝宝的替代品。宝宝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亲人的拥抱、亲吻,减少了亲子间的互动,使妈妈不再了解宝宝。
4、 宝宝成瘾,妈妈也成瘾(妈妈舍不得扔掉)。
5、 宝宝对妈妈的信任减少了,宝宝唯一可信任的就是安抚奶嘴。
四、 科学使用纸尿裤
纸尿裤的出现的确方便了家长,但使用不当,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外有些孩子两三岁仍不会憋尿,十几岁仍尿床等等。所以,应科学地使用纸尿裤。要勤换纸尿裤,不要湿透了或时间太久才换。白天最好将使用纸尿裤和把大小便相结合。宝宝一岁以后,夜间也可使用纸尿裤。夜间使用纸尿裤,可避免勤换尿布或开灯干扰婴儿睡眠,而使婴儿养成夜醒的毛病。外出时使用纸尿裤。如孩子出现尿布疹,要及时处理,并可试换其他品牌的纸尿裤。
五 为宝宝选择合适的枕头
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用枕头了。在天气比较热、宝宝穿得比较少的时候,将纯棉的大毛巾对折,就可以当宝宝的小枕头了。在天气比较冷、宝宝穿得比较多的时候,枕头较适宜的高度为3—4厘米,还应该根据宝宝个人不同的情况来调整枕头的高度。父母在为宝宝选择枕头的时候,最好选择形状扁小的,枕头的长度最好与宝宝的肩膀一样宽。最好选择轻便、柔软的枕芯,也要注意透气性和吸湿性。千万不要帮宝宝选择过硬的枕头,宝宝这个时候的囟门还没有长好,过硬的枕头可能会使宝宝的头变形。
另外,由于宝宝入睡后头部的温度一般会比体温低,如果宝宝头部的温度过高,会容易让宝宝烦躁,影响正常的入睡,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最好为宝宝选择蚕丝、绿豆壳等枕芯,既可以降低宝宝头部的温度,还可以醒脑降暑。而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为宝宝选择柔软温暖的木棉或荞麦皮等枕芯。不要选择一些便宜的涤纶做的枕芯,以免引起宝宝头皮过敏。
六、 宝宝毛绒玩具的选择和清洗
毛绒玩具可爱又柔软,各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很喜欢,但是可爱的毛绒玩具也要是质量过关的才能带给宝宝健康和快乐。在为宝宝选择毛绒玩具时,新手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意毛绒的边缘有没有毛刺,拉扯一下看玩具是否结实,包括毛绒玩具上的小扣子、小眼睛、小鼻子等,如果这些小部件没有很好的牢固性,当宝宝在玩玩具的时候,可能会拉扯、撕咬这些小部件,也就很容易将这些小部件吞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新手父母要注意毛绒玩具的内部填充物,一些不合格的厂家会将工业用的边角料充当毛绒玩具的填充物。这样的边角料看似干净雪白,但是往往有着难闻的味道,还有可能受到过工业污染,所以在选购毛绒玩具时一定要注意内部的填充物。
挑选毛绒玩具时要注意捏一捏毛绒玩具的内部,看看玩具内部有没有过硬的物质,或是金属碎片、玻璃、针等不安全的物品,以免宝宝在玩耍的时候受伤。
其实想要避免上述情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手父母在帮宝宝挑选玩具的时候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玩具,千万不要贪便宜而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毛绒玩具。另外要注意玩具及包装上标明的适用年龄范围和警示说明,也要了解相应的清洗方法。
清洗毛绒玩具要点:
要定期帮宝宝清洗毛绒玩具,应该一周左右清洗一次,并应该在阳光下曝晒消毒。
最好经常用吸附灰尘的用具清扫毛绒玩具上的灰尘,如果宝宝很久没有玩这个玩具,那在宝宝再次玩之前要先清洗。
另外,需要新手父母特别注意的是,毛绒玩具很容易携带各种灰尘和细菌,比较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及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尤其是有哮喘病的宝宝,绝对不要玩毛绒玩具。属于过敏体质的宝宝也最好不要玩毛绒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