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诊断检查
肺癌的诊断检查
5诊断回目录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病人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
4.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5.ECT检查
ECT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可达20%~30%,因此ECT骨显像阳性者需要作阳性区域骨的MRI扫描。
卵巢癌诊断检查
1.血清肿瘤标记物测定:
(1)血清CAl25:是卵巢上皮性癌诊断及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放免法测定卵巢上皮性癌血清值大多敷为400~600U/ml,而其他类型肿瘤累及腹膜者血清值大多在300U/ml以下,正常健康妇女一般低于35U/ml。
良性疾病如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性疾病、盆腔结核等疾病均可出现血清CAl25值升高,但一般低于200U/ml。
(2)癌胚抗原(CEA):有部分卵巢黏液性癌及腹膜假黏液瘤的患者血清CEA值升高,在肿瘤细胞减灭术后2周可转阴。对CEA升高的卵巢恶性肿瘤的病例,连续监测CEA对判断疗效、诊断复发均有帮助。但消化道肿瘤,以及肝胆及胰腺的一些良性疾病均可呈阳性,特异性较低。
(3)甲胎蛋白(AFP):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如胚胎性癌、恶性畸胎瘤,特别是内胚窦瘤患者的血清AFP浓度较高。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某些特殊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如卵巢原发性绒癌、胚胎癌及混合型无性细胞瘤患者,血清HCG可为阳性。
(5)乳酸脱氢酶(LDH):部分卵巢恶肿瘤血清中LDH升高,特别是无性细胞瘤者常常升高,但这并非特异指标。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盆腔肿块的来源及性质;可测定卵巢的大小、外形轮廓及实质的囊实性变化;对盆腔肿块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来源也可作出判断。必要时可行阴道超声检查。
3.CT及MRI:适于对盆腔肿块的进一步定位,了解其大小、范围及性质(实性、囊性、脂肪性、血性及脓肿等)。对已确诊为恶性肿瘤者,可判断其浸润及转移范围,有利手术前分期,指导手术。
4.X线检查:胸腹部摄片、胃肠摄片、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卵巢癌转移状况。
5.腹水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及对卵巢癌进行临床分期。腹水征明显者可行腹腔穿刺抽液进行细胞学检查。腹水少的病例,可经阴道后穹隆做穿刺或通过腹腔镜吸取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检查。
6.腹腔镜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临床分期、治疗追踪.早期发现转移和复发都有其独特怍用。还可取活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可在直视下检查盆腔及腹腔器官,还可在直视下做腹腔较大范围的冲洗,从而提高了腹腔冲洗液的阳性率。
7.剖腹探查:发现有盆腔包块,经各种无创性检查不能确定其性质且不能除外卵巢恶性肿瘤者,采用剖腹探查。
8.盆腔检查:双合诊和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注意附件肿块的位置、大小、形状、边界、质地、表面状况、活动度、触痛及子宫直肠窝结节等。
9.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及MRI检查对判断肿瘤大小、性质(囊肿或实性)、转移部位、有无腹水及发现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增大有一定价值。
10.腹腔镜检查:诊断不明确时,可通过腹腔镜检查了解盆腔肿块的大小与性质。还可以对可疑部位做活检,吸取腹腔液体做细胞学检查,观察腹膜及脏器表面的情况及了解横膈膜的情况,以做出较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11.剖腹探查:对通过各种检查仍不能肯定但又排除不了卵巢癌的病例,剖腹探查是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能准确了解肿瘤的病变范围、病理特点,有利于准确分期和治疗。
分期:卵巢癌的分期必须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及通过剖腹手术对盆、腹腔全面探查,腹腔液体或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及对盆腔以外可疑部位多处活检病理检查后,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期。
肺癌疾病需要哪些方法可以确诊
1、纤维支气管镜以及组织细胞学检查,二者在诊断肺癌方面具有明显的重要作用。
2、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还有X线胸片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3、肺癌单克隆抗体诊断,这可以诊断出肺部肿瘤的确切位置。
4、看肺癌的症状也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之一,例如贫血、大性骨关节病等。
5、肿瘤标志物检查,如:血清唾液酸测定等。这种方法在诊断肺癌方面有很大的意义,这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早期诊断的方法。
6、在肺癌的早期,对于可以的对象进行反复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肺癌的诊断也有重要的意义。
怎样检查肺癌
1.X线检查 主要用于肺癌的筛查(现肺癌的筛查推荐使用低剂量CT检查),包括胸部透视、正侧位胸部平片等。有方便、价廉、省时、放射剂量小等优点,但早期无异常征象,且敏感性低,漏诊率高。
2.CT检查 胸部CT具有普通X线检查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分辨率高,能发现更小和特殊部位的病灶,如能够显示直径<1 cm的早期病灶及普通胸片不能发现的隐蔽部位病灶。CT能显示病灶对周围脏器、组织侵犯的程度,能够显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肿大,有助于肺癌的临床分期,对于肿瘤的分期和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发展的螺旋式CT,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显示肺内小于5 mm的小结节,并可进行图像三维重建,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3.MRI检查在肺癌中MRI的应用指征主要为:①对碘过敏患者,或者CT检查后仍难以诊断的特殊病例。②肺上沟瘤,需要显示胸壁侵犯及臂丛神经受累情况。③需要判断纵隔中的心包及大血管有无受侵,或者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例。④需要鉴别手术或放疗后肿瘤复发和或纤维化的病例。
4、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PET扫描可以构建体内器官组织的影像。体内注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体内能量代谢最高的器官和组织吸收。癌组织代谢活跃,因而可以吸收较多的放射性物质。扫描仪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从而形成人体影像。PET CT可以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在PET CT表现为高摄取,若无代谢增高表现,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尤其是其他检测手段对于肿瘤性质较难确定的时可以考虑使用。同时它有助于明确分期,早期鉴别肿瘤复发,对肿瘤进行再分期等。
5.内镜
(1)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是肺癌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如下用途:①常规检查,对任何可疑为肺癌的患者,都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尤以早期中央型肺癌为首选。② 对影像学检查阴性,而痰脱落细胞学阳性的病例,作纤支镜检查。③经纤支镜取得标本做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⑧经支气管穿刺活检。其活检阳性率达60% -70%。
(2)电视胸腔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经胸壁合适的部位插入胸腔镜,在电视的引导下,可对肺的周围病灶,胸膜上的病灶做活检,也可对纵隔肿大的淋巴结做活检,因而对肺癌的确诊和正确分期有重要的作用,特别对胸腔积液而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显示阴性结果的,对进一步诊断有帮助。
在肺癌的诊断中还有其它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确认是否肺癌,肺癌种类以及扩散的程度。如痰检查:用显微镜检查痰中是否有癌细胞,因检测灵敏度低,临床上已少用;细针活体检查:靠近胸壁较大的周围型肺癌,用细针取出少量肺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是否含有癌细胞;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内超声波检查、食道内窥镜超声波检查等方法来进行肺癌的诊断,检查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上述检查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肺癌的确诊还需要病理的证实,仅通过影像学的及临床上发现的肿瘤生物学行为是不能确诊肺癌的,但不是所有的病人在早期就行病理检查的。由此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或疑似病例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漏诊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肺癌鉴别诊断方法介绍
肺癌诊断1、常见的肺癌的诊断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同时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查癌细胞。
肺癌诊断2、临床上肺癌的诊断需鉴别一些容易和肺癌相混淆的病证。肺结核病有咳嗽、痰血、胸痛、潮热等症状,经痰结核菌检查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肺炎病一般发病较快,全身症状比较明显,经抗菌治疗后,症状消失和病变吸收也较快。
肺癌诊断3、晚期病人出现神疲乏力,进行性消瘦和肿瘤压迫周围组织而产生的相应症状,如喉返神经受压出现声音嘶哑等,肺癌的诊断也可以从这里看出。
肺癌诊断4、浅表淋巴结穿刺或活检也是肺癌的诊断方法之一,当肺部病变尚待证实的肺癌或伴有上纵隔增宽时,可作颈、锁骨上可扪及之淋巴结、皮下可疑肿块,及其他部位可疑癌性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检查或摘取活检,以取得病理组织学的确诊。
肺痨的检查诊断
一、诊断依据
按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1.具有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倦怠乏力、身体逐渐消瘦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上述诸症可间作,也可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理化检查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接种卡介苗者,阳性的意义不大;但对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则提示已受结核菌感染或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当呈现强阳性时表示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发病几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参考指征。
直接涂片:镜检抗酸杆菌阳性2次;或阳性1次,且胸片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病变;或阳性1次加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次。
4.胸部X片显示云絮状、云雾状或斑片点状阴影。
二、鉴别诊断
1.虚劳肺痨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机主为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俱虚,可资鉴别。但肺痨晚期发展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的虚损重症时,又可归属于虚劳的范围。
2.肺痿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后期的转归,如肺痈、肺痨、咳嗽日久,若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故肺痨的晚期,如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转属肺瘘之候。
3.肺痈肺痈发病急骤,多有高热、恶寒、咳嗽、胸痛等症状,并咯吐大量腥臭的黄绿色脓痰,或痰中带脓血。其病理性质为热毒,与肺痨之慢性衰弱性阴虚病变,不难区别。
4.肺胀肺胀多由久咳、哮喘等病症日久不愈.出现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喘、动则尤甚、面色晦黯、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状;肺痨则以阴虚为主,出现咳嗽、咳血、潮热、盗汗、颧红等症状。
5.肺热喘咳肺热喘咳起病较急,多见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咯吐铁锈色痰,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病程短,系风热邪毒为患;肺痨病程长,系阴虚病变为主的慢性虚弱性疾患。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和痰液涂片等检查,鉴别不难。
怎样确诊肺癌
肺癌这种疾病是如何诊断出来的?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毕竟肺癌这种疾病是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啊,他们害怕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其实没有这个必要,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肺癌的检查方法众多,那么哪种检查方法可确诊肺癌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咨询了肿瘤科医生,目前来看临床上常用肺癌诊断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一:开胸肺活检
若经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针刺活检均未确立细胞学诊断,则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年龄、肺功能、手术并发症等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组织学诊断可对转移病灶施行活检而作出,如肝、淋巴结、骨骼或骨髓等。肿瘤累及胸膜时胸腔穿刺结合胸膜活检诊断率可高达90%。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的数量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进行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方法简便、无创伤。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放射性核素肿瘤阳性显像,另一种是分设免疫肿瘤显像。前者以肿瘤的标记化合物作为显像剂进行肿瘤显像,虽性能稳定,但特异性差。后者以放射性核素标记肿瘤抗原或其新管抗原制备的特异抗体为显像剂进行肿瘤定位诊断,它的特异性高,但制备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稳定性不如前者。近年发展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PET,采用 18C乙酸等可以较准确地对
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三:电子计算X线机体层显象CT
CT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发现X线进差不能显示的解剖结果,特别对于位于在心脏后、脊柱旁沟和在肺尖、近膈面下及肋骨头部位极有帮助。还可辨认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如纵隔淋巴结直径大于20mm,肿瘤侵入多个脂肪间隙或包绕大血管,则基本不能手术。CT还能发现肿瘤有无直接侵犯邻近器官。螺旋CT对病灶大于3mm者多能发现。它对转移癌的发现率比普通断层高。
通过以上所介绍的几种诊断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和正确诊断,提高肺癌治疗效果.预祝所有的肺癌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肺癌的诊断标准
肺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众所周知,肺癌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很多的肺癌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已经到了晚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绝大多数死于肺癌的患者都是因为发现的不够及时的。
1、X线检查这是最常用的诊断肺癌的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部癌变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可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支气管镜检查着是最重要的肺癌的诊断方法,也是最有力度的诊断方式。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放射性核素检查可用于肺癌的诊断,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
4、细胞学检查痰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肺癌的诊断方法。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以上的几种方法都可以及时查出肺癌,因此对于一些肺部不适的患者可以进行上述的检查来进行肺癌的诊断,如果查出是肺癌就要尽早治疗,对于肺癌的预防以及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
肺癌患者痰中带血的原因
肺癌患者痰中带血的原因有哪些?对此,肿瘤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说,肺癌一直是人们很关注的疾病,很多朋友对于痰中带血有疑问,下面,肿瘤科医院的专家来简单介绍一下。
肿瘤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说,任何时期的肺癌病者都会产生个程度的不良症状,痰中带血就是肺癌的重点病征之一,以痰中带血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约占20%。然而,并不是只要痰中带血就是肺癌,能够引起痰中带血的疾病很多,以呼吸系统疾病为多见,其次见于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病理变化。
肺癌是一种广泛的肺部恶性肿瘤,其逝世亡率已占癌症逝世亡率之首。尽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近年来,随着吸烟和各种环境原因的沾染,世界各国特别是产业发达国家,肺癌的病理变化率和病逝世率均迅速上升,逝世于癌病的男人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统计材料,在男人癌肿病例中,肺癌病理变化率急剧增多,居第一位。
其中呼吸系统疾病除肺癌外,还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大症、慢发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寄生虫病等。肺癌患者痰中带血,多为粘液痰表面带血丝,有时可随痰咳出小组织块。只要找到痰中带血,先前又没有心脏疾病(如二尖瓣狭窄、急性左心衰竭等)等病史,应将带血丝或组织块的痰放在塑料纸上,送就近医院作涂片临床诊断检查(此过程不应超过60分钟),并作相应的临床诊断检查,以究明原因。
肿瘤科医院的专家指出,有痰中带血的肺癌并不必定为晚期,这要看肿瘤的部位等,如肿瘤位于较大级别的支气管表面,向腔内生长而呈现的咳血,有可能尚为早期的病理变化。
另外,应将咯血及呕血差别开来,呕血是通过呕吐从消化道来的血液,多伴食品。痰中带血丝并不是肺癌的“专利”,但是呈现痰中带血的情况,应及时往医院做相关临床诊断检查,有利于病情的早找到、早治疗。
以上就是肿瘤科医院的专家关于肺癌患者痰中带血的原因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做好肺癌的预防工作,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肺癌肝转移的检查诊断
X光检测X光检测
1、痰液细胞学检查:连续收集三天清晨第一口痰具有诊断价值,可由其中发现癌细胞。
2、胸部X光:通常肿瘤大于一公分便可在X光片上发现。
3、CT: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肿大淋巴结及是否有转移,是肺癌诊断与分期的重要依据。
4、支气管镜:在肺癌的诊断方面非常重要。
5、B超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准确性高达96%。
6、肺功能、心脏检查:主要用于可以接受手术的患者,此方法可用来评估患者是否能承受开胸手术。
7、肝、脾、骨脑等部位的扫描检查:可检查病人是否有转移。
8、开胸探查术或胸腔镜手术也有助于诊断。
诊断肺癌的常用检测项目有哪些
诊断肺癌的常用检测项目二、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时经常都会用到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原发性肺癌患者,通过细胞学检查可以在痰液中找到零落的癌细胞,并可断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而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烦琐有效的办法。
诊断肺癌的常用检测项目三、通过胸部探查术: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现了肿块,而且经过许多方法检查,并且在短期之内进行了试探性的治疗,结果却仍无法明确病变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胸部探查术。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诊断肺癌的常用检测项目四、X线检查:是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虽然新的检查手段不断出现,但永远不能完全替X线胸片的作用,它目前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检查方法。98%以上的肺癌病人可以从胸片中发现异常现象。另外,X线胸部动态透视可弥补胸片的部分不足,可发现心脏异常阴影和隔肌活动情况,有助于诊断。
诊断肺癌的常用检测项目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价值是相当大的,它可以看到病变并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了解病变在支气管内的位置,从而决定手术切除的范围和种类。现在纤维支气管镜已做为一项常规检查手段。
肺癌的复发怎么进行诊断
首先要了解哪些类型的肺癌容易复发。肺癌复发有3种类型:肺的局部复发、邻近部分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对于肺癌复发的诊断应包括包括全面检查,严格询问病史及体检。余肺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此外转移常见于脑、肾、肝、肾上腺等脏器。诊断肺癌复发常用的检查方法为胸腹部CT、颅脑CT、全身骨扫描、腹部B超、PET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不同种类的肺癌,复发的危险性也不同,诊断的方法也不同。在各类肺癌疾病中,鳞癌复发的危险性是最高的。鳞癌的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是主要危险,最好每过半年复查肺部增强CT,腹部可行“B”超检查诊断。如果是腺癌,则要担心出现远处转移,对于皮肤出现的肿块最好进行活检诊断,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必须查头颅CT,如果出现某个部位的固定疼痛,尤其是骨头部位,则应该做个ECT诊断检查。
肺癌诊断标准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疾病诊断最终要依靠支气管镜或者手术切除以后,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来判断。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它检查都只是有助于医生发现、判断病情,或在治疗过程中跟踪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其他任何检查,如CT、MRI等,即使在影像上发现有肿块、病灶,都不能最终判断病变的性质、类型,确诊还要依靠病理诊断。这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病理诊断中的大标本是指手术切除后获取的标本,小标本则是指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或穿刺获取的活检标本。此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活检取材获取的标本也称为小标本。
一个完整的病理诊断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病理号。其中,病理号是每个病人在检查的医院里拥有的唯一号码,十分重要。此外,每家医院根据情况不同,基本信息中还有病人的病案号或者ID号等;
第二,报告的内容,即送检标本来源的方式和部位。也就是说,需要标明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如穿刺、腔镜或者手术切除等;
第三,病理报告的内容。病理报告内容是整个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通过检测后发现的病变类型、性质。手术切除获取的标本还包含肿瘤侵犯的范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有无脉管瘤栓等。此外,如果肿瘤病变不典型,在病理报告内容中还需增添鉴别诊断的内容,而肿瘤的鉴别诊断常常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实现;
第四,分子分型。对于肺癌来说,分子分型也是病理诊断报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分子分型报告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后续单独发报告,也有可能就在病理报告中附上,形成第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