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理糖尿病的方子 药粥类偏方
中药调理糖尿病的方子 药粥类偏方
原料:枸杞子20克,粳米50克。
做法:枸杞子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铝锅中,加水适量,开大火烧沸,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应用:滋补肝肾,生津止渴。多用于糖尿病肝肾不足者,症见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久视昏暗等。
原料:生黄芪60克,粳米60克。
做法:将黄芪切成薄片,放入铝锅中,加水适量,煎熬取汁。粳米淘洗干净,连同黄芪汁一起放入铝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熬成粥即可。
功效应用:补益元气,健脾养胃。适宜于糖尿病气虚衰弱者,症见神疲乏力,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腹泻等症。
原料:麦门冬30克,生地黄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将麦门冬,生地黄快速冲淋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后再煎30分钟,取药液备用。将百合,粳米淘洗干净,和药液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将锅置于大火上烧沸后,改用小火熬至米开花,汤稠即可。
功效应用:养阴清热。用于糖尿病肺胃燥热者,症见口干舌燥,烦渴多饮,饮不解渴,饮水无毒,多食易饥,大便秘结者。
中药调理糖尿病到底行不行
糖尿病是西医的病名,西药降低血糖常常起效快速,中医治疗糖尿病则不是直接去“降”血糖,而重在“养”身体,虽然现有试验结果尚无法准确测量中药降低血糖的力度或幅度,但是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在减轻糖尿病症状,辅助降糖,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中西药搭配能够取长补短,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的共性是热与虚,尤以肾阴虚多见。阴虚则生内热,燥热则伤阴津,所以患者常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如见口干、舌燥、喜饮、盗汗等,同时因肝阴、心阴、脾阴、肺阴和胃阴的不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到了晚期,阴虚日久,导致脾肾阳虚,临床上又出现了虚寒之证。
糖尿病的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则多属于气滞血瘀之证。所以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治则包括清热润燥、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等。在辨证的基础上可选用寒凉滋润之品,如具有甘寒润肺作用的银耳、百合、荸荠、梨;具有滋肾健脾作用的山药、莲子、茯苓、核桃仁、扁豆等;若火气重的患者也可选用绿豆以清热解毒祛暑;丝瓜、冬瓜、荸荠、枸杞子、芹菜、海带、马齿苋等清热泻火滋阴。
平时,糖尿病患者也可选用具有降糖、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食两用的食物,如苦瓜、木耳、葱头、香菇、山楂、绿茶等食用,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有较好作用。如果各位糖友身体处于口干舌燥等燥热明显时期,应忌食助热生火、燥热伤阴的食品,如蔬菜中的韭菜、蒜苗、辣椒、姜、胡椒、茴香、芹菜等;肉类中的狗肉、驴肉、羊肉、鹿肉等;海鲜中的带鱼、螃蟹等。
但要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些药物名字虽像中药,但实际上是中西医结合的药物,如许多老年患者长期服用的消渴丸,该药就是在古方玉泉散和消渴方的组方中配伍了化学药格列本脲(每10粒含优降糖1片),因此,在使用中切莫误认为是纯中药而盲目调整剂量,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脑中风能治好吗
可以用中医的方法,进行中药调理以及针灸等,也可以进行穴位按摩,多用一些去风湿药和熄风止痉药,这些都有利于中风病情的好转,采用中医穴位的治疗手法和纯中药的调理,大概会在1-3个月痊愈。
可以吃药膳调理自己的身体,吃一些具有清热化痰,清肝火,降压作用的药膳,但是要上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用的,不是对任何人都会产生些,所以患者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药膳。切不可听信偏方之类的,身体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一般会有后遗症,所以病患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治疗中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千万不要抑郁,这样会导致中风患者发病的几率。
中药调理糖尿病的方子 药酒偏方
原料:人参20克,枸杞子250克,白酒2000克。
做法:将人参烘软切片,枸杞子除去杂质,用纱布袋装药扎口备用。白酒倒入酒坛中,将装有人参,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酒坛加盖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搅拌1次,泡至药味尽淡,用细布滤除沉淀即成。
功效应用:益气养血,用于糖尿病气血两虚者,症见久病体虚,贫血,营养不良,神经衰弱。
原料:首乌50克,黄精50克,枸杞50克,低度白酒1000克。
做法:将首乌,黄精,枸杞洗净,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放入酒坛中,将白酒倒入酒坛内,每天搅拌1次,浸泡30天即成。
功效应用:滋补肝肾,养阴生精。用于糖尿病肝肾亏虚者,症见尿频量多,腰膝酸软无力,头昏耳鸣,舌淡,脉细弱。
原料:干地黄6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地黄用冷水快速冲淋后,晒干放入白酒罐中,用不透气的塑料皮封严罐口。每天将酒罐摇10分钟,浸泡7天后即可饮用。
功效应用:滋阴养血,舒筋活血。用于糖尿病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者,症见面色无华,口干舌燥,肢体麻木,疼痛等症。
糖尿病吃中药能治好吗
中药治疗糖尿病副作用较小,并且用药方式多种多样,更易被患者接受,但是中药治疗糖尿病降糖起效慢,效果有限,因此不能作为主导的治疗,血糖控制理想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坚持西药降糖的同时,配合中药调理治疗。糖尿病人常用的中药有以下一些。
糖尿病的中药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伴随终身的,但可以控制的疾病。采用的是控制饮食、调摄情志、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法。但由于人们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状况不太解,或许由于某些不实广告的误导,使部分患者对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期望值太高,以致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仙方神药,影响了病情的控制,甚至危及生命。下面为您介绍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质紊乱,引起其它合并症。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以下单味中药具有生津止渴,恢复患者的胰岛功能及受体的亲和力,使血糖被充分吸收利用的作用。
1、仙鹤草:性味苦、涩、微温。效用:收敛、止血、降血糖、止咳等。取仙鹤草50克,沸水冲于杯中,加盖半小时,趁热服用,此方对糖尿病合并腹泻效果较好。
2、地骨皮:性味甘、淡、寒。效用:清热、凉血、泻肝火。取地骨皮10克,开水置于杯中,稍候服用。此方对于糖尿病人的多汗效果较好。
3、枸杞子:性味甘、平。效用:滋补肝肾。取枸杞子15克,开水冲于杯中,稍候服用。此方对于糖尿病病人的四肢无力、阳痿效用较好。
糖尿病食疗偏方别忘紫灵芝
当今医学界把糖尿病视为终生疾病,严格的说,现有的中、西药对糖尿病的作用均不是“治疗”,而只是“控制”。
糖尿病的中西药代表
西药主要有四大类:胰岛素、磺脲类、双胍类、葡头糖苷酶抑制剂。
中药主要有:紫灵芝和中草药制剂。西药降血糖的效果快但副作用比较大,所以人们都开始转向用中药慢调。
对于中药如何调理糖尿病,北京大学医学部林教授给出一些建议。以下是刘教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偏方的解答。
紫灵芝降糖效果好
中药“紫灵芝”对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长期用来煮水喝能够平稳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紫灵芝煮水与降糖药合用效果是最好的,《灵芝的现代研究》一书中记录:紫灵芝不仅有直接降血糖作用,而且与原用的降血糖药物合用可以增加疗效,预防或减轻并发症。在血糖维持正常且稳定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减原用降血糖药的剂量,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紫灵芝本身具有的保肝作用也可以减轻或防止一些口服降血糖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紫灵芝单煮效果更好
紫灵芝也可以与其他的中药一起煮,不过单煮的效果最好。每次取紫灵芝片30克放入1500毫升左右的水,煮到水开后再煮15~20分钟后取水喝。剩下的紫灵芝片还可以再煮2~3遍,每天这样喝紫灵芝煮的水,对糖尿病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临床验证,长期喝紫灵芝水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比较平稳,大多数患者的降糖药服用量减少,从开始的一天多次改为一天一次,甚至有一些2型患者不用服用降糖药。同时,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煮紫灵芝的注意事项
在煮紫灵芝的时候不可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因为金属元素容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疗效降低。
运动、控制饮食也是糖尿病要时刻防范的,经常测测血糖,了解自己血糖的情况。就算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也要预防,防止症状再次出现,同时以防并发症的出现。
糖尿病中药调理偏方 茶饮偏方
原理:西洋参3克。
做法:将西洋参烘干或蒸一下,再切成薄片,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功效应用:益气生津,润肺清热。用于糖尿气阴两虚者,症见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原料:鲜山楂20克,荷叶10克。
做法:将鲜山楂,荷叶择洗干净,晾干后备用,将山楂切成薄片,荷叶切成西斯,用开水冲泡或煎水代茶饮。
功效应用:化积散瘀,用于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脂血症,证属食积瘀滞型,症见胸闷气短,烦渴多饮,脘胀纳呆。
原料:菊花5克,生山楂片15克,草决明15克。
做法:先将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择洗干净,然后放入保温杯中,加沸水冲泡,30分钟后饮用,可以边饮边加开水。
功效应用:疏风解毒,清肝降压,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证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症见口感目涩,头晕心烦,大便干结,舌尖变红,脉细弦。
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大全 山药粥可治糖尿病
材料:生山药60克、大米60克。
做法:先将大米以及山药放入锅中煮成粥后,再将酥油蜜炒合凝,用勺揉碎后放入粥内食用即可。
功效:适用于糖尿病皮肾气虚、腰酸乏力、便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