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的穴位有哪些
化痰的穴位有哪些
由于现在日常生活污染的越来越严重,再者日常生活人们的不规律生活,很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的发生,尤其是喉部不适,咳嗽吐痰非常常见,不仅身体会不舒服,随地吐痰还会特别的不卫生,很多人即使吃药都不能有效解决吐痰的情况,接下来我为大家说几个化痰的穴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丰隆穴,外踝尖上八寸,三寸(四个手指)、六寸、八寸,大概这个位置,然后它再旁开一指,一定要在胃经的边上去找,不要到旁边胆经上去找,穴位我们可以找的不对不准确,但是经络一定要找对了,叫离穴不离经。这个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是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有一天有人说我嗓子哑了,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我说可能是有谈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曲泉(合水穴):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曲指肝木(木曰曲直),泉指肾水。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为肝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肝之虚症,可用曲泉补之。肝虚则易倦乏力,肝虚则阳痿早泄,肝虚则心恐善惊,肝虚则血亏不孕,肝虚则头涨眩晕,肝虚则眼花目涩。另外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曲泉正位于膝关节部位,最善治膝关节疼痛。膝痛曲泉穴必痛,所以此穴为护膝要穴,平日可多加按摩。另外曲泉穴也是降血压的要穴,还能治疗各种湿症,不论湿寒、湿热、风湿、湿毒均可选用此穴。
蠡沟穴,此穴在内踝尖上5寸。"蠡"的本意是指小瓢虫在咬木头,所以我们看到上面是"椽"字的右半边,底下有两只小虫在往上爬。"沟",指细长的水道,在这里暗指妇女的阴道。古人对于"私处"常用这种暗语来表达。所以这个"蠡沟"在中医院的针灸科一贯是用于治疗阴道瘙痒的要穴。当然,阴道瘙痒的内因是源于肝胆湿热,最好再加上祛湿要穴"曲泉"与"阴陵泉",平日再喝些绿豆薏米粥,以解肝毒,除湿热,才是治本之道。
阴谷穴,它紧挨着膀胱经的委中穴,所以在最边上的内窝,这个阴谷穴是肾经里最重要的一个穴,因为阴谷穴是一个合穴,合治脏腑,所以它直接就治疗肾经的主要病症,肾经最可怕的病症是什么,最可怕的病症有两个,一个是尿潴留症,就是撒不出尿来,停在里边了这是很可怕的,因为进一步发展下去,会引起尿毒症严重的水肿,这个阴谷穴是专门通膀胱,利用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对于肾的控制来讲,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主人的生殖功能,阴谷穴也可以治疗不孕症,男子的阳萎早泄,都可以刺激阴谷穴而得到改善,阴谷穴最大的功效是有利尿去湿的功效,可以治疗女士的阴道瘙痒,男士的阴囊湿疹也可以通过调节阴谷得到改善。所以阴谷穴这个穴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你生病的时候,在产生肾经病变的时候,这个阴谷穴就会派上用场了。
日常我们多按摩这几个穴位,就可以有效的制止咳嗽以及想吐痰的情况发生了,如果长时间感觉喉部不适或者想吐痰还是需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其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彻底的治疗,日常多喝水,避免熬夜对我们的健康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祝您健康,快乐。
按什么穴位可以止咳化痰
1、合谷穴
俗称“虎口穴”,对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疗效。虎口中间的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拇、食两指并拢时,在肌肉隆起之最高处,是人体重要的穴位。指压时,用对侧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匀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钟。但体质较差者,宜轻刺激。
2、天突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气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肿痛,梅核气,咳唾脓血等。
3、厥阴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厘米处,只要在此处用力压6秒钟,不论是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
4、太渊穴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外侧缘。每日按压,不拘次数。能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
5、膻中穴
在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闷,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按摩穴位化痰
药物:甘草
穴位:右侧丰隆穴
方法: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然后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丰隆穴在我们小腿前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一直都是很多医学大家祛痰的宝穴。
甘草,生长在沙土里,味甜,色黄,从《易经》的角度来解释,恰好就是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上上之选。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其中又与脾关系最密切,所以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脾不留湿不生痰”之说。而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可以同时治疗脾胃二经上的疾患,所以,按摩这个穴位就能健脾和胃,使湿痰自化。
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丰隆、肺俞,痰嗽称奇”。是的,丰隆历来就被医家奉为祛痰至宝,我们怎可因穴小而不为呢,所以,但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按摩什么穴位止咳化痰 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也是有两个穴位。找丰隆穴只要找准足外踝与膝盖外眼的连线的中点就可以了。按摩丰隆穴主要是要用大拇指按压,如果咳出白痰就考虑有炙的方法,止咳化痰效果要快且好,要是咳出黄痰就用皮肤针就行敲打效果要好得多。
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你知道止咳化痰其实也可以敲敲打打按按压压就搞定的。
中医教你化痰妙招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
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
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如何推拿预防小儿惊风 婴儿惊风推拿取穴分析
推拿上述穴位,有清热泄火,化痰除浊等作用,对防治小儿惊风有一定的疗效。小儿急发惊风时,父母应及时带小儿就医治疗。
孕妇咳嗽有痰按摩什么穴位
1、孕妇咳嗽有痰按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
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
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
穴位位置: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2、干咳咽痒按摩列缺和照海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将两手虎口交叉,而且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
按摩这边穴位可以起到治疗干咳喉咙瘙痒情况,尤其是感冒初期能经常按这个穴位能更快恢复健康,减少病情会因此而加重。
清肺热穴位
1.腧穴包括: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等,可针刺或按揉上述穴位。
2.清肺热穴既可以相互配伍应用,又可与止咳平喘化痰穴配伍,共同治疗咳喘气急等症,还可与利窍穴合用,共奏泄热利窍之功。
止咳化痰按什么穴位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背部,肺俞穴是有两个的,分别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边大概两指宽的位置。经常按摩肺俞穴是能够有效止痰、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当然了,如果你咳出来的痰颜色是黄色的,按摩力度不够的话,就直接用皮肤针进行敲打,这样效果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