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肋间神经痛的偏方

肋间神经痛的偏方

肋间神经痛是患者的主观症状。肋间神经由胸脊髓向两侧发出经肋间到胸前壁,支配相应胸椎旁背部和胸壁的肌肉的分支及沿肋间走行的感觉分支。因此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

间神经痛的偏方1

红花拌莴苣 红花拌莴苣 配方:红花 6g,莴苣 250g,海带 150g,鸡肉 250g,姜 l0g,葱 15g,盐 4g, 酱油 20g,醋 10g,白糖 l0g,芝麻油 5g。 制作:红花洗净,放入碗内,加水 50ml,在蒸笼内蒸 20 分钟待用。莴苣去 皮,切细丝挤干水分;海带洗净用沸水蒸煮切成细丝;鸡肉洗净煮熟切成细丝;姜 切丝,葱切丝。莴苣、鸡肉丝、海带丝、红花同放盆内加入姜、葱、盐、醋、酱 油、白糖、芝麻油,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佐餐食用。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用于肋间神经痛小便不利患者。 活血黑豆 黑豆汤

间神经痛的偏方2

活血黑豆汤 配方:丹参 10g,红花 6g,桃仁 6g,陈皮 6g,黑豆 150g,猪瘦肉 250g,红 萝卜 250g,姜 10g,葱 15g,盐 5g。 制作:丹参洗净,切片;陈皮洗净,切丝;红花、桃仁洗净;猪肉洗净,切 3em 见方的块;萝卜洗净, 5era 见方的块;黑豆出杂质;姜切片, 切 葱切段待用。 猪肉、 萝卜、黑豆、丹参、红花、桃仁、陈皮、姜、葱、盐,同放炖锅内加水 1000ml。 炖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 1 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佐餐食用,每次吃猪肉、黑豆各 30~50g。 功效:补气血,化瘀滞。适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的患者食用。

间神经痛的偏方3

白芍川芎炖鱼头 配方:白芍 l0g,川芎 l0g,甘草 6g,鲤鱼头 1 只(500g),料酒 20g,姜 l0g, 葱 15g,盐 4g。 制作: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鱼 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 800ml 放入姜 葱。炖锅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 20 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每次吃鱼头 50~100g。 功效:行气补血,镇静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患者。

上文我们介绍了治疗肋间神经痛的几种偏方,肋间神经痛在我们正确的诊断后最好的方法当然还是在医院进行治疗,而我们也可以采用上文介绍的偏方起到一定的疗效,偏方治疗肋间神经痛有一定的极限性,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偏方治疗肋间神经痛的效果也不一定一样。

请问肋间神经痛严重吗

原发性的肋间神经痛少见。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体检发现,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肋间神经痛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

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着。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另外,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发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感觉过敏、烧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

外关的意思是什么 外关主治病症

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手脚麻痹、肘部酸痛、手臂疼痛、偏头痛、落枕、肋间神经痛等。


手五里穴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手五里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居上臂外侧前缘,有通经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适用于肘臂挛痛,上肢疼痛,瘰疬,咯血,肋间神经痛,偏瘫。

肋间神经痛症状

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体检发现,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哪些原因会引起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仅仅是一症状的名称,是胸神经(即肋间神经)由于各种原因的损害而出现的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因感染性或中毒性原因而致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者则属少见。其中的大多数人是因邻近器官和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胸神经的刺激、压迫引起继发的肋间神经痛。

如:胸膜炎、慢性肺部炎症、主动脉瘤、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老年性脊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出现以根性肋间神经痛为主的病理形态。另外还可因肋骨后纵膈或胸膜病变侵及肋间神经所致的干性肋间神经痛。二者均属继发。

手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五里的功效作用

手五里属手阳明大肠经,穴居上臂外侧前缘,有通经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适用于肘臂挛痛,上肢疼痛,瘰疬,咯血,肋间神经痛,偏瘫。


什么是肋间神经炎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大多是由于损伤(急性开慢性)诱发了肋间神经的慢性的炎症而发病。其表现为疼痛沿着肋间神经的走行分布,有时可表现为沿肋间隙传导的放射性。病程长的患者可有肋间皮肤的触觉减退及肌肉发僵、痉挛或挛缩的体征。除此之外所能得到的阳性体征不多。 肋间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殊治疗。可先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疼痛加重可用止痛药、理疗、神经封闭均可。但胸膜炎和肺部疾患及胸椎病变均可引起肋间神经痛,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查明病因。

肋间神经痛的治疗偏方

肋间神经痛的偏方1

红花拌莴苣 红花拌莴苣 配方:红花 6g,莴苣 250g,海带 150g,鸡肉 250g,姜l0g,葱 15g,盐 4g, 酱油 20g,醋 10g,白糖 l0g,芝麻油 5g。 制作:红花洗净,放入碗内,加水 50ml,在蒸笼内蒸 20 分钟待用。莴苣去 皮,切细丝挤干水分;海带洗净用沸水蒸煮切成细丝;鸡肉洗净煮熟切成细丝;姜 切丝,葱切丝。莴苣、鸡肉丝、海带丝、红花同放盆内加入姜、葱、盐、醋、酱 油、白糖、芝麻油,拌匀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佐餐食用。 功效:利五脏,通经脉。用于肋间神经痛小便不利患者。 活血黑豆黑豆汤

肋间神经痛的偏方2

活血黑豆汤 配方:丹参 10g,红花 6g,桃仁 6g,陈皮 6g,黑豆 150g,猪瘦肉250g,红 萝卜 250g,姜 10g,葱 15g,盐 5g。 制作:丹参洗净,切片;陈皮洗净,切丝;红花、桃仁洗净;猪肉洗净,切 3em 见方的块;萝卜洗净, 5era 见方的块;黑豆出杂质;姜切片, 切 葱切段待用。 猪肉、 萝卜、黑豆、丹参、红花、桃仁、陈皮、姜、葱、盐,同放炖锅内加水 1000ml。 炖锅置于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 1 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佐餐食用,每次吃猪肉、黑豆各 30~50g。 功效:补气血,化瘀滞。适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的患者食用。

肋间神经痛的偏方3

白芍川芎炖鱼头 配方:白芍 l0g,川芎 l0g,甘草 6g,鲤鱼头 1 只(500g),料酒20g,姜 l0g, 葱 15g,盐 4g。 制作:白芍、甘草、川芎润透切片;鲤鱼头洗净,去鳃;姜切片,葱切段。鱼 头抹上料酒、盐,放入炖锅内,加入白芍、甘草、川芎,注入清水 800ml 放入姜 葱。炖锅置于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 20 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 1 次,每次吃鱼头 50~100g。 功效:行气补血,镇静止痛。用于肋间神经痛患者。

做卷腹时胸疼是怎么回事 肋间神经痛导致

做卷腹时胸口疼痛,可能是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如果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大笑、深呼吸、打哈欠时也常发生胸口疼痛现象,那么很可能就是肋间神经痛了,此时应该前往医院检查诊治。


肋间神经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

1、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2、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

3、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四个原因导致胸口疼痛 肋间神经痛导致

跳绳时胸口疼痛,也有可能是肋间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如果平时也有胸口疼痛现象,而不仅限于跳绳时发生,那么可能考虑是肋间神经痛引起,应当及时前往医院诊治。


如何判断肋间神经痛

如果由胸部到侧腹或是由背部到侧腹,产生强烈疼痛,在转身、大声笑、深呼吸、打哈欠时都会感到痛苦难当,这就是肋间神经痛。

所谓肋间神经,是沿着胸部肋骨,由背后经过侧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经。肋间神经痛就是沿着这条神经,经胸部、腹部呈半环状的强烈疼痛。

肋间神经疼痛的原因还不是很明确。但是肋间神经痛的症状却是非常了解。这种疼痛会因咳嗽或呼吸强弱而定,严重时可能会形成呼吸困难。一般是吸气感到痛苦,吐气则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有时误认为是肋间神经痛,但其实是肋膜炎或狭心症。

真性的肋间神经痛具有以下三种特征:一是背骨侧面即是压痛点;二是腋窝即是压痛点;三是胸侧面即是痛点,只轻轻一压疼痛难当。

相关推荐

肋间神经痛的饮食注意

肋间神经痛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肝功能、胆囊造影、B超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诊断。同时要检查血糖,是否是有糖尿病;做CT或MRI排除脊柱、脊髓的肿瘤、椎间盘突出和胸椎的疾病;对于疼痛严重,持续时间长的患者,要做一个ECT排除脊椎转移癌的可能。以下是肋间神经痛患者的饮食。肋间神经痛患者的饮食:食疗药膳取猪瘦肉、红萝卜各250克,黑豆150克,丹参10克,红花、桃仁、陈皮各6克,葱15克,姜10克,盐5克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偏方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一、此类的偏方适用于痰火上攻的患者,那么此类的偏方中的药物包括生甘草7克,橘红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枳实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虫12克。痛甚者加石决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龙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二、如果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出现了风寒袭络,那么此方就适用于患者:川芎12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

右胸口疼是怎么回事 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可见这种疾病不只是造成成右胸口疼痛的,胸背部到胸腹前壁都是痛感“地带”。肋间神经痛多是因为胸椎椎间盘退变性突出、韧带增厚、关节囊和骨化导致神经通道狭窄变形而引起,该疾病引发的胸口疼痛非常剧烈。

肋间神经痛的食疗方法

1、田丹佛手炖墨鱼 田七、丹参、佛手各10克,鲜墨鱼400克,调味品适量。将诸药择净,田七烘干,打成细粉;丹参、佛手润透切片;墨鱼洗净,去墨鱼黑膜,肋间神经痛的食疗都有哪些呢?切块;姜拍松,葱切段。肋间神经痛的食疗都有哪些呢?墨鱼、佛手、丹参、田七放入炖锅内,加入料酒、姜、葱、盐等,注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炖熟即成,每日1剂。可滋阴补血、通络止痛。2、当归佛手炖黄鳝 当归、佛手各10克,黄鳝300克

肋间神经痛怎么治疗

(一) 体针1.取穴主穴:照海、丘墟、曲池。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2.治法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肋间神经痛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

肋下神经炎怎么治疗

1.间神经炎,大多是由于损伤(急性开慢性)诱发了肋间神经的慢性的炎症而发病.其表现为疼痛沿着肋间神经的走行分布,有时可表现为沿肋间隙传导的放射性.病程长的患者可有肋间皮肤的触觉减退及肌肉发僵,痉挛或挛缩的体征.除此之外所能得到的阳性体征不多.治疗应明确原发病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用药物,理疗,针灸,推拿等.推拿临床上治疗由胸椎损伤或退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疗效较好.这类患者往往有胸椎关节的位置异

肋间神经痛怎样治疗

肋间神经痛西医治疗肋间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殊治疗。可先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症状轻时可不予处理;若疼痛明显,可用消炎痛、强的松等药物口服,必要时用醋酸强的松龙局部封闭,配合适当的理疗。病变局限在1一2处,症状重又反复发作,可手术截除病肋,轻症或病变广,泛者不宜手术治疗。

大包是什么经络 大包主治病症

1.气喘,哮喘,胸闷,心内膜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胸胁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食多身瘦。2.现代应用:支气管哮喘、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

肋间神经痛的饮食调养

(1)猪排5000克,藕节、海带、苏子各100克,生姜、葱、盐各适量。加水适量,温火炖至肉排熟烂,去药渣,食肉饮汤,每日3次,分2日服完。本方具有舒筋活络,润肺健脾胃之作用。可常服。(2)生南瓜500克,煮熟后捣烂如泥,外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可连续使用至痛止或南瓜泥用完。(二)药物调养法(1)肝气横逆型:胸胁疼痛,走窜不定,胸脘胀满不舒,常伴嗳气。疼痛程度及发作与情绪波动有关,舌红,苔薄黄

肋骨神经炎的表现是什么

所谓肋间神经,是沿着胸部肋骨,由背后经过侧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经。肋间神经痛就是沿着这条神经,经胸部、腹部呈半环状的强烈疼痛。由胸部到侧腹或是由背部到侧腹,如果产生强烈疼痛,那么在转身、大声笑、深呼吸、打哈欠时都会感到痛苦难当,这就是肋间神经痛。目前西医对不明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止痛药等对症治疗,这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见于20~40岁,常见于第2及/或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