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时发痒是怎么回事

艾灸时发痒是怎么回事

主要考虑是皮肤过敏导致的。

一般正常情况下进行艾灸是不会导致人体发炎的,要是艾灸的过程中,出现了发炎了症状,那么主要考虑是皮肤过敏导致的,这时候需要及时停止艾灸。

还有一种可能及时艾灸时会产生高温,艾灸过程中艾灸离人体皮肤太近,从而导致人体皮肤受到了烫伤,从而出现发痒的情况。


艾灸有四大养生作用

1.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2.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3.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艾灸后出现这些症状正常吗?

1.出现皮疹,发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

2.有麻感、穴位冒寒气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3.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4.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5.穴位深处出现响动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出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艾灸后可以洗澡吗 艾灸后脸上长痘是排毒反应吗

艾灸是在身上艾灸,一般不会出现艾灸后脸上长痘痘的情况。

艾灸后可以多喝水,促进排毒,同时在艾灸后避免用手抓痒,这样可以防感染,长痘的情况一般几天后会自然消退。

如果瘙痒、红肿严重,可能是艾灸过敏引起的,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止痒的药膏。同时出现这种过敏现象就要停止艾灸,以防再次发生。


三伏天从几号开始 三伏天艾灸的最佳时间

三伏天艾灸按照三伏天的时间来进行即可。

三伏天的时候做艾灸养生主要是顺应时令进行的养生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用过于频繁的进行艾灸,按照三伏天的周期进行艾灸即可,推荐艾灸时间如下:

伏前预热灸:7月03日-7月10日

初伏灸时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灸时间: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灸时间: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加强灸:8月20日-8月29日


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中医针灸减肥主要是在腹部下针。因此女生月经期间最好不要做针灸。在进行针灸前,不要喝酒或进行剧烈运动。

针灸时身体放松不要摇动翻身以免引起疼痛或导致弯针、滞针、断针等情况发生。针后若局部发痒应避免搔抓,以免留下瘢痕或者感染。

针灸后不能立即进行洗浴,以免引起针口感染或外邪入侵致病。针灸后针孔如有出血,可用干棉球拭去。一般局部呈现红晕或紫绀色(淤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针。

患者自己进行艾灸时,要注意艾条与肌肤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烫伤;另外要注意施灸的时间,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同时在进行艾灸时,要专心,注意火星,以免引起火灾。由于针灸减肥治疗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不建议自行操作。

做完艾灸能吃榴莲吗 艾灸后痒是什么原因

艾灸完之后如果感觉到皮肤痒的话,有可能是艾灸的时候将艾条放的太接近皮肤的原因,这样就会导致皮肤处的温度过高,从而就会有瘙痒的感觉。

艾条是由艾叶所致,所以如果是对艾叶过敏的人的话,进行完艾灸之后就会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情况,像这种人的话是不建议进行艾灸的。

当皮肤出现缺水的情况时也会有发痒的情况,而艾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皮肤变干,这样艾灸后也就会出现皮肤痒的情况。


艾灸早上7点做好不好

根据情况看。

一般来说,艾灸对于艾灸的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大多数的艾灸时间在上午、下午均可,并且早上七点是一天中阳气升发的时候,因此早上七点艾灸可以达到同样的功效。

但根据病情的不同,部分疾病会特定在某一时间段灸,或者何时发病在何时灸,所能达到的功效更好一些,比如失眠症在睡前灸的功效更好,因此艾灸的时间建议根据具体病情来看。


艾灸后痒处理方法

方法一

艾灸出现发痒的症状较轻,可以忍受的情况下,继续艾灸几天,对其发痒原因进行观察,要是发痒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说明是对艾草过敏,建议停止艾灸。

方法二

要是发痒的症状较为严重时,建议停止艾灸,可以去医院查看过敏原,要是由于过敏引起的话,需要及时停止,但要不是因为过敏而引起时,可以通过对发痒部位的刮痧,或者增加曲池、大陵等穴位的艾灸,来帮助止痒。

艾灸为什么会上火

主要考虑有两种原因:

艾灸本身就具有一定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补充人体阳气的作用,要是自身患有发热、高烧、口干舌燥、便秘便结、眼屎多、黄鼻涕、黄痰、早晨精力亢奋、心烦不安夜不能眠、鼻腔发干或流鼻血、血压降低、脾气火暴、皮肤发痒疹等症状,那么这时候进行艾灸,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上火。

要知道艾灸的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效果,要是穴位选用不当,或是作用形式不曾把握好,那么不但灸效不能施展,而且在灸时或灸后热度依然持续回升,并感到厌恶和不适,从而出现上火的症状。


艾灸腰部为什么会痒

艾条是用艾绒制作而成的,艾灸时艾条距离皮肤会比较的近,且燃烧时还会释放许多烟。如果是那些对艾绒过敏的人的话,艾灸完之后就会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皮肤如果出现了干燥缺水的症状时,就会有瘙痒的迹象。而艾灸时热力会加重皮肤中水分的蒸发,从而就会加重皮肤的缺水症状,这样艾灸完之后皮肤就会比较的痒。


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艾灸起水泡还能继续艾灸吗

不建议继续。

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如果艾灸时出现水泡,说明此时患者体内的寒湿以及得到了有效的排出,再继续的话可能会导致艾灸时间过长,引起烫伤、上火等。

若是因为艾灸时没有把握好艾灸距离或者艾灸时的温度过高等导致了皮肤烫伤,产生小水泡,这个时候是不能继续艾灸的,容易加重烫伤程度,不利于身体健康。

因此当艾灸时出现了疼痛、红肿的烫伤水泡时,应该立即停止艾灸,根据烫伤程度进行适当处理。


痰湿体质艾灸什么穴位

痰湿体质的人最重要的是健脾利湿,化痰去浊,艾灸调养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为基础,保存体内阳气。一般施灸艾灸主要是以下三个穴位:

艾灸脾俞,穴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回旋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调理肝脾。

艾灸胃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艾灸方法:此穴艾灸时需两人配合,宜采用温和灸。艾灸时间:每日灸2~3次,每次灸10~20分钟。功效作用:外散胃腑热。

艾灸背部发痒是什么原因

部分人群在艾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所以艾灸背部发痒可能是由于过敏引起的,一般需要及时停止艾灸,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些患者湿气比较重的话,在艾灸时也有可能会引起发痒的情况,但这属于正常反应,一般随着继续艾灸之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几岁开始做艾灸合适

在临床上通常五岁以下的儿童,不建议进行艾灸,对于五岁以上的儿童,进行艾灸时,需要由专业的儿科医师对取穴、艾灸方法进行指导。

但是艾灸时取穴不宜过多,艾灸时间不宜过长,并且要对儿童艾灸以后出现的反应进行观察。如果出现皮肤起疱、儿童口舌生疮等症状,要马上停止艾灸治疗。


相关推荐

艾灸哪里治疗痛经 艾灸治痛经的注意事项

艾灸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来选择穴位,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局部感觉温热舒适,并能耐受为度。施灸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如不注意施灸顺序,患者容易出现面热,口感咽燥等不适。施灸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烧的艾绒燃火或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艾灸间一般为3到15分钟为宜,春夏季施灸间宜短,秋冬季宜长;四肢,胸部施灸间宜短,腹部,背部间宜长。

艾灸腹部可以减肥吗 艾灸腹部怎么回事

艾灸腹部如果出现了痒的情况可能由于经络堵塞或者气血不通而导致的,这候需要进行调理,等腹部经络通畅后艾灸就不会出现瘙痒的情况。艾灸如果艾条离皮肤过近的话就会温度过高,这样对皮肤造成刺激也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艾灸使用的艾条由艾叶加工而成的,如果本身对艾叶过敏的话,在艾灸候也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外阴痒影响人们哪些方面

外阴瘙痒,指女性阴道外部因炎症或细菌等情况导致瘙痒情况的出现,一种十分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妇科疾病。那么外阴瘙痒不治疗会有哪些危害呢?(1)外阴部瘙痒严重,严重的外阴瘙痒不但使人坐卧不宁,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睡眠。(2)由于女性外阴发痒,会影响夫妻生活,所以极有导致夫妻感情不和。(3)诱发生殖器感染,盆腔炎、肾周炎、房事痛等,日久不愈还可导致多种疾病同发生。所以,外阴发痒会对女性的生活造

艾炙后的排湿反映 艾条熏肚脐能治妇科

1)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在很多文章里也提到了,我们人体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候,这的病

艾灸前可以喝水吗 艾灸前后喝水有什么讲究

一般来说艾灸的前后都可以适量进行喝水的,但要注意艾灸后1小再进行喝水,水一般以温水为主,其次艾灸不建议喝水,虽然艾灸人体会感到口渴,但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说明艾灸火气起作用了,这候喝水容易把火气降低,从而影响艾灸的效果,再一个艾灸期间由于工作的局限,也不方便喝水。

艾灸后皮肤痒出红疙瘩什么原因

考虑过敏。如果艾灸后皮肤痒又有红疙瘩的话,一般考虑艾灸出现了过敏反应,通常情况下过敏体质人群在艾灸更容易出现红疹丘疹、发热、瘙痒等过敏症状。除此外,皮肤痒有红疙瘩还有可能身体表现出的排湿反应,如果体内湿气较重,施灸在皮肤处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出现这种情况可继续施灸观察,如果皮疹消退则不用干预,不退或加重可加灸曲池、合谷穴。

艾灸后皮肤痒怎么办

艾灸后皮肤痒的原因排毒反应艾灸可以促进人体内毒素排泄,其中一部分毒素会通过皮肤排出来,这些毒素排到皮肤上就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引起皮肤瘙痒的现象发生。排病反应艾灸阳气的渗透作用,使得脾,肝,肾的阳气得到有效补充恢复,功能加强,从而排毒能力也会加强,使得病邪被赶出内脏和血液,在排毒的候,皮肤上可能出现不同症状的阵子,引起瘙痒现象,越瘙痒,说明体内毒气越重。体内湿邪造成艾灸后皮肤瘙痒,并且出现疹子,

艾灸一般多长间合适呢

每次艾灸多长间:关于艾灸间方面,这个没有具体的间。不过通常每个穴位尽量艾灸不低于半个小吧,如果感觉舒服可以多艾灸一会。不过像腿部或者头部的穴位一般艾灸二十分钟左右就好了。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平没有这么多间,要上班~可以少艾灸一会吗?其实也可以的,不过一般来讲如果能多艾灸一会还艾灸一会吧,艾灸间短,药效渗透不进去,效果没有艾灸间长好。笔者着重说一下也并不艾灸间越长越好,

艾灸痒多久才停止不痒

正常来说做艾灸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身体发痒现象,那么在艾灸7-14之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瘙痒停止现象,通常如果没有出现比较明显的过敏,或者发脓现象的话,可以不要担心的。但要由于艾灸过热导致的发痒,身体出现了明显的过敏以及发脓的情况,这可以通过使用局部药物进行治疗。

艾灸后皮肤痒什么原因

主要考虑体内有瘀寒或者湿气。艾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针灸疗法,主要用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进行艾灸不会出现皮肤发痒的情况的,要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主要考虑患者本身具有体内有瘀有寒或者有湿,而艾灸之后会具有一定排湿作用,因此就有可能会有可能出现极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