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脾两虚失眠治疗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脾两虚失眠治疗
症状:心脾两虚所导致的失眠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可伴有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头晕目眩以及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等症状。
穴位:神阙穴(即为肚脐中)。
敷贴方法:用紫丹参、白芍、夜交藤各准备15克,朱砂8克,酸枣仁10克,远志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容器中备用。在临睡前取研磨好的药末约15克,用童子尿适量调和成糊状,敷贴约肚脐中,外面用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每日1次。
耳穴: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
敷贴方法:取大小适量的酸枣仁,用开水浸泡后,去其外皮,用小刀分成两半,放置于直径为1厘米的胶布正中,贴于双耳的神门、皮质下反射区。贴上胶布后,用手指按压1分钟,然后再每晚临睡前按揉1次,每隔5日可换药1次,夏季每3日换药一次。
针灸治疗晚上失眠如何
灸法
艾灸法针刺选穴百会、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配穴用辩证取穴,配合每晚艾灸百会15 min。
温针法孙远征等[12]运用温针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治疗选百会、神门、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内关,针刺得气后施灸30 min。
特殊针法
耳针选取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背心、肾上腺和心为主穴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失眠,每
日按压15 min,治疗2周后结果有效。取皮质下、心、肝、肾、神门、耳背心等耳穴刺络放血治疗失眠,隔日1次,治疗4周后有效。
腹针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商曲、气旁、气穴为主穴辩证配合背俞穴治疗失眠。治疗20次。
电针采用电针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关元、中脘、双风池、双安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电针双侧安眠及四神聪;耳穴取双侧神门、心、脾、肾、脑、下脚端。治疗10次。
头针脑为元神之府,头部腧穴是大脑皮层下的功能定位在体表的投影区,头穴对大脑皮层的调理作用较体穴直接而效果专一。治疗头穴透刺采用后神聪透前神聪、囟会透神庭、左右络却透通天、左右承光透曲差治疗20次。
神经衰弱如何调理 安神酒
材料:龙眼肉500克,桂花120克,白糖100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将龙眼肉、桂花、白糖浸入白酒中,半个月即可饮用,每次服20-30毫升,每晚服1次。
功效:可以补心健脾,安神定志,适用于神经衰弱心脾两虚,失眠,心悸,头痛,健忘等症状的人群服食。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方法 痰热扰心失眠治疗
症状:痰热扰心所导致的失眠多变现为心烦不能入睡,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并可伴有口苦,头重目眩,舌苔黄腻等症状。
穴位:劳宫穴(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敷贴方法:生龙骨20克,珍珠粉4.5克,琥珀粉5克,黄连粉5克,生半夏粉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储藏备用,每次使用时取药粉3-4克,加入新鲜的竹沥少许调匀后分成两份,用双层纱布包好,于睡觉前分别敷贴于手心劳宫穴处,外用胶布固定,于次日晨起时取下。
桂圆能治长期失眠吗 桂圆能治什么类型的失眠
桂圆性温,入心、脾经,因此可以治疗因为心脾两虚而导致的长期失眠,若失眠的人群是阴虚阳盛的体质,那么就不能用桂圆治疗失眠的,阴虚阳盛的人群食用桂圆会加重阴虚的情况,对缓解失眠不利。
健忘失眠常喝归脾汤
由于工作压力或者生活的原因,失眠的人很多,而年纪的增长也渐渐出现健忘的症状,这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如果健忘、失眠的同时还伴有食少、心悸怔仲、面色萎黄等症的,说明是心脾两虚,这种类型的失眠健忘要怎么治疗呢?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主要表现为健忘、失眠、心悸、怔忡、多梦易惊、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治疗的时候要益气健脾、补血养心,归脾汤是治疗思虑过度、心脾两虚而致健忘、失眠的良方。
下面详细介绍归脾汤的药方及功效:
归脾汤药方: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各30g,人参、木香各15g,炙甘草8g。
归脾汤功效:方中的人参、黄芪、白术能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理气行滞,生姜、大枣和胃健脾。此方能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治疗健忘、失眠等症。
失眠健忘虽然并不一定就是心脾两虚,但是如果出现上面所介绍的症状,想要治疗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常喝归脾汤,以治疗失眠、健忘等症。
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胆气虚失眠治疗
症状:由心胆气虚证所导致的失眠症状主要表现有:失眠,多噩梦,易于经常于睡梦中惊醒,终日惕惕,胆怯心悸,并可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症状。
穴位:神阙穴(肚脐中),膻中穴(两乳之间连线的中点处),气海穴(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敷贴方法:用珍珠层粉,紫丹参,硫磺各准备10克,研磨成细粉后,储藏备用。在每晚临睡前,取细粉1克,撒如肚脐中按紧,外面用胶布固定,在用适量的药粉用醋调敷于膻中穴、气海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3日换药一次。
吃什么食物安神助睡眠 桂圆
桂圆肉不仅可以补益心脾、养血补血,最重要的还可以治疗失眠健忘、神经震弱等问题,有安神作用。在中医中,可以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药剂“归脾丸”中就含有桂圆肉。
中医是如何认识失眠的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睡眠对人们的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出现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眠、睡眠不深、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就是所谓的失眠了,中医称之为不得寐或者不得眠。
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表现,临床上可将失眠分为重度失眠和轻度失眠。长时间的彻夜不眠属于重度失眠,而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早醒多梦等睡眠障碍则属于轻度失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引起失眠的几大原因有心脾两虚、阴血不足、肝郁气滞、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以及心肾不交。故在治疗时也要审症求因,根据患者所属的症型来选择用药。
中医治疗失眠,是通过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来改善睡眠状况的,一般来说,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要调理心脾;阴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常用天王补心丹或柏子养心丸来养心血;肝郁气滞引起的失眠,要用逍遥散来疏肝解郁除烦;痰热内扰引起的失眠要注重清胆热;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常用半夏秫米汤来和胃安眠;而对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就要交通心肾,常用交泰丸或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来进行调理。但相较于安眠药来说,中医治疗失眠不能立竿见影的达到治疗效果。
穴位敷贴治疗失眠 心肾不交失眠治疗
症状:心肾不交所导致的人群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并且可以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红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等,以及可伴有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症状。
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敷贴方法:用朱砂4克,研磨成细末后用干净的白布1块,涂浆糊少许后将朱砂粘附于上,然后敷贴于涌泉穴处,在用胶布固定即可。注意敷贴前用热水将脚洗干净,临睡前敷贴。
针灸治疗失眠有神效
2.2.1 艾灸法针刺选穴百会、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配穴用辩证取穴,配合每晚艾灸百会15 min。
2.2.2 温针法孙远征等[12]运用温针灸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治疗选百会、神门、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内关,针刺得气后施灸30 min。
2.3 特殊针法
2.3.1 耳针选取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背心、肾上腺和心为主穴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失眠,每
日按压15 min,治疗2周后结果有效。取皮质下、心、肝、肾、神门、耳背心等耳穴刺络放血治疗失眠,隔日1次,治疗4周后有效。
2.3.2 腹针以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商曲、气旁、气穴为主穴辩证配合背俞穴治疗失眠。治疗20次。
2.3.3 电针采用电针配合耳穴按压治疗;取穴百会、四神聪、印堂、关元、中脘、双风池、双安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电针双侧安眠及四神聪;耳穴取双侧神门、心、脾、
何首乌能治失眠吗 何首乌治疗失眠的原因
中医认为,失眠多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胃腑不和、肝火上扰所致,伴有心悸、健忘、出汗、口苦、头晕耳鸣等症状。治疗当以补气养血、滋阴降火、化痰和胃、平肝降火为原则。而何首乌恰有补益肝肾的功能,且能调和气血,收敛精气,因此,服用何首乌能治疗失眠。
老年人失眠吃什么好呢
治疗失眠的食疗方案
粥由五谷杂粮熬煮而成,容易消化、调养肠胃、延年益寿,再适合老年人不过。如果在粥中加入一些助眠的材料更是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睡眠大有裨益。
桂圆莲子粥--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莲子补脾、养心、益肾。取桂圆肉20克、莲子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泻稀薄、面色少华者尤为适用。
穴位针灸治失眠效果好
针灸治失眠效果明显,这一点,中医专家和经历过针灸治疗的失眠患者体会颇深。其之所以能够在不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达到治疗目的,是蕴含着深奥的医学理论在其中的。中医专家总结说,我们的身体共有几百个穴位,他们通过经络和体内的各个脏腑相贯通。当外界刺激到这些穴位时,与其相对应的脏腑的功能状态就能得到调整,进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具体到针灸治失眠方面,中医认为,失眠主要的病因在于心、脾、肾的功能失调,所以通过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时应以心经的神门、脾肾两经都经过的三阴交、头部四神聪为主治区域。
1、因心脾两虚导致失眠的患者常常感到头昏目眩、心悸怔忡、容易出汗,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心俞、脾俞、足里三穴。
2、肾虚失眠者表现为头昏耳鸣、腰酸、舌红、脉细数,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肾俞、太溪。
3、抑郁导致心神不安影响睡眠的,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太冲和灵道。
4、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造成失眠的,表现为脘闷不舒、暖腐吞酸、舌苔厚腻,治疗时,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加足三里、中脘二穴。
另外,独穴也可以通过针灸方法实现失眠治疗目的,这些穴位包括百会、神门、申脉、心俞、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针灸治失眠的同时如果能与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效果还会更明显。
心脾两虚的失眠如何治疗
是因为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如果要断根就必须对症治疗,导致心脾两虚的原因不少。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 血液生成方面: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2. 血液的运行方面:人体血液的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资助外,还需依赖于脾气的统摄。只有脾气强健,统摄血液生理功能正常,血液才能在心气的推动下在经脉内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心肺脾等脏相互配合,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也常互相影响,
如思虑过度,不仅可以耗伤心血,也可引起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出现纳呆、腹胀等症;
若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或劳心过度,血液耗损过多,最终可以导致“心脾两虚”,出现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症,中医往往采用补益心脾的方法予以治疗。
此外,不管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或脾主统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血液运行失常。
建议你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忌操劳,多休息,保持良好年轻的心态,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第二:从日常生活的食物中调节,养脾在上午多吃黄色食物如小米,黄豆,玉米面等,养心在中午多吃红色食物如红小豆,西红柿,胡萝卜等。
可以试一下下面的食物:枣仁粥:酸枣仁60克,炒熟后放入锅内,加水煎熬15-20分钟,取汁备用,再将粳米400克洗净,将药液倒入,此时也可加入去核红枣6-8颗,武火煮20分钟后,转文火煮至米粒烂熟即可,有养心,安神功效。
医生询问:
断根的话我建议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