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VS宝宝情商
婆媳关系VS宝宝情商
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旧的婆媳之间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已经没有存在的土壤,但是,婆媳之间在心理上“明争暗斗”的“拉锯战”还是存在的,并反映到对宝宝的养育态度和行为上,进而影响宝宝的心理发育。
薛女士做了妈妈以后,婆婆就来照顾她和小孙子。婆婆是从农村来的,身体好,能干也能说,一开始俩人相处还挺好。但半个月以后,薛女士的母乳就很少了,不够宝宝吃的,需要添加牛奶。白天还没关系,到了夜里,人累了一天,睡得迷迷糊糊的,宝宝半夜饿了要吃奶,婆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便起床热奶,薛女士身体虚弱,很不适应半夜起来“工作”。于是,面对宝宝的哭声,有时婆媳俩都木木的,迟迟不愿起床给宝宝喂奶,慢慢的,俩人心里开始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推诿和责备。
有一天中午,婆婆哄宝宝玩的时候,似有意似无意地说了几句话,让薛女士心里很难受。婆婆对着宝宝说:“你看你这个妈妈呀,连奶水都没有了,算什么妈妈,奶奶年轻的时候,奶水多得你爸爸都吃不完!”有时候,婆婆还会边喂边对宝宝说:“我的小孙子好命苦呀,连奶水都吃不上!”虽然婆婆说的都是事实,但薛女士还是有一种针扎般的心痛:自己怎么就那么无能呢,母乳不够遭婆婆的奚落,一向没输过的薛女士不得不服输。因此,有时她对婆婆和宝宝,甚至丈夫都有一种无名的恼火。
更为关键的是,宝宝属于难养型气质,特别爱哭,白天不睡长觉,醒了就哭,夜里是个“吵夜郎”,把大人搞得筋疲力尽。婆媳俩常常会等待对方先做出反应,这时候,宝宝就会一声高过一声地哭,有时候,薛女士气得对宝宝大声嚷:“哭什么哭,烦死人了!”宝宝仿佛理解了妈妈的怨气,哭得声音更大了。结果,两个月以后,发现宝宝两侧腹股沟疝气,其他发展也有一点麻烦,比如他对陌生环境的适应非常缓慢,薛女士非常着急,简直觉得宝宝是“孺子不可教”。
婆媳失和,宝宝遭罪
很多大人都认为,小婴儿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所以,我们时常能听到“小宝宝是最幸福的,整天无忧无虑”之类的话。其实,对儿童心理有过深入了解以后,你就会发现,小宝宝不但“有忧有虑”,有时他还会付出整个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烦恼,尤其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发出敏锐的反应。
目前已经有研究发现,婴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建立起“内部工作模型”(IWM),这是宝宝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母或其他看护者)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知模式。婴幼儿在IWM的运行下,依据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洞察”,最终形成自己行为的组织化和整体化。如果成人之间对待宝宝的态度和行为是矛盾的,他就无法建立稳定的认知模式,他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也就常常显得难以预料。假如再遇上心急不耐烦的家长,宝宝与家长之间的行为与情绪就形成互为因果的不良循环链,导致宝宝的心情很累,当然家长的心情也很累,而且彼此之间还累得不明不白。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它不可能像夫妻矛盾那样简洁明朗,处理起来比较容易挑明,把话说在明处。薛女士就陷入这样的关系困境中,婆媳之间认为彼此都应承担照顾宝宝的责任,而责任一旦扩散,就等于谁都有责任,谁也都没有责任,这种“心理拉锯”影响了她们及时识别宝宝的心理信号,宝宝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疝气是宝宝付出的身体代价,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困难,则是宝宝付出的心理代价。
5大技巧,婆媳和谐养育宝宝
1.对家庭关系的新变化有心理准备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是现代许多工薪家庭发出的感慨。为了下一代,祖辈义无返顾,又走到子辈家庭来抚养孙辈,让年轻的父母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干事业,这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的一条亮丽风景线。同时,一个小家庭变成一个大家庭,家庭关系复杂起来,尤其是婆媳之间,缺乏长期相处的理解和沟通基础,心理关系具有复杂、微妙、隐晦的特点,会折射到对宝宝的养育态度和行为上。如果3岁前的宝宝生活在安全、安定、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他将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身心茁壮成长,否则,宝宝的身心将受到不良影响。
2.以“家和万事兴”为婆媳共处的基础
隔代家教需要娴熟的家庭成员相处技巧,一些古训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精品,比如“明着敬老,暗着爱小”、“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当面教子,背后劝老”等。仔细品味,这些话浓缩的内涵相当丰富,而且确实效益显著,因为它具有调节“家和万事兴”的功效。由于隔代教育涉及的家庭成员比较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复杂,如果心理上有隔阂,便不利于对宝宝采取一致、和谐的家庭教育。所以,做好隔代养育,需要以“家和万事兴”为基础,整个家庭温馨、协调的“人气”有利于宝宝情绪和心理的健康发育。
3.新爸爸要善于“和稀泥”
婆媳关系是隐晦和持久的,因养育宝宝而发生家庭矛盾是常有的事,但是处理起来不如夫妻关系方便。因此,新爸爸要“隆重登场”,要主动承担周旋家庭关系的责任,善于“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把她们都“摆平”了。平时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宝宝的妈妈、奶奶交谈,听听她们在观念和态度上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并且灵活调节好她们的关系,不让她们在心理上产生疙瘩,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如果爸爸把教育宝宝看成是女人们做的“家务事”,不闻不问,那么隔代养育矛盾得不到顺利的沟通和化解,不但家庭关系受影响,宝宝的健康发展也受影响。
4.采纳对方的可取之处
婆媳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过成功的教育经验,婆婆成功地养育了自己的儿子,媳妇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经历。所以,过去成功的记忆模式会影响两人对宝宝的教育。但是,该教育宝宝什么、怎样教育宝宝,对两代人来说都是个新课题,谁也不能太自信,需要两代家长共同学习科学的早教知识,平等地商讨和尝试,善于吸取对方的可取之处,这样才能给宝宝最好的教育。
5.顺应宝宝自身发展
宝宝的气质具有先天性的差异,如果宝宝天生属于易养型气质,那么新妈妈就很有福气了,宝宝的生理节律比较有规律,适应性强;而造成家长身心都很劳累的天生难养型宝宝,其生活没有规律,容易激动,经常啼哭,难以安抚,常常把家长也折腾得很情绪化。因此,难养型宝宝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抚养要求,他要求看护者要锻炼忍耐心、保持敏感心,慢慢适应他的需要,他才会平稳地适应外部世界。如果看护者按照书本上说的条条框框,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安排时间表来训练宝宝,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孺子不可教”。可见,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新生宝宝,应该先顺应他的“自身发展大纲”。
当然,老年人所谓“随便宝宝哭,不妨大碍”的经验之谈也是很危险的,她们不知道宝宝从零岁开始就是一个“人”了,他们不但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要,放任宝宝的求救信号而不回应,会让宝宝建立不良的IWM,最终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婆媳关系不好会影响宝宝成长
一、婆媳关系与宝宝喂养
在喂养宝宝方面,相信许多新妈妈已经做足了功课,买来各种教材、上网查看各种成功案例,从怀胎十月开始就精心为宝宝准备一切了。等到孩子生下来,奶奶越看越喜欢,也按照自己的抚养方式去喂养宝宝。
妈妈说自己的喂养方式是最科学的,奶奶说自己的方式养大了自己的子子孙孙……于是,孩子的夜奶、辅食、把尿等问题就成了婆媳大战的焦点,最受伤的还是宝宝,有可能因为习惯没有养成或者辅食喂养不当而造成以后偏食、挑食、爱哭、多动等不良影响。
解决办法:在这里,爱宝贝360建议,新妈妈应该和奶奶进行一次深入谈话,用最科学的例子说服奶奶,奶奶也可以提供自己的养育经验,两人共同商定出一套标准来喂养宝宝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婆媳关系与宝宝行为习惯
“你喜欢奶奶还是妈妈?”、“不要听你奶奶乱说!”如果婆媳关系不和,宝宝耳边总是会充斥着这些声音吧,二选一,宝宝也相当为难。
如果长此以往,宝宝很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某一方更加偏好,喜好奶奶的,不听从妈妈的教育;听妈妈话的,对奶奶态度很恶劣。不仅对家庭关系不利,还容易养成宝宝目中无人、不尊老爱幼的缺点。
解决办法:就算是婆媳之间有一些观点不和或者有一些矛盾,双方也要达成共识:自己的事与宝宝无关,对奶奶和妈妈,应该教育宝宝一视同仁。
三、婆媳关系与宝宝性格
幼儿园里,很多老师会深有感触,总有那么几个小鬼头脾气暴躁,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其他小朋友发火。后来经过家访才发现,这些孩子的家里几乎每天都是战火纷飞的,奶奶和妈妈动不动就吵架斗嘴,宝宝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很容易就学会了吵架的“功夫”。
而另一些宝宝则胆小怕人,而且敏感爱哭,经过家访也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环境也不是很好,奶奶和妈妈经常冷战、大吵,甚至还会拿宝宝当出气筒。这样下来,孩子怎么能不敏感、爱哭、性格内向呢?
解决办法:妈妈和奶奶最好采用温和的方式交谈,将自己内心的不快一吐为快,不要冷战也不要大吵,尽量用两人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就算是有问题需要争论,也要等孩子离开时再说。
产后抑郁症是什么导致的 家庭环境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住房坏境、婆媳关系、不良的婚姻关系、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没有处理好,都有可能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症,此外,还有突然的变故给产妇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等。
碱性体质更容易生儿子
电视剧里,总是有那么一个凶婆婆,指着自己儿媳妇儿的肚子说:
你看看你这个不争气的肚,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
生不生儿子真和这媳妇儿的肚子有关系?碱性体质就更容易生儿子?
嗳!先别急着下结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生男还是生女的 3 个常见问题。
生不出儿子,是老婆肚子不行?
真不是。
生儿子还是生女儿,和谁的肚子都没关系,只和基因有关系。
人体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也就是带有遗传物质的东西)。生下的儿子,身上带的这对染色体是 XY;生下的女儿,带的染色体就是 XX。生孩子的时候,父母双方会各提供一条染色体。
因为女性的这对染色体是 XX,无论生男生女,妈妈都只能提供 X;爸爸则不同了,因为男性带的是 XY,因此,爸爸可以提供两种选择, X 或 Y 。
当爸爸提供 X 的时候,加上妈妈的 X,就得到 XX,生女儿;当爸爸提供 Y 的时候,加上妈妈的 X,就得 XY,生儿子。
所以你看,生儿子和生女儿的天然机会根本就是一样一样的。
怀了宝宝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让孕妈妈定期去医院做孕检、平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期待孕妈妈和生出来的宝宝都能健健康康,而不是指着媳妇儿的肚子说「不争气」哦。
孕妇脾气暴躁的原因是什么
1、生理因素引起的
怀孕以后,女性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处于变动过程中,激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影响了人的饮食、睡眠和情绪。
2、妊娠期的焦虑心情
怀孕之后,整天提心吊胆的,担心宝宝的健康,发育是否良好,害怕分娩时疼痛、害怕难产、害怕胎儿畸形、担心胎儿性别不理想等,这些都会方法孕妈的不良情绪。
3、婆媳关系的影响
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有时候,觉得婆婆整天在唠唠叨叨的,让人厌烦,心情也会变差。
4、孕期无聊的生活
孕前,在职场上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过上了孕妇生活,整天呆在家里,过着无聊的生活,闷得慌,情绪得不到释放。
5、营养因素
孕期经常出现胃口不佳,睡眠质量又不好,可以说是吃不好睡不好,自然也会影响人的情绪。
孕妈情绪大,对孕妈和宝宝都有一定的影响,不良的情绪只会让孕妇情况更糟,走不出坏情绪的阴影,对胎儿的成长也不利,如果还大发雷霆的话,还可能惊吓到宝宝,研究同时发现,准妈妈们怀孕期间发怒时体内的激素变化也能够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从而影响胎儿的细胞发育。
所以,孕妈自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丈夫要细心、耐心,体谅自己的妻子,经常陪孕妇谈谈有趣的事情,到户外散散步。
保持孕期好心情孕育健康胎儿
孕妇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国内外资料表明,夫妇、婆媳关系不好的妇女产下有缺陷的孩子的几率比夫妇、婆媳关系和睦的妇女高将近一倍。过度的精神紧张会造成胎儿大脑畸形。以德国为例,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的七年间,新生儿神经器官畸形发生率是1.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畸形率上升为2.58%;战后1946-1950年的五年间,畸形率竟高达6.5%。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孕妇的情绪与胎儿的大脑发育有密切关系。
孕妇在恐惧、愤怒、烦躁、悲哀等消极情绪下,必定会影响身体的机能,增加体内有害胎儿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的物质生成,使胎儿脑血管萎缩,影响脑的发育而致畸。
生男生女和孕妇皮肤有没有关系
准妈妈自从怀孕后,不管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亲戚朋友都会对腹中的小baby特别的感兴趣。她们关注的是孩子的性别,准妈妈大部分关心的是孩子是否健康。有人说生男生女和孕妇的皮肤有关系,皮肤变好的是女孩,皮肤变差的是男孩,可是事实胜于雄辩。
记得我老公的嫂子和姐姐同一个月怀孕,那时预产期还是同一天的。那真的是太巧了,婆婆这下可高兴坏了,想着自己要升级了,那种激动和开心的心情无可言表。那时嫂子怀孕的时候,皮肤变得又黑又粗糙,而且还长了不少痘痘;而姐姐怀孕的时候,皮肤白皙,看上去脸色红润有光泽。
周围的人都对婆婆说:“你家媳妇怀的肯定是个男孩,女儿怀的八成是个丫头。”婆婆还是很高兴,心想媳妇生个孙子就好,女儿生个女孩的话,还让女儿省心些呢,大不了以后再生二胎。”我感觉婆婆有点太不厚道了,可是老年人不都有点重男轻女吗?
十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姐姐的孩子提前发动了,后来因为孩子太大生不下来,最后无奈顺转剖了。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生了个大胖小子,乐坏了所有的人。嫂子的孩子一周后顺产出生了,结果却是个漂亮的丫头。婆婆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很满意,心里暗暗是责怪周围的人怎么可以睁眼说瞎话呢。看来生男生女和孕妇的皮肤根本没有关系。
生男孩还是女孩都是自己的宝贝,当精子和卵子美丽的邂逅后,孩子的性别已经定下来了。无论男孩女孩,都是爱情的结晶,都是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宝贝。孕妇在孕期中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因为孩子的性别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孩子只有在生下来后才是最准的。
相信通过阅读本文,您对生男生女与孕妇皮肤有没有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千万不要轻信民间的传言,无论生男生女,宝宝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婆媳关系相处禁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妈妈和媳妇一同落水的几率并不高,无论老公多么爱你,你也无法替代她母亲的分量。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太亲热。“娶了媳妇忘了娘”,这是所有婆婆最大的心病。老公越是疼爱你,婆婆的失落感和忌妒心可能越强烈。
(3)不要在婆婆面前使唤老公。婆婆怀胎十月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儿子,凭什么成了你的免费劳动力,呼来喝去?千万别在婆婆面前对老公指手画脚,甚至打骂。
(4)不要在老公面前说“你妈”。纵使婆婆没把你当亲生女儿待,但当她听到你在背后用“你妈”来称呼,肯定不痛快,赶紧换成“咱妈”吧。
(5)不要和婆婆争辩是非道理。“有理走遍天下”在家庭内部绝对寸步难行,本来就无需判断黑白对错,也没必要争个高低胜负。多说无益,口水不如用来养牙。
(6)不要在婆婆面前逞强。千万不能从头发到脚趾都很逞强,觉得你完全可以独撑整个世界,不能得意忘形。“倚小卖小”,适时示弱。
(7)不要忘记,婆婆是个女人。所以,她和你一样的细心,一样的敏感,一样的脆弱。如果哪个女人能像男人,心胸稍微豁达一些,可能就万事大吉。
(8)不要忽视照顾老公,对老公好就是对婆婆好。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找到一个知心伴侣。所以,用行动表示,你会好好照顾她的宝贝儿子。9)不要让婆婆觉得被冷落,让她意识到她很重要。让婆婆继续发挥母爱的光辉,让她来“指点”你,让她感觉到自己非常重要,活的很有价值。
(10)不要以为婆婆“无知”。老年人最怕晚辈说“您什么都不懂,就别跟着瞎掺和了!”这句话如果从媳妇嘴里冒出来,更是一种莫大的轻蔑。
(11)不要欺骗婆婆。任何人都讨厌被欺骗,假如小两口啥事都瞒着老人家,或者敷衍了事不说真话,婆婆自然有被排斥的感觉,伤心加气愤一起来。
(12)不要吝啬对婆婆的赞美。好媳妇,夸出来;好婆婆,夸出来。由衷地赞美她,赞美她养育了一个好儿子,赞美她精神矍铄,赞美她厨艺精湛,赞美她持家有方。
(13)不要和婆婆抢功劳。婆婆的功劳最大,这是软化婆媳关系的润滑剂。虚心向婆婆学习,确保她的“皇太后”地位,万古长青。
(14)不要在婆婆面前说“我儿子/女儿……”,而应说成“您孙子/孙女……”。带有强烈归属感的“我儿子”本来没什么错,但是却很容易激怒婆婆,仿佛孩子和爷爷奶奶家没关系,或者觉得带了这么久的孙子白带了。
(15)不要忽视孙子/孙女的作用。如果来一句“您孙子/孙女整天念叨您”,或者“您孙子/孙女最爱吃您包的饺子”,婆婆肯定立马笑开花,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16)不要啥事都不跟婆婆商量。经常告诉她,或让她看看,你们做了些什么事,有些什么计划,重视她的存在,征求她的意见,消除她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