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老人的轻度认知障碍
重视老人的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MCI指的是老人出现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病因不能由已知的内科或神经精神疾病解释,是介于正常老年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
MCI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仅有记忆障碍,而且还有注意力、视空间结构、词语流畅性、执行功能等其他认知功能轻度障碍,比如: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事物,易于涣散;临摹画二、三维图形,汉字抄写,语言表达、理解、命名、复述、运用能力减退,对熟悉环境定向力下降,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执行任务能力等方面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退。
因此,2003年9月MCI国际工作组对MCI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1)无痴呆但认知功能也不正常;(2)患者主诉或知情者报告存在认知功能减退;(3)有日常生活能力,或复杂日常生活能力仅轻微受损。
把MCI临床分型为:遗忘型(aMCI),分为单纯遗忘型和遗忘+认知障碍型;非遗忘型,分为单纯认知障碍型和多项认知障碍。研究显示,遗忘型(aMCI)主要表现为情节遗忘,就是对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境相联系的事件的识记、保持和再现障碍,aMCI最易进展为AD;而非遗忘型MCI则可能进展为其他类型的痴呆。
健脑丸和补脑丸有什么区别
健脑丸为补益剂,具有补肾健脑,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心肾亏虚所致的记忆减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老年轻度认知障碍见上述证候者。
健脑丸就是补肾健脑的。
补脑丸滋补精血,安神镇惊。用于健忘,记忆减退,头晕耳鸣,心烦失眠,心悸不宁。
补脑丸就是滋补药物
散步可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症吗
一个研究报告称只要每周在公园里散步三次就可以增加脑血流量,从而降低以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发生率,比如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痴呆)。
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这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索引》上,据称这是第一个关于家庭疗法预防成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介于大脑生理性萎缩所致的认知减退和痴呆之间的一种状态,以轻度健忘,言语不能,以及其他一些被注意到,但还不足以就医,被归类为某类疾病的认知问题为主要表现。
尼克拉t劳斯查格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临床博士,教授,他是这个研究的负责人。他和他的同事进行这个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弄明白物理锻炼能否降低那些有痴呆高危因素的成年人最终发展为痴呆的风险。研究对象总共有138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上,这些人都认为自己有记忆障碍,但是都没有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是69岁。
组织者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的一组接受一些关于痴呆的教育,以及一些常规护理,另外一组进行家庭运动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共24周。研究者鼓励运动组中的参与者争取每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至少150分钟,并且把这150分钟分成三次完成,每次50分钟。散步是专家们建议的最好的运动方式。
为什么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的后备军
绝大部分老年慢性疾病起病方式很是狡猾,都是悄悄地来、慢慢地加重。这些疾病在症状明显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导致痴呆的各种疾病也是如此。简单来说,如果一个老人的认知功能已经明显下降,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我们就诊断为痴呆;反之,老人有认知功能下降但是还没有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我们就认为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所以,病人在跨越痴呆这道门槛之前的数年之内认知功能也已经在慢慢地持续地滑落。可以想象,在所有认知功能不正常的老人中,痴呆患者只是登上了“冰山的顶峰”,下面更庞大的队伍是日后攀岩到顶峰的“后备军”。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都会发展成痴呆。虽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的高危人群,每年有10~15%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转化成了,但是部分患者保持稳定,部分患者甚至好转为正常。
抑郁症常有哪些表现
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认知功能下降是常见表现;而在认知障碍症患者中,又常常出现抑郁的早期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以下3点区别:
认知障碍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表现为不可逆的全面遗忘,而抑郁症患者则是暂时性、部分性的遗忘。比如问认知障碍症患者早餐吃的什么,他一定会说错,或答非所问;而老年抑郁症患者则会说“不知道”或“记不起来”,治疗后会好转。
症状上,患老年抑郁症初期身体会不舒服,如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胸口憋闷等,而情绪低落不太明显;认知障碍症患者则不会,晚期还可能性格改变,如原本和善的老人变得性格怪僻等。可以说,抑郁老人就像个内向沉默的成年人,而认知障碍症患者就像个天真的孩子。
病程上,认知障碍症从早期出现记忆减退到完全失智、失能、人格改变有可能持续10余年之久,而抑郁的发生、发展往往历时很短,多由家庭矛盾、经济拮据、亲人去世等引起。
生理性健忘和轻度认知障碍有什么区别
中年以后人的体力智力都会逐步走向衰退,记忆力也是如此。人老了以后记忆力不如青年时代是正常的现象,这种自然衰老引起的记忆下降属于生理性健忘。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也是记忆力减退,那么怎样判断一个记忆下降的老人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还是生理性健忘哪?
首先,生理性健忘的老人忘记了某件事情通常是事件的一部分,比如知道前几天有亲戚来看望自己但是不记得他们带没带礼物,事后经提醒往往能想起来;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会压根完全忘记有人来过这回事,经人提示也想不起来。其次,生理性健忘发展得很慢,过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变化,也不会出现其他的认知问题,日常生活能力持续保持正常;但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如果病因类型是不可逆的变性疾病的话,一年甚至几个月记忆就会有明显下降,而且迟早会出现其他的认知损害比如说判断力差、算不清帐、找词困难、搞不清位置和方向等等;生理性健忘一般不会有性格和行为的改变;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不少会出现性格改变和异常行为;另外,生理性健忘患者对自己判断力很好,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很多真正有问题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感觉很好即使家人都说自己记忆肯定出毛病了。
每天一杯酒可延缓老年痴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对那些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来说,偶尔喝一杯酒精饮料,最多平均每天一杯,也许可延缓痴呆症的进展速度。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神经内科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研究人员对1445名受试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进行了评估,其中有121人从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痴呆症。这些受试者在研究开始时,其年龄为65岁到84岁之间。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为期3年半的随访。
研究结果显示,饮酒和轻度的认知障碍的发展并没有联系。但是,一旦人们出现了轻度的认知障碍,那些平均每天饮酒一杯者,其患痴呆症的风险要比从不饮酒者下降85%。而且这种酒精所带来的益处常见于一般性的含酒精饮料,尤其是葡萄酒的功效更好。
不过,对那些饮酒量高于每天一杯者,他们和不饮酒者相比,酒精饮料并没有显示出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说,为什么摄入低剂量的酒精会延缓痴呆症的进展,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的机制是,饮酒会改变脑血管在大脑中的分布。
磁共振有助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
在所有受到痴呆症影响的人中,有近50%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当痴呆症患者的年龄超过85岁时,这个比例将增长到70%。阿尔茨海默病是渐进性的,衰退性的。虽然这种病在任何年龄都能出现,但是通常在60~70之间出现。当人们被诊断出患有该病时,通常还能活5~10年,然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下降,目前,患上该病之后大约还能存活3.3年。
美国最新研究显示,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部进行扫描,可以帮助医生预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今后是否会患阿尔茨海默氏症。
对核磁共振脑部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计算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在一年内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研究数据是在2005年至2010年间收集的,包括最初的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及一年之后的复查情况。研究涉及203名健康成人、317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和164名晚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75岁。
研究人员分析对比两次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然后计算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发展成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指出,通过核磁共振脑部扫描,可以发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部大脑皮质的退化情况,从而判断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大脑皮质在记忆、注意力、思维和语言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特点之一就是大脑皮质某些部位的细胞消失,导致该部位发生萎缩。
轻度认知障碍是指人出现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标准,其临床表现不仅有记忆障碍,而且还有注意力、词语流畅性、执行能力等其他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轻度认知障碍不一定会发展成阿尔茨海默氏症,但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出现智力减退的情况要比正常人严重。
早老年痴呆早期诊断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容易遗忘,特别是遗忘近期的事情,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减退,有时经过提醒也难以回忆。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处理一些以往能处理的相对复杂的事情时感到吃力,不知如何安排某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其他人还没有发现,但自己开始为这种变化苦恼等。
当病人出现迷路、不认识熟人、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才来就诊,此时进行检查常发现脑的形态学改变已经相当严重。不仅患者和家属容易忽视认知障碍的早期表现,一些医生包括神经专科医生也常忽视这些表现,他们更关注患者有无运动和感觉的障碍,而对于智能等高级皮层功能则较少检查,即使患者有相应的一些主诉, 也仅是简单的问诊而少有通过认知功能量表筛查的。
实际上大都分老年痴呆症患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称为轻度认知障碍,对于脑血管病导致的痴呆,部分患者也有一个非痴呆的认知障碍时期。这段时间可以 认为是痴呆的前期,多项研究显示在这个时期进行治疗和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在已经明确痴呆时期进行干预和治疗的效果。
长期压力大小心导致痴呆
在英国老年痴呆症协会的资助下,南安普顿大学的生物精神病学教授克莱夫·霍姆斯主持了一项研究,希望发现持续时间很长的慢性应激压力是否会增加人们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从而在早期就采用心理和药物等介入疗法来预防。
这项为期18个月的研究将监测140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都存在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将会对这些受试者所承受的慢性应激压力程度做出评价,还会随时评估他们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展到老年痴呆症的进展情况。按发展几率,这些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中,有60%的人会最终发展为老年痴呆症。
霍姆斯教授认为,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展到完全的老年痴呆症的进程因人而异,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承受慢性应激压力的能力。它既包括单一的负面事件,如持续时间很长的疾病、外伤或大手术,也包括丧失亲人、精神或肉体上的创伤性经历,甚至是搬家;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他们慢性应激压力的潜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