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传染途径多从口入,偶尔也可由空气传播。
心肌炎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青少年和壮年居多。一般病程小于半年为急性期,半年至2年为迁延期,病程大于2年则属慢性期。一般来说成人预后优于小儿,大多数成年患者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5-20%的病例遗留永久性心脏损害,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死亡。
心肌炎这种病严重吗
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心肌炎患者可能有乏力、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或者有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等症状,检查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心脏稍微扩大、或者心律失常、或者是奔马律以及其他心功能不全的一些表现。 心肌炎病情严重的,可以出现暴发性心肌炎,比如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常常伴有心律紊乱,即使治疗非常及时、也非常正规,也可能因为病情过重而出现抢救无效死亡。 心肌炎的患者即使痊愈了,也可能留下一些心电图,如房室传导阻滞或者束支阻滞、或者是早搏、或者交界性心律这样的一些后遗症。
猝死,真的防不胜防
莫轻视感冒、腹泻
心肌炎是常见病,感染性心肌炎常继发于病毒性感冒、腹泻后,根源在于感染了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柯萨奇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感染后刚开始,人会有发烧、喉咙痛、打喷嚏、咳嗽、拉肚子等感冒症状,慢慢地,憋气、胸闷等症状也可能出现,这就提示病毒已经影响心肌了。心肌炎严重时,就变成重症心肌炎,也就是暴发性心肌炎。若此时仍不重视,要么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而猝死,要么留下慢性扩张性心肌病或慢性心功能衰竭。
暴发性心肌炎来势汹汹
暴发性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的发生,一是病毒直接作用心肌,导致心肌炎;二是免疫反应,即病毒首先感染人体,在自身免疫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细胞进行攻击,产生对心肌的伤害,形成心肌炎。这就是为什么平常看着特别健康、少病少痛的人,却被自己强大的免疫力所伤。
重症心肌炎发病迅速,很多人在心肌炎还未发展为重症心肌炎时并不很重视,对感冒超过2周、持续低烧不重视,待出现胸闷、憋气时才就诊,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机。心肌炎70%是可以通过治疗治愈的,25%会演变成慢性心肌衰竭,5%的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心肌炎,拖到重症心肌炎时往往已经是心脏功能衰竭、心跳骤停。有数据显示,重症心肌炎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70%~80%,且治疗效果差,容易留下后遗症。最重要的预防方法,就是感冒后注意充分休息。
心律失常是年轻人猝死主因
猝死一般是在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被诱发的。当年轻人心脏有基础病(先天性的心脏病、心肌离子通道异常、频发心脏早搏)时,连续看电视、熬夜打游戏或工作等透支体力后,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的情况并不罕见。心律失常晕倒的情况下,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容易发生猝死。虽然有的人先天心肌离子通道异常,但没有过度疲劳等因素的诱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很多年轻人还对感冒、拉肚子不在意,这些“小病”也可能致死。感冒病毒可损心肌,导致心肌水肿,心脏功能下降,出现严重心动过缓而猝死;拉肚子太久也可因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而猝死。因此,如果感冒、腹泻一周后仍在发烧或腹泻不止,并且伴有胸闷、憋气、早搏等症状,必须及时来医院就诊,病后两周还没好,容易继发心肌炎,即使控制,心肌也已永久性的受损,因此,感冒延绵不愈要警惕。
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心肌炎严重吗
心肌炎的病情轻重不一。
心肌炎严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引起心肌炎的原因及它病变的程度;在临床上心肌炎表现的病情轻重程度很大,一般轻者无任何明显的症状,严重者则可能爆发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出现猝死。
小孩心肌炎严重吗 小孩心肌炎的病情轻重不一
小儿心肌炎病情轻重不同,这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心情烦燥、低热、气喘、胸痛、长叹气、长吸气、心跳过快或过慢,心跳不规则、出汗多、疲乏、无力等症状。只要有其中一项或几项,都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良好。
感冒心脏不舒服怎么办
警惕头晕乏力
人的一生得感冒次数可以说是多不胜数,但由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几率不到1%。而十岁左右的小朋友则是该病高发人群,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得感冒,都有发展成心肌炎的可能性,但是因为10岁左右的小朋友都在上学,功课繁重,抵抗力较弱,又喜欢到处跑,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治疗关键是绝对休息
患者需要有充分的休息,大幅减少体力活动,便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治疗手段。轻度心肌炎患者根本不用吃药,只要卧床休息,等症状完全消失了便可下床,但仍要休息3-4周,其间只能做轻微的日常体力活动。如果是有胸闷、心衰、心脏扩大现象的重度心衰患者,则要对症使用药物,症状消失后,休息1年左右,其间同样只能有轻微的体力活动,避免增加心脏负担。此外,看书、看电视等脑力劳动虽不用限制,但患者也不宜过度,免得伤神劳累。
而休养期间,学生一定要休学,上班族最好休长病假。因为小朋友自制力差,控制不住会跟同学打闹,跟着其他小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所以建议休学在家;成年患者在恢复期间,也只能从事轻微日常活动,如果要坚持上班就必须保证较低的工作强度,基本无需走动,上下班走路都慢悠悠的,直到医生判定心肌炎已经痊愈,生活就可以一切如常,不再有任何禁忌。
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医生的判定比较严格,只要有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在1-3周之前曾感冒过,就成为高度怀疑的对象,会要求患者接受治疗。很多朋友会觉得,为什么要那么严谨呢?因为心肌炎好治,预后又相当好,完全无任何后遗症,只要真正治愈了也不会复发,可如果错过治疗,后果极其严重。患者一定要认清该病的表现,如不积极处理,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会演变为慢性迁延心肌炎,严重者发展为心肌病,反复的心衰和心律失常严重地影响心脏功能,甚至会在日常生活中休克、猝死。
肺炎对小孩有什么影响 影响小孩心脏
肺炎严重的话会导致低氧血症的加重,导致心律失常的出现,血压下降,小孩机体所需要的氧气大大减少,心率呼吸加快,从而使心脏的负荷增加,严重的话会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紫绀等症状。肺炎还可以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心衰很容易造成婴幼儿的死亡。
小儿心肌炎患者严重吗
心肌炎严重吗不?很多患者都提出心肌炎严重吗这样的问题,那么现在说下心肌炎严重吗的相关知识:
心肌炎常是全身性疾病在心肌上的炎症性表现,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程度的不同,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严重可致猝死,诊断及时并经适当治疗者,可完全治愈,迁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导致心肌病。
病因: 细菌性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艾柯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如真菌,原虫等均可致心肌炎。但目前以病毒性心肌炎较常见。
发病机理: 以病毒为例,病毒感染时,通过血液循环,病毒从血液穿过毛细血管及血管周围间质而进入心肌纤维,在心肌细胞内膜繁殖复制,引起心肌细胞溶解,坏死、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病变后期可能是由于病毒或心肌抗原所诱发的体液及细胞免疫所致。
致病因素:
①过度运动、运动可致病毒在心肌内繁殖复制加剧,加重心肌炎症和坏死。
②细菌感染,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时,可能起协同致病作用。
③妊娠 妊娠可以增强病毒在心肌内的繁殖,所谓围产期心肌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
④其他 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等,均可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应卧床休息,以减轻组织损伤,病变加速恢复。伴有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中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有些具有抗病毒作用,如大青叶、板兰根、虎杖、草河车、连翘等,活血化淤类中药,可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肌代谢均可试用。改善心肌营养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A,三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等。均曾用于治疗,但效果尚难肯定。实验表明,中药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可调节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本病。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论,但重症心肌炎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心功能不全者均可应用激素。常用强的松,40-60mg/日,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6周一个疗程。必要时亦可用氢化考地松或地塞松,静脉给药。心力衰竭者可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心律失常者同一般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肌炎的生活护理:
心肌炎的症状变化多端,如疲乏、发热、胸闷、气短、头晕等,但也可能只有心悸(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手脚浮肿等。严重的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在严重的情况下,肿大的心脏肌壁可能会阻碍血液流进和流出心脏。这种疾病就叫肥大性心肌病,其症状包括疲乏、胸痛、气促及心悸。
感冒谨防心肌炎
感冒为什么会发展为心肌炎?
要说感冒容易变成肺炎,大家肯定不会奇怪。但感冒和心肌炎,一个是呼吸道疾病,一个是心脏疾病,看上去完全不搭界,又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专家表示,不是每个人感冒都会发展为心肌炎,但有时感冒病毒会直接侵犯心脏,损害心肌,而且,机体免疫反应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抗体,如果抗原抗体反应过度,可导致心肌炎症。
“临床中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是抗原抗体反应过度造成的。”专家说,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病,但主要人群集中在岁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抵抗力不强,又喜欢跑到人多的地方去,发生感冒的机会很高。
而且,他们的免疫反应又比较激烈,如果感冒很重,可能就有“心肌之危”。
心肌炎严重可猝死,要及时干预
心肌炎通常是重感冒后周出现,大部分情况下症状很轻, 家长可能还没发觉就过去了,但部分孩子的病情可能非常严重,有休克甚至猝死的危险。心肌炎如果不积极处理,以后还会转变为慢性迁延性心肌炎,导致反复心衰和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病等。“变成慢性病以后,孩子很多体育运动和日常的活动都受到影响,相当于残疾人一样,严重的必须要换心脏。”
专家表示,病毒性心肌炎只要在转为慢性之前积极干预,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孩子的心脏会像正常人的心脏一样,不留任何后遗症。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的意义非常大。专家指出,春秋两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若孩子感冒后2-3 周时间出现了乏力、头晕、胸闷、胸痛、气促、心跳快等症状,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及时到专科就诊。一般来说,症状轻的人即使不吃药,只要好好在家休息,大概一个月左右也能恢复正常活动。但若症状很重,就必须休学治疗半年到一年,才能慢慢恢复正常活动。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首要是防感冒
病毒性心肌炎一旦发生,会对心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相应的,患者日常的生活、学习也会受到影响。因此,为免事后“亡羊补牢”,不如先把预防措施做足。专家指出,预防病毒性心肌炎首要就是预防感冒。
“多做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感冒的根本所在。除此之外,还要避免过度疲劳,尽量少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与感冒人群接触。建议多开窗通风,多吃高营养的食物,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抵御感冒。对于经常感冒、体质弱的人,或处在感冒流行区的人,建议秋天接种流感疫苗,有24 个月的免疫效果。”
易感人群对感冒要更加重视,如果感冒了,一定要积极治疗,多喝水,休息好,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金银花、黄芪或病毒唑等抗病毒的药物,对防止感冒加重有帮助。切忌感冒后进一步劳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性更大。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卧床治疗?
专家说,轻症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如果有发烧,同时临床一些检验指标未达到正常,如血沉未降下来,说明病情还处在急性期,必须卧床治疗;重症患者在心电图未完全正常、心脏未缩小之前也必须卧床。只有等各项检验指标达到正常水平,患者才可以做一些日常的活动,但不能进行爬楼、跑步等激烈的运动,也不宜过度的脑力活动,必须再休息半年到1 年,才能完全达到治愈的效果。
心衰的原因有哪些
心衰的原因有很多,高血压、冠心病、由瓣膜的故障而引起的瓣膜症、先:性的心脏病、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心肌病,由外包围心脏€心包膜疾患,某种不规则脉等。所有这些心脏病,都可能陷人心衰的困境。如J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严重贫血等,即使没有心脏本身的问题,根据病情严]程度也常会引发心衰。冠状动脉一旦阻塞,被阻塞的那部分心肌很快就会失去收缩的力量,引起:范围的梗塞,出现急性心衰症状。心衰常表现为手足发冷、出大汗、意识混乱等情况。血液不能正常输出,积在肺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并吐出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状的血痰。急性心衰,是迅速出现的心悸、气促、活动受限、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不能平卧等症状,其原因往往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心律3常等。
登革热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登革热可引起的并发症:
心肌炎 :严重病例可发生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跳、气促、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
尿毒症 :多见于登革出血热患者,大量出血或急性血管内溶血可促进尿毒症的发生。
颅内高压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和眼葡萄膜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见于重型及登革出血热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窘迫,烦躁,发绀,双肺可闻干、湿性啰音。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2)<8.0kPa(60mmHg),早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常<4.7kPa(35mmHg),晚期PaCO2则可>6.0kPa(45mmHg)。
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生于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ase dehydrogenase,G6PD)缺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酱油样小便、气促、心率加快、贫血,标本检查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而潜血试验呈强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液中G6PD含量可在正常范围,而于1个月后才出现含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