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月宝宝不说话怎么办
26个月宝宝不说话怎么办
按理来说两岁的宝宝应该是学会说话了的,如果宝宝到两岁多还不会说话,那应该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看宝宝的舌脐带是否有粘连,看听力是否正常,看是否有其他的疾病,如脑瘫等,如果宝宝是因为生理性的原因不会说话,那就要赶快给宝宝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治疗的黄金时段。
如果这些原因都没有,那要讲其它原因,如果是因为父母和宝宝的交流过少而导致宝宝不说话,那家长应多与宝宝沟通交流,带宝宝去小朋友比较多的地方玩一玩,妈妈也可以带着宝宝咿呀学语,慢慢培养宝宝表达自己的情绪。
还有就是在家里教宝宝说话的时候,各种语言像方言、普通话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不同的方言,也会导致宝宝的语言发育落后,尽量是用同一种语言对宝宝进行一个语言的发育的启导,这样有助于他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1、0-6个月宝宝怎么进行早教
1.1、新生儿早教方法
心灵发展特点:刚刚出生的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
1.2、1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竖抱观景物、交谈、抓握听音、口嘴游戏、发声应和、逗笑、被动操、嗅觉和味觉开发。
1.3、2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选画、蹬踢彩球、侧卧、俯卧抬头、用勺喂食、触体感受。
1.4、3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拍打吊球、用肘卧撑、单肢遥控、坐抱、翻身90度、元音答话、见人就笑、识别爸爸。
1.5、4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注视小物体、追滚球、表示情感、拉坐、荡毛巾秋千、学坐、丰富触觉、练习侧翻身、学会舔食。
1.6、5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早教游戏:辨认物品、单手握物、手足戏球、学练180度翻身、藏猫猫、找妈妈。
2、什么是早教
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
3、早教的重要性
0-6岁早期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期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脑科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与关键期,因此,聪明树的早教专家认为,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根基。早期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0-6个月宝宝智能发展特点
0——6个月的宝宝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基本发展完全了,视觉也处在萌芽发展阶段。这一时间段的宝宝不是仅依靠某个单一的感官来感知世界,而是综合运用各种器官。所以,0——6个月的宝宝要在感官方面重点培养。
宝宝的听觉在怀孕5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基本发育完善了,所以,0——6岁的宝宝对声音是最为敏感的。你会发现,当你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有肢体上的表现,比如伸胳膊、踢腿,显得非常兴奋。由此可见,宝宝喜欢你这么做,也知道你在做什么。不要忘记,视觉可以补偿听觉的不足,所以,你在发出各种声音时,一定不要让宝宝看出声的个体或者动作,这点要牢记。
0——6个月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除了要多和他说话之外,还可以给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每次15分钟左右,音量稍小一些。记住,不要只给他听CD,否则他会只对机械的声音有反应。
0——6个月的宝宝是用语言来认识世界的,所以,家长们要尽可能多、尽可能早的和宝宝说话。
六个月宝宝早教内容有哪些
1、视觉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从出生到4岁时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宝宝对物体颜色和形状非常感兴趣,是宝宝感性认识世界的开始。
训练方法: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移动玩具刺激宝宝的视觉,带宝宝到户外欣赏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以扩大他的视野。
2、听觉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对声音的敏感,是语言发展的准备,是语言发生的基础。
训练方法: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3、动作发展关键期的训练
动脚Y,拍手,爬行……这些动作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以前。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和合理的外界刺激,宝宝的动作就能很顺利的发展。
训练方法: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3个月宝宝要怎么带
1、3个月宝宝要怎么带之日常护理
多带宝宝晒太阳:在宝宝三个月的时候,是可以带出门去的,不应该一直待在家里面,这样不利于维生素D的吸收,维生素D如果吸收的不多,就会让宝宝钙质缺乏,因为维生素D是可以促进钙质吸收的,所以一定要多带宝宝晒太阳。
锻炼身体多种反射:三个月的宝宝已经有最基本的反射了,比如说看到吃的会兴奋,看到人会有更大的反应等。这个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锻炼他们的各种反射,比如说排尿反射等,都是要父母慢慢来锻炼的,这样能省心很多。
意外防护:宝宝已经可以自已稍微的移动,翻身之类的。这个时候就更要注意安全上面的防护,以免把宝宝从床上或者沙发上摔下来。要派专门的人看着宝宝才好,这样才能保护宝宝的周全,减少意外的发生。
2、3个月宝宝要怎么带之饮食护理
如果宝宝一直都是母乳喂养的,在乳汁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没有必要添加其他的辅助食品,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应该每个3、4个小时就进行一次喂养,一天在六次左右,每次150ml,全天宝宝摄入的奶量应该以不超过1000ml为宜,并且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在这个时候适量的添加一些鲜榨的果汁或者蔬菜中,补充宝宝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和维生素C,一般一天只需要添加两次就足够了。
三个月左右的宝宝,最好的食物和营养摄取的食物还是母乳,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给宝宝提供丰富和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还可以增强宝宝的抗病毒能力和自身的免疫能力,如果因为工作的关系,白天没有办法进行母乳喂养,可以给宝宝食用一些成分比较接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粉,这个时候就不建议用米汤或者米糊给宝宝食用,会增加宝宝的胃肠道的负担。
3、3个月宝宝要怎么带之亲子游戏
元音答话:妈妈经常同宝宝说话,使宝宝经常发出元音。两三个月的宝宝喜欢说双元音,或拉长一个元音,妈妈要用夸张的口形同宝宝说话,会使宝宝也发出声音同妈妈对话。
宝宝自小喜欢喊叫是语言发育良好的开始,要鼓励宝宝说话,父母一边照料宝宝一边同他讲话就会激起宝宝与人对话的兴趣,宝宝独处时也会自己发声自娱,或者对着玩具说话。此时的发声是为以后早日学话做准备。
识别爸爸:爸爸要主动同宝宝玩耍,宝宝会感到父母是不同的,爸爸的胡须、气味、声音以及强健有力都与妈妈不同,多数宝宝都喜欢让爸爸抱,把自己举得高高的,经历一些惊险但感觉更加有趣。尤其是男婴,更喜欢惊险刺激,喜欢爸爸豪爽的笑。宝宝开始觉察辨别两个不同的人,一种是妈妈,一种是爸爸,都很爱自己。
四个月宝宝的发育指标
四个月宝宝总述:这个时期的宝宝,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比出生时长高10cm以上,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左右。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注:4月龄接种骨髓灰制炎糖丸、百白破疫苗
◎生理指标
发育指标
性别 身高 体重 坐高 头围 胸围
男孩 61.0-66.4cm 5.7-7.6kg 42.72cm 42.30cm 42.68cm
女孩 59.4- 64.5cm 5.3-6.9kg 41.56cm 41.20cm 41.60cm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
◎养育要点
1. 发展感觉动作技能,即视觉、听觉和触觉与肌肉活动的联合。如眼睛引导手去拿东西、听到声音准确转动眼睛和身体。多给宝宝听音乐,和宝宝说话。
2. 给宝宝做翻身操,锻炼宝宝的脊柱及泉水的肌肉,帮助宝宝学习翻身的动作。
3. 逗引宝宝说话,与宝宝做问答游戏,练习发声,学习“交谈”。
4. 适量加辅食,如鸡蛋、米粉、菜泥等。
5. 尽可能坚持母如喂养。母亲工作时,要三小时挤一次,促进母乳分泌。挤出的奶在冷藏状态下,可以留给宝宝第二天吃。
6. 有的宝宝已经会翻身,父母更要当心宝宝的安全。
加强与宝宝的对话很重要
0~12个月
与宝宝目光交流,随时随地与宝宝说话,宝宝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哭”;等3、4个月大时,开始会发出“咿咿啊啊”等单音;到了8个月大后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发出一些单字。
1.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
和孩子的第一阶段沟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宝宝们通过看见妈妈的说话与表情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2.与宝宝接触的任何时候都要与宝宝说话
每一次的声音交流都会让宝宝的听觉变敏锐,不管是换尿布、喂奶或洗澡时,都要随时随地保持与宝宝说话的习惯。
3.回应宝宝的牙牙自语
只要妈妈经常回应,宝宝也会开始学着表现自己的感觉,而且情绪也会更明显易懂,在与宝宝应答时最好边说边抚摸宝宝,更能强化亲子的交流。
宝宝几个月才会说话
通常到10个月以后,有的婴儿就会发出他的第一个有意义的音节,一般是爸爸、妈妈等容易发的音,之后,语言就像他们每天的食物一样,不断地存储进他们的大脑,词汇量成倍地增长。这也显示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地发育,负责语言的区域日益活跃。
1、1—3个月:能够发出简单的单音节,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生理现象;
2、4—6个月:如果有人和他说话,会咿咿呀呀地回应,能够发出笑声;
3、6—9个月:听到声音会寻找,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会试着模仿大人的声音,发出一串的呀呀学语声;
4、1岁:出现有意义的语汇,如:爸爸、妈妈,知道挥手表示再见,能够模仿简单的声音,能够指认常见物;
5、1岁半:会话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词语与人交流、表达意思,明白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会跟着大人学说单字,如:车、喝、饭等;
6、2岁:能够使用简单词汇说出不完整的句子,如:表达需求时说“喝水”、“给我”等,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两个字,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句子。
十三个月宝宝发育情况
13个月宝宝语言发育能力
有的宝宝能够说出一两个成人能听懂的句子。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说出人生中的第一句话——这是成长的里程碑。在宝宝语言发展的最初时期,父母不要泛泛地和宝宝说话。比如,当宝宝闹着要到外面去玩,而这时外面正在刮风下雨,暂时不能带宝宝到户外活动,父母不要说:宝宝是个乖宝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而是要具体地告诉宝宝:外面正在下雨,刮很大的风,现在不能出去玩,等到雨停了,我们再出去玩。如果宝宝不理解妈妈的话,可以带宝宝到外面亲自看一看下雨的场面。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绝大多数能够听懂成人一些话的意思了。但是,大多数幼儿还不能用语言来回应父母,常常通过动作、手势、声音等表示他的意思。幼儿通过肢体语言,能做出一两个让成人明白的示意。
在对十三个月宝宝发育情况认识后,在对十三个月宝宝照顾上,要注意食物的选择,一定要合理,这样对宝宝身体成长有帮助,宝宝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这样对宝宝身体维生素补充有很好效果,这点家长要知道的。
宝宝几个月会叫妈妈
宝宝出生时的哇哇大哭,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正式的语言表达。开始,他是用舌头、嘴唇、上颚和任何新长的牙齿来发出声音,头一两个月是“哦”和“啊”,不久之后,就能咿咿呀呀了。
1、4-5个月:宝宝可能偶尔会蹦出第一声“妈妈”或“爸爸”来。这可不代表宝宝会说话了,爸爸妈妈先别激动,这时宝宝还没有真正把这些词和你们联系起来。要到宝宝1岁左右才能明白“爸爸妈妈”的真正意义。
2、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当他喃喃自语或发音时,妈妈在一旁听着觉得很有趣,其实这是宝宝在模仿类似大人的语气和声调,也是学习说话的一种方式。妈妈可以给宝宝读书来鼓励他的牙牙学语,也可以多对宝宝说话,让宝宝多模仿,锻炼语言能力。
3、12-17个月:这时宝宝已经能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并能准确说出词语。宝宝甚至会练习变换声调,在提问题时,把语调升高,提出一个正确的疑问句式。这时候宝宝渐渐地意识到说话的重要性,以及语言在表达他的需要方面具备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