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怎么清理 太深太用力恐伤耳膜
耳垢怎么清理 太深太用力恐伤耳膜
真的忍不住想清耳垢的话,尽量使用柔软的器具清除,小心不要挖得太深、太用力,以免挖破耳膜或皮肤,而且要避免与别人共享器具,不过当耳垢过多而导致不适时,还是向耳鼻喉科医师求助,不要自行滥挖,比较安全。
棉签掏耳朵的危害 棉签能不能把耳朵掏干净
棉签虽然很软,但是棉签在掏耳朵的时候在带出耳垢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可能会影响听力,甚至是损伤耳膜。
耳垢怎么清理 耳垢的作用
耳垢像哨兵,守下着外件道的大门。它可以维持外耳道的清洁。当空气中的尘埃、细微异物进入津道时,就会被耳垢挡住,使其不易深入耳内。耳垢也是消声器,对外界传入耳中的各种声音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鼓膜的刺激.从而保护听力。
耳垢怎么清理 耳垢的好处
耳屎又名耳垢,学名耵聍,俗称耳屎,由外耳道腺体(皮脂腺及耳蜡腺)的分泌物和外耳道皮(皮肤死掉的角质细胞自然脱落)所构成。
耳垢可保护耳朵,还有杀菌效果。耳垢位于外耳道的毛发及表皮上,可抵挡外来细菌、霉菌、灰尘,甚至是虫子等外来物质的干扰,让外来物质不至于进入耳道深处。
保护耳朵健康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少挖耳垢:耳垢是一种外耳道的分泌物,有保护功能,不需要特别清理,不适当地挖耳会导致外耳道炎,甚至造成鼓膜外伤穿孔,引起中耳感染,影响听力。如耳垢过多堵塞外耳道,可到医院进行清理。
二、游泳时最好使用耳塞,耳朵进水后要及时擦干,避免诱发耳内感染。同时避免深潜水。一是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伤,二是易引起眩晕,引发危险。
三、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
四、远离嘈杂环境:久处噪声环境会导致耳内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造成噪声性耳聋。
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戴耳机听音乐;总用一侧的耳朵听电话或通话时间过长;长期精神紧张,不能合理安排作息。
论掏耳朵的影响
1 当你清理耳朵时,稍有不慎就会把细菌带进耳朵里
来自伦敦大学分子微生物学的高级讲师Adam Roberts博士认为,耳朵拥有自己的生态环境和混合菌群,如果受到干扰的话,可能会导致潜在感染。他说:“如果细菌平衡被改变,不仅有可能带入一些新的致病细菌,也有可能引起耳朵内部的损伤。”
2 棉签等掏耳朵的工具可能会导致耳朵感染
将棉签等工具放入耳朵是清理耳朵内部最快的方式。研究人员针对87个患有外耳道炎的儿童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70%的患者曾经在感染前的一周之内用棉签清理过耳朵,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每天都会使用棉签。
另外一项针对尼日利亚成年人的调查报告显示,随意使用物品清理耳朵是造成耳朵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天哪,怎么会有人将物品随意伸入自己的耳朵呢?
3 从本质上说,有些耳垢其实是很重要的
你的耳朵其实会像传输带一样进行自动清理,耳垢则扮演着跟让传输带平稳运行的润滑油一样的角色。用棉签等工具可能无法将耳朵里面的污垢清理掉,甚至可能将它们推到耳道深处去。
4 没有耳垢,你的耳朵可能会干裂
耳垢是可以抗菌的,相当于我们身上涂抹的凡士林。它会滋润你的耳朵,防止出现干裂等状况。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人们曾经在维多利亚时期建议使用耳垢作为润唇膏哦。
5 清理耳朵会使你摔倒
好吧,清理耳朵可能也不会让你摔倒。但是,掏耳朵的确有可能让你的平衡能力受到一些影响。德国的一项针对200名例患有外伤性耳鸣病人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耳朵穿孔都是由爆炸和用棉签掏耳朵造成的。
6 耳烛可能会让你变聋
耳烛就是将空心蜡烛放到耳朵里点燃,然后将耳垢吸出来。这样的清理方式听起来既危险又荒谬。目前,并没有实际的科学研究能够证实耳烛的功效,倒是有不少人因为耳烛而出现面部烧伤、耳膜穿孔甚至耳聋等情况。
7 清理耳朵可能会导致耳鸣、耳聋等症状
将棉签等工具扫到耳朵里可能会导致耳垢堵塞。本来耳垢是可以自行排出的,但是因为你的干扰,它会在耳朵里面像砌墙一样堆积。在美国,每年都有超过1200万的人因为耳垢堵塞而进了医院,其中有800万人需要进行清除手术。时间久了,耳垢堵塞将会导致各种可怕的问题,比如耳聋、耳鸣、耳朵有异味等等。
8 棉签上的棉花可能卡在耳朵里
事实上,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候,人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耳朵里卡了一团棉花。你能想象一团在你耳朵里待了几个星期、导致耳朵发炎的棉花被取出来时的样子吗?那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9 掏耳朵还有哪些更安全的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非处方滴耳液来软化或者去除多余的耳垢,也有专家建议使用橄榄油(在尝试之前最好询问一下医生的意见)。另外,如果你觉得耳朵里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考虑让耳鼻喉专家帮忙清理一下。(文章出自:Buzzfeed,编译:陈嘉)
千万别再掏耳朵了记住这7件事
1、你会将各种细菌引入耳道内
耳垢分成“干的”和“湿的”两种,东亚人包括中日韩人的耳垢绝大部分都是干的。
耳道内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态平衡,如果人为地去干扰、去掏耳朵,反复过度掏耳朵可能会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痒甚至皮肤破损感染等。若尖锐挖耳勺掏的过深可能损伤鼓膜,导致耳朵被感染。
另外挖耳朵时常会引起或造成外耳道皮肤的机械性损伤,使细菌乘虚而入,这些都可能会引起感染,尤其是霉菌感染。
2、棉絮残留在耳道,可能导致感染
不太建议经常使用棉花棒来清除耳垢,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把耳垢推进耳道深处,推到了耳朵无法自动清理的地方。
耳垢被困在深处的同时也让真菌,细菌以及病毒在外耳处堆积起来,让我们有可能感到疼痛并感染。如果把耳垢推到了更深处,导致耳膜破裂,那就不是疼能形容的了。
此外,棉头可能脱落而卡在耳道内,所以棉签最好用于清洁外耳。
3、耳朵有自我清洁功能
耳垢自然排出来的原因有很多,就其动力来讲,主要来自于颞颌关节的运动。当人咀嚼、说话及张闭口(如打哈欠等)时,颞颌关节的运动带动外耳道壁,形成外耳道结构的特定蠕动样变形运动,从而将耳垢排出体外。
所以当耳朵产生痒的感觉,并感觉到有堵塞的感觉时,可增加咬合动作,以帮助耳垢排出。不要用指甲、火柴杆等挖耳垢。因为指甲内常存有大量细菌,火柴杆表面也有许多不洁之物。
4、没有耳垢的耳朵可能会“枯萎”
耳垢是耳道内的分泌物,内含油脂与防菌的酵素,能保护耳道的皮肤。耳垢相当于身体的凡士林,它会滋润你的耳朵,如果耳朵过于干燥,就会变得干裂、“枯萎”。
实际上耳垢的保湿效果很好,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曾用耳垢当做润唇膏(受不了啊)。
5、耳垢过多会造成听力减弱
外耳道耳垢填塞,是传导性弱听的常见原因。少至中量的耳垢不会减弱听力,但当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时,有可能造成传导性弱听和耳朵的不适。以下是常见的情况:
①耳垢特别多(尤其是油性耳垢)及外耳道皮肤新陈代谢较慢的人,耳垢排除能力比较差),有可能发生耳垢堆积在外耳道,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耳垢塞子”塞住外耳道,造成听力下降,并有耳塞和痕痒的感觉,甚至耳鸣。
②游泳或洗头之后,水浸入外耳道,耳垢因吸收水分而澎涨,完全堵塞耳道。患者可能突然觉得听力减弱,并有耳痛的感觉,待干爽后,才恢复正常。
6、过度清理耳垢会影响听力
当你把东西塞进耳朵,如棉签、耳机等,耳垢会形成一个“栓塞”。每年有800万美国人因为这个问题要进行洗耳。更严重的是,这还可能导致耳聋、耳鸣等可怕的问题。
7、如果非要掏,有更安全的方式
滴耳剂可以软化或清除多余的耳垢,通常,这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办法。
滴耳剂指滴入耳道内的液体药物制剂,一般以水、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为溶剂,对耳道起着清洁、消炎、收敛等作用。
【滴耳剂的用法】
①将滴耳剂用手捂热以使其接近体温;
②头部微向一侧,患耳朝上,抓住耳垂轻轻拉向后上方使耳道变直,一般一次滴入5~10)滴,一日2)次,或参阅药品说明书的剂量;
③滴入后稍事休息5)分钟,更换另一只耳;
④滴耳后用少许药棉塞住耳道;
⑤注意观察滴耳后是否有刺痛或烧灼感;
⑥连续用药3日患耳仍然疼痛,应停止用药,及时去医院就诊。
临床上一部分病人的耳垢油性很大,非常粘稠,俗称“油耳”,不容易自行排出,时间长了会形成耵聍栓塞外耳道,造成听力下降,外耳道炎症等疾病。栓塞后耵聍很难自行取出,需要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耳朵一按就疼怎么回事 原因2:可能是不正确的挖耳所致
平时有的人喜欢用尖锐的指甲或挖耳工具掏挖耳朵,很容易碰伤耳朵,尤其是耳朵洞口处,我们想着要把耳饰挖出来,会稍微用力一些,就容易弄伤耳朵洞口处,出现一按就疼的症状。
改掉不正确的挖耳习惯,定期清理耳垢,日常明显感觉耳垢较多的时候,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耳垢清理。他们通过专业设备,能有效的清除耳垢,也不会对耳朵产生感染。如果我们自己通过耳勺进行清理,切不可太深入,清理前一定要做好除菌处理。
为什么耳朵会痒 耳朵痒痒怎么办
有些理发厅等场所有掏耳服务,往往所使用的耳扒子不够干净,甚至可能带有其他客人的细菌,人在抵抗力弱的时候,就很容易受感染霉菌。
耳垢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用棉签清理容易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
可用盐水、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来清洗耳朵,配合专门的滴耳器。另外清洁液体可先通过涂抹在手腕上测试自身是否对其过敏。
清理时一定要避免让人不经意的碰到,特别是受到擦撞或惊吓,很容易弄破耳膜而导致中耳炎或听力受损。
掏耳朵如果太用力,会抠破皮,太深会弄破耳膜。因此在掏耳朵时,如果有碰到东西的感觉就要停下来,那表示已到尽头,千万不能觉得有碰到东西,想要更深入。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按摩有效
1、用热的橄榄油:一两滴橄榄油或者矿物油能够暂时地减轻疼痛。像给婴儿热奶一样,把装有油的瓶子在水里热上几分钟,在滴入耳朵之前要在自己手上测试一下温度。
2、热敷:有两种办法可以用热来减轻耳朵的疼痛。你可以用一块中等大小的加热过的布把它放在疼痛的耳朵上面。或者你可以打开吹风机用最低档直接来给耳朵通道里的空气加热。把吹风机放在离耳朵6~12厘米的地方,使用吹风机不能超过5分钟。
3、多喝水:喝很多的水或者果汁不仅仅能帮助减轻疼痛的症状,而且重复的吞咽动作可以帮助清理耳咽管。咀嚼和打哈欠对清理耳咽管也很有好处。
4、勿频繁清理耳垢:在去游泳之前每天都清理耳朵,可能会使耳朵推动在游泳时需要的保护。耳朵里的耳垢可以起到保护和润滑的作用。所以在清理耳朵的时候,不要伸进去挖耳垢,只需要简单地用一块干净的布擦拭耳就可以了。
5、请医生帮忙:如果你的耳痛是由于耳垢堆积过多所引起的,你可以去医院请大夫帮忙清理。如果你决定自己在家中清理,记住一定要极其小心地用镊子夹出大块的耳垢,而对于细碎的耳垢可以用棉签轻轻地在耳道外部清理,千万不要用挖耳勺使劲乱挖,以免弄伤耳膜。
耳垢怎么清理 外耳道自动清洁耳垢
一般所知耳垢可分为干性和湿性。台湾人湿性耳垢者比例约20%、日本人湿性耳垢者比例约16%、白人湿性耳垢者高达90%、黑人湿性耳垢者高达99.5%。大部分的耳垢不需要清洁,因为外耳道有自动清洁的功能,使耳屎由内往外慢慢输送出去。
为什么耳朵会痒 耳朵掏不得
如果抠破外耳道的皮肤,会感染细菌而引起外耳炎,出现红肿、炙热感以及剧痛。外耳炎如继续扩散,会透过耳膜形成中耳炎。慢性炎症痊愈后,皮肤组织细胞会增生变厚,使耳垢增加不易排出,耳道愈来愈窄。
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若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听力。
为什么不能用棉花棒掏耳朵
增强认识
耳朵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耳朵敏感、脆弱,掏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朵感染,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平时大家都喜欢用棉花棒掏耳朵,觉得既方便又省事,但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对的!
医生一直提醒大家,不要用棉花棒清理耳朵,但很多人都不理会。除了棉花棒,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挖耳朵。因为,这会把耳垢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
耳垢其实并不脏
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功能,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千万不要再用棉花棒掏耳朵了!切记,危险!
耳朵有自洁功能
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但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些人的耳垢就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耳垢太多,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医院找医生帮忙比较好。
耳垢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但因为人们总是用棉花棒清理,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