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推四横纹100次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推四横纹100次

位置:在掌面食,中,环,小指的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推拿手法:推法。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推100-300次。

推拿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化积消胀,理中行气,退热除烦。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揉足三里100次

位置:膝关节外侧间隙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50-100次。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致,按揉足三里有利于调理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问题。


小儿鹅口疮按摩哪里

小儿鹅口疮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推拿方法:

推指三关

按摩者以一手拇指桡侧沿患儿食指绕侧面自指端向指根推食指掌面的上,中,下散结,即风,气,命三关50-100次。

推六腑

患儿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面沿患儿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横纹尺侧501-00次。

清天河水

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

分推大横纹

按摩者以两拇指自患儿掌横纹中总筋处向两旁分推腕横纹50-100次。

清胃经

按摩者以拇指,食指二指固定患儿拇指及其掌指关节,以另一手拇指指腹或桡侧面,自患儿掌根推向拇指根,即推大鱼际外侧缘50-100次。

揉运内劳宫

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揉运患儿内劳宫(掌心中央),50-100次。

捣揉小天心

按摩者一手持患儿的手,使其掌心朝上,用另一手中指端捣揉患儿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50-100次。

按揉足三里

按摩者用拇指按揉患儿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50-100次或3-5分钟。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用吗

小儿肠痉挛推拿有一定治疗效果。

小儿肠痉挛属中医中的“肠气病”,多因气候变化,护理不当,导致小儿欺负受风寒冷气侵袭,寒邪凝结肠间,导致气滞,经络不通,气血壅阻不行而引发的腹部剧烈交通。通过推拿相关穴位有调理脾胃,扶正祛邪,通经活络,补中益气之功,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肠痉挛。

补脾经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或将患者拇指屈曲,推拿者用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反复操作100次。

清大肠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食指桡侧缘,自虎口向食指尖直推,推100次。

运内八卦1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上,另一手以食指,中指二指夹住患儿拇指,并以拇指端自患儿掌根处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推动,反复操作100次,操作时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

拿肚角5-8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以双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向肚角穴(脐下2寸,旁开2寸)处拿5-8次。

揉板门300次: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按揉患儿手掌大鱼际处为“揉板门”,反复操作约300次。

推四横纹100次:儿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称四横纹,操作此法时,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患儿侧方,一手握住患儿手掌,使其四指伸直并拢,掌心向上,另一手四指并拢从患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操作100次。

推拿可以治愈厌食症吗

推拿按摩可以消食导滞,益气健脾,从而提高人们的食欲。但在进行推拿按摩时,一定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还需要专业的操作手法。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了解按摩疗法吧。

按摩能消食导滞、燥湿运脾、益气健脾,从而增进食欲,强壮身体,一般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每天1次,7天为1疗程,3天后可再进行第2个疗程,患急性传染病期间可暂停。

【按摩疗法】

1.乳食积滞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面退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运水入土5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2.痰湿困脾

(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O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两拇指指腹端分推大横纹50次;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按外劳宫50次,揉一窝风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示(食)指捏神阙穴1分钟,以脐周皮肤微红为度;再用拇指指端持续按压足三里、丰隆穴各2分钟。

(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示(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

给小儿健脾胃不妨试试推拿按摩

要求:

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

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

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

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揉天枢100次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1个。

推拿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轻轻按揉50-100次。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好处:天枢穴是人体的重要枢纽,按揉该穴位有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功效。


如何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

通过按摩足三里治疗小儿乳食积滞:足三里穴是按摩腹部经常使用的一个穴位。当 胃肠不舒服时,需要按摩足三里穴。(1 )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脾经、清大肠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 用拇指指腹面推六腑10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揉板门2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运水入土 50次。(2) 取仰卧位,用掌摩法摩腹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枢穴2分钟。(3) 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遍,再用禅推法推两侧脾 腧、胃腧穴各1分钟。

六种按摩方法帮助宝宝消化

注意事项: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 5~10分钟即可,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 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爸爸妈妈能坚持对宝宝进行推拿按摩,可健体强身,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介绍一种治疗宝宝消化不良、胃口差的家庭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具体手法如下:

1.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 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按摩图 小儿支气管哮喘按摩手法

症状: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喉间痰鸣,声高息涌,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膈满闷,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指纹深红。

按摩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清肺经300次,清大肠2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掌小横纹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揉天突20次,分推膻中2分钟,揉丰隆2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拇指分推肩胛骨100次。

症状: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多沫,形寒无汗,面色晦滞带青,四肢不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滑,指纹淡。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先用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揉小天心,外劳宫,一窝风各50次,推三关300次,继用右手食指,中指作黄蜂入洞50次,然后用双手中指按揉两风池1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用右手一次揉天突20次,揉膻中4分钟,揉乳旁,乳根各2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右手擦背1分钟,按揉肺俞20次。

症状:咳喘无力,面色㿠白,语声低微,气短懒言,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次温,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右手,右手依次推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小天心50次,揉掌小横纹100次,揉上马,外劳宫各50次。

2.患儿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擦膻中,以擦热为度。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手食指,中指揉肺俞30次。

症状:咳嗽痰多,面色萎黄,肌肉萎弱,困倦乏力,纳呆食少,胸脘痞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少,脉缓无力、

按摩方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患儿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补脾经,肺经,肾经各300次,推四横纹100次,逆运内八卦5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上马,合谷各50次。

2.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其右侧,先用双手拇指,食指合手捏神阙,以微红为度,继用双手拇指按揉足三里5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双手拇指,食指自下而上捏脊5-7遍。


推拿按摩给小儿调脾胃的方法

要求

一、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

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二、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三、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四、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第一步

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

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

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清大肠经150次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呈一直线。

推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此处为清大肠,推100-300次。

推拿要领:用力宜均匀柔和,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

好处:清利肠俯,除湿热,导积滞。


小儿便秘的按摩治疗方法

【按摩治疗】

(1)治疗原则:润肠通便。若实秘,宜泻热通便;若虚秘,宜益气养血。

(2)治疗步骤

①清大肠:用右手拇指桡侧面,自小儿虎口推至指尖200次。

②按揉膊阳池:以拇指或中指端着力,揉小儿手背腕横纹中央凹陷中之后3寸处100次。

③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方向环行抚摩5分钟。

④揉天枢、足三里穴:以拇指或中指端揉脐旁2寸天枢穴、下肢足三里穴各50~100次。

⑤揉龟尾:用拇指或中指端揉小儿尾椎骨端100次。

⑥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100~200次。

⑦若实秘

a.清天河水:用拇指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沿前臂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200次。

b.退六腑:用拇指罗纹面或食指、中指罗纹面着力,沿小儿前臂尺侧,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100次。

c.搓摩胁肋:小儿两手抬起,或放于头上,术者用两手掌从小儿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穴处100次。

d.运内八卦: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在小儿手掌心四周八卦穴作运法50次。

⑧若虚秘

a.补脾经:用拇指罗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罗纹面旋推300次。

b.推三关:用拇指或食、中两指罗纹面着力,沿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200次。

c.揉二马:用拇指端揉小儿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处100次。

d.捏脊: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脊柱正中肌肤,自龟尾穴捏至大椎穴,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并用力提拿3~5遍。

(3) 疗程:每天按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经按摩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后,仍须继续按摩,直至排便正常。

【注意事项】

(1)注意调节饮食,多吃水果及多纤维蔬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增强小儿自主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小儿身体素质。

相关推荐

小儿受惊吓了怎么按摩

小儿受到惊吓哭闹不休时,通过对相关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缓解小儿惊吓的作用,主要手法有以下几个:心经定位: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中指之间往指根处直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功效:心经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的作用,主治小儿惊烦不宁,夜啼,五心烦热,高热神昏,身热无汗,失眠等症。清肝经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

小儿肚子疼手法 小儿虫积导致肚子疼按哪里

1.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揉小儿手背侧腕横纹正中的穴位(一窝风)100-300次。2.将食指放在中指上,按揉位于小儿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的穴位(外劳宫),以拇指螺纹面左右揉之,5-10分钟。3.用拇指或食指,中指二指直位于小儿前臂桡侧(拇指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的穴位(三关),自腕向肘,100-200次。4.患儿仰卧,以手掌心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5分钟。5.患儿仰卧,用中指端或掌

六种按摩方法帮助宝宝消化

1.按揉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向小指横纹 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2.按揉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

小儿百日咳手法

清肺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另一手拇指指腹由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100-500次。清胃经:一手托住小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自小儿掌根至拇指根部,100-500次。运内八卦:一手持小儿的手,另一手食指,中指两指指腹按压在掌心上,自乾卦起兑卦止,以顺时针方向运揉100-500次。揉小天心:一手持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指端揉按小天心100-300次。揉掌小横纹: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

穴位按摩助宝宝消化不良

第一步:补脾经小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行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300次。第二步:大肠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的桡侧缘,从指尖开始到指根所形成的一条直线上。大肠可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调理小儿肠道功能。在进行时可将小儿的食指固定,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端沿着穴位

小儿疝气怎么

补脾经100次患儿仰卧位,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拇指末节螺纹面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动,也可以将患儿拇指屈曲,者以拇指螺纹面循患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反复操作100次。清肝经100次患儿抱坐位或仰卧位,者站在患儿侧方,一手扶住患儿的前臂,另一手以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是直接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反复操作100次。拿肩井10-20遍患儿正坐位,

小儿感冒发烧图解 小儿感冒发烧手部

1.清天河水: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用另一手食指,中指二指指腹沿患儿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即大陵至洪池50-100次。2.六腑:按摩者用拇指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沿患儿前臂尺侧自肘向腕横纹尺侧50-100次。3.清肺经:按摩者一手握住患儿的手,使其掌心向上,以另一手拇指螺纹面自患儿无名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向指尖其末节掌面之螺纹面50-100次

小儿治疗宝宝腹泻方法

1、补脾经方法:旋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2、清大肠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100-300次。3、揉板门方法: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4、运内八卦方法: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沿此圆周顺时针掐摩称“

如何按摩治疗宝宝感冒

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可降至正常,而导致发热的因素亦同时清除,这种情况孩子的体温一般不会在短期内再次升高。假如在按摩治疗后,孩子体温降至正常,或比原来有所下降,而致热的因素未被清除,则孩子的体温可能再次上升。此时,若再以方法治疗,体温可再次下降数小时。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另外,风寒感冒可取生姜三片、老葱白二节、红糖少许,熬制成汁,温热替代水服用。风热感冒可取桑叶3克、菊花5克、冰

宝宝止呕吐怎么

小儿呕吐应该分型进行: 寒吐操作方法:补脾经,横纹向板门,揉外劳宫,三关,天柱骨,揉右端正,揉中脘。补脾经:者以右手食指置于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拇指置于其拇指末节背侧,使其拇指微屈,以左手食指,中指二指夹持固定患儿腕部,用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子拇指尖向拇指根200-300次。2.横纹向板门:者一手持患儿手以固定,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法自腕横纹向拇指根,100-300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