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什么汤驱寒 黄芪牛肉汤
冬季喝什么汤驱寒 黄芪牛肉汤
原料:黄芪、党参各12克,牛肉,适量盐和胡椒粉。
做法:
1、将黄芪、党参各12克洗净,放在双层纱布袋内封住口做成中药包。
2、牛肉洗净切块煮去血水,与中药包和姜、葱大火煮开,撇去浮沫。
3、加料酒,小火炖两小时,最后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即可。
功效: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有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牛肉则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的功效。
体虚怕冷中医药膳方帮你驱寒调理
体虚的人到了冬天就会特别怕冷,而体虚也分为很多种,血虚、气虚、阳虚的人都会怕冷,血虚怕冷可以喝鸡丝阿胶汤,气虚可以喝黄芪牛肉汤,阳虚可以喝干姜肉桂羊肉汤。
血虚怕冷喝鸡丝阿胶汤
很多女性怕冷,多是由于血虚。女人在经、带、胎、产时期都可能造成失血,而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都会导致血虚。女性血虚有寒者,一般都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乏力、四肢怕冷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不妨试试鸡丝阿胶汤。
原料:鸡胸肉100克,牛奶,阿胶,姜,盐2克。
做法:鸡胸肉洗净、切丝;阿胶浸透发开、洗净切块,放沸水锅内煮2小时,捞出沥水;生姜洗净,去皮切片;鸡肉丝、阿胶、姜片、鲜牛奶同放炖盅内,盖上盅盖;隔水炖1小时,取出,加入精盐调味即成。
点评:阿胶为补血佳品,尤适宜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阿胶既能补血,又能滋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
气虚怕冷喝黄芪牛肉汤
徐阿姨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很郁闷,因为怕冷又容易出汗。自己明明很怕冷,怎么可能也出汗呢?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气”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控制毛孔开阖的功能,因此,当人“气虚”时,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减弱,也难以控制毛孔的开阖和汗腺的分泌,从而出现怕冷又爱出汗的症状。气虚体质的人除了怕冷和爱出汗外,还有肌肉松软、体力差、易感冒且感冒后康复较慢等表现。这类人不妨试试黄芪牛肉汤食疗。
原料:牛肉1000克,黄芪,党参,大葱,姜,料酒,小葱,胡椒粉1克,盐。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装于双层纱布袋内封口做成中药包;牛肉洗净、切块,姜、葱洗净;沙锅置大火上,倒入鲜汤2000克,放入鸡骨架、牛肉块、中药包煮沸,撇去浮沫,加姜、葱、料酒,移至小火炖熟,拣去中药包、姜、葱、鸡骨架,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葱花即成。
点评: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能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所以该汤适宜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黄芪可以跟牛肉一起炖汤吗 黄芪牛肉什么时候吃最好
春季气温变化快,老幼体弱者更容易反复感冒,中医上称为“表不固”,此类人若常吃黄芪牛肉汤,可以筑造起一道抵抗感冒的屏障。
防风黄芩牛肉散汤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之一,从元朝起就被用来预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处方。在这里,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科程志强博士向大家推荐一个好方法,做一道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功效和玉屏风散一样的汤。
这道汤叫做防风黄芪牛肉汤,在这道汤的备料中,用药和玉屏风散完全相同,也是黄芪、防风和白术为主药,只不过要做成的是药膳而不是汤药。
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做起来并不麻烦,先准备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钟后将牛肉捞起,在凉水里过一下。
然后在锅里放适量的水,将洗净的黄芪、白术、防风、红枣放进锅里,搅拌均匀,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时。接下来把煮好的牛肉块,放入已经煮了半个小时的药汤锅里,改用小火再炖两小时,等到牛肉熟透,将黄芪、防风、白术捡出来,然后加入适量盐、葱、姜后,继续用大火再煮8分钟,最后放少许味精,这样这道防风黄芪牛肉汤就做好了。
这道药膳能够益气补肺、养心安神,强身健体,平时容易感冒、体质虚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预防感冒。
另外,由于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时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也能有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过,程博士提醒,药膳只作预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还是吃玉屏风散效果更好。
吃羊肉最佳时间
冬季的早上食用最佳。
一是因为羊肉是温性,早上喝养胃,中午和晚上服用效果没那么明显;二是冬季寒冷,早上刚从温暖的被窝醒来更是怕冷,但羊肉可以驱寒,有暖身的作用,做成的羊肉汤驱寒效果更赞,而夏季喝相对容易上火;三是冬季人容易没精神,而羊汤营养丰富,喝后可快速提供能量,打起精神,有补益身体,开胃强身的功效,因此推荐冬季的早上食用羊肉最佳。
气血亏虚 专家支招食补方
进入寒冬,本来体质虚弱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病人在治疗时仍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更易损伤体内正气,不少人出现了气、血、阴、阳亏虚的症状。对于这一特殊人群,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值得推荐的驱寒补气血经典名方是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多吃鸡肉、兔肉、牛肉和羊肉
中医强调秋冬进补,因为秋冬季人体的机能处于“收”和“藏”的阶段,此时进食滋补的食品可得到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像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人,本身体质虚弱,加上在治疗时需服用免疫抑制剂,更伤害人体正气,不少患者出现气、血、阴、阳亏虚,因此利用秋冬季,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对疾病的康复更有帮助。
专家建议,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在冬季可多吃鸡肉、兔肉、牛肉、羊肉等以补充气血,同时配合一些中药材如黄芪、当归、附子、高丽参、阿胶、首乌、红枣、桂圆肉等。来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经典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中医风湿科医师常常推荐给这类病人的食疗方。但关彤提醒说,并不是所有的风湿病病人都适合秋冬进补,比如湿热体质者,如果盲目进补反而会加重病情。
当归生姜羊肉汤驱寒补血
当归生姜羊肉汤的主要材料是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药材,有活血养血补血的作用,生姜则能解表发汗、温中散寒,前两者配以温补的羊肉,可起到驱寒温中补气血的作用。这道药膳不但适宜体质虚寒的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人日常作为辅助调理时食用,对于怕冷的贫血患者以及产后气血两亏的女性身体的恢复也很有帮助。
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
材料:当归20~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适量调料。
制作:将羊肉洗净切块,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一齐放入砂锅中,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直至羊肉熟烂为止。取出当归和姜片,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即可喝汤吃肉。
提醒:这道药膳的功效和味道跟所选材料的比例密切相关。如果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多,功效可能更明显,但药味更浓,作为日常食疗的汤剂难被一般人接受。因此,建议咨询医生,根据辅助治疗的目的适当调整选用材料(主要是当归和生姜)的用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定期服用才更有效。
黄芪牛肉汤怎么炖
材料
牛肉250克,黄芪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红枣10枚。
做法
将食材选择好后,开始洗牛肉,并切成块状,放入到肺水中焯水,能够去除牛肉的腥味和多余的油脂。牛肉焯水不需要太久,以免牛肉过老,焯完水的牛肉放入到冷水中备用。另起锅,导入适量的水,放入黄芪、白术、防风、红枣等食材,大火煮半小时,等食材煮熟烂后,倒入焯水后的牛肉,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在出锅前,将黄芪、防风、白术单独分离出来,这些是不吃的。最后加入盐、味精等,用大火煮8分钟进行调味和收汁便可以了。
冬季养生药膳 参芪猪肉汤
用料:黄芪30克,党参30克,猪瘦肉200克。
做法:用小火将三者一起炖沸,加入少许盐调味,喝汤吃肉,1剂吃两天。
功效:参芪猪肉汤具有健脾补气、补精强壮的功效。适用于脾肺两虚见有头晕、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者。冬季喝这款药膳可以调理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