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位置
肝脏的位置
肝脏作为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看,肝上界与膈穹隆一致,成人肝的上界一般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水平,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我们正常的肝脏是呈红褐色的,它的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脏对人体是很重要的,同时它也很容易受到损害。平时若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导致肝脏受损,从而使肝功能出现异常,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肝脏,此外,如果发现自己肝功能异常,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选择到正规的肝病专科医院详细检查,找出病因,针对病因积极给予治疗。
睡觉哪种睡姿比较好 右侧卧
这种睡姿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健康睡姿,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压迫到心脏;胃通向十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消化;肝脏位于右上腹,右侧卧位时它的位置低,有利于肝脏的血液灌注,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
因此保持右侧卧位,对身体健康更有好处。且对于早孕期女性来说,子宫小,右侧卧位为好。
什么睡姿最好 右侧卧
这种睡姿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健康睡姿,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压迫到心脏;胃通向十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消化;肝脏位于右上腹,右侧卧位时它的位置低,有利于肝脏的血液灌注,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
因此保持右侧卧位,对身体健康更有好处。且对于早孕期女性来说,子宫小,右侧卧位为好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 肝脏位置形态的异常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在物理形态检查中可见异常。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则是肝右叶上、下径变短,同时肝左叶代偿肥大,致右侧腋前线较正常位置抬高。此外,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表面并不平滑,会出现凹凸不平的锯齿状小”结节”,肝横切面失去楔形,矢状面不呈三角形,似椭圆形。
肝脏的反射区位置
●其实“足、手、耳反射区”的产生,是因为“足、手、耳”是“血液”流通的“末尾部分”,而如果出现某个“重要器官”出了“病变”,“血液”便会主要“集中”的流向那些“器官”进行“免疫斗争”,于是通常就比较“难”流通到“足、手、耳”,然而这种“免疫斗争”也有一些“副作用”:①会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产生其它病变;②“血管”因太多“白血球”而“堵塞”造成“不良后果”。
●而将“血液”导向“足、手、耳”的“血管”也是连接着各种不同“器官”的,那么也就是说:一些“器官”发生了“病变”,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很难得到“血液”,而当我们“压按”它们的时候,神经受到刺激,“血液”就会往下流,这样就避免了因“血液”太过“集中”,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现象”,从而更好、更快的“康复”了。
●这些“反射区”的“位置”是有“规律”的,是什么“规律”呢?那就是:越是位于人体“外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外部”,越是位于人体“上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上部”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来“推测”和“记忆”这些“反射区”了。
足底反射区就像一个盘腿而坐的人,脚趾代表头脑(五官)区,脚底代表三腔(胸、腹、盆)、肩胛骨,脚内侧代表脊柱及子宫前列腺和尿道,脚外侧代表四肢,脚背代表胸部、膈、肋骨、上下身淋巴腺。
两只脚个有两个位置不同,分别:左脚“心、脾”,右脚“肝、胆”,肝的反射区在脚的小指下2个里面的样子。
以前真是孤陋寡闻了,本以为肝脏的反应区就是在肝脏所在的人体的身体的部位呢!结果居然是在脚上啊!由此可见,正如中医说的那样呢,脚上有每个身体器官的穴位!也难怪最近几年足底按摸生意那么的好呢!在平日里,我们就也要多注意脚底了呢!若是脚底有什么特别的疼痛或是其它的感觉,我们一定要多引起重视才好呢!不然的话但时候就只有我们自己后悔的份了呢!
哪种睡觉姿势最健康 右侧卧
日常健康睡姿
这种睡姿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健康睡姿,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压迫到心脏;胃通向十二指肠以及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消化;肝脏位于右上腹,右侧卧位时它的位置低,有利于肝脏的血液灌注,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
因此保持右侧卧位,对身体健康更有好处。且对于早孕期女性来说,子宫小,右侧卧位为好
那种睡觉姿势最好 右侧卧健康睡姿
这种睡姿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健康睡姿,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压迫到心脏。
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因此,右侧卧能保证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消化;肝脏位于右上腹,右侧卧位时它的位置低,有利于肝脏的血液灌注,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
肾脏的位置
肾脏的位置:右肾门正对第二腰椎横突,左侧正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易摸到。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肋腰点),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男性肝脏位置在哪里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 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男性肝脏位置在哪里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肝的上面隆凸称隔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
上面就是对男性肝脏位置在哪里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肝脏在我们身体右腹部的上方,这样在出现肚子疼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准确判断是不是肝脏疾病所导致的了,健康的身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平时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并且多进行户外体育锻炼。
睡觉哪种姿势最健康 右侧卧
健康睡姿
这种睡姿是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健康睡姿,主要是因为它不会压迫到心脏。
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口都是向右侧开。因此,右侧卧能保证胃肠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消化;肝脏位于右上腹,右侧卧位时它的位置低,有利于肝脏的血液灌注,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
人体肝胆相对位置
1、肝脏位置
肝的位置从体表投影看,肝的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的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肝在肋弓下触及,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2、胆囊相对位置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的胆囊窝内),有浓缩和储存胆汁之作用。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胆囊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肝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 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成人肝脏重约1400g(男性1500 g左右,女 性1300g左右)占体重的1/30-1/50。?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并占据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于左上腹,卧位时,肝脏 的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通过叩诊便可发现其上界。一般情况下在上腹部 触摸不到肝脏下缘,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脏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 在儿童期,肝脏位置较成人略低,肝下缘在肋下1cm--2 cm处,少年期后, 在肋下不易触及。肝脏的位置可随体位及呼吸变化有一定改变,站位和吸气时肝脏 下移1--2 cm,而仰卧位和呼气时则有所上升。 肝脏的邻里关系 肝的邻近脏器有:左叶上面连于膈,与心包和心脏相邻;右叶上面连于膈,与 右胸膜腔和右肺相邻,因此,肝右叶脓肿有时侵蚀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右 叶后缘内侧邻近食管;左叶下面接触胃前壁;方叶下接触幽门;右叶下面前边接触 结肠右曲;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后边接触肾和肾上腺。
肝脏有病时会影响 这些器官的功能,同样,这些器官的病变也会侵犯肝脏。 肝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可分为五叶、四段:即左内叶、左外叶 、右前叶、右后叶及尾叶;左外叶又分为左外叶上、下段,右后叶又分为右后叶上 、下段。肝脏被许多韧带固定于腹腔内,肝脏表面被灰白色的肝包膜包裹着。肝脏 的血液供应3/4来自门静脉,1/4来自肝动脉。门静脉的终支在肝内扩大为静脉窦 ,它是肝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肝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主要供给氧气,静 脉收集消化道的静脉血,主要供给营养。 认识肝脏 要有效地防治肝病,首先就要对肝脏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了解肝脏在体内的 位置,知道肝脏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清楚在生命运动中它起哪些作用,以及如何 保护肝脏不被病毒及有害物质侵犯,患了肝病之后如何治疗和调养等。
人体内,除了我们熟知的心脏、肺、胃及肾脏外,还有 一个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这些脏器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脏”。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 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及上 腹部。我国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450克,女性为1100?300克,约占 体重 的1/40?/50。 因为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呈棕红色,质软而脆。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 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肝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部左、右 肋弓之间露出3?厘米,贴靠腹前壁,所以,正常时在右肋缘下不易触及肝下界,但 在剑突下可触及到2?厘米。如果成人肝上界的位置正常,而在右肋缘可下触到肝脏 ,则 为病理性肝肿大,同时可通过触诊大致判断杆脏肿大的程度。小儿肝脏下界 可低于肋弓。由于肝上面借冠状韧带连于膈,因此呼吸时,肝可随膈的运动而上下 移动,升降可达2?厘米。腹上部以及右季肋区如果受到暴力打击或肋骨骨折时 ,可导致肝脏破裂。
肝脏的位置
肝脏在人体位置和形态结构:肝脏位于右上腹,隐藏在右侧膈下和肋骨深面,大部分肝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区、右肋弓间露出并直接接触腹前壁,肝上面则与膈及腹前壁相接。
从体表投影看,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骨,右腋中线平第6肋骨处;肝下界与肝前缘一致,起自肋弓最低点,沿右肋弓下缘左上行,至第8、9肋软骨结合处离开肋弓,斜向左上方,至前正中线,到左侧至肋弓与第7、8软骨之结合处。
一般认为,成人肝上界位置正常的情况下,如在肋弓下触及肝脏,则多为病理性肝肿大。幼儿的肝下缘位置较低,露出到右肋下一般均属正常情况。
肝的位置常随呼吸改变,通常平静呼吸时升降可达2-3cm,站立及吸气时稍下降,仰卧和呼气时则稍升,医生在给患者肝脏触诊检查时,常要患者作呼吸配合就是这个道理。
正常肝呈红褐色,质地柔软。成人的肝重量相当于体重的2%。据统计,我国成人肝的重量,男性为1157-1447g,女性为1029-1379g,最重可达2000g左右,肝的长、宽、厚约为25.8cm、15.2cm、5.8cm。
肝右叶上方与右胸膜和右肺底相邻;肝左叶上方与心脏相连,小部分与腹前壁相邻;肝右叶前面部与结肠相邻,后叶与右肾上腺和右肾相邻;肝左叶下方与胃相邻。
肝的上面隆凸称膈面,朝向前上方,与脆弯窿相适应,能随呼吸运动而上下移动。隔面借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左右两部,即左叶和右叶。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肝的下面凹凸不平,称为脏面,朝向后下方,与腹腔器官相邻。脏面的中部有H形的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左侧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带,为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的遗迹;右侧纵沟的前部容纳胆囊,后部紧接下腔静脉。横沟叫肝门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肝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由此进入肝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