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调理咽喉肿痛的中药茶

调理咽喉肿痛的中药茶

1、百合贝母茶

症状:过敏时,容易咽喉发痒而干咳,使咽喉充血、发炎。

材料:百合、贝母粉、沙参各10克。

功效:百合可提升免疫功能;沙参可减低咽喉干燥及过敏症状。

作法:将材料加入600毫升的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沙参为凉性药材,肠胃功能不佳或因着凉而引起的风寒型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2、麦门冬白木耳茶

症状:嗜烟酒或辛辣食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造成黏膜受损而疼痛。

材料:麦门冬、玄参各10克,白木耳5克。

功效:滋阴降火;白木耳富含植物胶质,可滋润受损黏膜。

作法:将材料加入600毫升滚水冲泡,焖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麦门冬、玄参为凉性药材,有软便功效,肠胃功能不佳、有腹泻症状的人不宜饮用。

感冒喉咙痛可以吃鸡蛋吗

可以吃的。“鸡蛋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可补肺养血、滋阴润燥,用于气血不足、热病烦渴、胎动不安等。蛋白还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润肺、滋养肌肤的功能,可用于咽喉肿痛、中耳炎、外感风热所致声音嘶哑、某些药物中毒等。鸡蛋清有清肺利咽功能,外敷患处可治烫伤、烧伤、流行性腮腺炎等。当然辛辣、海鲜类食品在咽喉肿痛期间还是少吃为好。

咽喉肿痛偏方

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sore throat)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咽喉肿痛见于西医学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和单纯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

辩证

主症 咽喉肿痛。

兼见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咳嗽,伴有寒热头痛,脉浮数,为外感风热;咽干,口渴,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为肺胃实热;咽喉稍肿,色暗红,疼痛较轻,或吞咽时觉痛楚,微有热象,入夜则见症较重,为肾阴不足。

病因

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如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属实热证;如肾阴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亦可致咽喉肿痛,属阴虚证。

保健

1.针刺治疗咽喉肿痛效果好。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能进食者应予补液,如已成脓则转科处理。

2.禁止吸烟、饮酒以及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医分析咽喉肿痛原因

中医认为,秋天的主气是燥,冬天的主气是寒。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寒冷,燥邪致病干燥且易伤津液,表现为体表肌肤和体内脏腑缺乏津液,干枯不润的症状,如口鼻干燥、皮肤干燥皱裂等。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外合皮毛,外感燥邪,最易伤肺,而致干咳少痰、口鼻干燥。燥邪所致的燥证常分内燥和外燥两类。

调理咽喉肿痛的中药茶如下

1、百合贝母茶

症状:过敏时,容易咽喉发痒而干咳,使咽喉充血、发炎。

材料:百合、贝母粉、沙参各10克。

功效:百合可提升免疫功能;沙参可减低咽喉干燥及过敏症状。

作法:将材料加入600毫升的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沙参为凉性药材,肠胃功能不佳或因着凉而引起的风寒型感冒患者不宜使用。

2、麦门冬白木耳茶

症状:嗜烟酒或辛辣食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造成黏膜受损而疼痛。

材料:麦门冬、玄参各10克,白木耳5克。

功效:滋阴降火;白木耳富含植物胶质,可滋润受损黏膜。

作法:将材料加入600毫升滚水冲泡,焖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麦门冬、玄参为凉性药材,有软便功效,肠胃功能不佳、有腹泻症状的人不宜饮用。

廉泉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廉泉穴主治疾病

廉泉具有消肿止痛,清咽利喉的功效,主治设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口舌生疮,暴喑,咽喉肿痛,中风失语症,声音嘶哑,慢性咽炎,哮喘等症。

此外本穴还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


喉咙红肿的注意事项

可以自疗的咽喉肿痛

一般地说,单纯的咽喉肿痛可以自我药疗.多由普通感冒、单纯性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引起,局部症状明显,全身伴随症状非常轻.此时,如采用自我药疗的方法,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咽喉肿痛的初期治疗,可选用白云山星群夏桑菊,主要成分为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中药均有疏风散热、清火下火解疮毒之效。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而且味道甘甜,气味芳香,可作为日常常饮的清凉饮料.

2.对症治疗:可适当采用解热止痛药物,如复方阿斯匹林等.也可用漱口药保持口腔卫生,如复方硼砂溶液或甲硝唑漱口液等,每日多次漱口.

3.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

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方药常可用银翘散和银翘解毒片,也可用银翘散加减方,如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桔梗6克、薄荷6克、大青叶12克、桑叶9克、卢根15克、射干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1疗程.中成药可选用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六神丸、万应胶囊、黄连上清丸、一清胶囊、银黄含片、银黄滴丸、草珊瑚含片、咽立爽口含滴丸等.

外感风寒所致急性咽炎:咽痛不甚严重,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水涕、喷嚏、咳嗽诸症,可采用疏风散寒、解表利咽之法.常用方剂荆芥9克、防风9克、柴胡6克、羌活6克、独活6克、前胡6克、桔梗6克、枳壳6克、茯苓6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可酌情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1疗程.推荐方:药茶金银花15~30克、菊花15~3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胖大海5枚、生甘草6克,每日分3~5次代茶泡饮,或用1000毫升水煮后代茶每日多次随时饮用.该方对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清喉利咽有良效,慢性咽炎者可长期饮用.

冬季怎么预防流感 中药茶饮

对儿童,可使用芦根、桑叶、金银花各3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对成人,可使用金银花、薄荷、生甘草各3克,水煎或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中药茶饮适用于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人。经常感冒的人、老人、婴幼儿、孕妇、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最好不要乱吃药,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治疗咽喉肿痛中药偏方

咽喉肿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对治疗咽喉肿痛有很多小偏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治疗咽喉肿痛的三个中药偏方。

咽喉肿痛,西医名为咽喉炎。咽喉炎有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多发生在外感之后,出现咽喉红肿疼痛(颜色鲜红),声音沙哑,干咳无痰。多责之于肺热熏蒸,余常用养阴清肺汤治之。慢性咽喉炎,病程较长,有数月、数年而不愈者。口干舌燥,咽喉痒痛,咳嗽连连。咽喉部位紫红,有的还生出小米粒大小的滤疱,余常用名医朱良春的慢性咽炎散治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咀华清喉丹,药简效宏,用之亦效。

一、慢性咽炎散

方药:炙僵蚕、黄连、炙蜂房、金银花、代赭石、生牡蛎各,玉蝴蝶。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分20包,每服1包,1日2次。开水冲服。

二、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方药:生地,麦冬,白芍,薄荷,玄参,丹皮,贝母,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体会:咽喉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热上炎,灼伤咽喉。方中生地养阴清热,玄参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合而成方,具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用于治疗急性咽喉肿痛,收效颇速。

三、咀华清喉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方药:大生地黄,硼砂(研细)。

用法:将生地黄1片,裹硼砂少许,徐徐嚼细咽之,半日许宜将药服完。

生地黄之性能滋阴清火,无论虚热湿热服之皆宜。硼砂能润肺,清热化痰,消肿止痛。二药并用,功力甚大。而又必细细嚼服者,因其病在上,煎汤顿服,恐其力下趋,而病转不愈。且细细嚼咽,则药之津液常清润患处也。此方愚用之屡矣,随手取效者不胜计矣。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咽喉肿痛的三个中药偏方,咽喉肿痛的患者要多喝开水,多吃保护咽喉的食物,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

喉咙发炎很痒应该怎么解决

1.荸荠萝卜汁

咽喉部属于呼吸道,与肺紧密相关,所以一些润肺的食物对咽炎有帮助,荸荠是一种白色的食物,而肺也是喜白色,所以荸荠可以用来调理咽炎。白萝卜是众所周知养肺的食物,所以,荸荠和白萝卜放在一起调理咽炎的效果就会更好。

做法也是非常的简单易行,用荸荠、鲜萝卜各500克。将荸荠洗净去皮,鲜萝卜洗净切块,同放搅汁机内搅拌成汁。每天坚持饮汁数小杯,也就是闲暇的时间就可以服用这种汁,只要连续服3~5日。就可以有明显的效果。它可以清热利咽,开音化痰。适用于咽喉肿痛、声嘶、目赤等症。

2.蜜枣甘草汤

中医认为之所以会得咽炎,是肾水不足造成,肾跟气和血都有关系,所以,只要补气补血的也都是有利于调理咽炎的,大枣是补血的,而甘草是止咳的,将两者放在一起,可以一边不气血一边止咳,可谓是相得益彰。选用上好的蜜枣8枚,生甘草6克,将蜜枣、生甘草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渣子扔掉。做成饮料服用,每天两次。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之功效。

咽喉肿痛治疗

基本治疗

(1)实热证

治法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以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 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厉兑、鱼际。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少商系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喉证的主穴。尺泽为手太阴经的合穴,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合谷、内庭分属手足阳明经,二穴能泻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清泻肺胃之热,达到消肿清咽的作用。

(2)阴虚证

治法 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太溪 照海 鱼际

配穴 入夜发热者,加三阴交、复溜。

操作 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配穴用补法。

方义 太溪是足少阴经原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行于喉咙,取之能调两经经气。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利咽清肺热。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致灼伤阴液,故适用于阴虚的咽喉肿痛。

中医药治疗

针对上火、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喉咙肿痛,可进行中医药调理,中医中药对治疗咽喉肿痛有独到之处,也是自我药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有良好效果。风热邪毒感染所致急性咽炎:咽痛常较重,伴流黄涕、便秘等症,可采用疏风清热、消肿利咽之法,如使用银黄滴丸等,可以改善和治疗咽炎。银黄滴丸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组成。其中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黄芩药性苦寒,归肺、心、胃、肝胆、大肠经,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效,临床常用来治疗肺热咳嗽,少阳寒热,目赤肿痛,血热吐衄等。两者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

相关推荐

咽喉肿痛怎么办

萝卜姜糖饮:生萝卜洗净,捣烂取汁24克,和姜汁30克拌匀,然后加白糖30克,水煎频饮。芹菜膏:芹菜1~15千克,蜜少许。芹菜洗净捣汁,加蜜少许,文火熬成膏,每天半匙,开水冲服。桑叶蜜:桑叶20克,蜂蜜50克。先将桑叶煎煮片刻,取药汁兑服蜂蜜。煮生姜大蒜红糖水:如果咳喘严重,白色稀痰较多,说明受寒较重,在吃上面食疗方的同时,再加上生姜、大蒜、红糖煮的水一起吃。小儿可用生姜3片、大蒜3瓣、红糖半勺,

丝瓜的营养价值 丝瓜的药用价值

丝瓜全身可入药,包括丝瓜子、丝瓜叶、丝瓜皮、丝瓜花、丝瓜络、丝瓜根、丝瓜蒂和丝瓜藤等。中医认为,丝瓜清凉、味甘、无毒,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抗癌等功效。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成熟果实,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功效。主治热病烦渴、痰喘咳嗽、疔疮肿痛等。丝瓜汁加红糖冲服,治细菌性痢疾。丝瓜熬水代茶饮,清热解毒,治便血、尿血等症。1.瓜肉:清肾火,阴虚火旺的人,适合吃

冬天早上喉咙痛怎么办 饮用花茶

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利咽喉、消暑除烦的作用;茉莉花,味苦、甘,性凉,有清肝明目、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肝火上延引起的咽喉肿痛有一定的作用。需注意的是泡茶不宜过量或长期饮用,易引起胃寒不适。此外,花草茶中诸如月季、玫瑰、菊花等,药茶中如罗汉果、胖大海、茅根、麦冬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西瓜霜有哪些功效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适用于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口疮等症。 西瓜霜的功能与主治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西瓜霜具有清热利咽、泻火通便、消肿止痛、生津润喉的作用,常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将西瓜霜和冰片、火硝、薄荷脑等中药加工制成的西瓜霜含片对咽干口燥

秋天用艾叶泡脚的好处 祛除火气

用艾叶泡脚能有效祛除火气,对于因上火导致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中耳炎等情况。将一小把艾叶煮水后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但注意不能出大汗,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食物,连续用艾叶泡脚2到3天后,因虚火,寒火引起的不适问题会明显好转。

宝宝喉炎吃什么好

1、要坚决摒弃孩子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例如贪吃上火油炸、刺激性、腌制的食物。多给孩子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猕猴桃、无花果等,西瓜则清热、利咽、消渴是水果中的佳品。2、多给孩子喝一些对咽炎调理有帮助的中药茶饮,比如说,采用多味滋阴增液、清热化痰、润喉利咽功效的中药材配制而成的中药材饮,对咽炎有很好的调理功效。下面为各位推荐几款食疗方,爸妈们可以参考。(1)麦莲冰糖饮:

咽喉肿痛刮痧哪里 咽喉肿痛病因病机

1.风热外袭:外感风热,邪毒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搏结于咽喉。2.肺胃实热:外邪入里化热,或肺胃热盛,热邪上灼煎津成痰,搏结于咽喉,或多食灸烤,过饮热酒,热毒上攻咽喉。3.肺肾阴虚:肺肾精气耗损于内,虚火上炎咽喉。

咽喉肿痛怎么办

用鲜橄榄泡水每日可取一枚新鲜橄榄,以开水冲泡饮用,如扁桃体发炎或嗓子嘶哑较为严重,可增加少许食盐混合饮用。鲜橄榄可反复冲泡饮用,饮用过后不要将鲜橄榄果扔掉,而是直接咀嚼食用,可补充橄榄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此外,也可以取鲜橄榄果2枚,放入绿茶中冲泡饮用,还可搭配少量蜂蜜,以起润肺护嗓的功效。蒸气吸入法尝试用蒸气吸入法来减轻你的痛苦。在水槽里开着非常烫的热水。用一条毛巾包裹着你的头使你陷于蒸气的包围中

咽喉肿痛忌什么

宜忌原则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咽喉肿痛多半是由外感风热之邪,或因肺胃郁火上冲,或由阴虚火旺所致,故在饮食方面宜吃清淡多汁的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宜吃具有散风清热、生津利咽作用的食物,宜吃具有清泻肺热胃火作用的食物,宜吃具有养阴降火作用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性属温热上火的食物,忌吃煎炒香燥伤阴的食物,忌吃黏糯滋腻的食物;忌吃烟与酒。咽喉肿痛的时候,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无疑是火上浇油。此外,油腻的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风府

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可用于受凉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艾条灸风府穴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