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图解 艾灸对牙疼有用吗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图解 艾灸对牙疼有用吗

艾灸对牙疼有用。

艾灸主要是通过用艾条在体表特定部位或腧穴进行熏灸,借助药物作用在施灸部位发生作用,起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回阳救逆,散瘀镇痛的作用,达到防治牙疼的目的。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

所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你命”那么怎样才能治疗突如其来的牙疼呢?在此推荐几种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一:含漱方

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

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二: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三: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四:姜灸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五:坚持餐后刷牙 每餐餐后刷牙可及时去除残留菜屑及酸碱物质,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也可起杀菌消炎作用。牙刷最好选用软毛牙刷,软毛牙刷可使齿垢清除更为彻底并可避免损伤牙齿。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

艾灸合谷通络镇痛

取穴: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即一手的拇指对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艾灸功效:疏风解表,通络镇痛。

主治:牙疼,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艾灸颊车祛风清热

取穴:正坐或侧伏,开口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凹陷中,如上下齿用力咬紧,在隆起的咬肌高点处取穴。

艾灸功效:祛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牙疼,牙髓炎,牙周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甲状腺肿等症。

艾灸外关清热解表

取穴:取俯掌姿势,外关穴于前臂背侧,手背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艾灸功效:清热解表,开窍醒脑,通经活络。

主治:牙疼,目赤肿痛,耳鸣耳聋,上肢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落枕,偏头痛,失眠等症。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 胃疼艾灸有用吗

胃疼艾灸有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胃疼主要与脾胃有关,病位在胃而及于脾,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血瘀凝滞等,这些原因最易引起脾胃气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艾灸特定穴位,可以疏通运行不畅的脾胃之气,增强了疏通的力量,从而达到缓解胃疼的作用。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血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细。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

1.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施灸穴位:百会,风池,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心俞,脾俞穴。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女生牙疼怎么办

冷敷:

用冰块或者湿冷的毛巾放到牙齿疼痛的部位就可以了,一般说来如果是上火引起的牙疼问题就可很好的缓解。

合谷穴按摩:

在拇指和食指骨的交界处有一个合谷穴,如果牙齿疼痛严重建议用力掐这个,这样可起到减轻疼痛感的作用,不过这个方法实际操作起来也是有那么点难度的。

姜灸法:

所谓姜灸法指的就是在合谷穴中放一片生姜,然后将艾灸放到姜片上进行针灸,当然了这对于个人的操作手法要求很高,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头痛艾灸哪个穴位 回旋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头维穴、风池穴、风门穴、中脘穴。

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厘米左右。


牙疼艾灸什么部位图解 牙疼怎么艾灸

艾条温和灸:悬灸合谷,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即可。效果不明显时加灸颊车,足三里,每次5-10分钟。

艾条雀啄灸:取颊车,外关,配伍合谷,大椎,将艾条的一段点燃,对准穴位像鸟雀啄食一般,一上一下的施灸,灸条距离皮肤0.5-1厘米,按照先灸头部穴位,再灸背部和四肢的顺序施灸,每穴10-15分钟,灸到局部红晕温热为止,每日1次,7日为一个疗程,疼痛消除即止。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一:含漱方

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

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二: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三: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四:姜灸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柱放姜片上,连灸2~3壮。左侧牙痛灸右侧穴,右侧牙痛灸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灸颊车、下关、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

中医缓解牙疼的妙招五:坚持餐后刷牙 每餐餐后刷牙可及时去除残留菜屑及酸碱物质,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也可起杀菌消炎作用。牙刷最好选用软毛牙刷,软毛牙刷可使齿垢清除更为彻底并可避免损伤牙齿。

保护好自己的一口好牙让你的牙不再受牙疼困扰。

常按足三里能治胃病吗

合谷止牙痛

人们早就有“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的俗语,可见牙痛对人的影响不小。合谷穴是治牙痛的要穴,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即指面部和与口有关的疾病,可以使用合谷穴来治疗。合谷穴位于手臂第一、第二掌骨之间,患者可将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就是此穴。可采用拇指点按、按揉合谷穴的方法止牙痛,操作持续3~5分钟,要做到均匀有力,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向周围或上肢放射;或用市售的中药艾条点燃,距离皮肤2~3厘米,熏烤合谷穴,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对于各种牙病如龋齿、牙龈炎、冠周炎等引起的牙痛,均有缓解作用。但顽固性牙痛或不明原因的牙痛,即便症状缓解后,也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足三里治胃病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意思是说人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应酬多,很多人生活起居和饮食不规律,吃生冷瓜果和不干净的食物,或暴饮暴食,都很容易导致胃部疾病,或使疾病缠绵难愈或容易复发。

足三里是预防和治疗胃病的有效穴位,它位于髌骨下缘3寸(患者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即为3寸,下同),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患者拇指指关节横度)处(见图2)。可采用拇指点按、按揉或艾条熏烤穴位的方法,每次3~5分钟,一日数次即可。操作时要使穴位局部取得酸胀感,并向周围放射,使用艾灸时注意不要烫伤皮肤。中医把艾灸足三里的保健作用比做每天吃一只老母鸡,说明它的效果非同一般。对于胃部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疼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都有良好效果。

三阴交防痛经

痛经是困扰许多年轻女性的病痛,表现为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部疼痛,甚至痛连腰骶,难以忍受。长期使用止痛药则容易形成依赖性,往往使得疼痛发作更加剧烈。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如果能在每次经期来临前三天,采用拇指或掌根按揉或艾灸三阴交穴的办法,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一直使用至月经第三天,则可有效防治痛经。按揉穴位时力量要连续均匀,艾灸时温度要适中,均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并沿大腿内侧向上放射、停止施术后感觉持续1~2分钟为佳。对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患者,可于经期的前三天运用此法缓解疼痛。

太阳穴解头痛

头痛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对高血压、感染性发热性疾患、五官科疾病等引起的头痛,关键是治疗原发病。而神经功能性头痛每因劳累、紧张或用脑过度引发或加重,可使用点按或按揉太阳穴得到缓解。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1寸(患者拇指指关节横度即为1寸)处凹陷中,每次操作3~5分钟。力量要适度,以局部有酸胀感并向眼周放射、不引起难以耐受的疼痛为度。此法有止痛醒神的功效,也能减轻因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引起的头部不适。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头疼艾灸管用吗

头疼艾灸是有治疗效果的。

通过艾火熏灸,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化痰祛湿,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从而对头疼起到缓解效果。


相关推荐

助你彻底摆脱痛经的8种中医针灸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

女人牙疼是什么原因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用冷水漱口可缓解牙齿的疼痛感,同时可在水中加点食用盐,这样还可起到杀菌的作用。用冰块或者湿冷的毛巾放到牙齿疼痛的部位就可以了,一般说来如果是上火引起的牙疼问题就可很好的缓解。所谓姜灸法指的就是在合谷穴中放一片生姜,然后将艾灸放到姜片上进行针灸,当然了这对于个人的操作手法要求很高,建议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在拇指和食指骨的交界处有一个合谷穴,如果牙齿疼痛严重建议用力掐这个,这样可起到减轻疼痛感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艾灸 阿是穴

位置:关节疼痛的部位即是阿是穴类风湿局部施灸以阿是穴(即疼痛点)或者红肿变形部位为主。方法:让患者可以平躺在床上,施灸者手持艾灸棒,将艾灸棒的火头慢慢移近患者疼痛部位,围着疼痛部位寻找疼痛点。当火头烤到某一点时,患者感到很舒适,感到热气迅速向深处传导,或有其他异常感觉,这就是最好的治疗点。然后在疼痛点周围滚动艾灸棒,或者移动艾条熏灸。

牙疼怎么办

首先可以用盐水漱口,就算不能配出0.9%的氯化钠消毒杀菌也不要紧。一般主要取盐一勺,然后开水半杯,慢慢搅拌就行。用这样方法频频漱口可解燃眉之急。没看过足球吗?很多时候在足球比赛场上有队员受伤了,只要在受伤部位喷一些东西,过了一会儿球员又活蹦乱跳了,其实这就是冷敷。如果是止牙疼的话,只需要用湿冷的毛巾或者是冰块接近牙疼部位就可以。合谷穴在哪里?合谷穴就是拇指骨和食指骨的交界处。如果牙疼的时候猛掐这

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1、冷敷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2、含漱方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3、姜灸法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

艾灸太冲的功效与作用有什么

太冲为肝经原穴,即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穴位。肝气疏泄的时候,人就变得易生气发怒,通过艾灸太冲,可以起到平肝熄风,理气血,平稳情志之功,为全身镇静止痛要穴。在这个部位进行艾灸,不但有助于养生保健,还能让人心情变的愉悦。艾灸的时候搭配肝经上的章门穴和期门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还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有助于调整肝脏肝经虚实各证。艾灸太冲主治疾病1.人在大怒之后感到胸闷没胃口,可以艾灸

牙齿痛睡不着这要怎么办

一、含漱方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二、冷敷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近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约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三、掐合谷穴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

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是治疗关节疼痛的最好方法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关节炎的目的。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艾条一根(药店可以买到,一元多一

艾灸牙疼有用吗 艾灸外关清热解表

取穴:取俯掌姿势,外关穴于前臂背侧,手背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艾灸功效:清热解表,开窍醒脑,通经活络。主治:牙疼,目赤肿痛,耳鸣耳聋,上肢关节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落枕,偏头痛,失眠等症。

如何针灸能彻底告别痛经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