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中药外敷治疗 蟾酥止痛开窍
止痛中药外敷治疗 蟾酥止痛开窍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干燥分泌物。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药性特点:蟾酥味辛性温,既能解毒消肿,又能止痛开窍,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以及痧胀腹痛吐泻,甚则昏厥。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用法: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使用注意:外用不可入目,内服切忌过量,孕妇禁服。
十大抗癌中药之癞蛤蟆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脚骨头坏死怎么办进行调节
股骨头坏死:大多数是由于外伤、激素过多使用、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地。使用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能快速止痛,修复受损的骨组织,迅速解除血管堵塞,修复萎缩的毛细血管网,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以保证股骨头用血需要,有效的防止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是治疗预防股骨头坏死早期.中期的最佳良药.皮肤严重过敏者禁用。
采用靶位体液渗透疗法,中药外敷,药物直达病灶,改善内部血液循环环境,从而得到有效的治疗……其实减轻股骨头坏死疼痛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用一些活血化淤,有消肿止痛的药,不通则痛。
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到专业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从根本上减除疼痛而不是缓解疼痛。就靠自身自愈的倾向能力了,没有手术的必要,不要担心,你可以用中药熏洗,用中医针灸等方法慢慢治疗,在配合一些药物,可以更大的恢复,不要太悲观。
癞蛤蟆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干蟾皮,是蟾蜍除去内脏的干体,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蟾蜍壳,是蛤蟆蜕下的角质衣膜,俗称“蟾衣”,《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淤,搞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素有治疗肿瘤、乙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秘方”之美称。
脚踝软组织扭伤怎么办
建议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外敷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的膏药治疗.膏药外敷治疗,局部渗透力强,药物分子经皮肤吸收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目地。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三七片或者跌打丸进行治疗,平时可以外用正骨红花油,避免剧烈运动,要安心静养,避免过度劳累啊。
一般的情况往往是可以采用中药、理疗、外用药物、消炎止痛药物等治疗的。此种情况注意平时的保养的。注意不要劳累和着凉的。建议及时去医院拍个片子看看情况,也可以对其作相关的按摩治疗,不要做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不要大幅度运动,吃点活血化淤、止疼药物的。软组织损伤可以用止痛消肿的中药外敷治疗,它局部给药,使药能快速渗透到损伤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条件的理应首选.新伤2-3天止痛消肿,3-6天治愈.3个月以内的伤一般2-3副药就治愈了。
针灸治疗肿瘤
中医药治疗癌痛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情志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医疗气功疗法等等,这些疗法因为创伤小、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能不同程度上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被称为治疗癌痛的“绿色疗法”。其中,以中医药的内服、外敷和针灸治疗三者
针灸能够止痛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针灸止痛已被国内外广泛接受,并已经有国际针灸止痛指南发布。针灸为什么能止痛?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针灸止痛的原理非常复杂,目前已经了解到的包括﹕神经止痛,内分泌止痛,中枢神经的疼痛调节等。其中,神经止痛学说认为,针灸之所以可以止痛,是因为针灸刺激了人的神经系统,导致了神经麻醉作用,进而产生止痛作用,但这个学说解释不了针灸对于内脏疼痛的疗效,因为内脏受到植物神经支配,并不和体表的神经相联系。传统中医认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淤滞不行,或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的病理改变,引起疼痛症状,即“不通则痛”的病机。针灸治疗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温煦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改善了病变部位的气血运行状态,从而改善了病痛处营养状态,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即经络通畅,脏腑恢复相对阴阳平衡。
中药外敷治疗骨刺
中药外敷法
根据病因机制,为解除颈椎骨质增生的症状,甘肃中医学院宋贵杰教授研制的中药托敷剂具有良好的效用。其组成为: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昧子15g、东山核15g、当归12g、红花12g、红花10g、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具体用法:将上述各药装人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后.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有明显的好转。
治疗疼痛的中药服用
经验方骨增丹,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的疼痛,效果颇佳。其组成为:炙马钱子40g、防风100g、川断50g、桑寄生50g、秦艽50g、羌活50g、牛膝25g、血竭15g、乳香50g、投药50g、延胡索25g。具体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1丸内服,连服3个月。
止痛中药外敷治疗 毛茛消肿止痛
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干燥全草及根。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有毒。
药性特点:毛茛辛温有毒,外用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通过引赤发泡而发挥攻毒止痛之功。
功效:利湿,消肿,止痛,退翳,截疟,杀虫。
用法:外用适量,捣烂敷于患处,或辩证循经取穴敷贴,亦可煎汤洗之。
注意:外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在灼伤太过,皮肤过敏者慎用。
中药止癌痛
敷贴法是临床使用最多的方法,一般是将药物制成传统的黑膏药、熬成浓浸膏、制成水煎液或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量的基质,用米酒、醋、松节油、鸡蛋清、蜂蜜、猪胆汁或水调和成膏或糊外敷。药物组方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行气止痛类中药为主,酌加抗癌药,并辅以芳香开窍、辛温走窜的引经药制成。其中虫类药、毒剧药、鲜活动物药占有一定比重,如蟾酥、雄黄、冰片、麝香、乳香、没药、川乌、草乌、马钱子、地龙、蜈蚣、全蝎、地鳖虫等常用于治疗癌痛的处方中。敷贴方法可分以下几类:
直接将药物敷于疼痛部位,有效成分穿透皮肤、粘膜,经透皮吸收而起效。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痛处,因而对癌痛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且止痛持续时间长、疗效确切。
1.刺猬皮、血竭、生乳没、川芎、地鳖虫、冰片等组方,制成传统膏药敷贴痛处,多数患者20min后疼痛缓解或消失。对不同部位的疼痛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分别为:胸部85%,12144h±43h;腹部80%,832h±35h;四肢72%,629h±21h。
2.松节油适量调制成消积膏(败酱草、地鳖虫、莪术、全蝎、大黄、半枝莲、黄药子、山慈姑、乳香、没药各15g,鼠妇、鳖甲、蚤休各30g,马钱子10g,冰片、血竭各6g,蜈蚣6条,麝香0.5g,蟾蜍0.3g)外敷治疗130例癌痛,总缓解率为79.3%,平均显效时间0.5h,最快者2min即可止痛,疼痛缓解时间均>4h。
3.刺仙人掌(鲜)捣成泥状,五倍子、生大黄、冰片、制马钱子各50g研末后与仙人掌和为膏状治疗各种癌性疼痛。另方(大黄、姜黄、黄柏、皮硝、芙蓉叶各50g、冰片、生南星、乳香、没药各20g,雄黄30g,天花粉100g)研细调糊贴敷患处,尤适于肝癌,胰癌疼痛的治疗。
4.生川乌、生南星、生半夏末、冰片等份,生马钱子为上药总量的1/8,加适量的芙蓉叶,捣成糊状,外敷治疗肝癌、肺癌、胃癌及肠癌等所致疼痛,总有效率为80%。
穴位敷药常配合患处敷药使用,一方面有药物的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借助经络的传导作用,使药物能发挥全身治疗作用,提高痛阈,调节神经、体液系统功能,从而增强中药的止痛效果。
人工麝香的功效与作用
人工麝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人工麝香的药理作用,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极强的开窍通闭醒神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最宜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治疗温病热陷心包,痰热蒙蔽心窍,小儿惊风及中风痰厥等热闭神昏,常配伍牛黄、冰片、朱砂等药,组成凉开之剂,如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抱龙丸等;用治中风卒昏,中恶胸腹满痛等寒浊或痰湿阻闭气机,蒙蔽神明之寒闭神昏,常配伍苏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药,组成温开之剂,如苏合香丸。
咽喉肿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疮疡肿毒,常与雄黄、乳香、没药同用,即醒消丸,或与牛黄、乳香、没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与牛黄、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用于血瘀经闭,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本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以通经散结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疗程,疗效满意;用治痹证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祛风湿药同用
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本品活血通经,有催生下胎之效。常与肉桂为散,如《张氏医通》香桂散;亦有以麝香与猪牙皂、天花粉同用,葱汁为丸.外用取效,如《河北医药集锦》堕胎丸。
此外,近代临床报导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气雾剂治疗心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由麝香、猪牙皂、白芷等制成麝香心绞痛膏,分别敷于心前区痛处及心俞穴,24小时更换一次,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白癜风,均有显效;用麝香埋藏或麝香注射液治疗肝癌及食道、胃、直肠等消化道肿瘤,可改善症状、增进饮食;对小儿麻痹症的瘫痪,亦有一定疗效。
中医治疗皮肤癌
一、中药治疗
1、皮肤癌原发癌灶抑制、症状控制药物: 西黄丸 消癌平片 珍香胶囊
2、皮肤癌扩散转移治疗药物: 参丹散结胶囊 鸦胆子油口服液 复方斑蝥胶囊
3、皮肤癌放化疗辅助药:贞芪扶正颗粒 贞芪扶正胶囊 参芪十一味颗粒
4、皮肤癌癌性疼痛控制药:蟾乌巴布膏 鳕莲贴而舒 鳕莲艾必克 复方蟾酥膏 阿魏化痞膏
二、验方:
①板兰根120g,银花9g,连翘9g,皂刺9g。每日1剂,煎2次分眼。
疗效:按本方f台疗多例,疗效显著,1例服药2.5个月治愈。
②蟾酥软膏:蟾酥10g,溶于30ml清洗液中,加磺胺软膏40g,配成20%蟾酥软膏外敷,一般用药3天,癌组织开始脱落,约18天基本愈合。
三、偏方
①樟乳散:樟丹30g,乳香10g,研末以小麻油制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黄芪30g,蚤休15g,穿曲甲10g,甘草10g。水煎服,日服2次。
蟾蜍的药用价值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中国著名的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蟾酥有利有弊,毒性很强,不能直接服用,需要提炼加工!
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
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筋附于骨。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衰退,肾虚不能主骨,肝虚不能养筋,再加上风寒湿邪的侵袭,或是外伤,导致气血失和,久而久之痰血加重,就会形成颈椎骨质增生,从而产生疼痛不适、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等症状。
中药外敷法
根据病因机制,为解除颈椎骨质增生的症状,甘肃中医学院宋贵杰教授研制的中药托敷剂具有良好的效用。其组成为: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昧子15g、东山核15g、当归12g、红花12g、红花10g、生地12g、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炮附子6g、花椒30g。具体用法:将上述各药装人布袋内,扎紧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钟.稍晾凉后.托敷于颈背部,每次30分钟,每日托敷2次,每剂药连用4次,一般10天左右即可有明显的好转。
治疗疼痛的中药服用
经验方骨增丹,具有活血化瘀、疏风散寒、理气止痛之功用,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所致的疼痛,效果颇佳。其组成为:炙马钱子40g、防风100g、川断50g、桑寄生50g、秦艽50g、羌活50g、牛膝25g、血竭15g、乳香50g、投药50g、延胡索25g。具体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蜜为丸,每丸10g,早晚各1丸内服,连服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