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的青少年学习性教育靠网络
近四成的青少年学习性教育靠网络
一般性教育起始的年龄就是在十三岁到十六岁,而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没有接收任何的性教育,而一般青少年获取性教育的渠道就是杂志,朋友,互联网,还有书籍,还有学校。
其实现在的青少年绝对不是一个生理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心理的问题,一些自己的观念和情感,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还是很缺乏,一定要继续的加强,并且也要改变传输性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性教育。
现在青少年获取的性教育依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就是因为面不是很广,并且很多的信息也不是很准确,甚至还有一些很不健康的性知识存在。
现在中国的人口是有很多的,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要加以重视,不仅仅要在学校方面加以努力,更多的是要在家人和政府作出更多的贡献。
如何正确看待性生活
科学、健康、艺术的性生活是家庭的、生理的、心理的、伦理的滋补品,能使双方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心灵净化,人格升华。这一点,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而且从青年、中年到老年,其重要性丝毫不减。
家庭这个爱窝最核心的是夫妻间有一种非常和谐、有利健康的性爱,性爱应是夫妻间第一等的补品。但从现在的流行学调查结果看,不理想、不如意的居多,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很好地教育和学习。有人问,这还要学习吗?性是一种科学,既然物理、化学要学习,性也是科学为什么就不要学习呢?性爱是一种艺术,既然美术、音乐要学习,性爱当然也要学习。所以我国著名医学大家吴阶平院士说:不但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还要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进行性教育。性教育不光包括生理的,还有心理的和更重要的伦理的教育。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有位老年人在看了一次性知识展览后感慨万分,不无幽默地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看来,我这一辈子算是白活了!
性生活和谐健康的家庭中,不仅双方神清气爽,精力充沛,皮肤滋润光泽,而且很少生病,因为幸福能使体内内啡肽含量升高,生长激素浓度也高,所以机体免疫力增强。最新研究表明:对幸福的期望和预期也有神奇的效果,可使两种压力激素肾上腺素水平下降70%,皮质醇下降39%,而使人感觉愉悦的内啡肽增加27%,生长激素水平上升87%,并能使人的免疫力得到增强。
有人30多岁、40多岁就得乳腺癌,有人七八十岁都没有,为什么呢?据调查,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一条,夫妻性生活越和谐,妻子得乳腺癌的就越少。因为乳腺这个器官,受内分泌的影响非常大。别的癌也一样。为了家庭幸福,结婚以后应该很好地学习科学的性生活。有些人觉得不好意思,其实人有心功能、消化功能,也有性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平级的,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实际上,在家庭生活中好的性生活可以形成很好的皮肤黏合剂,对健康很有好处。
青少年教育之性教育自慰
一、性幻想
性幻想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不能实现的与性有关事件的想象,是自编的带有性色彩的“连续故事”,也称作白日梦。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异性的爱慕和渴望
会是很强烈的,但又不能与所爱慕的异性发生性行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样就会把曾经在电影、电视、杂志、文艺书籍中看到过的情爱镜头和片断,经过重新组合,虚构出自己与爱慕的异性在一起;有的把想象中的情景用文字写出来告诉他人,以达到自我安慰;有的同学因没有异性同学邀他一起游玩,他就假设一位异性同学给自己写来了约会的信邀他一起游玩。这种幻想可以随心所欲地编,编得不满意再重新编;毫无顾忌地演,演得不理想再重新演。在进入角色之后,还伴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可能激动万分,也可能伤心落泪。这种性幻想在入睡前及睡醒后卧床的那一段时间,以及闲暇时较多出现。部分人可导致性兴奋,女孩性器官充血,男孩射精,有的还伴随有手淫出现。这种性幻想在人的青春期是大量存在的。这种性幻想的出现是正常的、自然的。
二、性梦
性梦是指在睡梦中与异性发生性行为,达到性满足的现象。
据国外资料报道,性梦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多发于青春后期。性梦也是青春期成熟的正常心理现象。
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女孩在这个时期对性爱幻想是非常严重的,而在这个时候父母对青少年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青少年两性教育重要吗
1、青少年两性教育重要吗
青少年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性教育方面。自慰在男女不同年龄皆有。并且在童年期就已经存在。特别在青少年时期,男生女生们都处于发育期,这个时候的好奇新也很强。
据国外资料报道,性梦的发生率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多发于青春期,女性多发于青春后期。性梦也是青春期成熟的正常心理现象。
青少年时期的男孩女孩在这个时期对性爱幻想是非常严重的,而在这个时候父母对青少年教育方法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2、性知识不光包括生理
有些家长指望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能帮孩子,中小学开展性教育是好事,但“生理卫生课”的名字本身就片面了。性教育不仅指性器官的教育,主要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三方面。其中,性心理、性社会比性生理还重要。青春期性教育只讲生理知识有失偏颇,还应包含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性法律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等。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尊重和关心异性,懂得怎样正确对待性活动,懂得怎样保持性心理的健康。
青春期性教育有哪些误区
误解一:性教育导致过早发生性行为。
专家认为,据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清楚地显示,性教育不仅不会导致性行为过早发生,反而能导致推迟的、更负责任的性行为。
误解二:性教育剥夺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专家认为,在幼年时获得科学准确、与年龄相适应的、完整的正确信息,是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权利。由于缺乏这些正确信息,儿童和青少年会从他们的同伴、媒体或其他信息来源得到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而优质的性教育通过提供正确信息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使儿童及青少年免受错误信息的误导。
误解三:给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父母和广大家庭的事情。
专家认为,我们必须要承认父母在性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家庭在性健康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仅仅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够的,而政府的作用,就是通过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为优质的性教育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工具和材料。
误解四:家长会反对学校开展性教育。
专家表示,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和教育机构度过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学校是他们学习性、艾滋病毒及性病传播感染知识的非常恰当的环境。而且,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教师是最合格、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提供者。
如何避免遗精
第一,青年人应养成正确的性心理
随着生理的成熟,青少年的性欲和对异性的渴求越来越强。对此,青少年应形成正确的性心理和良好的性道德。积极接受正规而科学的性教育,对人类的两性以及异性的生理结构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同时,应避免过度的性刺激,为此,青少年应主动自制,如不看黄色的图书、电视,不上黄色网站,见到或接触性感的异性,不要胡思乱想,努力克服性幻想的习性。
第二,建立规律的生活
青少年为了减少频繁的梦遗,建立起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依表按时起居学习和工作。以有规律的活动,充实生活,减少无事乱想的空闲,消除或冲淡性渴望。晚间睡觉前,应用热水泡脚,而不应用凉水洗脚。睡觉时内裤应宽松。上床时不要看黄色的东西,避免性刺激,克服性幻想,不要抚摩下身。早晨按时起床,不要赖床等等。
第三,学会转移注意力
预防男性遗精的锦囊妙计还包括梦遗频繁是年轻人对异性的向往所至,不应受到歧视。但是青少年应学会积极转移注意力,将主要的精力从对性的关注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为此,青少年首先应树立积极而远大的理想,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业和事业上。
网络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
网迷的“情感冷淡”是由于网迷把所有兴趣和情感都转移到网络上去了。众所周知,“冲浪”的人都是虚拟的姓名和身份,在虚拟的空间与人交往没有责任、没有义务,在网上可以绝对的自由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自由对心理和生理高速发育,又终日面对学习压力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解除身心疲惫的好方法。所以,青少年极易成为网迷。
对网络的痴迷导致的情感冷淡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疾病。青少年一旦形成网络的心理依赖,对别的事物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天天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他们又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样将后患无穷。“情感冷淡”是许多恶性悲剧产生的根源,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对孩子进行科学地引导,让他们走出“情感冷淡”的陷阱,避免悲剧的发生。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网络技术虽然是高科技,现代文明的象征,但它也并非万能,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也将给我们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等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毁灭我们的人生行程。教育青少年要合理安排时间,多与亲人和同学交往,控制好上网时间,不要痴迷于网络。同时,家长应当要孩子认识到上网,不光是打游戏网络、好玩,网络更是学习各种知识,拓宽视野的好帮手,从源头上根治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痴迷,使电脑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角色的混乱。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2、道德感的弱化。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站的青少年占46.9%。另外,计算机成瘾者也容易在窃取他人电子邮件或机密信息、制造传播网络病毒等方面,导致网上违规、违法行为。根据北京五所高校的一个调查,有12.5%的人曾经获得他人的邮件,5.4%的人曾发布不健康的信息。据调查,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3、人格的异化。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其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网络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4、学习的挫折。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响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5、健康的损害。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猝死。
分析青少年心理特点
一、认知能力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首先表现在认识能力上,由于青少年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言语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
概括化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青少年可以利用日益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组织、调节和指导观察活动,以提高观察的概括性。
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
青少年的记忆力达到一个空前成熟阶段。意义识记代替机械识记而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识记的目的性增强,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而居于支配地位;进入了记忆最佳时期。
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
从思维类型上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理论思维发展得不是很好。
二、个性的成熟
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
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2、世界观初步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青年对世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政治活动以及青年中后期生活道路给青年的锤炼是青年期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青年世界观的成型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
青少年性教育知识
一、青少年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性知识
1、约三成初中生是通过学校获得相关知识。
2、约一成的初中生和两成的高中/职校生观看过色情书籍和音像制品。
3、高中生、职校生和大学生更多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和同学、朋友间交流获得性知识,而且这两种途径获得性知识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
二、色情书籍及音像制品危害青少年的性心理和生理健康
1、色情书籍及音像制品容易增加学生对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甚至促使学生尝试发生性行为。
2、研究提示,观看色情书籍或音像制品的学生,容易导致过早出现性行为。
3、监测结果表明,看过色情书籍与音像制品的学生中,有15.2%学生发生性行为性行为,是没有以上述方式获得性体验学生的5.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