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病应该如何预防
根尖周病应该如何预防
1、防牙病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的牙齿清洁:正确地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
2、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
3、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
4、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应到具备良好消毒设施的牙科看牙,以免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另外,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智齿冠周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下颌智齿冠周炎合并下颌第一磨牙颊侧前庭沟处牙龈瘘 应与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病变所引起的颊侧瘘道相鉴别。前者第一磨牙临床检查无确切病损且其X线牙片也无根尖周病变,但有阻生智齿存在及红肿史。后者第一磨牙有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破坏。
2.第三磨牙区恶性肿瘤 该区域的恶性肿瘤虽然常伴发炎症,但毕竟是以增生为主的肿块,且为实质性浸润包块,X线摄片检查可见局部骨组织溶解性破坏。
根管治疗后根尖炎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1、根管治疗术并非都是一次完成治疗,医生往往根据患者临床检查情况,分步分次进行治疗,一般来说,根管治疗要分2-4次就诊才能完成。
2、由于根管治疗术较繁杂,要求医生必须熟悉牙体结构的解剖知识及熟练操作技术,同时需要专用配套的根管治疗器械及设备和材料,因而,根管治疗术较费时且费用相对较高些。
3、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
4、牙齿治疗后脆性较大最好行嵌体或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5、有些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时病变的根尖炎症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刚刚有急性发作的趋势,自觉症状不明显,就诊时仅有轻微叩痛。医生在治疗中要荡洗根管,
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清除出根管,此时医生必须用器械在根管内操作,这时激惹了原本静止状态的炎症病变区,如果病人抵抗力低,治疗后又未及时服消炎药,就会发生急性炎症,产生疼痛感觉。如果病人抵抗力强,治疗后及时服消炎药,不过度疲劳,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疼痛,发生疼痛可及时到院做开放引流,口服消炎药局部理疗,很快会恢复正常。
大部分人都在努力保持牙齿清洁和美观,但我们很少去想牙齿内部有什么一一除非牙齿出了问题。当牙齿内部有问题的时候,根管治疗术可能是挽救这颗牙齿的唯一办法了。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并变得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的过程是医生用根管治疗专用器械通过彻底去除感染的牙髓以及感染的牙本质和毒性分解产物,经过根管冲洗、消毒和严密填塞根管,隔绝细菌进入根管再感染,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根管治疗的弊端:根管治疗并没有真正改善口腔环境,这也是引起蛀牙等牙病的根源,所以做完根管治疗一定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保健,保持口腔环境的配套平衡。
6、根管治疗术又称牙髓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技术,通过消除髓腔特别是根管内的刺激源,包括感染或炎症的牙髓、感染的牙本质、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并用充填材料严密封闭根管,达到治疗牙髓病、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目的。该手术保留了牙齿,因而与拔牙术互补。根管治疗术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能有效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为根管充填制备良好的形状。根管充填的目的在于维持根管清理的效果,防止根管微渗漏的发生。根管治疗术适合于各类型的牙髓病变和根尖周病变,牙髓坏死、慢性牙髓炎(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牙髓牙周综合征和有系统性疾病不宜拔牙又需要治疗或暂时保留患牙者均为根管治疗术的适应症。
在实施根管治疗术时,有两种方法。二次或多次法:首先制洞开髓,冲洗髓腔,去除坏死、坏疽的牙髓,扩大根管,再次冲洗洁净根管,吸干后封入消毒药物约 2~7日;复诊如无明显反应,即去除封料,充填根管;若有明显反应,可重新封入消毒药物,下次再充填根管。一次法:制洞开髓,冲洗、扩大根管,随即充填根管,一次完成。
根管治疗期间或完成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通常服用消炎或止痛药可缓解,局部出现肿痛应告知医生处理,牙齿治疗后脆性较大最好行套冠修复,防止牙齿折裂,延长牙齿的寿命。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牙痛的时候还是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能太急躁,容易急火攻心。只要在平常饮食上多家注意,牙痛的症状会得到很好的缓解,比如开始戒掉冰冷的食物和刺激性太大的食物,这些都会刺激到牙齿引发牙病。
根管治疗的好处有哪些
什么是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时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大体上分成清除牙髓、根管塑形预备和根管充填三部分。
根管治疗的好处:首先,根管治疗术后可以减轻顾客的病痛,防止感染的蔓延。通常已经有牙髓炎的牙齿会继续恶化,终至牙髓坏死,甚至牙根尖周围病变,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而根管治疗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而且可以使该牙得以保留。
其次,尽可能保持牙齿避免拔除,保持天然牙齿排列的完整性。根管治疗的目的是在保存牙髓或牙根尖周围组织,使已被侵犯的牙齿仍能以一种良好的健康状态处于它的支持组织中,避免拔除或继续恶化至崩毁的命运。
最后,能消灭病灶的传染,重建患牙的健康。根管治疗不但可以消灭根管内的病菌及其分解物和毒素,并可以治疗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感染,促使牙根周围组织的修补及愈合,消灭口腔病灶传染的来源。
种植体根尖周的病变
不同的致病因素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逆行性感染,种植体周围炎常伴有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和/ 或出现瘘管等症状。临床上可把种植体周围病变分为两型即活动型和静止型。当放射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和/ 或病人症状不相符时,种植体根尖病变即处于静止期。临床无症状、根尖区x 线透射影(通常由于植入短于预备长度的种植体引起)通常被认为是静止型种植体根尖炎。当植入的种植体紧邻存在x 线透射影的部位时,这也会导致静止型的种植体根尖周病变。静止型根尖周病变也可由无菌性骨坏死引起,常见原因是种植窝预备过程中温度过高。过热是无菌性骨坏死的一个诱因,同时也会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不可控的热损伤可导致纤维组织长入种植体—骨界面之间,影响种植体的预后。引起活动型的种植体根尖病变的病因很多,如植入过程中细菌污染;种植体稳固前早期负载导致的微小骨折裂;植入位点早期存在感染(由细菌,病毒,炎症细胞和/ 或残余的囊肿或肉芽肿细胞引起)也能导致活动型的种植体根尖病变。这些病变初期位于种植体的根尖区,后期可向种植体冠方发展,从而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因此,应把种植体根尖病变与种植体周围炎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种植体植入过程中,种植体根尖接触到一个活动牙齿和/ 或植入位置的邻牙处于活动性的牙髓病变期,种植体植入后可能愈合不良,甚至脱落。多数学者认为种植位点的天然牙(或邻牙)的牙髓病变是最可能引发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原因。Lefever 等学者对种植位点牙齿和邻牙拔除前的牙髓和根尖周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如果种植位点拔除的牙没有根尖周病变,也没有接受过牙髓治疗,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是2.1%。但是如果种植位点的在拔除时已接受过牙髓治疗或者有根尖周病变,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率则升高,分别是8.2% 和13.6%。对于那些没有牙髓病变而被拔除的牙齿来说,邻牙的状况对种植体的预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Lefever 等发现:相对于正常邻牙,如果邻牙有根尖周病变,种植体出现根尖周病变的比例上升到了25%。目前即刻种植已成为一种修复拔除牙齿有价值的治疗策略。对于有根尖病变的牙拔除后如果进行即刻种植,为获得良好的愈合,最可靠方法是彻底的清除病变组织,术后建议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但目前关于感染位点的即刻种植仍然存在争议。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微生物因素在活动型种植体根尖周围炎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有说服力的数据依然非常稀少。总的来说,学者们普遍认为很多因素导致了活动型种植体根尖周病变的发生,其具体的发病机理依然处在争论当中。
牙龈发炎牙松动怎么办
急性根尖周炎的处置,是一种应急临时性措施,主要是缓解疼痛及消除肿胀。应急治疗的关键是掌握病变发展阶段,病变程度。
1.开放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治疗首先是开髓引流,打开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置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
炎症4~5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安抚治疗
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改咬合
当急性根尖周炎牙齿是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合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改咬合是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敷等。
6.急性期拔牙
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但急性期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再行拔牙。
7.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是根尖周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和根尖周感染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牙周炎根管治疗的方法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根管治疗术适用于被诊断为牙髓或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需要摘除牙髓组织和清除根管系统感染,以保留整个患牙或牙根为目的,但是要求患牙具有足够的牙周组织和骨的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包括外伤、牙体修复、牙周手术或其他治疗需要,也需要摘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牙周炎根管治疗的一些相关知识了,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了大概地了解了,这种治疗方法比较新颖,而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要是有朋友患上了牙周炎,可以尝试一些这种治疗方法,但是如果只是轻微的牙周炎,就采取传统的治疗就好了。
蛀牙带来的几种并发症
轻症的龋齿影响咀嚼功能,严重的龋齿,或龋齿得不到治疗,继续发展则可以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并发症,甚至成为口腔病灶,影响全身健康,龋齿是造成儿童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儿童牙齿的早期丧失,不仅妨碍消化功能,还会影响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1.牙髓病:其特点是自发痛、阵发痛、夜间加重。到了晚期,可出现持续性跳痛、放散痛,可放散至耳颞部与偏头痛相似。疾病发作患者坐卧不安。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点和时间,温度、刺激,可激发牙痛发作或使疼痛加重。
2.根尖周病: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为何牙体牙髓病易导致根尖周病
根尖周病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
根尖周是怎么回事
根尖周一般局限于根尖部的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从病理上又分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后一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又称为急性牙槽脓肿。它可将化脓性炎症扩散到根尖周外间隙,引起间隙红肿、下脸水肿,影响视力。尤其是小儿,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检查,然后才转回口腔科治疗,这种情况临床并不少见。
根尖周病的病因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现代认为,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厌氧菌为主体的混合感染,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细菌内毒素是慢性尖周炎的致炎因子,更是尖周肉芽肿的主要致病因素。
2、创伤 牙齿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咬核桃、咬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尖周损害。
3、肿瘤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
4、牙源性因素 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
导致根尖周病病发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根尖周病病发的原因有哪些?根尖周病是指牙根尖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组织所发生的病变。这类疾病也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根尖周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导致根尖周病病发的原因有哪些?
微生物感染
专家介绍,这是根尖周炎最常见的病因,并且多数是由牙髓病变发展而来。引起感染的细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为主,在与发病有关的厌氧菌中,产黑色素类杆菌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刺激
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如果所用药物或充填材料刺激性过强或使用不当可使根尖周组织受到严重损害。除药物本身的化学刺激作用外,这些药物还可与宿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引起免疫反应。
创伤
当牙齿遭受外力如打击、跌倒、碰撞或缓慢而轻度的咬合创伤等外力时,可使根尖周组织受伤而发生根尖周病变。另外,在很管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根尖周组织的损伤。
通过上述文章的介绍你对根尖周病的病因有了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中应该怎样护理根尖周病
1、找找你的敏感食物
禁忌食用敏感食物是避免发病的重要环节,应该从生活中找到哪些饮食与你的根尖周病发作有关,从饮食中剔除它们,不再发作,说明就是原因,然后一样一样试着吃,坚定你的判断是否正确,最后根据情况确定敏感食物。
2、勿食辛辣
烟酒、油炸食物都可形成对根尖周病的刺激,最好离它们远些。
3、多食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是身体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的来源,摄入不足就会有缺乏症,和根尖周病的发作有直接的关系。
4、饮食平衡
饮食多样,不偏食,多吃杂粮、粗粮、绿叶蔬菜、水果、薯类、豆制品、牛奶等,做到膳食平衡。
5、保持大便通畅
肠道通,血管通是健康的标志。大便通畅是预防和防止根尖周病复发的基本前提。
根管治疗好吗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术的原理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根管治疗术适用于被诊断为牙髓或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需要摘除牙髓组织和清除根管系统感染,以保留整个患牙或牙根为目的,但是要求患牙具有足够的牙周组织和骨的支持。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包括外伤、牙体修复、牙周手术或其他治疗需要,也需要摘除牙髓,进行根管治疗。
根尖周病护理及诊断方法
根尖周病护理
注意牙齿的清洁,正确刷牙。防牙病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的牙齿清洁:正确地刷牙,应采取上下竖刷牙法,早晚刷牙,每个牙面刷8-10次,饭后漱口,使用牙线清洁相邻的牙齿间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钟左右,每月换一支新牙刷,每3个月看一次牙医,有病治病,无病预防,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儿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适当,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现刷毛外翻就应更换,如没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应到具备良好消毒设施的牙科看牙,以免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另外,注意少喝碳酸饮料。
诊断方法
需要对根尖周病本身进行鉴别,包括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及根尖周囊肿之间的鉴别。
诊断除了根据病史和检查特征外,主要依靠X线。
脓肿型在X线上显示根尖投射区边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投射区周围骨质疏松呈云雾状。
肉芽肿型在X线上的特点是根尖部有一圆形或椭圆投射区,边界清晰,周围骨质正常或致密,病变范围较小。
囊肿型在X线片上可见较大的圆形投射区,边界清楚,周围骨质致密呈清楚的阻射白线。
七种方法治疗根尖周病
1、开放引流
急性根尖周炎治疗首先是开髓引流,打开髓腔引流通道,打通根尖孔,使渗出液或脓液通过根管得以引流,以缓解根尖部压力,解除疼痛。为了不让食物杂质堵塞引流通道,洞内放置碘酊球开放。
2、切开排脓
炎症4~5天,主要针对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切开与根管开放可同时进行。切开的位置正对脓肿,与前庭沟平行方向。
3、安抚治疗
对根管外伤、封药化学性刺激及根管不良充填引起的急性尖周炎,可考虑去除根管内容物,封消炎镇痛药物数日,待急性期过后再常规治疗,以避免外界污染或再感染。
4、调改咬合
当急性根尖周炎牙齿是活髓,处理应慎重。由创伤引起的,通过调合消除创伤性咬合,即可治愈。根尖孔大牙髓炎引起的急性根尖周炎,可在麻醉下予以去髓。调改咬合是治疗的常规措施,一方面减轻功能得以休息,促进愈合;另一方面可减少纵折机会。
5、消炎止痛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药物或镇痛药物,局部封闭、理疗、针灸、中草药贴敷等。
6、急性期拔牙
无保留价值或重要病灶牙可以拔除患牙,通过牙槽窝引流。但急性期拔牙易引起炎症扩散,应先保守治疗再行拔牙。
7、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是根尖周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和根尖周感染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并严密充填根管,促进尖周病变愈合。
根尖周病的病因是什么
1.感染
最常见的感染来自龋病、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根尖周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以根尖微生物混合感染的结果,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主要病源菌。细菌及细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通过病理免疫反应,引起根尖周炎。
2.创伤
牙遭受外力,如打击、碰撞、跌倒等,可致牙体硬组织、牙周组织及尖周组织损伤。咬硬物,如咬到饭内的砂子、瓶盖子等创伤性咬合均可导致根尖周损害。
3.牙源性因素
牙髓及根管封药过量,根管器械穿出根尖,正畸用力不当、快速分离牙齿、拔牙不慎伤邻牙等均能引起尖周损伤。
4.肿瘤
波及尖周损害的肿瘤有鳞癌、肺癌及乳腺癌转移、颌骨肉瘤、骨髓瘤和造釉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