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错误方法
母乳喂养的错误方法
错误 1.妈妈不清醒时让宝宝吸奶
妈妈在还没有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就给宝宝喂奶是很危险的。因为宝宝要是吃了几口奶就睡了,这时妈妈如果也迷迷糊糊的睡着了,那么乳房就有可能阻碍宝宝的正常呼吸,甚至引发窒息。
正确做法:
夜间喂奶的时候,最好像白天一样坐起来喂奶,睡意越浓,越要坐起来喂。虽辛苦一点,但是能防止悲剧发生。如果妈妈实在不愿意坐着喂,也一定要保持清醒,待宝宝吃饱了、拍完嗝后,再将宝宝放到小床上睡。
错误2.只让宝宝喝一侧的奶
宝宝可能在夜间会喝好几次奶,但有的妈妈嫌麻烦,即使宝宝喝完一次也不换另一边,其实这样既会造成妈妈的乳房不对称,也会使得未被吸过的乳房胀痛。此外,还可能造成宝宝偏头、脸蛋大小不一等现象。
正确做法:
让宝宝轮流吸吮两侧乳房,喂奶后要竖立抱宝宝并轻轻拍背,待打嗝后再放下,以免宝宝溢奶阻塞呼吸道。另外,不建议妈妈对未满3个月的婴儿采用侧卧喂奶的方式,因为胸部乳房凸出部位刚好挤压挡住了宝宝面部呼吸系统,而婴儿一般4个月后才具备抬头躲避和用手推开母亲乳房或用身体动作将母亲惊醒的能力,因此很容易造成窒息。
错误3.让孩子含着奶头睡
一般宝宝会一边吃一边睡,有些新妈妈们生怕孩子再醒来,就一直让孩子含着乳头,这样做的危害你想过吗?
一方面会养成宝宝不良的吃奶习惯,不仅会导致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其对营养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牙床的发育。
另一方面可能在妈妈熟睡翻身的时候,乳房会盖住宝宝的鼻子,导致宝宝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此外,在妈妈溢乳的情况下,宝宝含着乳头睡着了不吮吸,奶水就会溢出,流进宝宝耳朵造成炎症。
正确做法:
为保险起见,喂奶时妈妈一定要用手指将有可能堵住宝宝鼻孔的乳房部分按开,保证宝宝呼吸畅通。宝宝吃完奶睡觉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把乳头抽出来。另外,因为妈妈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所以最好有亲人在旁边看护,以防意外发生。
错误4.生气的时候给宝宝喂奶
本来喂养母乳是为了宝宝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但研究发现, 如果妈妈在心情压抑或者生气郁闷的时候给宝宝喂奶,身体会产生一种毒素,对孩子的危害很大。
正确做法:
哺乳期妈妈不要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给宝宝喂奶,最好过半天或一天,并挤出一部分淤积的乳汁,清洁乳头后再哺乳。那么,气在头上如何解决宝宝温饱问题?妈妈可以选择用奶粉来喂养宝宝。
盘点母乳喂养的错误做法
1、刚分泌的乳汁看上去好脏,还是挤出去吧
初乳是产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颜色淡黄、黏稠(其实不是脏),量很少,非常珍贵。初乳营养丰富,能增加宝宝的抗病能力,能保护婴儿健康成长。初乳还能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备不喂奶的母亲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给宝宝。
2、我的奶没下来,还是让宝宝先吃奶粉吧
婴儿出生半小时即可进行哺乳,每次可持续半小时,即使没有乳汁也应哺乳。产后宜母婴同室,多让宝宝吸吮乳头,这不仅可增进感情,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促进乳汁分泌。乳汁的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多食用一些稀汁类,如鸡汤、鱼汤、排骨汤等,有一定增乳作用。同时,母亲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切忌忧思恼怒,还要有胜任哺乳婴儿的信心和热情,因情绪不良可导致泌乳减少,甚至乳汁不下,带来更多的麻烦。
3、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我喜欢用香皂清洗乳房及周围的皮肤,这样才能保持乳房的清洁
哺乳期妈妈经常使用香皂擦洗乳房,不仅对乳房保健无益,反而会因乳房局部防御能力下降,乳头容易干裂而招致细菌感染。因此,要想充分保持哺乳期乳房局部的卫生,让你的小宝宝有足够的母乳,最好还是用温开水清洗,尽量不用香皂,更不要用酒精之类的化学性刺激物质。
母乳喂养喂到多大最好
近日,网上一则“母乳喂养男孩应不超过10个月,女孩不超过12个月”的微博,被网友评为“挨千刀的微博”,并广为转发评论。这则微博再次让母乳喂养成为争论的焦点。
到底母乳喂多久?昨日,记者在卫生部前不久公布的“宝典”上找到了官方的答案。
争论
母乳喂养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2月19日,博友“健康教育何超”转发了一则微博,并称其为“一个挨千刀的微博,让大家纠错!”
这则微博来自“stv名医大会诊”,微博称:“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这种说法是错的哦!母乳喂养是可以倡导的,但是10个月以后母体会分泌出不少雌激素,母乳的营养也会寡淡,所以建议男孩喂养不超过10个月,女孩不超过12个月。”
这则微博立即引起博友们的强烈反驳,并不乏业内专业人士。
儿科专家张思莱医师在微博中反驳说,从来没有听说过“10个月后母体就会分泌出不少的雌激素,母乳的营养也会寡淡,男孩喂养不超过10个月,女孩不超过 12个月”。这条言论是绝对错误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可以继续到2岁或2岁以上。母乳的营养成分随着孩子的成长会有所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为了更适合宝宝发育的需要。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stv名医大会诊微博上,已经找不到该则博文。
答复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关于母乳喂养出现的谬论,这也不是首次。
2月9日,武汉一家报纸刊发报道,武昌28岁的杨女士在生下足月的宝宝后,一直以全天然母乳喂养,后来诊断为“宝宝脑发育不全”,并称在吃了配方奶之后,情况得到改善。
该消息出来后,以爆炸式速度在网络中传播。大部分网友都认为,这是在颠覆传统倡导的母乳喂养方式。
2月10日,微博上对此报道提出强烈质疑,参与者包括哺乳母亲和科普、医疗、媒体等各界人士,认为是为奶粉厂家做代言,有利益嫌疑。
那么,母乳到底喂养多长时间最好?
记者查询卫生部2月8日公布的《母婴健康素养宝典》,该宝典写着:“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有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婴儿添加辅食后,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母乳喂养24个月甚至更长。
至于孩子啥时该断奶,咋断?美国儿科医学学会的母乳喂养政策规定母乳喂养应持续到至少1岁,无上限,以母子共同意愿为准,结论部分明确指出持续的母乳喂养对孩子健康、发展、心理三方面都有显著益处。
母乳喂养三误区
误区1 :怕肥胖
现代女性在生育后,大都急切希望能恢复昔日苗条的身材,有不少新妈咪甚至因此在生育后拒绝给宝宝哺乳,理由是怕出现乳房下垂、身材走样等的问题。广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何平主任表示,造成身材走样并非母乳喂养所造成,恰恰相反,母乳喂养有促进母亲形体恢复的作用。
产妇大量补充营养才是造成身材走形的主因,正所谓“一个人吃两个人分量”,若能坚持母乳喂养,方可把多余的营养提供给宝宝,保持供需平衡。而且宝宝的吸吮过程反射性地促进母亲催产素的分泌,促进母亲子宫的收缩,能使产后子宫早日恢复,有利于消耗掉孕期体内堆积的脂肪。
误区2 :怕劳累
剖腹顺利诞下女儿,罗太太总算松了一口气。痛楚、疲倦随之而来,加上担心哺乳的动作会再次弄伤伤口,不少产妇不愿意立刻给宝宝喂奶:“休息一下,等体力恢复了再喂。”宝宝哭喊着,罗太太的家人担心会吵醒才刚睡着的罗太太,“细心”地把宝宝推出房间外面。第三天,罗太太准备喂奶,可是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奶。赶紧进补喝汤,仍不见奏效。看着别人喂孩子不费吹灰之力,罗太太急得抱着女儿哭了起来。
广州市妇婴医院妇产科骆蓓君护士介绍,出生头一两天的喂养很重要。新生儿在出生后20-30分钟之间,吸吮反射最为强烈,在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有不少新妈妈奶水不足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乳房的刺激不足。生产后头一两天,宝宝的吮吸对乳房的刺激,除了能让宝宝适应乳头吮吸的感觉,养成良好的吮吸习惯,也能刺激母乳的分泌,保证哺乳期乳汁的足量供应。骆蓓君护士支招,无论是顺产或剖腹产,产妇只要掌握正确的抱婴、哺乳姿势,是不用担心扯动伤口的。
误区3 :怕疼痛
有的妈咪是因为喂奶时乳房和乳头疼痛,因此不想喂养了。
出现乳房疼痛、乳头皲裂其实是因为喂养方法不当所致。
WHO《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
1. 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常规的传达到所有保健人员。
2. 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 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 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 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要与其宝宝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 除母乳外,禁止给宝宝吃任何食物及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 实行母婴同室,让宝宝和母亲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 鼓励按需哺乳。
9. 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宝宝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奶头作为安慰物。
传达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已建立的信息,并将出院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宝宝智商
在我国母乳喂养一直是社会所提倡的,比如母乳喂养不但有利于宝宝消化,更利于宝宝增强抵抗力,减少患病;甚至会有这样的观点:母乳喂养宝宝会更聪明?那么事实真相会这样吗?
我们平时所说的聪明也就是人的智商,那么衡量人智商的因素有哪些呢?它表现在这几个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
母乳确实含有促进智力发育的蛋白、牛磺酸等物质。婴儿期是儿童期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坚持母乳喂养对于智力发育确实有一定正向作用。
有实验研究证明,在13个月大倒5岁之间,那些3个月大后就不再吃母乳的婴儿在心智与整体智商方面比平均水平低的可能性增大。但当孩子到了5岁之后,或者上学之后,这方面的优势就消失了。因此这说明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乳喂养对于智商发育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更何况判断智商高低的因素那么多,常人的智商都差不多,在这个社会,智商并不是体现你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
但母乳喂养确实是支持儿童免疫系统最健康的因素之一,因此坚持母乳喂养这个观念是没有错误的!
隆胸可以哺乳吗 注射隆胸为什么会对哺乳有影响
注射隆胸采用的多是化学凝胶类物品,会引起组织病变,常常引起胸痛。此外,注射时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把药物注射到多个错误的层次,比如注射到胸大肌内、乳腺腺体内。对于注射隆胸的女性,不提倡母乳喂养。如果你现在没什么异常,可能手术做的比较好,但是还是建议你去做一下检查。如果确定你的乳房和母乳都没有问题再给孩子母乳喂养。确保孩子的健康。
母乳喂养的误区
1、生病了就断奶
有的妈咪发现自己生病了,不论青红皂白就要给宝宝断奶。其实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妈咪生病是否要断奶,要根据病情来定。有的妈咪受了风寒,这时是无需断奶的,只要带着口罩照样可以喂奶。有的妈咪患有乳腺炎,如果只是红肿的话,就可以继续哺乳,如果已经发炎有脓液流出,就必须断奶了。妈咪生了病,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再考虑是否断奶。
2、严格时间段喂奶
妈咪们一定看过这样的话:“每隔xx小时给孩子喂奶一次。”,很多妈咪会严格按照这个时间点来喂奶,其实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喂奶的原则是根据宝宝的需求来定,如果宝宝饿了就该给他喂,宝宝喝的越多,奶水才会越多。
3.长牙了就该断奶
有些妈咪发现宝宝长牙了,磨乳头了,就想着是不是该断奶了,其实宝宝咬妈咪的乳头非常平常,这并不是断奶的讯号。妈咪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措施来惩罚他,比如轻轻地闷他鼻子,停止喂食,掐一掐他的下巴等等。
4.疯狂食用鸡鸭鱼肉
有的妈咪为了保证充足的奶水,疯狂食用鸡汤,鸭汤,大量摄入各种肉类食物,其实这样做反而对宝宝不利,容易会使幼儿消化不适,肠胃难受。
5.母乳少就断奶
对于1-4个个月的宝宝来说,母亲的奶水是最佳的食物,就算孩子只能吃到3成也不要放弃。只要多加休息,奶水含量只会与日俱增。
婴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第一 、在液体食物阶段我们大多数执行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对于母亲的营养的重视还不太够,对于母乳不足的儿童的喂养缺乏一些办法,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儿童,基本上是认识上存在着错误,以为一拿配方粉喂养就是和母乳喂养矛盾。还有一些母亲因为有各种疾病情况,也不能喂养;或者是母亲工作的条件,跟小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养,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在这样一些情况下,母乳喂养坚持得不够。
解决办法:
1、要加强母亲的营养的供应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
2、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及早、正确地选择适用的配方粉进行正规的配方粉喂养。例如,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微重儿,应当给予特殊配方粉,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而不能放在家庭里由家长按照自己的习惯甚至不正确的认识来喂养。我们要知道,至少在哺乳动物里头有30%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我们人类由于生活工作的各种环境的影响,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大一些。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加强母乳喂养。
第二 、在泥糊状食物喂养阶段我们基本上普遍存在着对泥糊状食物的认识的错误概念,一直把它看成是辅助的、不重要的食品。我们用词叫"辅食",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从这个食物的科学的定位,还是从这个食物的英文的译名,翻成辅食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泥糊状食物是人类独特的食物形态,是人生生长发育不可逾越的生物学的阶段,也是一不注意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一个最危险的事情。我们应该把泥糊状喂养放到跟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和处理。那么,在泥糊状食物喂养不良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贫血、缺铁、动作发育迟缓、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第三 、固体食物喂养阶段在 8个月以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孩子就逐渐的会跟着大人在桌上吃,有些父母就误以为小孩能跟大人吃就省事了,没有专门制作适合小孩吃的固体食物,或者盲目的增加所谓的营养,没有做到均衡膳食。这个时候,小孩或者会发生营养不良,或者会发生营养过剩,也就是肥胖症。那么,我们强调的是均衡膳食,自然食物,不要给小孩吃所谓的补品、营养品,应该让小孩粗粮、细粮都吃,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也都吃,不要养成挑食、偏食、过食营养品的不良行为。
宝宝体重增长慢的原因 经常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喂水
宝宝6个月以内,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都不需要给宝宝喝水或额外添加果汁。母乳中或配方奶中含有宝宝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液体和营养。错误地添加水或者果汁,只会影响宝宝吸吮妈妈乳头的力度,减少母乳的分泌量,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喝配方奶喂水,也会减少宝宝的热量摄取,导致体重增长不理想。一般只有在宝宝腹泻或发热的情况下,才需要额外给宝宝喝水。
母乳喂养的误区
误区一 一侧乳房吃一半
母乳分前奶和后奶,两者营养成分不同,为保证婴儿从母乳中获取均衡的营养成分,前奶和后奶的供应缺一不可。母乳喂养时,应该让婴儿先吸空妈妈的一侧乳房,再吸另一边,这样的益处还在于促进妈妈泌乳,保证泌乳量的充足供应。
误区二 乙肝妈妈不能母乳
患有乙肝的妈妈在孕期应该监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活性,新生儿出生后在我院就能及时接种免费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已经进行母婴阻断的新生儿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
误区三 母乳喂养时间越长越好
与奶粉相比较,母乳的营养成分更好,易于婴儿消化和吸收。停止母乳喂养的时间,应该在婴幼儿能够通过人工喂养获取全面营养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应母乳喂养到2岁。
误区四 母乳6个月后无营养
随着婴儿的发育,母乳的营养成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来满足婴儿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婴儿出生时吃到的母乳与3个月后的母乳营养成分并不相同。同样,3个月的母乳成分和6个月的母乳成分也不相同,但是都能够满足婴儿不同时期的基本营养需求。由于6个月后婴儿的营养需求增加,需要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再添加辅食。
误区五 妈妈吃药不能母乳
妈妈在哺乳期间因生病服药,是否需要停止哺乳要根据吃什么药、得什么病来定,可咨询医生获得明确指导。
误区六 母乳量少要省着喂
乳汁的多少不是省出来的,而是婴儿越吸越多。吸空乳汁的乳房产奶速度反而更快,要比留一些乳汁的乳房产奶速度快。
刚出生的宝宝喂养方法
第一 、在液体食物阶段我们大多数执行了母乳喂养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对于母亲的营养的重视还不太够,对于母乳不足的儿童的喂养缺乏一些办法, 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儿童,基本上是认识上存在着错误,以为一拿配方粉喂养就是和母乳喂养矛盾。还有一些母亲因为有各种疾病情况,也不能喂养;或者是母亲工作的条件,跟小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养,也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在这样一些情况下,母乳喂养坚持得不够。
解决办法:
1、要加强母亲的营养的供应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
2、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孩子,及早、正确地选择适用的配方粉进行正规的配方粉喂养。例如,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微重儿,应当给予特殊配方粉,在医生的指导下喂养,而不能放在家庭里由家长按照自己的习惯甚至不正确的认识来喂养。我们要知道,至少在哺乳动物里头有30%的个体是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我们人类由于生活工作的各种环境的影响,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大一些。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加强母乳喂养。
第二 、在泥糊状食物喂养阶段我们基本上普遍存在着对泥糊状食物的认识的错误概念,一直把它看成是辅助的、不重要的食品。我们用词叫"辅食",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从这个食物的科学的定位,还是从这个食物的英文的译名,翻成辅食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泥糊状食物是人类独特的食物形态,是人生生长发育不可逾越的生物学的阶段,也是一不注意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一个最危险的事情。我们应该把泥糊状喂养放到跟母乳喂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认识和处理。那么,在泥糊状食物喂养不良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贫血、缺铁、动作发育迟缓、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第三 、固体食物喂养阶段在8个月以后,不同发育阶段的孩子就逐渐的会跟着大人在桌上吃,有些父母就误以为小孩能跟大人吃就省事了,没有专门制作适合小孩吃的固体食物,或者盲目的增加所谓的营养,没有做到均衡膳食。这个时候,小孩或者会发生营养不良,或者会发生营养过剩,也就是肥胖症。那么,我们强调的是均衡膳食,自然食物,不要给小孩吃所谓的补品、营养品,应该让小孩粗粮、细粮都吃,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也都吃,不要养成挑食、偏食、过食营养品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