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巨阙在哪个位置 巨阙的按摩手法

巨阙在哪个位置 巨阙的按摩手法

用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60次。 按压此穴,解除心烦,促进肠胃运动,有益于大肠的排毒,解决各种肠胃问题。


痛经恶心呕吐怎么办 按揉巨阙穴

位置:位于腹部,左右肋弓相交之处,再向下约二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用拇指或中指按压巨阙穴约1分钟,然后在顺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最佳。

功效:巨阙穴对于治疗恶心、呕吐、打嗝、吞酸、腹泻、痛经、心痛、心烦、健忘、胸闷气短、咳逆有很好的疗效。


打嗝怎样能停下来

1.分次咽水

分次咽水是指喝一大口水之后憋气然后将这口水分四-五次咽下,每咽下一口水停顿1-2秒钟,注意如果中间换气了可以重新喝水再来。如果还没见效,可以重复几次一般都能有效止嗝。

2.仰脖喝水

仰脖喝水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喝一小口水之后仰起脖子,然后将水咽下,重复几次一般能够帮助快速止嗝。要注意的是每一次喝的水不宜过多,否则很容易呛着。

3.弯腰喝水

弯腰喝水是指先喝几口温水然后身体弯腰90度并将水慢慢咽下,如此重复几次能够有效止嗝。这是因为胃部离胸膈肌较近,喝温水能够温暖膈肌,弯腰能够帮助内脏对膈肌进行按摩,达到止嗝目的。前面提到的喝水法都可以喝温水进行。

4.憋气法

憋气法是指在打嗝不止的时候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与此同时胸腔用力,直到忍不住要换气的时候再进行呼吸,一般这个办法一次即可见效。如果还是一直打嗝可以重复几次直到止嗝为止。

5.冰块治打嗝

在打嗝不止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可以试试拿冰块敷在喉结的两侧,一分钟左右就能帮助止嗝。这是因为冰块可以帮助减缓神经抽搐的频率,进而干扰肌肉抽动的周期,使打嗝的症状随之消失。

6.穴位按摩

按摩伏突穴、巨阙穴、上眼窝点。

穴位位置:扶突穴位于喉结外侧四指宽度的位置;巨阙穴位于胸骨下心窝中间处;上眼窝点位于眼窝上缘中央凹陷处。

7.按摩手法:

1、先指压扶突穴,按压时,采取坐姿,食指按压穴道即可。

2、再指压巨阙穴,按压时将双手食指相叠按压穴道,一面将身体前倾一面进行指压;

3、最后按压上眼窝点,按压时可以采取坐姿,双手食指从下往上推高,同时颈部向前加压,使压力加大。

巨阙的作用 巨阙配穴治疗方法

心胸痛可配中脘,内关;心烦惊悸可配心俞,神门;癫狂可配人中,百会,内关;癫痫可配鸠尾,内关;胸满气短可配中脘,心俞,肺俞;胃脘痛,反胃,吞酸,呕吐可配公孙,内关;呃逆,噎膈可配天突,膈俞,内关。


巨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巨阙穴主治疾病

巨阙穴属任脉,位于上腹部,近膈肌处,内应肝胃,可和中降逆,理气止痛,因此多用于治疗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的胃痛,反胃,吐逆不食,腹胀,胃痉挛,膈肌痉挛等肠胃性疾病。还可宽胸利膈,治疗膈气阻滞的呃逆,噎膈。

巨阙穴又为心之募穴,是心脏之气直接会聚之处,可调理心脏功能,宽胸理气,化痰降浊,宁心安神,通络止痛,治疗上焦气滞的胸满气短,心脉瘀阻的心胸疼痛,心神不宁的心烦惊悸,以及痰浊蒙闭心神的癫狂,癫痫。


巨阙在哪个位置

巨阙穴位于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清心养肺这么按

清心养肺的按摩方法是怎样的?推拿或按摩有很好的清心养肺的功效。具体操作如下:

1.左手四指微并拢,以掌根放于胸中上端,左拇指放于右锁骨上,自左横线来回擦动,直擦至乳头上水平线。

2.往返数次后,换右手仿效上法擦左胸,坚持揉按膻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鸠尾(剑突下,脐上7寸)、巨阙(脐上6寸)穴。

3.用多指揉、擦胸胁部。

4.拇指点按内关(腕横纹上2寸)、鸠尾、巨阙穴各1~2分钟。

5.右手五指并拢,略屈,用虚掌拍击左胸,重复20~30次;换左手拍右胸,使两侧肺部都拍到。

6.以右手拇指紧贴左胸外侧,其余四指紧贴腋下,作相对用力提拿;配合呼吸,吸气时用力提拿,呼气时慢慢放松。重复5~10次。换左手拿右侧胸肌,以酸胀为宜。

血压高怎么按摩 揉前胸穴位

用右手鱼际和掌根部按揉,其余四指放松,从膻中穴开始,边绕圈下行,至巨阙结束,此为1次,共做15次;膻中调理气机,缓解胸痹,降肺胃逆气;巨阙可调心,止痛,降肺气,解胸痹,安神。再配伍中庭,鸠尾穴一同按压,可起到安定心神,稳定血压的作用。

膻中:相当于男性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巨阙:位于剑突下。


相关推荐

巨骨的位置及方向 巨骨穴的按摩手法

1.肩臂拘挛时可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巨骨,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能够缓解肩臂拘挛带来的不适。2.经常用中指指腹按摩巨骨,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非常有好处,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神阙按摩手法 神阙的好处

神阙连着人体的真阳,真气,因此对全身阳气,它是大补穴。此外,任,带,冲三脉又经过此穴。因此本穴可连通五脏六腑。刺激神阙穴,便可调理全身,使人体内真气充足,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

拉肚子怎么艾灸 寒湿性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神阙穴。艾灸手法:取艾条点燃,一手中指,食指放于所处穴位两边,一手持艾条垂直悬灸所选穴位,注意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感觉到温热至有灼痛感为度,觉得太热时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艾灸功效:温中除湿,健脾止泻。

治疗打嗝的最好方法 最安全的方法

具体做法:拇指按压内关穴(小臂内侧的正中,离腕横纹两寸的位置),与拇指对应,同时用食指按压外关穴(从内关穴穿过胳膊到手臂外侧的对应位置,就是外关穴),力度以感到酸痛为限。通常按压几分钟,打嗝一般就会止住。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于连接胸骨下端与肚脐的线中间。对于胃脘痛,腹胀,呕吐,打嗝,翻胃,吞酸等症治疗效果较好,可用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100—200次即可止住打嗝。巨阙

中医是怎么按摩治疗鼻炎的

一、治疗鼻炎按摩天柱穴,曲差穴,迎香穴。1、先使用两手的十指和中指同时推压脑后的天柱穴,力度适中,以一分钟为好。2、接下来然后用两手的食指同时按揉发际处的曲差穴,按正时针与反时针方向各30回。3、最后,用两手的食指同时按揉鼻翼两边的迎香穴,按正时针与反时针方向各30回治疗鼻炎。4、每天三到五次就可以。二、治疗鼻炎按摩风池穴,人中穴,巨阙穴,肾俞穴。1、闭上两眼,放松身体,用两手的食指同时按压脑后的

慢性支气管炎的推拿疗法

部分病人有哮喘症状,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病人的体质减弱,免疫力逐渐下降,遇寒冷天气或天气变化,容易患感冒,而感冒又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形成恶性循环。目前虽然不乏控制感染的药物,但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和合并病毒感染,疗效虽有,却不够彻底。长期坚持穴位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有显著的疗效。1 头部按摩[有效穴位]迎香、百会、上星、桥弓、百劳等穴,及肺、气管、对屏尖等耳穴。[按

神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神阙的按摩方法

腹痛,腹泻时,可用手掌按摩神阙穴,或者先用热毛巾覆盖,再予以按摩。也可将双手搓热, 叠放与肚脐(可以隔着衣服),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转1分钟,可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腹部艾灸一次多长时间 腹部艾灸灸哪里

对腹部进行艾灸,可以对人体的脏腑起到一定的保健效果,腹部上有许多穴位,例如气海、中脘、下脘、巨阙、神阙等,对其进行艾灸可以改善人体健康。气海穴,在脐下1.5寸的地方,对者进行艾灸可治疗腹痛、腹泻、便秘等症;脐上2寸为下脘穴,对治疗呕吐、腹痛、腹泻等有一定的疗效;脐上4寸为中脘穴,经常按摩中脘穴可促进胃蠕动,帮助消化。当然,腹部的这些穴位,除了可以艾灸之外,经常按摩也可以起到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巨髎的准确位置图片 巨髎保健按摩手法

1.按摩者以一手拇指,食指或两手食指掌侧分置于被按摩者鼻外两侧巨髎穴点按10-20次。2.再以拇指,食指或两手拇指掌侧分置于被按摩者鼻旁两侧迎香穴,自内向外经巨髎至颧髎穴止,反复摩动1-3分钟。作用:祛风散邪,开通肺窍,使局部温热及呼吸道畅通,可防治风寒感冒之鼻塞流涕,头胀痛,虚性牙痛,牙龈肿痛等症。

心悸的刮痧疗法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忡”。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