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痛经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1、检查激素水平:内分泌系统是身体的总控制者,通过对激素分泌的调节,该系统掌控着机体的整体功能。而因为种种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则会引发一系列病症,损害女性身心健康。据统计,90%以上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内分泌失调。
2、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可在诊刮之后进行。这是痛经的检查方法之一。
3、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4、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的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等。肛诊可知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是否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
痛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尿酸测定: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低嘌呤饮食5天后,24 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 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 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 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痛经需做哪些检查
1、宫腔镜检查:可发现细小可引起痛经的病变,如粘膜下小肌瘤、息肉、内膜炎、宫腔粘连。
2、B超盆腔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多数可引起痛经的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畸形、卵巢肿瘤可做出诊断。
3、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引起痛经主要原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还可以发现盆腔炎块、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卵巢肿瘤。
4、诊刮并送病理检查:可排出宫腔内积血、妊娠物残留,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
妇科病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1、妇科窥器检查
主要是了解阴道、宫颈情况,排除孕妇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为宝宝顺利出生提供通道;观察阴道黏膜是否充血,阴道分泌物的颜色、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味;看看宫颈是否糜烂、有没有宫颈息肉存在;特别是早孕期间出血时,观察出血的原因是否与阴道、宫颈有关,为治疗提供依据。
2、白带检查
了解阴道内是否有滴虫、霉菌存在,必要时还要进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检查。若存在以上微生物,容易引起上行性感染,影响胚胎发育,诱发流产。
3、宫颈刮片检查
此项检查主要是了解宫颈表皮细胞的形态,排除宫颈肿瘤的发生。当然,宫颈刮片检查是较初级检查方法,产生疑点时可以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或宫颈活检病理切片明确诊断。
4、超声检查
停经40天和60天分别作超声检查,了解胚囊种植部位和胚芽发育情况。怀孕4个月后产科登记检查,按照产科要求进行超声随访。
5、合诊检查
主要了解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月份相符合,胚胎是否正常发育。当出现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不相吻合时,需要B超检查,以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发育异常和胚胎发育异常等情况。若存在子宫肌瘤,需要估计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和是否影响胚胎生长发育而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并尽可能地估计到肌瘤的性质。同时,医生检查的内容还包括双侧附件是否正常,当卵巢增大时,需要鉴别是妊娠引起的功能性增大,还是器质性增大。若是功能性增大,怀孕三个月后会自然消退,若是良性器质性增大,要尽可能在怀孕三个月后手术,以减少流产率。
轻微脑震荡需要做化验检查
1.颅骨X线检查,无骨折发现。
2.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3.脑电图检查,伤后数月脑电图多属正常。
4.脑血流检查,伤后早期可有脑血流量减少。
颅骨平片未见骨折,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波和波1~2天内恢复或少数病人有散在慢波于1~2周内恢复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有Ⅰ~Ⅳ波波间期延长Ⅴ波潜伏期延长或有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
CT检查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应为阴性但临床上发生骨少数病人首次CT扫描阴性而于连续动态观察中出现迟发性颅内继发病变应予注意此外有学者报告用放射性核素123I-IMP和99mTc-HM-PAO施行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检查青少年脑震荡病人发现70%有小脑和枕叶血流降低。
脑萎缩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1、小脑萎缩患者,临床检查可发现不能并脚站立、行动缓慢、下肢颤抖、不能沿直线行走、呈醉态步履,步态蹒跚、步幅宽大、病理反射有。
2、伯氏征(+)、指鼻试验(+)、跟膝试验(+)、划圈试验(+)。
3、影像检查诊断:
通过CT及MR(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少、脑室扩大。如果大脑萎缩可见脑皮质与颅骨板间隙增大,大脑沟增宽增深、脑回变平缩小,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大,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密度减低。小脑萎缩时可显示小脑纹理粗重,体积缩小影像呈现分枝树叶状,小脑周围腔隙低密度已增大,第四脑室扩大。如有桥脑橄榄体萎缩在形像上可见脑干变细狭窄,周围腔隙小加宽、橄榄体变偏平或缩小。
4、脑血管造形可见脑动脉血管曲屈变细。脑血流面可以发现血流减慢,血管阻力增加等现象。
心绞痛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需要做的检查有以下几项:
1、心电图检查。
2、心脏X线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冠状动脉造影。
5、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
6、血管镜检查。
宫颈糜烂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1、妇科检查重点是宫颈的大小、外形、质地、宫颈管粗细,是否有接触性出血,其次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及宫旁组织的情况(卵巢、输卵管、盆腔淋巴结等)。
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妇科常规检查,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及防癌普查首选的初筛方法。
3、阴道镜检查能迅速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病变,在阴道镜检查中取可疑部位活检,能显著提高活检的准确率。
4、碘试验和肉眼观察方法十分简单、廉价,至少可检出2/3的病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发展中国家采用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后。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再在白色病变区取活检。
5、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依据。
轻微脑震荡需要做化验检查
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颅内压降低。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正常。生化检查亦多在正常范围,有的可查出乙酰胆碱含量大增,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钾离子浓度升高。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
1.颅骨X线检查,无骨折发现。
2.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3.脑电图检查,伤后数月脑电图多属正常。
4.脑血流检查,伤后早期可有脑血流量减少。
颅骨平片未见骨折,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波和波1~2天内恢复或少数病人有散在慢波于1~2周内恢复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有Ⅰ~Ⅳ波波间期延长Ⅴ波潜伏期延长或有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
CT检查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应为阴性但临床上发生骨少数病人首次CT扫描阴性而于连续动态观察中出现迟发性颅内继发病变应予注意此外有学者报告用放射性核素123I-IMP和99mTc-HM-PAO施行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检查青少年脑震荡病人发现70%有小脑和枕叶血流降低。
痛经患者要做的化验检查
血沉、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最后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可在诊刮之后进行。
通过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的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等。肛诊可知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是否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
其他检查:如血沉、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刮宫最后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
痛经需做哪些化验检查
1、检查激素水平:内分泌系统是身体的总控制者,通过对激素分泌的调节,该系统掌控着机体的整体功能。而因为种种原因引起内分泌失调,则会引发一系列病症,损害女性身心健康。据统计,90%以上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出现过内分泌失调。
2、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可在诊刮之后进行。这是痛经的检查方法之一。
3、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4、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的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等。肛诊可知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是否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
淋巴瘤做什么检查
1. 断层扫描检查: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摄,这样可让医生看到淋巴瘤到底在哪里。
2. X光检查:利用放射线检查身体器官有否癌症。
3. 骨髓检查:用针筒在髋骨骨盆附近取出骨髓样品化验。
4. 脊椎穿刺切片检查:使用细针从脊椎取出脊椎液做化验检查,只有特殊的病例才会使用这种方法。
5. 细胞切片検查:用针筒或开刀取出细胞组织化验。
6. 磁核共振摄影:这种检查方法利用磁性及无线电波显示淋巴癌有否转移到神经系统或其它器官。
7.血液检验:用针筒从手臂抽血,医生借着显微镜观察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
8. PET检查:可查出某些淋巴结是否有癌细胞。
药物性牙龈增生应该做哪些检查
药物性牙龈增生(drug-inducedgingivalhyperplasia)是指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纤维增生和体积增大。那么,患了药物性牙龈增生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呢?下面专家给大家介绍药物性牙龈增生应做的化验检查:
1、查体,视诊。
2、病变时间长期者需做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3、牙菌斑、牙石的存在。
4、牙龈色形质改变:牙龈鲜红或暗红色,龈缘变厚,龈乳头圆钝肥大,有时可呈球状增生。少数炎症严重者,可出现龈缘糜烂或肉芽增生。牙龈有时表面松软脆弱。
5、探诊时,龈沟出血,龈沟底应位于釉牙骨质界处,无临床附着丧失。
6、影像学上无牙槽嵴顶骨吸收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