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季进补补什么好

冬季进补补什么好

1、枸杞:养肝明目

枸杞

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约 30颗)枸杞比较合适。枸杞最适合煮粥或煲汤,可将它和大枣、山药等搭配。嫌麻烦的话,还有一种简便吃法,即早晚嚼食,但嚼枸杞时要注意控制数量,最好减半(15颗左右)。

2、大枣:补中益气

大枣

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建议把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治疗胃寒、胃痛。

3、当归:活血祛寒

当归

当归性温,入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作用。当归并非只适合女性使用,凡是血虚、血瘀的病人,表现为血虚头痛、头晕心悸、面色萎黄、跌打损伤、皮肤感染、血虚肠燥、便秘、虚寒腹痛等,都可一试。

温馨提示:白萝卜是冬季的时令蔬菜,也是养生的好食材。白萝卜性凉,味甘辛,归肺、胃经,对肺胃有热、痰多、气胀食滞、消化不良、大小便不畅的人尤其适用。在食用上,它有两个最佳搭档:如想发挥止咳效果,就将白萝卜和冰糖搭配,共同达到除痰润肺、和中止咳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白萝卜性凉,脾胃虚寒、慢性胃炎、胃溃疡、大便偏稀者不宜大量食用。

早泄冬季进补好时机

腐皮白果粥

材料:白果9~12克,腐皮45~80克,白米适量。

做法:将白果去壳和芯,与腐皮、白米置锅中加水适量,煮粥。每日1次,当早点吃。

功效:白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等成份。腐皮白果粥补肾益肺,适用于早泄、遗尿、小便频数、肺虚咳喘等。

山药粥

材料:生淮山药50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淮山药扎细过筛,放入盆内,调入凉水成糊。锅中放适量大米加水烧沸,边搅边下山药粉,烧至熟,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胆碱、淀粉、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且含量较为丰富,具有滋补作用,为病后康复食补之佳品。山药可促使机体T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山药粥能够为早泄患者补中益气,健脾止泻,益肺固精,止带缩尿。

松子粥

材料:松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

做法:1、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松子仁洗净切碎;

3、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松子仁一同放入,先用旺火烧沸;

4、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然后加入白糖调好味,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早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用。

功效:松子粥是传统的强精食品,对早泄患者具有良好的滋补强精作用。

冬季进补原则 冬季节该如何进补

1

持续进补,滋阴补肾

冬天虽然很冷,但北方的冬季还有一个特点,干燥。从我国地域上来看,黄河以北地区冬季的气候特点都可以用“干冷”两个字来概括。北方冬季室外干冷,室内因为有取暖设备,更是十分干燥。因此,冬季进补在既滋补肾阴的同时,还要防干燥。

冬季常见的补肾的食材包括羊肉、韭菜、虾仁、栗子、桃仁、海参等。这些食材营养物质全面,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脂肪、糖、矿物质等,可以很好地补肾。季还要多吃滋润的炖品,预防干燥。一些家庭自制的炖品非常适合食用,建议您可以在家自制胡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进补还要讲究时机,如果身体出现了大热、大渴、便秘等症状,或患有急性疾病,应暂停进补。

老年人别忘适度养肝。滋阴补肾是冬季通用的进补原则。对于老年人来说,还要适度养肝。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中医认为,肾属水,肝属木。如果肾水不足,就不能滋养肝木,进而无法濡养眼目,会出现视物模糊、白内障等眼部不适症状。加上现在社会各种电子产品非常丰富,老年人玩起电子产品来热情不输年轻人,也会造成视疲劳、干眼症等,出现怕光、迎风流泪等症状。

老人保护眼睛健康一方面要注重全身调理,以防肝肾亏损累及于眼;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用眼卫生和眼保健。平时生活中,可以适量喝点枸杞菊花茶。

2

锻炼身体,避开清晨

现在老年人特别注重健康,多数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冬天锻炼最好避开清晨时段,等到上午九十点钟之后再开始锻炼。这是因为在冬季节,早晨的气压本来就比较低,大量粉尘、二氧化碳沉降在大气层底部,早起锻炼,更容易吸入粉尘等不洁空气,增加肝肾排毒的负担,增加肺部的负担。

上午10点左右,新鲜空气会逐渐下降到大气底层,而且人的血压也逐渐稳定,这时锻炼不但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会明显降低,还可以吸入更多新鲜空气。此外,冬季锻炼还要及时擦汗,避免运动过量,户外运动中要及时补水,可以适当补充温开水。


冬季养生要点 饮食调养

中医认为,心主苦,肾味属咸,咸胜于苦,冬季是神经旺盛的时候,因此饮食养生就要减咸味增苦味。冬季是饮食进补的最佳季节,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尤其是在冬至过后进补最好。


冬季进补应避免误区

冬季进补虽说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点,但也并非人人都需要在冬季进行补益,切忌走入"进补"的误区。

按现时我国的生活水平看,冬季进补的对象应为身体虚弱的中老年人;劳累过度,亚健康状态的人;久病,术后或大病初愈等这样的群体。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者,则无需进补。

误区一:地域不分“滥补”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季,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迥然有别。因此,王发渭教授说,千万不要地域不分“滥补”。

冬季的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狗肉、鹿肉等,补品中如人参酒、参茸酒等,强壮补身,御寒助阳确有作用。

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鸭、鹅等。

长江以南地区的人们如果多食羊肉、狗肉、鹿肉等容易燥热动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也是少用为佳,应以干润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荠、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误区二:老少不辨“蛮补”

由于人有男女之别和老少之异,因而在冬季“进补”之时,也不尽相同。如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大多体质虚弱,所以适当适量“进补”可增强抵抗力,有利于身体健康。

然而,小儿生理机能旺盛,正常发育的健康儿童,或生病尚未痊愈的儿童,就不宜“进补”,尤其对一些甘温、温热之物,如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卵等,只适宜于成年人,儿童即使体质弱,也应忌食或少食,反之则有损无益。

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冬季进补注意

冬季进补,宜养阴,忌发汗。民间有许多冬季进补养生篇方,当根据终身情况适量进补。如用大枣数枚,去皮核,于火上焙香,然后煮汤服;或用适量枸杞,研磨后用慢火熬制成膏,藏与密封容器中,每晚服食一骚,可以养护中气。


冬季进补 补精血三款食疗方

一、枸杞炖牛冲

材料:母鸡750克,枸杞子10克,鲜牛冲400克

调味料:花椒,味精,胡椒粉,黄酒,盐,葱段,姜片

做法:

1、母鸡洗净,切块,汆烫再洗一遍,枸杞子洗净泡一泡,花椒用纱布包起来;

2、牛冲撕掉表皮,割开,煮熟,冷水清洗,刮掉白膜,先切花刀后切段,用黄酒、姜葱和清水煮2遍,每次煮过后都用清水冲洗一下,冲洗后再用清水泡;

3、将花椒袋、葱姜、原料、适量清水倒入砂锅中,武火煮开,撇去浮沫,文火炖至熟烂,然后捞出花椒袋,加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即可。

功效:补养精血,补肝肾,适合冬季进补食用。

二、壮阳鞭花汤

材料:肉苁蓉30克,枸杞子5克,熟鞭花100克,豆苗一些

调味料:鸡汤、花椒水、盐适量

做法:

1、肉苁蓉、枸杞子用清水浸透,鞭花加花椒、清水煮一煮,去腥;

2、将鸡汤、肉苁蓉、枸杞子、鞭花倒入锅中,加适量盐调味,然后装入几个炖盅里,放屉蒸1小时后取出,再放入熟烫的豆苗即可。

功效:益精润燥,滋补肝肾,能治疗精血不足、阳痿遗精、肝肾虚损等症。

三、海参粥

材料:粳米100克,熟火腿末适量,水发海参200克

调味料:盐、葱末

做法:

1、粳米洗净,海参洗净切细定;

2、将粳米、海参、适量清水倒入锅中,大火煮沸,小火煮到粥熟,然后撒上葱末、火腿末,加盐调味,搅匀即可。

功效:补养精血,补肾阳,能治疗遗精、性功能减退、虚弱、精血亏损、贫血等症,适合一切肾亏体质者,同时,也适合女性食用,女性食用能补产后虚弱,也能养胎、调经。

孕妇补叶酸最好方法食蔬果

蔬果进补,补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如果孕早期妇女体内缺乏叶酸,就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时将导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因此在冬季,孕早期的女性,特别要注意叶酸的摄入。

补充叶酸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用绿色蔬菜和酸性水果。孕妈妈冬季一定要食用新鲜的黄绿色蔬菜及水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柑橘等,每天的总量应达到500克以上,以保证叶酸的充分摄入。

最后提醒一下准备冬季进补的孕妈妈:首先要具备平衡饮食的观念,只要饮食结构合理,营养素摄入齐全,就能保证母亲与胎儿的健康,切不可单纯以补品来代替正常的饮食;其次,孕期进补要根据中医“辨证施膳”的原则和现代保健医学观点,结合自身孕期特点、身体体质、营养状况选择合适的补品,切勿盲目进补,否则,会有损身体健康。

总之,准妈妈补叶酸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是很重要的,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帮助胎儿健康发育。

相关推荐

冬季养生

1男性一旦上年龄之后身体的代谢能力了就会一点一点都不如从前了同时肾脏也出现了削弱的情况这时候那应该适当的多充一些海鲜类的食物,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韭菜能够帮助肾固精。2冬天的时候能适当的可以吃一些当归羊肉汤可以帮助身体充营养,同时可以帮助男性气,材料里面的可以适当的加一些黄酒,加上羊肉这3种食物可以帮助男性提升身体的抗寒性。3冬天的男性也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比较温和的食物,像是粳米莲子都是比较

动脉血栓的冬季预防

1、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动脉栓塞,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3、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热性食物和滋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动脉栓塞,因此冬季

冬天女性怎么养生 适当

冬季宜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例如各种肉类以及中药品。之时一定注意不能伤及脾胃,特别中老年人应以肾气食物为主。

男人冬季如何养生保健 适当

冬季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不但能改善畏寒的症状,还能帮助人体调节代谢,使能量最大限度的在体内贮存,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到了冬季,男性的肾比较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男人们冬季应以肾为主。但要注意以温为宜,少食生冷,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血管病变要注意什么

1、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热性食物和滋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肾填精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3、患者晨练应注意的问题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

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1、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2、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

冬季小常识

喝水别等渴冬天虽然排汗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充足的水分,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以,应给予孩子充足的水分以保证身体的需要,不要等到孩子说渴时才让他喝水。要教大一些的孩子主动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口渴时再喝水,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孩子最好多喝白开水。至于含糖量多的饮料,还是少喝为好。孩子每天需要的水量:婴幼儿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100~150毫升。3~7岁的孩子每公斤体重每天约需要

冬天什么方法最健康

1冬季最佳时节中医认为,冬季为“闭藏”之季。民间有冬“三九”的习俗,冬至开始,最有利身体健康。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冬至后,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2进食总量不超过身体所需热量人体每日由食物提供的热量应不少于5000千焦耳-7500千焦耳,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少的能量。每个人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都是不一致的,具体需

春季养生药膳 吃出健康

春季养生药膳,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对于原来身体就有慢性疾病或平时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在冬春换季的过程中,由于消耗增加,气候不定,很容易出现旧病复发的情况,此时更应该进行适当的。但春季冬季就完全不一样。”专家介绍,冬季以膏方为主,比较滋,而到了春季,就不可沿用冬季药材,以免在春季气温上升,体内阳气升发的情况下增加内热,导致上火等症,容易伤及人体正气。春季

冬季的3大原则和冬季食物

1、清选择清的人群:准妈妈、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肿瘤患者。这类人群冬季最理想的是"清"加"调整"。清注重饮食调整,常用的清食品有百合、山药、甘蔗、蜂蜜等;清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铁皮石斛等。要注意控制烟酒,尽量少吃狗肉羊肉等,鸡汤也不适宜多喝。2、温一般强调根据各种虚证体质进行调养。如阳虚此时则可类可多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菜类宜吃韭菜、生姜、茴香苗等;水果宜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