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哪些运动有利于老人健康
做哪些运动有利于老人健康
做家务有利于老人健康?
最新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进行简单的洗车、除草等家务活,经常做这些家务活有助于心脏健康,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另外,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来看,不一定只有慢跑等运动方式才够保健,像梳头、挺腹等小动作也可算是老人养生运动。
研究发现,多做家务的老年人,无论是否进行慢跑或上健身房等“正式”运动,身体健康状况的持续时间都要比坐着不动的老年人更长久。做家务较多的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不爱活动的人低27%。
有助于老年人健康的小运动
1、挺腹
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2、梳头
坐在床上,十指代梳。从前额梳到枕部,从两侧耳部梳到头顶,反复指梳3~5分钟。可改善头部发根的血液营养供应,减少脱发,促进头发乌亮,并有醒脑爽神、降低血压的功效。
3、转眼
运转眼球,先左右,后上下,各慢慢转动10次。有提高视神经的灵活性、增强视力和减少眼疾之功效。
4、提肛
聚精会神用力做提肛门动作,每次放松10秒钟再进行下一次,如此反复10余次。有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改善肛周血液循环,预防脱肛、痔疮之功。
5、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壳,可闻及咚咚响声。每晨弹3~5下,有防头晕、强听力和治疗耳鸣的作用。
6、猫身
趴在床上,撑开双手,伸直合拢双腿,翘起臀部,象猫儿拱起脊梁那样用力拱拱腰,再放下高翘的臀部。如此反复10余次,可锻炼腰背、四肢的肌肉和关节,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并有防治腰酸背痛之功。
老年人强身健体不一定要有规律的运动,只要每天多做一点简单的家务活,或稍微活动一下四肢也可以起到运动保健效果。同时,这些小运动也可促进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脏病发作。
老人养生应注意的五点禁忌
一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二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四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
五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老年人如何运动最健康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除选择较小负荷的项目以外,还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同时还应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老人锻炼的五项指导原则:
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 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车等。专家们认为,鉴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全世界老人的“第一杀手”,老年人有意识地锻炼心血管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保证心血管确实得到有效锻炼,专家们建议有条件的老人每周都应从事3~5次、每次30~60分钟的不同类型运动,强度从温和至稍稍剧烈。这也就是说,增加40%~85%的心跳频率。
重视重量训练 以前的观点是老人并不适宜从事重量训练,其实适度的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流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均能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老人应选择轻量、安全的重量训练,如举小沙袋、握小杠铃、拉轻型弹簧带等,而且每次不宜时间过长,以免导致可能的受伤。
注意维持体能运动的“平衡” 体能运动的“平衡”应包括肌肉伸展、重量训练、弹性训练及心血管运动等多种方面的运动。至于如何搭配,则视个人状况而定,其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年龄。
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也应参加运动 传统的观念是高龄老人(一般指80岁以上)和体质衰弱者参加运动往往弊多利少,但新的健身观点却提倡高龄老人和体质衰弱者同样应尽可能多地参与锻炼,因为对他们来说,久坐(或久卧)不动即意味着加速老化。当然,他们应尽量选择那些副作用较小的运动,如以慢走替代跑步、游泳替代健身操等。
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 由于体质较弱、体能较差、意志力减弱或伤痛困扰,不少老人在锻炼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急躁、怕苦、怕出洋相、因达不到预定目标而沮丧等),由此或使锻炼不能达到预定的健身效果,或使老年健身者半途而废。鉴于此,专家们要求健身指导者在为老人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时,还须同时关注他们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老人怎运动才安全健康
游泳
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周3次。
游泳是十分好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不负重,对保护膝盖尤其有好处。但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游泳时间别过长,一般来说,长时间游泳会引起心跳过速和肌肉劳损,从而导致头晕、胸闷。水温要适宜。
另外,水温过凉,会造成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这些反应会造成回心血量的剧烈变化,这种刺激有可能是致命的,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和时间,以及适宜的水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骑自行车
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分钟。
有研究表明,步行、骑车和活动平板时心源性猝死率最低,而慢跑时猝死率较高,这主要是与运动强度有关。所以,对于冠心病人来说,骑车是很好的、相对安全的运动方式。
有意思的是,骑车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
太极拳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林秋伟说,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
60岁老人如何保健
1、60岁的饮食法
胖老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拖累身体。“舒缓型饮食习惯”有三大原则:不饿就不吃东西、餐餐八分饱、遵守进食顺序,能启动身体的“回春机制”,减轻身体负担,减少肥胖的可能性。具体做起来,首先,就算用餐时间到了,只要不觉得饿,就没有必要吃饭。
2、60岁的睡眠法
高质量的睡眠对老人健康尤为重要。尤其是熟睡状态,与长寿息息相关。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不少老人容易失眠,半夜睡不着就会爬起来看电视、看书。其实,想拥有“优质睡眠”,不妨学学中医的招数。室温控制在20℃左右,湿度以60%左右为佳。卧室里别放钟表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不要和衣而睡,否则会越睡越累,还容易踢被子,引起感冒。
3、60岁的运动法
生命在于运动,老人更是如此。春夏季节,万物生发,老人可以在没有雾霾的天气下,外出打太极拳、慢走、做伸展运动等,还要保证每天晒太阳20分钟以上。冬天不妨在室内用一些小动作来养生。颈:颈部缓慢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幅度可以适当大一些,可以预防或改善颈椎病。摩耳:耳为肾之外窍,通于脑,是全身经络汇集之处。摩耳可疏通经络、流通气血、祛病养生。
老年人健康运动有哪些
游泳是一项比较适于中老年人的全身性健身运动,经常锻炼对身心健康好处很多。游泳活动需要一定设备和环境,开始前应作一次全身体格检查(患严重心肺疾病和传染病者不宜)。游泳时务必做好安全措施,下水前要作准备活动;姿式则各取所好,蛙泳、仰泳或自由泳等均可。运动量妥善掌握,根据各人的自我感觉,游程一般不宜这长,50米即休息一下,总量不超过500米。如能坚持每天或隔天活动,效果较好。坚持适度的游泳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促使肌肉发达,减少腹部脂肪,保持匀称体型。
各项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可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个人爱好加以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健身而不作剧烈性和竞技比赛。我国古人以圆形核桃置于手掌中运转,用以锻炼指、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按摩掌心的穴位。目前已制成空心金属球、玉球和石球等,很受广大中老年人喜爱而适宜推广介绍。
虽然说老年人需要多做运动,但是有些问题要注意。老年朋友们在运动之前最好对身体进行一下全面的体检,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这样才能在运动的过程当中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参加运动之前一定要确保身体没有不适宜运动的各项疾病。
老人睡前运动更健康
健身者往往选择在清晨参加运动,并认为早晨是一天之中最佳的锻炼时间。但美国健身专家通过对不同时间健身效果的研究比较后证实,对中老年健身者来说,睡前运动比清晨或傍晚运动可能更具健身之效。专家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呼吸、新陈代谢、肌体恢复等功能都已江河日下,而睡前运动既可协助呼吸的胸膈肌、肋骨等活动自如从而增强呼吸功能,又可促进各系统加速新陈代谢,同时还可提高肌体恢复的效率。
但专家们重申:睡前运动应以做操、跳舞、散步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为宜,而且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假如运动后大感疲劳,那就不但起不到健身之效,而且还可能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健康。
哪些健身运动有益老人健康
一、热水洗脚,凉水洗脸、洗澡
85%的老人喜欢通过洗澡来锻炼身体。高志宽爷爷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水洗脚,凉水洗脸,这也是多数获奖者的习惯。98岁的徐祥心爷爷眼不花,耳不聋,他说自己洗澡也是一种锻炼,先用热水泡,然后再用凉水擦身体。坚持了几十年后,站在记者面前的徐爷爷,就像七八十岁一样,根本看不出快要100岁了。
二、散步。
95%以上的获奖者有散步的习惯,每天到楼下散步,夏天则每天至少三次。离休后20多年没有住过院的刘凌玉爷爷说,自己身体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坚持散步。不管春夏秋冬,刘凌玉爷爷每天都要散步两公里。今年81岁的高志宽爷爷则每天走1万步。
三、骑自行车。
70%的获奖者喜欢骑自行车,很多人70多岁了,但是仍然把自行车当做交通工具。胡多隆老人说,买菜,串门儿等,他都喜欢骑着自行车。
73岁的杨秀珍曾经骑着自行车,走了三个月,到达海南岛。骑着自行车,他曾到过海口市、拉萨市、烟台市等。她说,自从1991年参加了沈阳市老年健身自行车队以后,自己的生活像是重新开始了一样。原来,她有肾炎、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肠炎……还有好多怪名字的病。现在好了,通过骑自行车,这些病全没了。
四、游泳,练太极拳
得过心脏病的宋宗福说,他和6年前相比,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通过游泳和打太极拳,他在刚刚结束的免费体检中全部合格,并且获得了最佳养生奖。他从65岁开始游泳,通过锻炼,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全部好了。
五、爬山
退休18年来,王镇湘老人和老伴就开始到全国各地旅游,他们爬过泰山、华山、五台山、庐山等,每次都是自己上下山,从来不坐缆车。在获奖的老人中,一半以上经常旅游,而且是老两口一起去。
六、按摩和头部保健
60%的老人喜欢按摩,而且是自己给自己按摩。每天晚上,宋宗福都要用木梳梳头发600下,坚持了5年后,效果很好。同样通过按摩,83岁的李新生很好地控制了胃病和动脉硬化。
80多岁的孙鹏老人把自己的按摩方法交到了评委组:每天入睡前和清晨各做一遍,先从上至下按摩腹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揉肚脐眼四周,各做100下。然后对耳、鼻、齿、眼进行相应锻炼和按摩,坚持10年后,身体健康。
老人养生的禁忌
1、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2、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 ,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3、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4、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5、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 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
老年人怎样养生最正确
一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二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四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五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