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少颗牙齿 乳牙有多少颗
人有多少颗牙齿 乳牙有多少颗
20颗。
6岁以前的儿童,会有20克乳牙,上下各10颗。其中乳切牙8颗,乳尖牙4颗,乳磨牙8颗,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2岁半萌出。
宝宝几个月开始出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幼儿宝宝的乳牙日常护理要留心
人一生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总共有20颗,出牙有先后顺序,最先萌出的是下腭的2颗中切牙,然后是上腭的2颗中切牙。出第一颗牙的月龄每个婴儿都不一样,早的4个月就开始了,迟的要到10~12个月,平均是在7~8月龄时出牙,以后陆续萌出,到2岁半时20颗乳牙出齐,6岁以后开始脱乳牙换恒牙。
一般地讲,只要在周岁前能萌出第一颗牙齿来,就不算出牙太迟。如果1岁后还未出牙,就应该去检查是否有缺钙、缺碘等毛病。因此,父母在平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补钙和补碘。
一般来说,婴幼儿乳牙的好坏取决于母亲妊娠期的营养。无论乳牙或恒牙,在形成过程中都不可缺少下列元素:钙和磷(推荐食物:奶酪、鱼肉、海产品等)、维生素D(推荐食物:鱼、蛋、香菇等)、维生素C(推荐食物:肉类、新鲜蔬菜、水果等)、维生素B(推荐食物:柠檬、谷物、芋类等)、维生素A(推荐食物:紫菜、胡萝卜、青椒等)。因此,怀孕期和哺乳期的母亲、以及长牙期的幼儿都应多吃富含上述元素的食物,做到膳食平衡,以保证和促进幼儿乳牙的健康发育。
幼儿乳牙一般会持续6~10年时间,这段时间正是其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果牙齿不好,会影响幼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妨碍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影响到幼儿的容貌和发音。因此,需要十分注意幼儿期乳牙的日常护理,
宝宝长牙可能出现的异常症状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宝宝多大开始长牙
宝宝什么时候会长牙
宝宝长第一颗牙跟第一次走路一样,时间是不固定的,是因人而异的,但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第一颗牙出现在6个月左右。有的宝宝出牙会比这个时间更早一些,有的会更晚一些,这和遗传也有点关系。如果你还记得你小时候长牙的日子,可以用来推测你的宝宝长牙的时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婴儿一出生其实就有20颗完整的乳牙,只不过这些牙齿都藏在牙龈里,等待时机的到来,破土而出。宝宝上下牙齿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不过通常下排的牙要比上排的牙早萌出。而且女宝宝的牙齿要比男宝宝的牙齿更早长出来。
宝宝长牙一般根据四四规则,从第6个月开始,每4个月就会长出4颗新牙齿,整口牙全部长完一般要到2岁半。有的妈妈发现,宝宝的牙长出来有些是直的,有些是歪的,不过不要担心,一般牙齿都会渐渐变直。
还有的妈妈发现,宝宝的乳牙缝隙太大,有些担心宝宝以后牙齿美观问题。事实上,乳牙牙缝大,更容易清洁,而且宝宝乳牙有牙缝并不意味着恒牙也会这样。
宝宝长牙的异常症状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婴儿哺乳及脱落后被婴儿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
2、乳牙萌出过迟
婴儿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脱落时间是什么时候
人一生总共有两副牙列,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故一般人恒牙数在28-32个之间。
乳牙是儿童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乳牙在咀嚼时,给颌面部的骨骼和肌肉功能性的刺激,使颌面部发育正常。在乳牙开始萌出和乳牙列时期是儿童开始学说话的重要时期。洁白健康的牙齿对儿童的外貌和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上前牙。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向导 ”作用。
牙齿对我们和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小编就不用表明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不懂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几十年没有牙齿该怎么生活,我相信你马上就会懂。换牙对孩子很重要,换牙顺利的话孩子既不用遭受痛苦,牙也会长的很整齐、美观。
牙齿的概述
牙齿又称“牙”。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齿,共20颗。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3岁时基本长齐。恒牙是人的第二副牙齿,共32颗。从6岁左右乳牙就开始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第三磨牙外,其余的28颗一般在12岁左右就全部萌出。第三磨牙萌出的时间较晚,在18-30岁萌出,有的终生不萌出或部份萌(全部共4颗)。恒牙是人的最后一副牙齿,恒牙脱落后,脱落的部位将不再有牙齿萌生了。
词义介绍
牙齿图册古汉语所谓的牙齿,"牙"的本意指口腔后部的槽牙,“齿”的本义指门牙。在古代牙和齿不同意义的两个字,有牙医和齿医之分,齿的其他意义,牙都没有。现在大多通用,并以牙通称牙齿。音标发音中,齿音在前,牙音在后。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齿是前面的指门牙,牙是大牙在后面咀嚼用的(咬牙切齿)。
现代医学里将牙齿分为正门牙,侧门牙,犬齿,第一小臼齿,第二小臼齿,第一大臼齿,第二大臼齿,第三大臼齿,误导了相当一部分人,【注:现在牙科医学教课书已经把牙齿统一分为:左/右中切牙,左/右侧切牙,左/右尖牙,左/右第一双尖牙,左/右第二双尖牙,左/右第一磨牙,左/右第二磨牙,左/右第三磨牙(一般称智齿)】,要么全称牙,要么全称齿。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牙的解释:1,牙齿。2,特制象牙。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4,姓。
对于齿的解释是,人类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每个齿分三部分。下部细长成锥形,叫齿根,上部叫齿冠,齿根和齿冠之间的叫齿颈。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通称牙或牙齿。
可见在现代汉语中牙和齿是一个意思,并没有区分。但是如果在需要区分的情况下,那么齿才是门齿,牙是大牙。不可以混淆。通称情况下也应该全用牙或全用齿。
现代牙科学所谓的牙齿,是指人和动物嘴中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外形的功能。
早产宝宝几个月长牙
1、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2、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宝宝牙齿萌出早、有的宝宝则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宝宝长牙先后顺序都遵循一定规律,左右牙齿对称发育,宝宝长牙顺序具体如下:
2.1、中切牙:下颌2颗( 6个月);上颌 2颗(7个半月)。
2.2、侧切牙:下颌2颗(7个月);上颌2颗 (9个月)。
2.3、第一乳磨牙:下颌2颗(12个月);上颌2颗(14个月)。
2.4、犬牙:下颌2颗(16个月);上颌2颗(18个月)。
2.5、第二乳磨牙:下颌2颗(20个月);上颌2颗(2岁)。
有个别宝宝牙齿萌出顺序不对,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3、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的生理规律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出、左右牙齿对称发育。通常来说,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出小乳牙,有的宝宝则晚到出生后10个月,甚至一年。每位宝宝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长牙时间有早有晚,宝宝在出生后18个月内开始萌出乳牙都属正常。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正常吗 乳牙缝隙大,对牙齿排列影响吗
宝宝乳牙有牙缝并非坏事,因为乳牙都很小,换牙后的恒牙比乳牙相对体积都要宽大一些,有牙缝意味着牙齿生长空间大,会使得恒牙更容易长齐。而没有牙缝的孩子,换牙后牙齿生长可能会受到挤压,会有牙齿不整齐的情况发生。但是,如果宝宝是由于外伤和不良习惯造成的牙齿间隙,则对恒牙的生长并无太大帮助。
乳牙有根正常吗
当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乳牙就会陆陆续续的掉了,然后患上恒牙。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掉乳牙的时候,非常的简单,也不怎么疼,往往乳牙一碰就会掉的,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牙根。但是有些乳牙迟迟不掉的时候,如果拔牙会发现这些牙齿又有一些小的牙根。那么,乳牙到底有没有牙根呢?
乳牙有根也无根,乳牙在口腔内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发挥咀嚼功能,此阶段是有牙根的。可是我们看到脱落的乳牙,是没有牙根或牙根不全的。
这是乳牙根生理性吸收所致。在乳牙脱落前,牙根就已吸收,乳牙根面开始吸收的部位,因恒牙胚的位置不同,吸收的部位也不同。如切牙和尖牙处,恒牙胚是紧接乳牙根的舌侧,故乳切牙和尖牙牙根的正常生理性吸收,是从舌侧面开始的。在乳磨牙部,恒双尖牙则在根分叉之间,故乳磨牙牙根吸收,开始于根分叉的内侧。
乳牙牙根的吸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由于颌骨内恒牙胚的发育,向牙合方向移动。此时对恒牙胚与乳牙根之间的结缔组织施加压力,使局部血管充血,逐渐转化为肉芽组织。同时分化出破骨细胞,使乳牙牙根吸收。在牙骨质及牙本质被吸收以后,牙髓也转变为肉芽组织参与吸收过程。随着牙根的吸收,乳牙逐渐松动;牙根大部分被吸收以后,牙齿松动加剧;牙龈上皮组织同时也向乳牙根下方增殖,迫使牙根与周围组织分离而脱落。
由此可见,发育正常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如果乳牙出现了牙根,应该是出现了龋齿等牙齿问题,导致牙根没有被很好的吸收。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家孩子在掉乳牙的时候,牙齿没有根,这是正常现象,是完全不必要担心的。
宝宝几个月长牙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宝宝长牙顺序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1、中切牙:下颌 6个月;上颌 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 7个月;上颌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 12个月;上颌 14个月
4、犬牙:下颌 16个月;上颌 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 20个月;上颌 2岁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处、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处小乳牙,有的宝宝缺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
乳牙有根正常吗
乳牙有根也无根,乳牙在口腔内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发挥咀嚼功能,此阶段是有牙根的。可是我们看到脱落的乳牙,是没有牙根或牙根不全的。
这是乳牙根生理性吸收所致。在乳牙脱落前,牙根就已吸收,乳牙根面开始吸收的部位,因恒牙胚的位置不同,吸收的部位也不同。如切牙和尖牙处,恒牙胚是紧接乳牙根的舌侧,故乳切牙和尖牙牙根的正常生理性吸收,是从舌侧面开始的。在乳磨牙部,恒双尖牙则在根分叉之间,故乳磨牙牙根吸收,开始于根分叉的内侧。
乳牙牙根的吸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由于颌骨内恒牙胚的发育,向牙合方向移动。此时对恒牙胚与乳牙根之间的结缔组织施加压力,使局部血管充血,逐渐转化为肉芽组织。同时分化出破骨细胞,使乳牙牙根吸收。在牙骨质及牙本质被吸收以后,牙髓也转变为肉芽组织参与吸收过程。随着牙根的吸收,乳牙逐渐松动;牙根大部分被吸收以后,牙齿松动加剧;牙龈上皮组织同时也向乳牙根下方增殖,迫使牙根与周围组织分离而脱落。
由此可见,发育正常的乳牙是没有牙根的,如果乳牙出现了牙根,应该是出现了龋齿等牙齿问题,导致牙根没有被很好的吸收。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家孩子在掉乳牙的时候,牙齿没有根,这是正常现象,是完全不必要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