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通过什么途径进人正常淋巴细胞
艾滋病病毒通过什么途径进人正常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经过不同阶段的分化 而进入血流中的两种外周T细胞,一种叫T抑制细胞(T8), 另一种叫T辅助细胞(T4)。T8占外周T细胞总数的35%, 起抑制其它T细胞亚群和B细胞的作用,T4占外周T细胞 总数的65%,起协助B细胞的作用。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全靠其表面受体,如CD4、CD26。B 细胞则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浆母细胞,再繁殖发育为浆 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担负体液免疫的功能。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病毒怎样破坏人体淋巴细胞
艾滋病病毒为什么能破坏淋巴细胞?
艾滋病病毒的外壳是脂溶性的糖蛋白-gp120,它的直径约为10mm,内含圆柱形的核,包含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它是艾滋病病毒的表面抗原。当gp120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CD4分子相结合时,艾滋病病毒即附着在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某些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CD4分子,但数目很少。只有T4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的分布密度很高,因而艾滋病病毒有嗜T4淋巴细胞的特性。吸附在T4淋巴细胞表面的艾滋病病毒通过入口处-CD26分子而进入细胞。借助于逆转录酶的作用产生DNA,掺入寄生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复制和繁殖。T4淋巴细胞感染艾滋病病毒1-2周后出现细胞病变,形成典型的融合巨细胞,并释放大量的病毒,造成T4淋巴细胞的死亡。因为艾滋病病毒已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成为前病毒,当细胞复制时,带动病毒基因与它一起复制,被感染的人就终身携带病毒。艾滋病病毒在淋巴细胞中不断地复制和繁殖,直至越来越多的T4淋巴细胞死灭,从而导致整个免疫系统遭到破坏,造成后天的免疫缺陷。
艾滋病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艾滋病是什么。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在人的体液(主要是血液)中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使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死亡,因此被称之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可以侵袭人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御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主要来自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它的传播途径也只有三条,即经性、经血(包括静脉注射毒品)和母婴传播。虽然也有极少的研究报道曾从感染者泪液、汗液、尿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迄今却尚无通过泪液、汗液和尿液传播艾滋病的确切证明。
艾滋病该怎么预防
艾滋病日常预防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4、 共用注射器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珍爱生命。
5、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健康教育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特异性预防
(一)随着1993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二)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120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296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三)阻断母婴传播:CD4+T 淋巴细胞>;200/μl的艾滋病孕妇,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艾滋病病毒为什么能破坏淋巴细胞
艾滋病病毒的外壳是脂溶性的糖蛋白--gP120,它的 直径约为llOnm,内含圆柱形的核,包含艾滋病病毒的基因, 它是艾滋病病毒的表面抗原。当gpl20与淋巴细胞表面的受 体CD4分子相结合时,艾滋病病毒即附着在淋巴细胞的细胞 膜上,某些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面都有 CD4分子,但数目很少。只有T4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 的分布密度很高,因而艾滋病病毒有嗜T4淋巴细胞的特性。 吸附在T4淋巴细胞表面的艾滋病病毒通过"入口处"-- CD26分子而进入细胞。借助于逆转录酶的作用产生DNA, 掺入...
AZT是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吗
AZT (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是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 局于1986年3月批准用于临床病人的药物。此药的作用是抑 制艾滋病病毒的逆转录酶的活性,对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能缓解症状,延缓病程的发展,但不能根治。它 的疗效表现为: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T4淋巴细胞数目回 升,或者T4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放慢,迟发型皮试反应部分 恢复,病人存活时间有所延长。 但是,1993年在柏林召开的第9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有 报告对1700余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年随访研究,得出的结 论是:目前首选药物AZT不能延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生 命。
治疗艾滋病效果最佳是染艾4个月内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言,在感染后4个月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最佳,体内的免疫细胞也更容易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468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数据。他们发现,在感染后4个月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感染者中,64%的人CD4+T细胞能够恢复到每立方毫米不低于900个的接近正常水平;而在感染4个月后才接受治疗的人中,这一比例仅有34%。
CD4+T细胞是表面有CD4分子的T淋巴细胞,其含量是衡量人体免疫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制止或阻断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过程来抗击艾滋病病毒,被认为是治疗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 。
HIV与AIDS有什么关系区别
HIV指感染艾滋病病毒,免疫功能破坏不甚严重,没有发生机会性感染的人员。也就是说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以后,并没有马上发病,病毒潜伏在体内不断复制,缓慢地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毁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一般指CD4+T淋巴细胞≥200/mm3],没有出现严重的腹泻,疱疹和持续的消瘦,高热等艾滋病症状的临床体征,所以被称为HIV。有些感染者在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2-4周时,出现艾滋病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艾滋病症状,如发热、盗汗,咽痛、腹泻、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大多数感染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但是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一些常见病的症状,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时感染者从外表上看和正常人没有多大区别。
AIDS指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随着免疫功能的逐渐丧失,机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终阶段,大多数2-3年就会死亡。当HIV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下降到200/mm3以下之后,各种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对正常人不致病的一些细菌、病毒,也因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而使AIDS发生多种疾病,就是常说的机会性感染,如出现严重的疱疹、腹泻,肺炎,口腔念珠菌病、恶性肿瘤等综合征。这时,感染者就成为AIDS了。
从医学角度讲,艾滋病病人与AIDS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新闻报道领域,使用“艾滋病病人”仅限于得了艾滋病并在医疗场所求医的人,不少情况下,AIDS并没有充当病人的角色。
如何检测婴儿和儿童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出生后的婴儿由于体内还留有来自胎盘的母亲的抗 HIV抗体,它能中和HIV抗原,所以婴儿血内测不出HIV抗 原的存在.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什么特殊症状,因此 在出现全身症状前不易被发现故凡是怀疑有可能感染艾滋 病病毒的孕妇都应该首先被检测。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婴儿 和儿童的艾滋病病毒检测作了系统的规定如下: 从出生到15个月的婴儿如须检测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 毒,可进行下列检査:①在血液或组织如淋巴结中分离病毒; ②用各种方法检测抗HIV抗体;③用多聚酶核酸扩增反应检 查血细胞中的病毒核酸成分,是目前最敏感的检测方法;④细 胞、体液免疫缺陷的测定,如免疫球蛋白的升高、淋巴细胞绝 对计数减少,T4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和T8淋巴细胞比例升 高;⑤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样间质性肺炎,进行性的神经系统 病变,继发其它合并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反复的细菌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