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是强迫症吗
洁癖是强迫症吗
爱干净并不是什么坏事,大家都喜欢讲卫生的童鞋,可是过分的讲卫生的话就会造成很多麻烦。但是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过度的爱干净,这种程度以致于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种讲卫生的习惯和心态并没有让他们感到舒适,这就是“洁癖”。
洁癖者一般不能容忍不整齐、不干净。若出门在外就会认为到处都是脏的,怕去人多的地方,他们认为人多的地方细菌多。在家里,肯定是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能容忍一丝的不洁净。假如不过分清洁就会感到烦躁、空虚,并且无法控制的反复洗涤检查,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
在临床上,洁癖是强迫症最典型的一种表现,几乎占据了强迫症的一半。目前治疗洁癖性强迫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找出罹患此病的深层原因,才能彻底的治愈此病。一般在强迫症患者的内心都隐藏着一种冲突和错误的思维,消除洁癖最关键的就是消除这种冲突。
现代医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暴露和行为疗法。其中暴露法就是让患者接触到令其感到恐怖的事情或是场景。对于洁癖患者而言,就是使患者逐渐的去接触脏的环境,根据患者的反应正确指导,促进病人病情的好转。行为疗法就是阻止患者的强迫心理和行为。例如,患者有反复检查门的习惯,那就阻止患者的这种行为。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都是很可观的。
洁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
洁癖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因为他们觉得即使干净的东西,也不干净,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清洁的维护上,活的很累。
洁癖患者更易生病。洁癖跟家族遗传有很大关系,70%的洁癖患者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产生的生理基础。而长期的精神紧张,如工作压力过大,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外界不良刺激也会诱发洁癖。
通常,患者在心理治疗师指导下,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依次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通过每天减少洗手的次数,从原来每天洗30遍,每次洗10分钟,减少到洗20遍,每次7分钟,直到只在饭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过3分钟。
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特别难受,但是需要忍受痛苦,让患者意识到,治愈不再难。
洁癖强迫症的表现 洁癖强迫症的产生原因
洁癖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父母儿时如果父母具有强迫性人格,除了会造成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庭教育比较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孩子便会养成过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缺乏人情味和灵活性。一位心理学教授巴津曾经表示儿童时代受到父母严厉管制而无法适时表达个人喜怒哀乐情绪的人长大后会很容易形成洁癖强迫症。
长期的精神紧张,可刺激病人诱发洁癖,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负担,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处境不顺利,常常担心意外的发生等可以导致洁癖强迫症的出现。
突发事件如亲人的亡故、父母离异等刺激导致心理紧张、情绪波动也会诱发洁癖强迫症。
强迫症有什么特征呢
强迫症人群最明显表现:预支烦恼
强迫症人群会无休止的反复臆想并夸大预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杞人忧天、自寻烦恼。当然强迫症人群的烦恼并不完全来自于自寻,而是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小问题后会不断的想象未来的会遇到的这个小问题派生出来的很多问题甚至大问题,这种被错误预计的问题将严重影响目前的精神状态,而导致行为失当,表现出一些强迫症的症状。
而预支烦恼,通常导致强迫症人群过于焦虑,而焦虑又会让预支烦恼的情况更加严重,久而久之强迫症自然就产生了。
强迫症人群最普遍表现:重复动作
强迫症被大家熟知,是因为网络之中有很多总结强迫症表现的幽默段子,而经常点消息提醒、检查家中门是否锁好....这些小举动其实都在说明强迫症人群在反复的做一件事情、重复的去做一种动作。
抛开内因不谈,这种反复的动作即是强迫症人群最普遍的表现之一。如果你生活也是常常怀疑家中煤气是否关好,甚至坐立不安打的回家关煤气的话,就要小心是不是强迫症喽?
当你看到这段就在怀疑家中煤气阀门是否关好会不会漏气时,恭喜你,你已经步入强迫症人群的光荣群体了。
强迫症人群最简单的分辨方法:独家方法
网络上所谓的在头像上设置一个带阿拉伯数字1的小标志就能测试到强迫症的人群的方法并不十分科学,效果也不明显。
崔老师独家快速辨别强迫症人群小方法,转载标注出处。注意他的说法方式,如果在简短的交谈中,他依然多次重复某个词语或是语气词,此人必属于强迫症人群无疑。
比如,说话常常带“然后”、“这个”、“ 我认为”......
强迫症人群深度表现:自卑感强
崔老师常常都在思考一种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有些学者说强迫症来源于幼儿时期的恐惧感或是不被信任感,但是我觉得这个深度问题的表现就在于强迫症人自卑感强,换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够自信。
强迫症人群总是怀疑自己的想法、决定和行为,她们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自我,从而造成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强迫症症表现。
究其原因,崔老师认为强迫症来源于自卑感(欢迎学术指正。)
轻度强迫症表现:拖延、健忘
有很多网友说我只是拖延症、健忘症而不是崔老师你说的可怕的强迫症(其实强迫症并不可怕,我甚至都不愿意将其归类为心理疾病,它仅仅属于一种比较有趣的心理问题)。
我什么说拖延、健忘属于强迫症的轻度表现呢?是因为不断的反复去想象、重复的做一个动作,都会导致效率不高、拖拖拉拉,就成了平时拖拉懒散的行为了。而健忘是轻度强迫症的一个重要表现,健忘导致怀疑和焦虑,这点就不必多说了。
重度强迫症表现:持续恐惧感和非自主幻想
需要说明的是重度的强迫症是需要及时就医的。因为重度强迫症可能伴随着其它精神类疾病,不再仅仅只是常见的强迫症了。
重度强迫症人群常常感到持续的恐惧感,怀疑自己的人身、财产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马上就要受到伤害。并伴随着不自主的幻想,而这种幻想通常是朝向较坏的一面发展。可以说是幻想增加了恐惧感,总之重度强迫症已经难以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行为,给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所以,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我们常常曲解的强迫症表现:很多
我们常常将一些反常的行为称之为强迫症,比如常常反复清洗手部的洁癖人群,我们会说她是强迫症,但就专业的角度来将这就是属于被区别的范畴。轻度的洁癖仅仅就是个人的行为习惯,只要严重的洁癖才会属于强迫症洁癖。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以在日常我们没有必要过度紧张自己是否患了什么精神疾病,自信、阳光和充实的生活会让你保持心理健康。
精神洁癖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精神洁癖
洁癖是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而精神洁癖是说人在心理层面上所带有的洁癖。
洁癖强迫症测试怎么做
洁癖强迫症测试怎么做?通过以下测试试试看吧:
1、 不允许别人碰自己洗完的衣服,也不让别人的衣服碰到自己的衣服,感觉别人的衣服没有洗干净,晾衣物时必须给自己所凉的衣服足够的空间。
2、 洗手前,先洗香皂,感觉香皂有段时间没用了,上面有很多灰尘,不先将肥皂洗干净就感觉没法洗手。
3、 洗干净香皂再开始洗手,洗手时间远远超过正常所需,香皂泡沫在水池漂了厚厚一层,还是会不住的洗。
4、 不仅洗手时间长,一天下来洗手次数也非常多,有时甚至会达到二三十次。
5、 洗完手后,还会将手会触摸到的水龙头洗一段时间。
6、 不仅仅是水龙头,有时还会将门把手、窗户开关等清洗一遍。
7、 自己的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允许别人碰。
8、 不允许别人坐自己床铺,如果别人坐了,就是床单是新的,也会立即换下来,再洗一遍。
9、 感觉自家窗户密封性不够好,总有尘土进来,想找一块布将窗户封上。
以上内容是非常典型的洁癖强迫症症状,这是一种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心理疾病,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得了洁癖强迫症是一件好事,殊不知长期这样生活不仅会导致患者自己感到非常劳累,还会严重影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因此我们注意对“洁癖强迫症测试怎么做”这类问题进行了解,做好洁癖强迫症的防治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强迫症或由过度活跃的习惯所致
多亏了一项新的研究,强迫症(OCD)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这种令人沮丧的心理健康疾病有了新的答案。尽管不能确定引发这一障碍的具体原因,学家们认为,强迫症可能是由于大脑中5 -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失衡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但是这项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新研究表明,强迫症可能与大脑的习惯系统活动过度有关。
强迫症的特点是人们会强迫自己反复地做同一个动作,这种想法在他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可能包括洁癖——不断地洗手——甚至失去控制,如出现恐怖的自残或伤害别人的冲动。完美主义也是强迫症的一种,如不必要的性思想,或害怕因冒犯神明而被惩罚。强迫症的第二个特征是强迫性,人们会通过强迫性仪式来摆脱焦虑感。例如,有些人会重复一些身体动作,如踱步或敲东西,以达到一个“安全”或“正确的”数量,避免自身经历某种灾难。
失去控制的习惯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扫描了37名强迫症患者以及33的健康参与者的大脑。在扫描他们的大脑的同时,研究人员让他们进行一个简单的踩踏板行为,从而避免自己的手腕被电击。强迫症患者通常无法停止自身的踩踏板的冲动,并且他们的大脑尾状核的活动过度活跃。尾状核是大脑控制的习惯的区域。
“不只是强迫症;一系列的人类行为也被认为是强迫性的,如吸食毒品、酗酒以及暴饮暴食等,”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纽约大学的克莱尔·吉莉安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所有这些行为的共同点是自上而下的失控,或许是由于大脑中控制我们习惯的区域之间沟通不畅引起的,如前额皮质层通常是控制人体意志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强迫行为会变得越来越根深蒂固,我们的意志对实际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小。”
换句话说,患有强迫症的人不再能控制自己的习惯,即使他们理性的知道自己的性格是不必要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害。国际强迫症基金会称,强迫症只能由训练有素的医生诊断,需要查找三种迹象:反复出现的强迫性的习惯、大量的时理性间被这些强制带走。基本上,强迫症的日常运作。当它变得严重点,重要的是强迫症患者了解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担忧和困扰,帮助他们更快达到目的,并通过实践和治疗停止其强制力。
“虽然有些习惯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像自动准备早餐咖啡,其他人可能做太多了,这会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控制我们的生活,塑造我们的偏好、信仰甚至于是强迫症和我们的恐惧感。” 该研究的另一作者特雷弗·罗宾斯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样的条件下——不适应的、重复的习惯支配了我们的行为——是最难以治疗,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进行治疗。”
强迫症心理与洁癖
“他有洁癖”。生活中人们把过于注重清洁的人说成有洁癖。一般说来,爱清洁,注意个人卫生,是一种个人生活习惯,只要不困扰自己和他人,都在健康范围。但一个人如果不过分清洁便会感到不安,且洗涤成为强迫性的、无法控制的,那就是病态了。如果思维内容或行为冲动总是一味纠缠、强加于自己,而且明知毫无意义的或至少是没有理由的,也无法压制或克制,这种症状即称为强迫症。
较轻的强迫现象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有时会出现在强迫性人格结构的人当中。例如:总在想一些音调、名称、韵律或词序;总要去数钟声、台阶或壁画的样式;过于整洁,事事井井有条,不能容忍书桌不整齐或房间不打扫的情况;仔细地检查,反复核实,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过错等等。这些习惯可通过注意力转移或外界影响而中断,不伴有焦虑,一般不给人以痛苦。
同上述强迫现象相比,病理性强迫在内容上并无很大区别,而是在强度上有明显的不同,重要的是它具有焦虑特点。
强迫症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三组
一组可称为洗涤者,最常见,约占所有病人的一半。以女性为多。
二组为检查者,约占全部病人的1/4。以男性为多。
三组反复出现毫无意义的强迫观念,也可以是带有明显性欲或攻击内容的观念。这类表现不到全部病人的1/4。
以上只是大致区分,实际上,洗涤和检查发生在同一病人的情况也不少见。
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有关,一般有如下特点:
易焦虑;自信不足而又要求完美;容易对日常生活事件发生强迫性的心理反应;搜集(屯积、储蓄);怀疑;粗暴的自我评判;理想主义;勤劳刻苦;抑制情绪,既不让自己觉察到,也不外露;对别人情绪上的依赖强烈但往往是隐蔽的;智力在中等以上或者优秀;不宽容;爱好对称;爱好秩序,有条不紊;爱干净;过分关心细节和琐事;过分重视真假;过分认真;过分控制;顾虑多端;过于严肃;吝啬;不屈不挠;悲观;精确;拖延;死板;自我意识的;自我抹杀;敏感;害羞;责任感过强;倔犟;犹豫;思想自由受拘束,缺乏幽默感;严格遵守各种规则、制度和习俗;高标准和非此即彼的态度;强烈的不恰当感和自我怀疑;反应和行为缓慢;别人的保证、报答和支持特别重要;害怕变化,避免改变;过于不接受自己,甚至苛求自己。
强迫症病人中行大或独生子女特别多见。父母的焦虑气质和僵化的生活风格对子女患强迫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造成子女焦虑水平高,持严格而不变通的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父母对子女往往倾向于苛求,清规戒律很多,约束过分。
强迫症病人独身率很高,远高于其他神经症。病人的人格和症状严重妨碍了人际交往。强迫状态的前驱现象主要有:重复动作或重复语言,抑郁,焦虑。在典型的强迫症状出现前,有头痛,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
起病的诱因是各式各样的,比如性生活和婚姻关系上的困难、怀孕、分娩、职业和社会生活中挫折等。大多数人先有缓慢发展的症状,之后才有急剧恶化的表现,是缓慢加重的过程。
强迫症需要治疗、处理的问题:
1. 对原发性强迫症状,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病人精神痛苦或心理冲突。
2. 对继发的强迫动作。与人格相联系的各种仪式化行为,是治疗的主要对象。
3.生理功能障碍,如头痛、失眠、某些植物神经症状。
4.一般性适应不良。这是病人人格的表现。
5.精神障碍并发症,最常见而重要的是抑郁。
6.患病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学习工作问题,经济问题,个人生活料理,夫妇和家庭关系问题等。
减缓“洁癖”所带来的困扰可以采取自我放松方法。比如做深呼吸练习,导致不正常呼吸的主要原因包括焦虑、压力、沮丧和强烈的情感。焦虑时,呼吸会变得急促、浅、换气过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过多排出,导致头晕,而放松的呼吸则是舒缓有节奏的,而且感到自然、不费力。我们可以通过想像练习方式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像羽毛一样轻的东西,躺在腹部的顶端。随着呼吸的运动,你也上下起伏着。这样想象几分钟,直到你的呼吸变得缓慢和平稳,腹隔膜的一上一下也变得轻缓、平和。
洁癖强迫症自我治疗
1、保持平常心。患上洁癖强迫症,要想摆脱这种症状,就应该学会保持一种平常心,在产生过分爱好洁净的潜意识的时候,就应该理性的告诉自己,这其实没什么的,自己没必要过分去担心纠结,要从心底里接受这种“肮脏”只要从心里面接受了,焦虑的症状也就会减轻,慢慢的,也就能够治疗这种洁癖强迫症。
2、充实自我。患上洁癖强迫症,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不够充实,还没接触到更加广泛的世界,也就容易因为一些小事物产生慌乱感,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让生活一天一天的变得充实起来,洁癖强迫症也会被缩小,直至消除。
3、增强自信心。患上洁癖强迫症,跟缺乏自信心有一定的关系,在某些时刻接触到某些事物,使自己产生害怕的心理,也就通过产生强迫观念和行为的方式来缓解自己这种紧张害怕的心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点自信,做好自己的本分,相信自己也是非常优秀的,增强了自信心,也就能够消除这种因素引起的洁癖强迫症了。
洁癖的表现有哪些 什么是洁癖强迫症
洁癖强迫症是强迫症的一种,把正常卫生范围内的事物认为是肮脏的,感到焦虑,强迫性地清洗、检查及排斥“不洁”之物。分肉体洁癖、行为洁癖和精神洁癖。
精神洁癖的表现有哪些
1、精神洁癖的表现有哪些
心理洁癖就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理世界里所持有的一种强迫性人格,强迫自己的心理世界里是要绝对清洁的,绝对干净的,而且还要随时准备清理自己的心理世界,使心理世界基本处于一种真空的状态。比较明显的表现就在社交方面,有心理洁癖或者有此类倾向的人会异常在意自己所处的社交圈子,会非常严格的去审查与自己交往的人,一旦发现所交往的人所带有的任何东西是所谓“肮脏”的,马上就会将其直接剔除出自己的社交范围,即便认识也会形同陌路。
2、什么是精神洁癖
精神洁癖,是说人在心理层面上所带有的洁癖。洁癖是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
3、精神洁癖的形成过程
洁癖,很大部分原因来自遗传,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生理基础,另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特别是当进入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上的明显变化,与社会交往日益密切过程中的不适应,均可导致症状的出现和加重。还有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包括长期的心理紧张,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外还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如近亲死亡、突然惊吓、严重的意外事故、濒于灾难性的破产等。洁与不洁,在不同的文化里解释完全不同。中国的隐士都有洁癖,自我美化。而西方(包括印度)的苦修者却满身污秽,用肉体肮脏来报复心理的不洁,用自渎的方式来净化。洁癖一般都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一种极端完美主义的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洁癖。
精神洁癖是什么意思 怎样预防精神洁癖
强迫症(精神洁癖)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心理疾患,其发病时间可以长达7年左右。要避免青少年出现这类心理问题,家长和学校都要注意青少年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既要发展智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也要注重非理性思维的培养,要使他们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
洁癖强迫症有坏处吗
洁癖”并不是讲卫生 所谓"洁癖",是指在讲究卫生方面却是瞻前顾后,尤其最注意手的卫生,每天要洗几十遍,每次要打三遍肥皂,每接触过一件东西,就得把手洗一次,不然就痛苦万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先是洗手,然后洗手臂、胳膊肘,甚至肩膀,皮肤都变得粗糙了。一回家动不动就要大洗一番,不让家人随便乱坐,也不欢迎朋友来访。不仅注意自己的手,还关注周围的其他人,例如别人去厕所后忘了洗手,或从外面回来没有洗手,又碰了什么文件和用具,那他就对这些文件和用具特别紧张,不敢接触;和别人握手也很紧张;回到家里也不放松。时间一长,这样的坏习惯就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道没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这该怎么办呢?像这样有“洁癖”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很多见的,他们整天都活得特别紧张,其生活目标就是讲究卫生,整天关注的就是病菌,而无暇顾及别的,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洁癖”表现的症状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很常见又很顽固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强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他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或毫无意义的,但是又从内心涌现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非要采取某些行为来安慰自己。例如,你一做完一件事就觉得手脏了,心里很不舒服,就非要洗一定时间或一定次数,如果不这样,就感到特别焦虑,而且害怕自己如果洗不够,一定会变疯了,所以,每次都是洗了又洗,这样心情就要好一些。可是过不久又重复。强迫症分不同的类型:
1、强迫观念,表现为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观念、怀疑、回忆、联想和问题,这些内容毫无意义,但又无法摆脱。
2、强迫意向,患者常常被一些与正常心理状态相反的欲望和意向所纠缠,产生一些可怕的冲动。例如,患者站在高处就有要往下跳的冲动,抱着孩子在阳台上,就有要往下扔的意向,看到尖刀就有杀人的念头等等,患者感到十分害怕,他决不会做出这些行为,但有控制不住这些意向的出现。
3、强迫行为,患者不由自主地做一些不必做的事情,如数数、检查、洗涤或某些仪式动作等。强迫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过度的疲劳、紧张、精神刺激等可以诱发患病。患者的性格多具有敏感、固执、主观任性、急噪、好强、自制力差,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谨小慎微、自卑、墨守成规、刻板等特点。 其实,卫生是为了健康,健康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创造价值或谋求幸福生活,但不是为了不生病,也就是说,卫生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活目标。“洁癖”的做法好像是很卫生,但却感受不到幸福,只感到紧张和痛苦,觉得活得特别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要花在洗手上,这样做值得吗?所以,“洁癖”的价值观念首先要调整,想想为什么活着。其次,越清洁就越不容易生病吗?人适度地接触病菌,反而会产生抵抗力。假如,有两个人去一个有病菌的场所,一个是“洁癖”,特别爱干净,一个不是“洁癖”,谁更容易感染病菌?是“洁癖”。因为后者身上的一些病菌使他体内产生抗体,会和外来病菌进行战斗,而“洁癖”没有任何防备,病菌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成年以后,接触的社会面很广,如果还把自己搞的过分干净,反而容易生病。在心理咨询门诊,就有许多有“洁癖”的人同时还易患口腔溃疡、腹泻、感冒、咽炎等疾病,就是因为太爱干净的缘故。 怎么消除“洁癖”这个心理障碍呢?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治疗法,就是请他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每天减少洗手的次数,原来洗30遍,现在洗25遍,原来每次洗10分钟,现在洗7分钟,如果感到特别难受,就做放松训练,或做运动等以分散注意力。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减到只在饭前便后才洗手,每次不超过3分钟。这个治疗过程要持续几个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要忍受痛苦,但治疗结果会让患者感到真正的轻松愉快。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少洗手也没有得什么可怕的病,因为病从口入,而不是从皮肤进入。所以只要把住入口关就可以了。患者的自信心会逐渐增强的。当然最好是在心理医生的专门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