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该如何判断
月经量多该如何判断
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
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月经量多主要是经血量过多,月经量超过60以上,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
月经不调的症状 判断标准三:月经量
一个周期经血量在20~100毫升是正常的。如果每次来月经,一包10片的卫生巾,三包都不够用,每换一次卫生巾,不超过半小时就湿透,甚至经血顺着腿往下流,基本上可以判定属于月经量过多。
怎么判断月经量多少
正常月经的七大标准
1、月经初潮年龄
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即开始来潮,到49岁左右则自行闭止,历时约35年左右。在此期间除去妊娠及哺乳期以外,月经通常是一个月来潮一次,信而有期,因而称为月经。
2、月经来潮的时间
也叫经期。是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正常者应为3~7天,多数人为4~5天。若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2天或延长,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病症。
3、月经的周期
月经的周期即是两次月经来潮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28天,偶尔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也属于正常,所以正常的月经周期范围在21到35天之间。
4、月经的质
是指月经呈现的性状,正常情况下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如果月经血又黏又稠,或清稀如水,或夹有较多血块,应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贫血等病症。
5、月经的量
一般50毫升左右。但还要依据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经量会有增有减,只要在30到100毫升均属正常生理范畴。如果每次月经量不在这个范围,应考虑为月经病。
6、月经的色
正常经血一般为大红色,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转为淡红色而干净。
7、伴随症状
月经期间盆腔淤血及子宫流血量增多,会有下腹及腰背下坠的感觉,待月经排出后,这种症状会减轻。但如果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水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均属病态,应及时就医。
怎么判断月经量是否偏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都称为“月经过少”。
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5ml为月经过少。
5ml的量还是不好估计,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如果一片日用卫生巾的表面浸湿了,就表示出血量已经超过5ml了,那么就不算月经量少了。
如何判断女性月经量
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便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也发生了故障。长期如此,轻者会加速容颜衰老,严重者将导致妇科重症。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近年来,发生在三十五岁左右年龄段的女性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她们在此之前都曾长期出现过各种月经病症状——经期综合症。
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反应,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多了还是少了呢?专家介绍说,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而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如何从月经量中判断健康
1、经前乳房胀痛
半数以上的妇女,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即可胀痛难受,原有的颗粒状或结节感更加明显。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腺间组织水肿引起的。
这类人大多数都是由于情绪不良导致肝郁。伴随着烦躁不安、胸闷、易怒、月经夹血块色黑、长痘等症状。调理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清淡、远离咖啡啤酒等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以服用逍遥丸辅助调节。
2、月经周期
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也有人月经周期是25天或者40天,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饮食和情绪等各方面影响,从而导致提前或错后3~5天,也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3、行经期
正常的行经期大约是3~7天。通常第一天经血量少,第二三天增多,再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4、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5、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
凡是月经颜色淡、质地稀薄的多跟“虚”有关,比如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或有痰湿。凡是月经颜色深的多跟实、热、瘀、堵有关,比如深红、黯红、紫红、紫黑、墨红,质地粘稠、或有血块。
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热两种状态,都分虚、实两个类型。例如:血热就还分实热、虚热,同是月经颜色鲜红,但实热伴月经量多,虚热伴月经量少。血寒也分实寒,虚寒。实寒的经色暗淡或夹有小血块,虚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更年期女性,怎样才能留住美丽?如果想为了漂亮吃雌激素,还不如喝豆浆,吃些天然新鲜的水果蔬菜。即使是更年期女性真正需要补充,也应严格遵医嘱。
如何判断月经量少
通过了解月经量多和少,也能够提示出身体出现的一些状况。女性在出现月经周期不调的时候,主要是生理过程出现的故障长期下去,也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情况,也会引起妇科疾病的发生。在35岁左右的年龄段都会引起子宫平滑肌瘤,或者是卵巢囊肿的疾病,所以一定要了解不同时期的经期症状。
如何判断月经周期量的多和少呢?主要是根据自己每次来月经的量,一般情况下,每次月经周期量如果是在三十毫升就会太少,180毫升优惠比较多,正常的应该是在六十毫升左右,需要平时去留意自己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会超过两包的卫生巾。
另外,月经周期量少和个体差异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人会二十多天,而有些人能够长达三十六天,这期间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只要每次月经周期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说明身体不会出现问题都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是不规则的出现月经提前或者是延后就是不正常的现象。
女性可以根据自己使用的卫生巾的情况来进行参考,如果每次用了三包的卫生巾并没有达到足够的表现,而且每片的卫生巾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湿透的现象,就属于经期过多,相反就是经期量过少,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就诊。平时在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月经量的多少,能够提示出妇科疾病的发生,调理好自己的身体。
怎么判断月经量多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都称为“月经过少”。
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5ml为月经过少。
5ml的量还是不好估计,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如果一片日用卫生巾的表面浸湿了,就表示出血量已经超过5ml了,那么就不算月经量少了。
女性月经量少的危害
1、月经量少给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多的危害,主要有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月经性关节炎,月经性皮疹,月经性牙痛,月经性哮喘等。
2、还会引发女性的暗疮,影响女性面部的美观,而且这些色斑不是单单的用化妆品就能解决的,假如不及早诊治,不但影响美容,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3、月经量少会引发女性的头痛,严重的还会造成女性不孕的现象发生,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重视起来,不可大意。
4、如果是妇科疾病造成的月经量少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小孩冬天手凉代表什么 末梢循环不完善
天气寒冷会造成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的能力减弱,而小孩末稍神经发育的也不是很完整,造成处于末梢部位的手,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冰凉感,这是很正常的。
提示:但如果与同龄儿相比,小孩长期都是处于这种四肢冰凉的状态下,就应该判断,是否有存在先天性阳虚症状的可能。
如何判断你的月经量是否正常
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是正常的。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而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偶尔迟到一两天,或经量出现些许变化,也属于正常月经范围,不用过多担心。但经常前错或后错超过一周就属于不正常了,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连续三个月以上不规律或明显异于以前正常月经的情况,这很可能是一些疾病发出的警告信号,对此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第一:你的月经量是不是过多? 警告信号:如果月经超过7天还没完,或者每隔一个小时左右就一定要换一次护翼型超厚卫生巾,并且时常伴有血块排出,那你是出现了月经过多的症状。
心理准备:医生会先向你询问病史,然后给你做尿样检查,看你是否怀孕。如果确诊怀孕的话,医生就会检查你的盆腔和子宫状况。因为宫外孕或自然流产都会出现流血过多的情况。宫外孕需要手术治疗,自然流产则要确诊是完全流产还是不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需要施行刮宫手术。另外医生还要检查子宫内是否有息肉,如果有的话,需要采用电流或冷冻的技术把它除掉。
如果不是异常怀孕引起的出血过多,医生要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变长、变短甚至导致绝经。女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病率是男性的8倍,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心率不齐;而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怀孕时会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
月经过多的原因与年龄也有很大的关系,超过35岁的妇女突然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尤其是还没到行经的时间就出现大量出血,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子宫内膜切片检查,看看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癌。
第二:你的月经周期是不是过长? 警告信号:35天的月经周期也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你的周期大大超出这个天数的话,就该去看看医生了。心理准备:医生首先是要确认你有没有怀孕,如果没有,他就会检查血液中的荷尔蒙水平。如果雌激素水平过低,子宫内膜就不能正常生成;如果孕激素水平过低,子宫内膜就不能正常脱落。
月经周期过长也可能是得了多囊性卵巢囊肿(英文简称是PCOS)。PCOS的特点是,卵巢上长有微小囊肿,造成不能排卵。身体症状包括发胖,因为雄性荷尔蒙增加而引起体毛增多,脸上生暗疮等等。
心理准备:医生询问病史后会为你做化验,检查血液中荷尔蒙指标。“停经”是荷尔蒙水平失衡的标志。如果你已超过40岁的话,这很可能预示你提前进入了更年期;如果你还很年轻就出现了更年期的停经现象,那么就要尽早地诊断,以便采取措施,例如荷尔蒙替代疗法,否则,雌激素异常减少会影响心脏和骨骼的正常功能。
停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良性垂体肿瘤。患早期垂体肿瘤的女性也许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唯一的征兆就是月经停止和乳头有分泌物排出。如果垂体肿瘤没有得到医治而任其增大的话,就会影响许多重要荷尔蒙的正常分泌,增大的肿瘤还会压迫附近的视神经,引发头痛以及视力减弱。庆幸的是,只要及时发现,绝大部分患者都能在药物的作用下得到缓解和控制。
第四:月经来得太密? 警告信号:即使每21天来一次月经也不一定不正常,只要有规律就没有问题。但如果周期越来越短,那就得去检查一下了。
心理准备:医生会化验血液,不正常的月经多半是因为体内雌激素或孕激素过低造成的。月经来得过密有时候是绝经或PCOS的先兆。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心理准备:医生会给你做血液和骨骼密度的化验。月经太少可能是PCOS、垂体肿瘤以及甲状腺紊乱的信号。
心理准备:医生会询问你的避孕史,对于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来说,刚刚开始服药,或是长时间吃避孕药却偶尔漏服时,常会出现月中出血的情况。如果你不属于这种情况,医生会检查你是否有息肉。
月经量少怎么判断
月经量少(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该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