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该菌列为Ⅰ类致癌因子。其感染的普遍性、耐药菌株的不断产生和病人就诊时的低依从性,给治疗和预防带来一定的难度。
最近,意大利学者通过对白领、蓝领、农民等不同人群的调查,认为该菌是经口→口、粪→口传播的,具有显著的家庭群集性。一般的饮食卫生如熟食、分餐、餐具消毒等很难切断传染途径。家庭成员中的感染者一经确诊,就必须主动接受正规的抗菌治疗,彻底清除传染源以达到防治目的。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常见于病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证。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和胃
[药方]:蒲公英24 甘松12 苍术15 川朴10 川连10 陈皮8 云苓18
枳壳12 白术15 黄芪24 砂仁10 香附12 竹茹12
非萎缩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证据如下: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内炎症消除,从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复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
2,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即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粘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例如壁细胞抗体,有些患者伴有恶性贫血,可以查到贫血因子抗体,
4,其他因素:例如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减弱胃粘膜的屏障功能,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接触金属、放射、缺铁性贫血、生物因素、体质因素等均可损伤胃粘膜而引起慢性炎症。
根除小细菌预防胃癌变 不能忽视的幽门螺杆菌
一、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会传染,小孩尤其需要注意。
胡伏莲教授介绍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在中国的感染率也非常高,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感染率。几年前曾经有过调查,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的感染率为59%。广东省最低只有42%。为什么北京、上海的感染率那么高呢?这可能与这些大城市基础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感染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大家知道小孩身上本来是没有幽门螺杆菌的,但因为大人有幽门螺杆菌,所以传染给了孩子,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在社会上接触面越来越广,所以感染率就越来越高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喝水卫生、吃饭分餐具等,会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
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哪些疾病?
小细菌可致大毛病,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许多疾病。
第一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几乎100%都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第二 消化性溃疡
如果你得了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一定要想到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治幽门螺杆菌,溃疡是治不好的。
第三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并不是胃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这个淋巴瘤会缩小甚至消失。
根除小细菌预防胃癌变 不能忽视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在中国的感染率也非常高,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感染率。几年前曾经有过调查,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的感染率为59%。广东省最低只有42%。为什么北京、上海的感染率那么高呢?这可能与这些大城市基础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感染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大家知道小孩身上本来是没有幽门螺杆菌的,但因为大人有幽门螺杆菌,所以传染给了孩子,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在社会上接触面越来越广,所以感染率就越来越高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喝水卫生、吃饭分餐具等,会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
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哪些疾病?
小细菌可致大毛病,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许多疾病。
第一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几乎100%都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第二 消化性溃疡
如果你得了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一定要想到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治幽门螺杆菌,溃疡是治不好的。
第三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并不是胃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这个淋巴瘤会缩小甚至消失。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造成多种胃病的重要原因,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胃部疾病,而且这种细菌可以经由口传播。目前全球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过50%。我国儿童感染率平均40%,而且一旦感染很难自然消除。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它们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有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假如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会发生。
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通过被感染的食物和水进入人体,一般通过三个途径传染:一是碗筷,每天将碗筷煮沸10—15分钟,可杀死多数幽门螺杆菌;二是床铺,带有幽门螺杆菌的人,可通过唾液和呼吸污染被褥、枕头,造成家人之间的传染,应经常消毒换洗被褥、枕头;三是猫狗等宠物容易携带幽门螺杆菌,应避免与宠物亲密接触。
一般老胃病长期治疗效果不好,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胃病都会传染,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胆汁返流性胃炎、药物酒精损伤性胃炎、应激性胃炎等,都是非传染性的。而由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部疾患,则有传染可能。
因此,要预防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切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是防止胃病发生的重要一环。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
深居胃黏膜兴风作浪的幽门螺杆菌(简称Hp),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消灭Hp,这些疾病可意外改善或恢复。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胃粘膜癌前变化(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清除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风险大大降低。幽门螺旋杆菌非常顽固,一旦感染,除非用正规的治疗方案,否则自愈率接近于零。
注意:幽门螺杆菌原本就跟人类共生共存千百万年,研究显示不同种族也有不同的幽门螺杆菌,研究幽门螺杆菌的差异,还可以作部族迁移的证据。所以能够与人类共存共荣,一定有其必要性的一面。幽门螺杆菌的大量出现,是因为整个消化系统内在的平稳受到破坏,幽门螺杆菌才大量滋生,也才导致溃疡。所以不恢复整个消化系统的稳定,汲汲追求消灭幽门螺杆菌,难免舍本逐末,最後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证据如下: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可检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分布与胃内炎症分布一致,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内炎症消除,从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复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
2、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即胃癌有着密切的关系。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粘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例如壁细胞抗体,有些患者伴有恶性贫血,可以查到贫血因子抗体。
4、其他因素:例如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减弱胃粘膜的屏障功能,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接触金属放射、缺铁性贫血、生物因素、体质因素等均可损伤胃粘膜而引起慢性炎症。
幽门螺杆菌有何症状出现
幽门螺杆菌症状有哪些表现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导致很多不同的胃部疾病,不同的胃部疾病会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如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有可能会导致慢性胃炎,这类的患者会有上腹部隐痛等不适症状,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有的时候还会有反酸、呕吐、嗳气以及恶心等不适的症状,慢性胃炎的病情发展是比较缓慢的,不过慢性胃炎疾病是很容易反复发作的,所以慢性胃炎的患者需要多加注意。
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之后,患者主要会有烧心、反酸、口臭以及胃痛等不适症状,因为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会使患者的胃泌素旺盛分泌的重要因素,而且患者还会有发酸烧心的不适症状表现,如果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导致的胃溃疡疾病的话,主要会有胃痛的症状表现,另外口臭也是一种直接性的症状表现,所以当有口臭症状时就要检查是不是幽门螺杆菌导致的了,如果是的话就要做到彻底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是没有什么很明显症状的,在这段时间的时候可以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来判断,如抽血、C14呼气等检查,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严重的致病菌,很容易导致人们身体胃部疾病的发生,所以当胃部不适时要及时就医检查是不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导致的,如果是的话就要对彻底的治疗,避免严重的危害发生。
浅表慢性胃炎的检查
1.胃镜检查
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2.幽门螺杆菌检查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阳性率高达70%~90%,可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检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另外还可以在浅表性胃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检查,作为追查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