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和枇杷叶哪个好
枇杷花和枇杷叶哪个好
各有各的好处。
枇杷花性平,味淡,具有疏风止咳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风头疼、鼻塞流涕、虚劳所引起的久咳等症状。
而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对于肺热所引起的咳嗽咳痰、咳血吐血、阴虚内热等症状都能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两者的功效价值各有不同,因此无法作比较,另外在使用的时候也建议根据自身症状和体质来选择。
枇杷膏的做法教程
枇杷膏的做法也是非常简单的,主要是用到新鲜的枇杷叶进行熬制,也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川贝等中药材。对于肺部的咳嗽以及肺热的症状都有一定的功效,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枇杷膏如何进行制作,制作的工艺是什么。
原料:新鲜枇杷,枇杷叶,枇杷花蕾,白糖,川贝,泉水. 制作方法:1,给枇杷去皮,剥核,洗枇杷嫩叶,枇杷花蕾
2,把枇杷叶和花放到锅里熬出汁来
3 ,把剥好的枇杷肉放进用枇杷花蕾和叶子熬出的大锅汁里熬。
4,把锅里的熬烂的枇杷肉捞出放到过滤布里把肉过滤出来,浆留下 5,把枇杷浆重新放入大锅里熬,加入白糖和川贝
6,熬的过程要掌握火候和配量,等到稠感出来时冷却后捞出放进洗好的瓶子里
7,把装好枇杷浆的瓶子高温杀菌后加盖成成品,好了,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了
以上就是枇杷膏如何进行制作,枇杷膏是适合各种类型的体质虚弱,虚弱的人进行使用,但是胃寒还有寒咳的患者一定不要多吃,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先从服用剂量小开始,早晚一点,早晚一勺的量,,然后再用温开水进行冲服,在熬制枇杷膏的时候也要注意掌握火候,亦可以配合其他药物进行咳嗽治疗。
枇杷叶子煮水有什么功效 枇杷叶煮水孕妇能不能喝
孕妇是可以适量用枇杷叶煮水喝,但是不宜过量。除了主治咳嗽外,枇杷叶煮水还有其他的好处。枇杷叶,安胃气,能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孕妈用枇杷叶煮水喝,是可以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如果是患有慢性气管炎的准妈妈,也可以用枇杷叶煮水喝,枇杷叶中含有橙花醇、柠檬酸、月桂烯等成分,对于慢性气管炎可很好的治疗作用。孕早期如果有孕吐反应也可以枇杷叶煮水喝,缓解孕吐的情况。
枇杷水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一、枇杷煮水治疗气管炎 枇杷取大概三十克左右,再搭配款冬花九克,生甘草六克。清洗的枇杷和上面的两种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煮透,用这个方法煮的枇杷可以调理气管炎,特别是在夏秋等高发季节,可以分作早晚两次饮用,效果很好。
二、枇杷煮水治胃热 准备枇杷大概十五克左右,橘皮少许。枇杷叶和橘皮一起冲洗干净之后加水煮成枇杷水,煮的时候火不要开的太大,可以适当用中文慢慢煎煮比较好。每天早晨和晚间都可以喝上一些,能够缓解胃热问题。
三、枇杷煮水治呃逆 枇杷搭配新鲜竹叶,新鲜芦根叶,三种东西各取二十克,一起清洗后加水煎煮即可,这个三叶枇杷水可以当做茶喝,能够改善呃逆问题。
枇杷种类
枇杷叶似琵琶,谐音而得名,为我国特产常绿果树,果实成熟正当初夏水果淡季,且果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风味佳,为度淡新鲜果品,深受人们喜爱。
枇杷果实营养价值较高,果实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1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7.2克,钙54毫克,磷28毫克,铁微量,胡萝卜素1.5毫克,维生素C16毫克。果实和叶片有良好医药保健价值:叶清热退火,枇杷膏、枇杷叶膏是传统化痰止咳良药;叶片含有丰富的苦杏仁甙(维生素B17),有防治癌症效果;果实含维生素A、C丰富,有防治干眼病的效果,经常看电视的人,多吃些枇杷,对眼睛有很好保护作用。 枇杷生长迅速,结果期早,产量较高,植后第三年可以试产,10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50公斤以上。此外,枇杷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秋冬白花馥郁,春夏金果飘香,是良好的庭园绿化和观赏树,也是良好的蜜源树种。 枇杷主要种类 枇杷属蔷薇科枇杷属。该属共20余种,原我国的有14个种,多数原产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山地,
主要有:
1.普通枇杷 普通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6~10米,树干灰褐色,粗糙,新梢密被茸毛,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近无柄,革质,叶背生锈色绒毛,叶缘锯齿状缺刻。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花萼、瓣各5枚,雄蕊多数,花柱5裂,子房下拉,5室,胚珠各2枚。果大,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2~6粒。各栽培品种均属木种。特点是冬花夏果。原生种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
2.台湾枇杷 台湾枇杷又称赤叶枇杷,原产台湾恒春。叶薄,果小,圆形,10月成熟,味甜可食,有治热病功效,耐寒力弱。可作砧木。其特点是夏花秋果。台湾、广东分布。
3.南亚枇杷 南亚枇杷又称云南枇杷,光叶枇杷,云南及印度北部有原生种。常绿大乔木。叶两面平滑无毛,有光泽,叶柄长2~3厘米。花有山楂香气。果小,椭圆形。种子1~2粒。特点是冬花夏果。
4.大花枇杷 大花枇杷在四川西部有原生种。叶缘反卷,初具茸毛,后脱落,叶柄长2.5~4.0厘米。花大,直径2.0~2.5厘米,雌蕊3枚。果较大,近圆形,橙红色,光滑。种子1~2粒。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特点是春花秋果。 5.栎叶枇杷 栎叶枇杷产云南蒙自等及四川西部。小乔木。叶背密生倒伏状灰色茸毛。子房半上位。果小,卵形,肉薄可食。独核(1粒种子)。特点是秋花夏果。 6.怒江枇杷 怒江枇杷产云南怒江沿岸。小乔木。叶面光亮,叶背黄色长柔毛。果球形。独核(1粒种子)。6~8月成熟。特点是春花秋果
风寒感冒能吃枇杷吗
风寒感冒能吃枇杷。枇杷我们并不陌生,是中药的一种,味甘、酸,性平,具有清肺和胃、下气降火、止咳化痰的功效。不仅可以生吃,还可做成枇杷膏、枇杷露,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胃热呕哕、烦渴等。
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临床应用较广:枇杷叶30克,款冬花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治疗气管炎;鲜枇杷叶50克,竹茹20克,陈皮10克,水煎服可治疗肺热咳嗽;取枇杷叶5克焙干为末,茶水调服可治鼻衄;枇杷叶20克,陈皮20克,甘草15克,生姜6克,水煎服可治咳逆不止、饮食不下。
枇杷花味淡,性微温,具有解表止咳的功效,主治伤风感冒、咳嗽咳痰等证。取枇杷花20克,蜂蜜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可治疗伤风感冒、咳嗽喉痛;枇杷花、辛夷花等分焙干研末,每次5克,米酒调服,可治疗鼻流清涕。 枇杷核味苦,性平,具有化痰止咳、疏肝理气的功效,主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疬等证。取枇杷核10克捣碎煎煮,取汁加适量冰糖,可治咳嗽;枇杷核适量研末,调酒外敷,可以治疗淋巴结核。
枇杷皮又称枇杷木白皮,功效与枇杷叶相似,鲜枇杷皮咀嚼咽汁可以治疗呃逆少食,取枇杷皮30克水煎服,可以治疗呕吐。 枇杷根味苦,性平,可以治疗虚劳久咳、关节疼痛。鲜枇杷根40克洗净切碎,水煎服可治疗肺结核咳嗽;鲜枇杷根200克,猪脚一个,黄酒250毫升,炖服可以治疗。
关于炙枇杷叶与枇杷叶
受青春痘困扰达七八年,同事从湖北寄了些药,服用十天后,有好转。但为图方便,想从本人所在地广州就近按药方抓药,但其中有一味药(炙枇杷叶)没有,想询问下是否可用(枇杷叶)替代。
药方如下:
黄芩、甘草、生山楂、浙贝母、薏苡仁、黄连、夏枯草、金银花、栀子、“炙枇杷叶”、虎杖、白花蛇舌草、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
炙枇杷叶就是枇杷叶加蜂蜜按10:2的比例用小火炒。其实在这个方子中枇杷叶对青春痘没有什么用处,要用的话不灸也更好。
枇杷叶煮水治咳嗽吗
枇杷叶的做法
做法一:枇杷桑叶菊花粥
准备材料:枇杷叶1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枇杷叶、桑叶、菊花用布包好,加200毫升水煎煮,煮好关火备用。
2、加入粳米煮成粥,再加冰糖调味即可。
做法二:川贝枇杷叶炖鹌鹑
准备材料:干枇杷叶、南北杏、鹌鹑、元肉、川贝、姜
做法:
1、将川贝、枇杷叶、南北杏和元肉洗净,备用。
2、洗净宰好的鹌鹑,并将其斩大块。
3、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先武火煮20分钟,再转小火炖两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自己如何熬制枇杷膏
1,给枇杷去皮,剥核,洗枇杷嫩叶,枇杷花蕾
2,把枇杷叶和花放到锅里熬出汁来
3 ,把剥好的枇杷肉放进用枇杷花蕾和叶子熬出的大锅汁里熬烂
4,把锅里的熬烂的枇杷肉捞出放到过滤布里把肉过滤出来,浆留下 5,把枇杷浆重新放入大锅里熬,加入白糖和川贝
6,熬的过程要掌握火候和配量,等到稠感出来时冷却后捞出放进洗好的瓶子里
7,把装好枇杷浆的瓶子高温杀菌后加盖成成品。
枇杷膏的熬制方法小贴士
1.建议用小玻璃瓶来装最好,取用时方便,(大瓶子容易跑入太多空气,容易变质)
2.做枇杷膏的枇杷选择一般的就可以了,其实不论贵或便宜,枇杷的营养成分是一样的。
3.可以用榨汁机榨枇杷汁来熬膏,做法一样,枇杷渣用来熬枇杷酱也不错、抹面包,馒头都可以,还可以兑水当饮料喝。
枇杷的营养价值和主要作用
枇杷的功效与作用是:治疗肺热咳喘,吐逆,烦渴,润肺下气,止渴。
名家对枇杷功效与作用的主要有:
1、《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2、孟诜:利五脏。
3、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4、《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5.、《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6、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乃和胃降气,清热解暑之佳品良药。”枇杷因其神奇功效被评为“果之冠”,历史上常被作为贡品。枇杷花、叶均可入药,枇杷叶具清肺和胃、降气化痰的功用,为治疗肺气咳嗽的要药。
7、明万历年间曾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广按察使司右参政、两浙合政、湖广兵备副使的云霄先贤林偕春,在他的文稿《云山居士集》(载明史·艺文志)中,有多处描述种植枇杷的诗文。云霄祀奉林偕春的庙宇“云山书院”中设有260首求医药签,多有以枇杷叶为药件的处方。可见云霄在明代已盛产枇杷,且其功用为百姓所熟知。
8、清代光绪年间,秋瑾的祖父秋嘉禾曾二度(公元1878年和1889年)在云霄任同知,就经常以当地盛产的枇杷花、枇杷叶、枇杷根置于其住地,供百姓煮水饮用,以滋阴降火,清肺化痰,治疗感冒咳嗽、肺胃盛热、口干舌燥。他常对百姓说道:“这是民间药品,省钱又能治病。
枇杷花是干的好还是新鲜的好 润肺止咳
枇杷花是枇杷树的花朵,枇杷叶、枇杷果都可以入药养生,枇杷花其实也具有这样的效果,只是药物作用没有枇杷花这么好,中医认为:枇杷花性味甘淡,入肺经,应用枇杷花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适当的服饮一些枇杷花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的咳嗽、咳痰等症,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枇杷有哪些种类
枇杷是一种典型的药用水果,其止咳效果显著,是很多止咳糖浆的原材料首选;枇杷生长环境不一,种类多样化,该属共20余种,原中国的有14个种;不同的地区枇杷的种类都不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枇杷种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普通枇杷
普通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6~10米,树干灰褐色,粗糙,新梢密被茸毛,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近无柄,革质,叶背生锈色绒毛,叶缘锯齿状缺刻。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花萼、瓣各5枚,雄蕊多数,花柱5裂,子房下拉,5室,胚珠各2枚。果大,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2~6粒。各栽培品种均属木种。特点是冬花夏果。原生种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2.台湾枇杷
台湾枇杷又称赤叶枇杷,原产台湾恒春。叶薄,果小,圆形,10月成熟,味甜可食,有治热病功效,耐寒力弱。可作砧木。其特点是夏花秋果。台湾、广东分布。
3.南亚枇杷
南亚枇杷又称云南枇杷,光叶枇杷,云南及印度北部有原生种。常绿大乔木。叶两面平滑无毛,有光泽,叶柄长2~3厘米。花有山楂香气。果小,椭圆形。种子1~2粒。特点是冬花夏果。
4.大花枇杷
大花枇杷在四川西部有原生种。叶缘反卷,初具茸毛,后脱落,叶柄长2.5~4.0厘米。花大,直径2.0~2.5厘米,雌蕊3枚。果较大,近圆形,橙红色,光滑。种子1~2粒。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特点是春花秋果。
5.栎叶枇杷
栎叶枇杷产云南蒙自等及四川西部。小乔木。叶背密生倒伏状灰色茸毛。子房半上位。果小,卵形,肉薄可食。独核(1粒种子)。特点是秋花夏果。
6.怒江枇杷
怒江枇杷产云南怒江沿岸。小乔木。叶面光亮,叶背黄色长柔毛。果球形。独核(1粒种子)。6~8月成熟。特点是春花秋果。
每个地区的枇杷都有不同的口味特点,外形都大同小异;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枇杷都是春花秋果,只要四川等地有冬花夏果的情况,而也有极少地区早春枇杷上市很早,春节前夕就大量上市。
枇杷叶泡水喝的禁忌
生活中服用枇杷叶需要注意的事情并不少,例如一些胃寒或者是肺感所导致的风寒咳嗽患者就不适合服用枇杷叶,除此之外生活中服用枇杷叶一定要去掉表面的绒毛,否则对于喉咙以及身体也有一定的损伤。具体的枇杷叶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不适合服用枇杷叶的人群
如果是由于胃寒所导致的呕吐情况,小编建议不要将枇杷叶作为治疗的材料才使用,避免病情更加严重。除此之外,若是由于肺感所导致的风寒咳嗽患者,也最好不要服用枇杷叶。
第二:枇杷叶的毒副作用
应该大多数人都是见过新鲜的枇杷叶,这种新鲜的枇杷叶上具有一些细小的绒毛。直接把枇杷叶进入身体止呕会刺激口腔黏液,这样就会导致出现呕吐或者是强烈的咳嗽,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以及日常工作学习。
科学家通过实验还告诉我们,若是没有将枇杷叶去掉毛之后再使用,很有可能导致喉头水肿的情况出现。
第三:枇杷叶的鉴别
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将枇杷叶和五桠果科植物大花五桠果干燥之后的叶子搞混掉,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应该如何鉴别这两种中药材呢?
枇杷叶的外形是呈现长圆形或者是倒卵形的,长度大约在12厘米到30厘米之间,并且顶端比较尖锐,底部则是楔形的,边缘上有着疏锯齿形状,比较好辨认。另外,枇杷叶的上面的外表颜色是灰绿色或者是黄棕色以及红棕色,叶片比较的光滑。叶子的下表面上具有细密的黄色绒毛,并且主脉比较明显。枇杷叶的叶柄很短,上面还有棕黄色的绒毛,闻起来没有臭味,尝一尝则有微微的苦涩。
而大花五桠果叶形状和枇杷叶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叶子长度枇杷叶稍微大一点,并且顶端是钝的。大花五桠果叶上表面是棕黄色的,叶脉部分由短绒毛;下表面的颜色棕色的,绒毛则是浅棕色。大花五桠果叶闻起来也是没有味道,但是尝一尝则会发现涩味非常的重。
枇杷花炖雪梨怎么做 做法步骤
1.先将枇杷花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下。
2.将枇杷去皮,去籽切块。
3.雪梨洗净,去皮,去籽切块。
4.将枇杷花,枇杷,雪梨一起放入炖盅,加满水,再放入适量冰糖,开大火炖至水开后,再转中火炖一小时。
枇杷有哪些种类
1.普通枇杷
普通枇杷为常绿小乔木,高6~10米,树干灰褐色,粗糙,新梢密被茸毛,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近无柄,革质,叶背生锈色绒毛,叶缘锯齿状缺刻。圆锥状花序,小花白色,花萼、瓣各5枚,雄蕊多数,花柱5裂,子房下拉,5室,胚珠各2枚。果大,橙红色或橙黄色。种子2~6粒。各栽培品种均属木种。特点是冬花夏果。原生种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2.台湾枇杷
台湾枇杷又称赤叶枇杷,原产台湾恒春。叶薄,果小,圆形,10月成熟,味甜可食,有治热病功效,耐寒力弱。可作砧木。其特点是夏花秋果。台湾、广东分布。
3.南亚枇杷
南亚枇杷又称云南枇杷,光叶枇杷,云南及印度北部有原生种。常绿大乔木。叶两面平滑无毛,有光泽,叶柄长2~3厘米。花有山楂香气。果小,椭圆形。种子1~2粒。特点是冬花夏果。
4.大花枇杷
大花枇杷在四川西部有原生种。叶缘反卷,初具茸毛,后脱落,叶柄长2.5~4.0厘米。花大,直径2.0~2.5厘米,雌蕊3枚。果较大,近圆形,橙红色,光滑。种子1~2粒。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特点是春花秋果。
5.栎叶枇杷
栎叶枇杷产云南蒙自等及四川西部。小乔木。叶背密生倒伏状灰色茸毛。子房半上位。果小,卵形,肉薄可食。独核(1粒种子)。特点是秋花夏果。
6.怒江枇杷
怒江枇杷产云南怒江沿岸。小乔木。叶面光亮,叶背黄色长柔毛。果球形。独核(1粒种子)。6~8月成熟。特点是春花秋果。
每个地区的枇杷都有不同的口味特点,外形都大同小异;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枇杷都是春花秋果,只要四川等地有冬花夏果的情况,而也有极少地区早春枇杷上市很早,春节前夕就大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