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陵泉穴针刺怎么操作

阴陵泉穴针刺怎么操作

阴陵泉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在绯肠肌内侧缘,胫骨内髁下缘1横指处。

简易取法: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胫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即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内向外与小腿内侧面成90°,直刺。

深度:针0.5-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可有酸胀感,可向下扩散。

针刺阴陵泉作用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合水穴,有健中宫,助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泻泄之力,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小便失禁,阴经疼痛,遗精,膝关节疼痛,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失眠,喘逆不得卧等。

注意事项

阴陵泉穴深部位胫后动,静脉,如果针刺过深,可能会损伤内部血管,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膝关节痛怎么按摩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操作方法:点揉阴陵泉穴、阳陵泉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肩周炎如何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风门,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肩髁,肩前,肩贞,阿是穴,肩井,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方义:局部近取肩耦、肩前、肩井、肩贞,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抒、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操作:肩前、肩贞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余穴均...

针灸丰隆的作用与好处 丰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太渊,列缺,合谷,脾俞,太白,针补肺俞,脾俞,余穴针刺泻法,健脾化湿,化痰止咳,治疗痰湿浸肺之咳嗽痰多。

2.配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中府,风门,尺泽,足三里,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余穴针刺泻法,清热祛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壅肺之哮喘,咳嗽痰多。

3.配列缺,尺泽,风门,肺俞,阴陵泉,针刺泻法,针刺加灸,温肺化饮,治疗寒饮伏肺咳喘。

4.配中脘,内关,足三里,灵道,神门,厉兑,隐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内扰之心悸,失眠,多梦。

5.配百会,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

6.配百会,风池,太冲,内庭,行间,印堂,针刺泻法,清泻痰火,治疗痰瘀化火之头痛,眩晕。

7.配支沟,阳陵泉,针刺泻法,行气导致,治疗饮食积滞便秘。

8.配中脘,内关,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治疗寒滞中焦之胃痛,呕吐,呃逆。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治疗 针灸疗法

取穴:

主穴:肝俞、肾俞、大抒穴、阳陵泉、三阴交

配穴:(风池、天柱、大椎、列缺)颈椎关节;(背部俞穴、夹背穴、委中、人中)脊柱关节;(关元俞、小肠俞、白环俞)骶髂关节;(环跳穴、阳陵泉)髂关节。

操作方法:将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4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针灸治疗肩周炎方法

1、基本针灸治疗

治则: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

肩髃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足三里下1 寸)

方义: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

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2、其他针灸疗法

(1) 芒针:取肩髃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引起疼痛。

(2)刺络拔罐: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可用皮肤针中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再加拔火罐;如瘀阻较深者可用三棱针点刺2~3针致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使瘀血外出,邪去络通。每周2次。

(3) 耳针:取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4)电针:取肩髃、肩髎、肩前、天宗、曲池、外关等。每次选3~5穴,接通电针仪,早期用连续波、后期用断续波强刺激10~15分钟。

(5)穴位注射: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元胡、红花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0.5ml。如压痛点广泛,可选择2~3个压痛最明显处注射。

穴位治疗慢性胆囊炎

1.穴位注射

[取穴] 胆俞、足三里、中脘、胆囊穴。

[操作] 所用药物为红当川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每次选取2~3对穴,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药液3~5毫升,以上治疗主要用于急性胆囊炎,每日1~2次,7~10次为一疗程。

2.基本治疗

[治则] 疏肝利胆,理气止痛。

[处方] 胆囊穴、三阴交、肝俞、胆俞、至阳。

[加减]气郁加行间;湿热内盛加足三里、阴陵泉;发热大椎、曲池、合谷;胆绞痛加期门、章门、阴陵泉;胸满加膈俞、内关。

[操作] 急性胆囊炎,根据不同证候类型,每次选取3~5对穴位,针刺得气后,反复提插捻转,行强刺激,或加电针,以加强刺激,频率120~240次/分,强度宜由弱而强,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40分钟,间歇行针,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慢性胆囊炎,一般先针远道穴位,再针腹部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手法宜轻,隔日针灸一次,15次为一疗程。

3.激光针

[取穴] 日月、期门、阳陵泉、胆俞。

[操作] 用于急性胆囊炎以胸腹部穴位为主,慢性胆囊炎胸腹部穴和远道穴位配合使用。用氦一氖激光器直接照射所选穴位,波长为6328埃,光斑直径3厘米,每穴照射5分钟(慢性)或10分钟(急性),每日治疗1~2次,7~10次为一疗程。

4.耳针

[取穴] 神门、胰、胆、肝、肩、交感、内分泌、十二指肠、脾。

[操作] 选择2~4个反应较敏感的穴位,用针刺治疗。急性发病,则用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间断行针,以加强刺激;如为慢性发作,则行中低强度刺激,留针15~20分钟。每日治疗1~2次,7~10次为一疗程,两耳交替使用。亦可用王不留行籽作耳穴贴压,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2~3天更换一次。

阴陵泉穴:健脾理气 益肾调经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阴陵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1、按揉

阴陵穴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按摩阴陵泉穴位可使患者解小便自如,而且对肛门松弛的治疗也有效。

阴陵泉穴位在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凹陷处(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两腿都需按摩,一般按摩两周见效。

2、针灸

直刺1~2寸。治疗膝痛可向阳陵泉或委中方向透刺。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实验研究表明,针刺阴陵泉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强刺激多引起抑制过程;弱刺激则半数引起兴奋,半数引起抑制。对健康人弱刺激,多数引起兴奋过程;而强刺激影响较小。对于降结肠及直肠不蠕动或蠕动很弱者,针刺阴陵泉穴可使之蠕动增强。针刺急性菌痢患者的阴陵泉配外陵穴,凝集素平均效价值最高并且增长最快。阴陵泉穴有调节膀胱张力的作用。

痿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下肢取环跳、髀关、伏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等穴为主。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等穴为主。肺热者加尺泽、肺俞;胃热者加内庭、中脘;湿热者加阴陵泉、脾俞;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脊柱外伤者加相应节段华佗夹脊穴。皮肤针:沿手足阳明经线和背部肺、胃、肝、脾等背俞穴轻叩。肌肤不仁者,可叩刺麻木区域至微出血。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

刺灸法

治则:利湿除热,培补牌胃,滋养肝肾

处方:

上肢—肩髃 曲池 合谷。

下肢—髀关 风市 阳陵泉 足三里。

肺热加尺泽,湿热加阴陵泉,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

方义: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

本方取穴侧重阳明之经,阳明多血多气,“主润宗筋”,宗筋约束骨骼,利于关节运动,故治痿证重在调理阳明,补益气血,舒筋通络;

配筋之会穴阳陵泉加强疗效;

肺热加肺之合穴尺泽,宣肺清热;

湿热加阴陵泉健脾除湿;

脾胃虚弱,取其背俞健补脾胃;

肝肾不足取其背俞,滋养肝肾。

随证配穴:咽部麻痹—上廉泉,失语—水沟。

操作:毫针刺,实证泻法,虚证补法,施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耳针法

选穴 受累相应部位

肺、胃、肝、肾

方法 每次选取3~5穴,毫针刺,每次留针2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头针法

选穴

顶旁1线

方法 28~30号长1.5寸毫针刺入头皮下,快速持续捻转2~3min,每次留针5~10min,反复操作2~3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阴陵泉穴的妙用

1阴陵泉是个除湿大穴。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肺经与脾经同属太阴经,肺在上,脾在下。如果我们经常服用西药将感冒发烧咳嗽强行压制下去,体内的寒气不得抒发,长久如此寒气就会变成湿气从肺经沉到脾经,造成脾湿,如关节炎、湿疹、青春痘、过敏性鼻炎、颈椎病、后背痛等等都与湿重有关。治疗这些病时要除湿,就得调理脾经,特别是脾经上的阴陵泉这个排湿大穴一定要多加运用。脾主运化气血,脾经不通的人气血必会不足,因此除了常喝山药薏米粥之外,还要多按阴陵泉(或针灸、刺血、艾灸等)既可培补气血又可健脾袪湿。

2、阴陵泉穴位即治脾虚又减肥

阴陵泉可以调理脾虚引起的肥胖,身材肥胖的朋友很多人都会脾虚,脾虚会影响脂肪代谢,引起肥胖。脾主运化,它运化水谷之精微,即人体的营养物质,也运化水湿。人吃得太多的话,造成营养过剩,把脾累坏了,易引起脾虚。肥胖的朋友代谢力减弱的情况下,首先要把脾养好,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阴陵泉,你可以常常刮一刮或者按摩一下阴陵泉穴位就可以让自己瘦下来,脾虚的问题解决了,减肥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

3、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4、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痢疾: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

5、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对于肩痛,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也可以是阴陵泉穴或下0。5、1、1。5不定就是2。5……死的穴位一成不变),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6、针刺阴陵泉治肘关关节部位的痛疼:巨刺是针刺取穴法之一,源于《内经》,《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所以可以取健侧阴陵泉取治疗肘关节部的疼痛。

7、阴陵泉还可治前列腺炎:针灸结合刺血

针灸治疗膝盖外侧疼痛 针灸疗法四

取穴:血海、阿是、膝眼、犊鼻、鹤顶、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 操作方法:先用毫针刺上述诸穴,针入1~2分,得气后留针,膝眼穴及犊鼻穴可通电针20分钟。

功效:此疗法适应于膝痛,无积液者。


相关推荐

拔罐能治肩周炎吗 肩周炎拔罐治疗操作方法

1.病人仰卧位。2.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3.阳陵泉,中平穴,阴陵泉,条口,承山等腧穴可采用煮药罐法,选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火罐,另将桃红四物汤煎熬成药液,每罐内放置3-5ml药液,亦可将桃红四物汤剂浸泡过的纱布置入火罐底部,对上述腧穴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4.急痛症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对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

​多年阳痿竟然扎一针就好了

肾气虚弱取会阴、长强、肾俞为主穴,取三阴交、曲骨、然谷、曲泉为配穴。会阴针1.5寸;针长强穴时,针尖向上与骺骨平行刺入0.5~1.5寸,局部多有痛胀,或放射至肛门部,古人在针此穴时,以大痛为度;肾俞穴刺1寸.三穴在得气之后向左向右交叉捻转,用补法。配穴得气后左右交叉捻转用补法,留针5分钟。每次针主穴3个,配穴1~2个。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每次并用艾条雀啄灸会阴穴49次。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

衰老的中医治疗

1.基本治疗治法祛湿化痰,通经活络。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阴经穴为主。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配穴腹部肥胖者,加归来、下脘、中极;便秘者,加支沟、天枢。操作毫针泻法。嘱患者适当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方义取曲池、天枢以疏导阳明经气,通调肠胃。阴陵泉、丰隆清热利湿,化痰消脂太冲疏肝而调理气机。2.其他治疗耳针法选胃、内分泌、三焦、脾。毫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次餐前3分钟压耳穴3—5分钟,有灼

疝气中医能治好吗

一、 刺灸法1、寒疝治则:温经散寒,缓急止痛处方:关元 三阴交 大敦 气海方义:疝气为任脉主病,足厥阴经绕络阴器,故取任脉关元、气海,疏通任脉气血,加灸可温化寒湿;大敦为治疝之常用穴;三阴交温通足三阴之经气,以化寒湿。随证配穴:厥逆—灸神阙、足三里。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并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2、湿热疝治则:清热化湿,消肿散结处方:归来 关元 太冲 阴陵泉 三阴交方

夏季吹空调如何预防关节痛 按摩

吹空调后关节痛时,在涂抹了药油之后,还可以对关节部位进行按摩来缓解疼痛,效果更好。腰眼穴位置: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稍宽处,左右各一穴。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腰眼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摩1分钟,以愕部感到酸胀为佳,左右两边交替按摩。功效:对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腰部冷痛、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也症、下肢酥软无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血海穴位置

针灸治疗阳痿的方法

惊恐伤肾取胆俞、肾俞、长强、心俞、神门、阳陵泉等穴。以艾条雀啄灸胆俞、肾俞穴各49次;针长强、心俞、神门穴。长强穴刺痛出针,心俞、神门穴捻转补法,阳陵泉穴深刺泻法。肝气郁结取太冲、会阴、曲骨为主穴,取行间、中极、急脉、太溪为配穴配先针太冲、行间、中极穴,泻法不留针。其他穴位平补平泻。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命门火衰取长强、会阴、命门为主穴,取肾俞、关元、太溪为配穴。针主穴得气后向右捻转3600

针灸可以诊疗坐骨神经痛

基本治疗[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处方]足太阳经型: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足临泣。[加减]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操作]诸穴均用提插捻转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其他疗法1.电针[取穴]参考基本治疗处方。[操作]每次选2~3穴。用密波

膝关节疼痛怎么针灸

膝关节肿痛多是因为肝肾不足,筋膜失养,寒湿凝聚,或痰湿流注,或外伤瘀血,或内伤而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积液肿胀疼痛或有骨质增生而致。具体的针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针灸治疗方法一选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穴、阳陵泉操作步骤:患者取平卧伸膝位,取75%的酒精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银针针灸,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穴和阳陵泉,进针0.5-0.8寸,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

肩周炎针灸效果好吗

很多患者在患上了肩周炎这种疾病之后,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的恢复健康,都会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但是有些患者害怕西医治疗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也会想了解一下中医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我们今天就专门来讲解一下,中医里面的针灸对肩周炎的治疗过程。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选穴: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中医针灸治疗肩周炎辩证加减:证属太阴经者加尺泽、阴陵泉;证属阳明、少阳经者加手三里、

中医芒针治疗女性子宫脱垂效果好

(一)取穴主穴:维道、维胞、维宫、环上。配穴:关元、曲骨、阴陵泉、三阴交、百会。维宫穴位置:维道下2寸。环上穴位置:自尾骶骨至大转子连线上2寸为环中穴,其外上5分即是穴。(二)治法主穴每次选1穴,配穴酌取2~3穴。维道、维宫、维胞之操作如下:用26号6寸长芒针,令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屈起,快速进针,针尖沿腹股沟向耻骨联合方向透刺,深度在肌层与脂肪层之间。双侧同时进针,至得气后,进行捻转,捻转幅度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