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失眠怎么办 适当采用中医按摩法
儿童失眠怎么办 适当采用中医按摩法
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可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
捏脊:让孩子俯卧,用拇指、食指相对提捏背部中线皮肤,自下而上反复3~5次,以背部潮红为度。按压背部腧穴,重点在上背部。
按摩涌泉穴:每晚睡前用温水给孩子泡脚,然后用手掌左右擦涌泉穴各100次。
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
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
1、预防感冒法:操作者先将双掌对合,来回快速搓摩,使之发热,然后迅速推擦小儿面颊20~30次,注意用力应轻快柔和,或推摩前事先涂抹适量爽身粉。用食指揉迎香穴(鼻翼旁0.5寸)1分钟,推擦胸背各3~5遍,按揉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1分钟,揉外劳宫穴(握拳,中指尖下是也)100次。上法能宣肺利窍,固表通阳,预防感冒和支气管炎。一般每日操作1~2次,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施毕立即穿好衣服。
2、健脾益胃法:先嘱小儿仰卧位,操作者以中指按揉中脘穴(脐上4寸)3分钟,摩腹3分钟;然后改为坐位,施搓摩胁肋2分钟;最后取俯卧位,在小儿背腰部捏脊3~5遍,重点在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部位用力向上提拿;再按揉双侧足三里穴(髌骨下缘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1分钟。本法能健脾益胃,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促进发育。一般在空腹时施术操作,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穴位的按摩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任何的副作用,上面就是对儿童中医按摩的方法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就能更好的对身体进行调理了,另外秋季天气转凉一定要注意孩子身体的保暖、
中医治疗儿童失眠方法
1,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要尽快重拾睡眠信心,实现自然健康的睡眠,避免失眠对身心带来的的健康危害。但切忌不要服用西药助眠药物,助眠药的毒副作用和耐受性及依赖性会严重的危害身心健康,也会让你的失眠呈加重趋势。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来说,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早已被长期临床实践所证实。中医药具有助眠药没有的优点,即不会成瘾,也不会产生依赖性。
2,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失眠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人体是有一定的生物钟的,不规律的生活和睡眠习惯会破坏这种生物钟导致睡眠障碍,所以日常要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最佳。
3,睡前足浴或洗个热水澡,人们常说“睡前洗个热水澡,晚上睡觉特别好”,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洗热水澡或足浴时,人(或足部)浸泡在热水中,可使全身(或足部)周围血管扩张,全身其他部位的血液会流入这些扩张的血管中,使内脏器官中的血液减少,脑部血流也相对减少,大脑会感到疲倦,从而有益于睡眠。
儿童失眠是因为什么
失眠在生活中应该是比较常见的,大人出现失眠可能是因为压力导致的,但是在如今我们发现儿童也有失眠的情况,儿童出现失眠家人就要重视了,因为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失眠情况,下面我们看看儿童失眠是因为什么。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导致失眠发生的因素主要是身体患有某种疾病、精神心理压力过大、睡眠环境不适造成的。
1、饮食导致:儿童出现失眠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吃了一些导致兴奋的食品,比如食用巧克力、饮茶喝咖啡、喝可口可乐、服用中枢兴奋剂等都会影响入睡,造成睡眠障碍。
2、创伤心理: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可以导致儿童失眠的,就是有的孩子由于受到一定的伤害或者打击,出现了害怕黑夜,或者不敢一个人入睡,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而好转。
3、环境因素:环境也是导致儿童失眠的常见原因,睡眠环境中声音嘈杂,灯光太亮室内过热过冷,湿度太大床铺不舒适,房间太拥挤,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影响入睡。
4、睡眠节律紊乱:有的孩子出现失眠是因为生物钟被打乱了,当孩子上学后,夜晚学习时间太长,原有的睡眠节律被打乱,导致出现失眠现象。
得上腰椎病能治好吗?
1、急性卧床休息当初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应卧床休息3~4周。在此期间应尽量在床上大小便、吃饭、洗漱等,以便彻底治愈。
2、牵引伤后一周左右可开始作骨盆牵引。开始时牵引重量较轻,每日牵引一次,每次30分钟。牵引数次后有好转后,可逐渐增加牵引重量。经过~2个疗程牵引治疗后,腰痛和下肢串麻、疼痛症状有明显好转,对向后弯腰疼痛明显者,牵引后可能使症状加重,所以牵引治疗要慎重。
3、按摩治疗大致可分为中医和西医按摩两大类。西医按摩手法的重点是拉开椎间隙,放松腰部软组织,有时采用侧扳右扳手法。目的是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或使其破裂,使突出的髓核向神经根周围扩散,被吸收或纤维化。症状明显减轻后,再用围腰保护2~3个月,以后再恢复日常的活动和运动。中医按摩多数采用穴位按摩法。
4、医疗体操的目的是发展腰背力量,夸大椎管容量,纠正腰部畸形。医疗体操可由上下肢及腰腹部活动组成。多数是在疼痛明显减轻后逐渐开始,先易后难。开始时可在仰卧位屈膝下抬起腰部和臀部,重复5-10次。
文章中介绍的方法都是临床中常用的,效果都比较明显,患者就可以考虑采用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进行综合性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加休息,尤其是要改正不良的坐姿习惯,不要让腰椎部位受到过大的压力,以免影响正常恢复。
导致儿童失眠的原因及治疗
在一般情况下爱儿童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是非常少见。青少年期的失眠发生率相比较儿童要稍多。因此如果儿童出现了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好,那么建议应该去抑郁检查一下原因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导致儿童失眠的原因及治疗。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中声音嘈杂、灯光太亮、室内过热过冷、湿度太大、床铺不舒适、房间太拥挤,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影响入睡。
睡眠节律紊乱:孩子上学后,夜晚学习时间太长,原有的睡眠一觉醒节律被打乱。
不良入睡方式:幼儿的入睡困难往往与家长不正确的抚养方法有关,如抱着孩子等其睡着后再放在床上、和儿童一起睡(陪睡)等。幼儿的入睡困难与不安全依恋存在明显关系。
睡眠恐怖:4~12岁的儿童对夜晚恐怖,而其父母往往不知道。有的儿童将“睡眠”与“死亡”混为一谈,认为睡着了自己就死了。因而恐惧睡眠。
生理因素:过饥、过饱、身体不适可引起入睡困难。
此外,食用兴奋性食品或饮料饮茶、喝咖啡、喝可口可乐、吃巧克力、服用中枢兴奋剂等都会影响入睡,造成睡眠障碍。
儿童失眠的表现主要有:入睡困难、睡中转醒增多和早醒。儿童失眠的治疗一般不主张给孩子服安眠药,而以生活调理以及心理安抚为主。治疗措施包括如下
心理治疗,给失眠患儿以关心和安慰,向其解释造成失眠的原因,说明失眠并不可怕,是可以治愈的;解除失眠的诱发因素,宣讲睡眠卫生知识;这种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使失眠者放下心理包袱,促进睡眠。
家长方面要改善不良的养育方式,让儿童养成一种良好的睡眠习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温馨,室内温度适中的睡眠环境,鼓励孩子做一些适当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既可解除学习的疲劳,又可以改善睡眠,甚至可以治疗失眠症。希望每个孩子都可可以健康成长,有一个好的睡眠。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中医治疗失眠:按摩穴位法
1、天门开穴法
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分钟,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秒。
3、玉锤叩击法
以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依次紧叩,不可遗漏。叩击时由腕部发力,甩力均匀,不可太重,不可太轻,以有较强的振荡感而不觉疼痛为度。约1分钟。
4、十指梳理法
以指代梳,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摩。手法以揉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适感。约1分钟。
5、抚摩静息法
用双掌分别摩头、摩面、摩颊。手法轻揉,约1分钟,再结束整个按摩疗程。
幼儿失眠的中医按摩法
中医认为产生失眠的原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思虑太过等。
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方法,可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具体如下:
仰卧位:先用拇指从印堂(两眉心中点)开始向上至百会(两耳尖连线中点)做揉法,往返5次。再从印堂向两侧沿眉弓至太阳穴做推法往返5次。再按揉太阳穴约1 分钟。拇食指相对用力按揉双耳约一分钟,以透热为度。沿前臂内侧做掌根揉法约一分钟,点按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内关穴(掌侧腕横纹中点上2寸)约半分钟。
俯卧位:用轻手法作捏脊法(拇、食指相对提捏背部中线皮肤)自下而上反复3~5次,以背部潮红为度。按压背部腧穴,重点在上背部。
每晚睡前洗足后,用手掌左右擦涌泉穴各100次。
中医按摩去皱纹
中医按摩去皱纹 很多人不希望皱纹出现自己的脸上,皱纹不仅代表一个人的阅历、经验,也代表了一个的衰老,那么怎么才能让皱纹消失呢?小编说中医按摩去皱纹。>>>中医按摩调理经期
中医按摩去皱纹
中医按摩去皱纹:力压明净额
额头是最易出现皱纹的部位。按摩时先由下往上,然后由内侧向外侧,最后手指由发际滑至太阳穴,用力按压太阳穴的美容点。按压此点时一般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可据此寻找它。
中医按摩去皱纹:轻抚盈盈目
眼睛周围的皮肤最容易出现皱纹和水肿,而且此处的皮肤一旦松弛,就很难恢复原来的状态。眼睛周围小皱纹的预防:用中指的指肚沿下眼睑的内侧向外侧,稍微用力进行滑动按摩,返回时在肌肤上轻轻地滑动,这样反复做3次。上眼睑亦是同样要领。
眼角周围小皱纹的预防:从外眼角向太阳穴方向,左右同时按压10回,按压时向斜上方提一提。
中医按摩去皱纹:笑翘樱桃唇>>>中医按摩14法预防癌症
由于经常咀嚼、说话、大笑,所以嘴角也是容易干燥、产生皱纹的部位,必须时时注意预防嘴角下垂。按摩时做上抬嘴角的动作,以中指按压人中部位,其他手指垂下来按压嘴角两侧及下颌外侧。
中医按摩去皱纹:柔按清秀颌
脸型同样是年龄的外在表现,要紧缩下颌,预防双下巴的出现。下颌处的按摩方法是:以手掌反复做揉搓上抬的动作,最后用中指轻轻按压耳朵下方后停止。此处有下颌神经,千万不可施力过重。
中医按摩去皱纹:轻搓天鹅颈
颈部往往是自己不易觉察到、而别人却能一目了然的部位。颈部的皮肤很薄,活动次数又多,且经常受到衣服的摩擦,所以很易产生皱纹或泛黑等老化现象,所以平日应多加保养。常在颈部擦上化妆水及乳液,同时顺着肌纹按摩。颈部的按摩用全部手指,由下往上揉搓。注意,颈部两侧有颈动脉,按压时力量要轻。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皱纹的产生,还可改善头部及肩部的血液循环呢!
中医按摩治失眠
中医按摩治失眠--按压心包经:
循着双侧上臂内侧中线,由上向下按压,痛点再重点按压,每日1~2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点揉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肌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于每日临睡前用一拇指指端的螺纹面,点揉另一手的神门穴,换另一手的拇指,同样点揉前手的神门穴,以感酸胀为宜,各重复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睡前搓涌泉穴:
方法:于每日临睡前取仰卧位,微屈小腿,以两足心紧贴床面,做上下摩擦动作,每日30次。
中医按摩治失眠--揉捻耳垂:>>>中医按摩让感冒远离你
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侧耳垂部位,轻轻地捻揉,使之产生酸胀和疼痛的感觉,揉捻约2分钟。
以上四招对失眠很管用的,晚上睡不着的朋友不妨试试吧。
白领常做按摩不如运动
中医按摩手法多样
《黄帝内经》中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按摩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 促进血液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但需要因人因病施治,医生决定对病人采用中医按摩疗法之前,必须经过医学诊断,对操作者的要 求很高。
按摩疗法与其他外治疗法一样,同样有它的科学依据和严格的要求。真正的按摩(推拿),是医者运用双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症,运用不 同的技巧手法,在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进行各种操作治疗。按摩需要经过系统的中医理论和技法的学习,取得专业医师的证书才可以进行。按摩手法不对很 可能造成按摩对象病情加重,甚至导致瘫痪。
秋季养胃从按摩开始
中医按摩养胃主要是作用于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摩腹等部位,具体做法如下: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天枢穴此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左右三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欲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按压该穴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还能起到止痛的作用。
摩腹采用坐位或卧位,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然后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以上是中医按摩养胃的具体方法,只要每日坚持3--4次,同时注意饮食的调节,长时间坚持此方法,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1、天门开穴法。两个拇指的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其余手指固定头部两侧。左手拇指首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个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快。由轻至重,反复按摩约一分钟。此时按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的位置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等到局部产生肿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转按摩。。就这样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着用掌心以百会穴为中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转按摩约30秒钟。
3、玉锤叩击法。用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头部,反复一次井口不可以遗漏,口技时由腕部发力水利局院不可太重不可太轻。已有较强的,震荡感而不觉得疼痛为度约叩击一分钟。
4、十指梳理法。这个方法就是以手指代替梳子,指尖着力于头皮双手同时进行,从前额开始呈扇状自,前向后推磨。手法以柔为主柔中带刚,此时会感到头部轻松舒展感。梳理一分钟。
中医治疗失眠,自古以来就有,而且经验丰富应用的药方也非常的多。应用药方,调节人体睡眠,清醒周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还可以配合以上的按摩手法。可以缓解失眠患者的症状,这样的方法不影响工作,没有强制性催眠的作用。
中医按摩法帮你摆脱失眠噩梦
失眠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危害,每天辛苦上班,晚上还睡不好的话,势必会影响一整天的工作效率,长期失眠会使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
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
1、仰卧揉腹
每晚入睡前,仰卧床上,意守丹田(肚脐),先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绕脐稍加用力揉腹,一边揉一边默念计数,揉计120次;再换用左手逆时针方向同样绕脐揉120次。笔者已坚持20多年,对上半夜进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对睡眠也有一定作用。由于揉腹能使胃肠蠕动,特别是年岁大的人,消化功能减弱,胃肠道的气体就会成倍增加,常把大肠膨得胀胀的。一经揉腹,大肠受到刺激,就把气体挤出来而出现放屁,便于安然入睡;若不揉腹,屁放不出来,大肠膨胀,影响入睡。
2、踏豆按摩
用绿豆500克,置铁锅中文火炒热,倒入脸盆中,同时将双脚洗净擦干,借盆中绿豆余温,用双脚蹂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开始蹂踏,每次30分钟左右。
3、拍打涌泉穴
每晚睡前洗脚后,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脚涌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脚涌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胀痛为宜。即可驱除失眠,安然入睡。
4、卧位气功法
取右侧卧位,枕头适中,全身轻松自然,双目闭合,舌尖顶上腭,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气,使整个腹部膨胀,再从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缩。连续坚持2周,一般失眠即愈。
求医网温馨提示:失眠的人,由于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严重引起感知方面变化,如视野变化、幻视、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性格改变、也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妇女导致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疾病。因此如果长期处于失眠状态,务必要采取治疗措施,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中医按摩,让你告别忧郁症
抑郁症不仅是年轻人压力大的表现,也是现代中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已经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那么要如何才能不再被抑郁症困扰呢?中医按摩是解决抑郁症最好的方法。
对于抑郁症来说,经常点揉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病症。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交替进行,每次操作10~15分钟,每天2~3次,但饱食时要慎用此法。
按摩穴位帮你走出抑郁阴影
简单的按摩减压法,操作如下: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闭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杂念,两手指尖用力按压两分钟。
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两个穴位。“身柱”位于背部第三胸椎下方,为了使颈、背伸直。指压时挺胸,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采用同样的要领指压后颈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紧张,从而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使时刻紧绷的精神放松的目的。
上面介绍的简单的中医按摩法,是让抑郁症患者摆脱抑郁症的良好方法,这些按摩法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按摩方法来让自己放松精神,达到告别抑郁症的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