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

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体内被感染了丙型病毒,主要由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生活中亲密接触传播病毒,潜伏期为2-26周,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病。

丙型肝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丙肝,一种是慢性丙肝。

(一)急性丙肝的症状:

当患者被感染为丙肝时,会出现肝区不适、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痛、黄疸、关节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可能会持续2-12周,但是有大部分丙肝患者并没有任何症状表现,少数患者虽然出现了症状,但是往往都会被误诊,因而很多急性丙肝的患者在感染阶段都并不能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二)慢性丙肝的症状:

当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六个月以上,就是慢性丙肝,部分慢性丙肝患者会出现恶心、肝区不适、腹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到慢性丙肝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当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时,就会出现黄疸、脾大、腹水等。

黄疸肝炎传染吗

黄疸性肝炎有很多种,有乙肝引起的,有丙肝引起的,有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炎。

黄疸肝炎如果是因为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从而导致血液的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都升高了,最终引起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分发黄的症状,那么就具有传染性,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就有传染性。

丙肝的癌症前兆你有吗

1)感觉身体无力,并且极易疲倦且会持续出现,即使经过充分的休息也是不能缓解,这是常见的丙肝的早期症状。

2)其他症状:右上1/4腹部感觉到不舒适(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疲劳、反胃、恶心及呕吐,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睡眠不好,感觉消沉、头脑不爽,以及短期的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和长时间的从事同一工作困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丙肝的早期症状。

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肝病,因此,了解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大家对丙型肝炎的认识与治疗。现小编将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罗列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丙型肝炎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3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乙肝感染。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

2)30~39岁为丙型肝炎的高发病年龄。

3)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中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并称初期AL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

4)丙型肝炎潜伏期为2~16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

5)丙型肝炎常见单项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6)短潜伏期丙型肝炎,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期潜伏期和轻型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7)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爆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肝炎爆发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如何治疗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症状

丙型肝炎有什么症状呢?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知道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知道症状了,才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不是吗?那丙型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

肝脏症状突出表现之一,这是大多数肝病患者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患者表现更严重。因为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

2、疲乏无力

这是肝病患者发病的早期表现之。表现为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

3、尿黄如茶

丙型肝炎患者中有一些属于黄疸型肝炎,而这类肝炎患者会出现尿黄的情况。

4、发热

急性黄疽型肝炎早期常有发热,多在37.5-38.5摄氏度,高热者少见,一般持续3-5天,而无黄疽型肝炎者发热远远低于黄疽型肝炎者。许多病人发热还伴有周身不适、食欲减退,误认为得了感冒。

5、肝区疼痛

肝病患者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

丙肝可以预防吗

一、预防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二、管理传染源

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三、切断传播途径

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采用1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

四、保护易感人群

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

慢性肝炎是什么病

慢性肝炎是相对于急性肝炎而说的,慢性肝炎一般指肝功能受到严重损伤持续六个月以上,统称为慢性肝炎,最常见的慢性肝炎,有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炎等,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有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


丙肝以后能够彻底治好吗?

1、得了丙肝,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类似,传染性强,一般通过血液传播、性生活传播和母婴传播,与乙型肝炎不同的是,丙型肝炎更具有隐匿性,大多数人感染丙型肝炎后没有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人可能会出现恶心、乏力、呕吐、食欲下降、腹部不适等轻微症状,所以,丙型肝炎一般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容易被误诊,当发现有以上症状或者有过输血史的人应到正规医院检查,以便于及早发现病情。

2、得了丙肝,一定要接受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由于乙肝的感染人数众多,很多人都关注乙肝,却很少关注丙肝,从而就忽略了丙肝的重要性。但丙肝较于乙肝更易慢性化,对人类的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威胁,因此丙肝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只要丙肝患者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是可以彻底治好丙肝的。

3、丙肝能彻底治好吗与治疗的时机关系非常密切。丙肝是由于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属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特性,而且丙肝的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危害性却不小,丙肝的死亡率比乙肝要高的多,切不可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没有症状或病情不重就不接受治疗,建议丙肝患者要及时治疗。丙肝很常见的肝脏疾病,而且分布的比较广泛,也很容易发展为性、肝硬化、肝癌,不过丙肝只要尽早治疗,那么治愈率是很高的。

丙肝的症状

(1)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由丙型肝炎到肝细胞癌一般需20年以上。

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

(2)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

(3)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

(4)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黄疸发生率低及ALT较乙肝为低,肝外表现也不多见。

(5)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种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病程初期AL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

(6)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丙肝的发生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管理传染源: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保护易感人群: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

孕妇肝炎有什么症状 孕妇肝炎的临床表现

患有妊娠合并肝炎的孕妈妈症状表现为:发热、厌油、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肝区疼痛、皮疹、关节痛、高热、寒战、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功能衰竭。

妊娠合并肝炎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和输血传播型肝炎7个类型。


丙型肝炎症状

1、丙肝的潜伏期为两周至六个月。最初被感染后,大约80%的人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可能出现的急性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关节酸痛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2、大约75-85%的新感染者出现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会出现慢性肝病,5-20%会出现肝硬化,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丙型肝炎抗体

丙型肝炎抗体临床意义

1)在输血后患肝炎有80-90%的病人是丙型肝炎,其中大部分为阳性。

(2)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特别是经常使用血制品(血浆、全血)的病人可以引起丙肝病毒的合并感染,使疾病转为慢性化、肝硬化或者肝癌,所以对乙型肝炎的复发病人或是慢性肝炎病人要进行HCV-Ab的检测。

丙型肝炎抗体正常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

丙型肝炎是怎么传播的

丙肝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基本相同,主要是通过输血、血制品和注射途径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人人体。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经静脉注射毒品导致感染者,在某些地区较为突出,患艾滋病或有性乱史者感染率高,母婴传播的途径在 HCV感染的危险性亦极高。另外,使用非次性注射器和针头,以及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具亦是导致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丙肝

1.对献血员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管理传染源:按肝炎型别隔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切断传播途径:医疗器械-用-消毒,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质量。

4.保护易感人群:有报告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肉注射。最终控制本病要依靠疫苗预防,HCV分子克隆成功,为本病的疫苗预防提供了条件。

相关推荐

黄疸肝炎传播途径

1、黄疸型肝炎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2、黄疸型肝炎的病毒会通过大小便排除,通过手、水、苍蝇污染后的食品传染给他人。3、与黄疸型肝炎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4、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黄疸型肝炎的传播。专家提醒,黄疸性肝炎很多种,乙肝引起的,丙肝引起的,的是普通的非传染性肝

丙肝发病原因哪些

1、母婴传播:大量研究表明HCV的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传给婴儿。这是引起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原因之一。2、生活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夫妻、子女、复杂父母之间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在非输血传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3、输血和血液制品:供血员、静脉毒瘾者均可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血球回输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

丙肝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丙肝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1、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 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 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仍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提示干扰素对HCV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复发时间多在治后6~12个月,若治后12

引发肝硬化结节是什么原因

1、药物性或化学毒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辛可芬、甲基多巴等可导致药物性肝炎,最后发展为肝硬化。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2、肝炎病毒: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部分人发生慢性肝炎,而慢性乙型肝炎又少部分发展为肝硬化。急性丙型肝炎约一半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10%~30%会发生肝硬化。

丙肝症状

丙型肝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和丙肝肝硬化,症状不尽相同。1、急性丙型肝炎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病情相对较轻,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肝炎,ALT升高为主,少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为轻度或中度升高。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单纯丙肝病毒感染极少引起肝功能衰竭。在自然状态下,其中仅15%的患者能够自发清除HCV达到痊愈,在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干预的情况下,85%的患者则发

丙肝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医源性手术注射传播等。丙型肝炎在诊断上,需要注意的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就患丙型肝炎,因为丙型肝炎也存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他们一般没明显的肝脏损害。诊断丙型肝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丙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是否为阳性,二

丙肝的检测方法和特点

丙肝是一种危害性相对比较大的疾病,死亡率,发病率高。了解丙肝的特点,对于丙肝的治疗与预防都所帮助,了解丙肝的检测方法,会给丙肝患者的治疗带来帮助,那么丙肝的特点是什么?丙肝的检测方法又哪些呢?(1)丙肝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和/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由丙肝到肝细胞癌一

丙肝的治疗方法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丙肝常见的治疗方法如下:1、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 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 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仍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提示干扰素对HCV抑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复发时间多在治后6~12个月,若治后12

丙肝严重吗

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造成的严重肝脏疾病。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隐匿的,不可逆转的,超过80%的感染者将发展成慢性肝炎,更为严重的是,丙型肝炎最终将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其他肝炎。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150天,其症状是疲劳、出现黄疸,10%—20%的患者会得肝硬化,1%—5%的人在二三十年后将转为肝癌,同时丙肝病毒还会加重其他肝炎患者的病情。由于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一、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1、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丙型肝炎后,该途径得到了效控制。但由于抗-丙型肝炎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丙型肝炎,因此,无法完全筛出丙型肝炎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可能感染丙型肝炎。2、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型肝炎传播占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