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腹泻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认识腹泻的发病机理有助于掌握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不言而喻,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必需抗感染治疗,以针对病原体的抗菌治疗最为理想。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因此,这数种药物常用于急性感染性腹泻,包括预防和治疗所谓旅行者腹泻。治疗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所致的腹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发。高渗性腹泻的的治疗原则是停食或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分泌性腹泻易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除消除病因,还应积极由口服和静脉补充盐类和葡萄糖溶液,纠正脱水。胆盐重吸收障碍引起的结肠腹泻可用消胆胺吸附胆汁酸而止泻。治疗胆汁酸缺乏所致的脂肪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因前者不需经结合胆盐水解和微胶粒形成等过程而直接经门静脉系统吸收。
(二)对症治疗 选择药物时,应避免成瘾性药物,必要时也只能短暂使用。病因治疗是主要的,凡病因不明者,尽管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绝不可放松或取消应有的检查步骤,对尚未排除恶性疾病的病例尤其如此。
1.止泻药 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氢氧化铝凝胶等,日服3~4次。药效较强的复方樟脑酊(3~5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3次。因久用可成瘾,故只短期适用于腹泻过频的病倒。复方苯乙哌酊(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d,此药有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不宜与巴比妥类、阿片类药物合用。氯苯哌酰胺(咯派丁胺,loperamide)的药效较复方苯乙哌啶更强且持久,不含阿托品,较少中枢反应。初服4mg,以后调整剂量至大便次数减至1~2次/d,日量不宜超过8mg。培菲康可调节肠道功能。
2.解痉止痛剂 可选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山莨菪碱、普鲁卡因等药。
3.镇静药 可选用安定、利眠宁、苯巴比妥类药物。
治疗腹泻多少钱
腹泻在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一提到它很多人认为都不值得一提。肛肠专家再次提醒大家,如果患了腹泻不及时治疗,后果也不堪设想,有些患者想了解治疗腹泻大概需要多少费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旦出现腹泻,则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医师会详细了解病史,查清病因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腹泻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及决定是否禁食。补液疗法常用于腹泻病人,但并非每个病人都须打吊针补液,可视情况口服补液。
腹泻的治疗包含很多方面,这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具体决定,所以这就造成了腹泻治疗的费用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患者选择的医院不一样,治疗费用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不等。不过重要的是要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就能减少伤害出现。
腹泻治疗的费用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患者症状较轻的话费用就会少,症状严重的话费用就会增加,建议大家在疾病早期就积极治疗,尽量将危害降到最低。
婴儿腹泻治疗
婴儿腹泻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防止脱水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
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依病情对症处理。
如何正确预防婴儿拉肚子
婴儿腹泻并非无名而起,做好预防措施,一样可以防范小儿腹泻。
1、母乳要少吃虾、蟹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及各种生冷食物。每次哺乳前要清洗乳头。
2、避免过早添加辅食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
3、肉食类食物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免造成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
4、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尤其是秋天轮状病毒高发的时候。
5、宝宝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6、冷热要适度,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7、宝宝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专用洗涤剂仔细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将泡沫完全冲净后,煮沸或用专用的消毒锅、微波炉等进行消毒。最后还要仔细擦干。如果还留有水,就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一定要擦干彻底杀灭细菌。
8、不要给宝宝穿“露脐装”,内衣不可过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裤子内,保证肚子不会受凉。
宝宝拉肚子脱水了怎么办
初期的治疗应该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不同时期的腹泻治疗又各有不同,急性期的腹泻,应该多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液体;迁移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应该注意肠道菌群失调及饮食调理;而有感染的需要控制感染,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肠粘膜保护剂,避免使用止泻药; 部分患儿可以积极的补锌治疗,以促进肠壁修复。
腹泻治疗护理
一、腹泻中医治疗方法
疗法中运用推拿的推、捻、捏、提、按、抹等手法,配合其他推拿手法与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疗效。
补脾土:脾土穴在拇指桡侧边缘,医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儿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儿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医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儿手掌大鱼际。
揉外劳:外劳宫穴在小儿手掌背正中,医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儿手掌背中心的外劳宫穴。
运内八卦: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内八卦穴为一圆圈。医者用左手捏住小儿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儿掌心做圆圈运动。
摩腹:腹指小儿腹部,医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儿腹部做圆周运动。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医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捏脊:捏脊时,主要将手法作用于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可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捏积疗法在每日晨起或上午操作效果最佳。
二、腹泻西医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
用药治疗腹泻的方法
1、预防和治疗脱水:口服补液
我们的传统配方是口服补液盐。很多时候家长看小孩腹泻心切就着急要打针,实际上小儿腹泻最怕脱水,只要能及时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很多情况下是不需要输液的。在购买补液盐之后按说明比例冲调后给孩子服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因腹泻所产生的轻度脱水症状。
小常识:婴幼儿应用时需少量多次给予。
注意事项:早产儿、有呕吐、腹胀、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微生物制剂
对于小儿腹泻,可以适当补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过度繁殖,调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运用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生态制剂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帮助宝宝吸收食物,增强食欲,并增加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3、肠粘膜保护:蒙脱石
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小常识:1包蒙脱石用50毫升水溶解
注意事项:腹泻时饭前服用,食道炎饭后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1h服用。治疗急性腹泻时,应注意纠正脱水。如出现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
4、抗生素的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腹泻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占80%以上),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只占少数。而病毒性肠炎不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微生物活菌制剂与抗生素两者联用时需要间隔时间服用(2小时)。抗生素在杀灭肠道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的活菌。两者同时服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反而会降低疗效。
5、补锌治疗
很多时候,我们在治疗儿童腹泻的时候会忽略儿童的补锌治疗。缺锌将直接造成儿童免疫力低下,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或智力发育不良等严重后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向全球推荐大于6个月的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小于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
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饮食
母乳喂养:继续喂养母乳、暂停辅食。
人工喂养:给予经适当稀释牛奶或辅以其它代乳品如米粥、面条、豆制品等;年长儿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
呕吐频繁者:暂禁食4~6小时。
乳糖不耐受者:宜喂养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牛奶过敏者:宜根据病情给予氨基酸奶粉或水解配方。
治疗腹泻的药
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1.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成人乳糜泻应禁食麦类制品。慢性胰腺炎可补充多种消化酶。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2.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营养物质。
2黏膜保护剂双八面体蒙脱石、硫糖铝等。
3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4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
5其他654-2、溴丙胺太林、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慎用。
新生儿腹泻治疗
宝宝拉肚子,可采用多种疗法,其中包括有饮食疗法、液体疗法、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等。
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具体还可以参照以下几种食疗方法。
(1)稀释牛奶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稀释后脂肪含量亦减少。加入米汤后使奶汁中含有三种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汤中的淀粉,减轻了每一种糖的发酵性。
(2)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吃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4)脱脂牛奶脱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约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5)鱼蛋白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纠正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并能纠正消化酶的紊乱,改善消化功能。鱼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于0、5%,且不含乳糖,尤其适宜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腹泻。
(6)胡萝卜汤把胡萝卜切碎加水、煮烂。含有果胶,具有吸附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7)熟苹果泥苹果一切为二,隔水蒸烂,将苹果泥喂给小儿。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并含有果胶,有吸附作用,其中鞣酸有收敛作用。
2、液体疗法:
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岁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