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小儿小便不通病因病理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小儿小便不通病因病理

小便由小肠泌别清浊,三焦水道转输,膀胱贮藏气化所致,故排尿正常需赖小肠,三焦,膀胱功能正常为前提。肾虚,元阳不固,气不化水是小儿小便不通的常见病机。


小儿推拿便秘图解 小儿推拿治便秘常见手法

以肚脐为圆心,用食、中指或者全手掌在顺时针在宝宝的肚子上缓缓转圈。可以一边摩腹一边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孩子更容易配合,妈妈也不累。

用大拇指指腹揉腹中部、肚脐旁开2寸的天枢,可舒调大肠、理气消滞。

用拇指或者食、中二指指面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开始推,推至尾椎骨。

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按揉,力度适中,不要太轻,也不要太重。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大便成“羊屎蛋”的宝宝,可以在上面提到的手法上,退六腑300次,推三关200次。

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肘部推向腕部。六腑位于前臂靠小拇指一侧,肘至阴池成一条线处。

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三关位于前臂靠大拇指一侧,阳池至曲池成一条线处。

如果便秘时间超过3个月,这是长期便秘,需要补水,光按上面的穴位是不够的,需要加按揉二马穴3~5分钟,有利于补水补肾阴。

二马穴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关节凹陷处,可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坚持1~2周效果明显。


小儿推拿有哪些主要特点

1、简单易学,方便易行

小儿推拿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规律,几次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不需要任何器械、药品及医疗设备,只是依靠成人的双手在小儿体表部位施行手法,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不受医疗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实施。这样不仅应用方便,而且节省费用。

2、见效快、疗效高

临床证明,小儿推拿对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于消化道疾病效果更佳。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3、安全稳当、不易反弹

只要对疾病诊断正确,依照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合理进行施治,一般不会出现危险或不安全问题。应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疾病,不会出现反弹及任何并发症。

4、没有毒副作用,利于疾病康复

小儿推拿是一种单纯的手工理疗手法,治疗中避免了某些药物中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同时也纠正了药物中因剂量不适而对患者身体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是一种有利无害的治疗方法,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5、治病去根,不易复发

慢性病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疾病所涉及脏腑或气血功能下降。推拿疗法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对于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病,都可以针对病因,通过手法施术,加强气血循环,恢复其脏腑功能,所以能达到治病去根的目的;对于急性病,本来其机体功能就没有多大损失,又加之按摩过程注意了功能的调治,更不会遗留病根;反复发作病症,可因人体素质的调补减少再发机会。小儿推拿网提示:对于身体虚弱者,不仅可以治愈已发疾病,同时也提高了免疫功能及健康素质。

6、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

其他疗法小儿都要遭受痛苦,就是服药,小儿也难以接受,经常给疾病治疗带来麻烦;同时,常因小儿不能和医生配合而影响疗效。应用小儿推拿疗法,小儿不会有任何痛苦感,甚至感到是一种享受,能够消除小儿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7、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小儿推拿除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外,还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经常运用小儿保健推拿,可以增强小儿体质、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非常适用于家庭。

护理小儿脑瘫的一些注意事项

小儿与成人不同,皮肤娇嫩,肢端位小,又不配合,所以在脑瘫的护理中只有熟练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熟练手法除着重练用力均匀,稳妥着实,持久有力,使之达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兼的程度以外,还必须注意手势得当,否则也会影响施术。

小儿推拿与按摩手法甚多,其中有的手法虽与成人相同,但动作姿势却不一样,特别是脑瘫患儿推拿不包括矫形动作。如推法,小儿推法是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一个方向推抹或同时向相反方向直线分推;而成人推法则是以拇指端着力,以拇指末节作屈伸活动,逐渐向前移行。两种推法无论动作手势和感觉上均不一样。

脑瘫的护理中常用的推拿与按摩手法:推、运、揉、摩掐、搓、理、擦、捏、挤、摇、抖、矫形等十几种。这些手法实施于5岁以下的患儿,年龄越小越易奏效。5岁以上的患儿可配合矫形手法同时进行。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 小儿实秘推拿方解

清大肠,揉天枢以荡涤大肠腑之气,邪热积滞;运内八卦,摩腹,按揉足三里以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可疏肝理气行滞;推下七节骨,按揉膊阳池,退六腑以清热通便。

加减:邪热壅结重者加清天河水。


治疗小儿便秘推拿方法 小儿便秘推拿操作手法

揉中脘:推拿者用掌心或四指揉中脘,也可向上或向下直推100-200次。

摩腹:用掌或四指揉摩腹部5分钟。

揉龟尾: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尾椎骨端100次。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为命门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处,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自上向下直推100次。

清大肠: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100次,称为清大肠。

退六腑:用拇指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肘推向腕,推300次,为退六腑。

按弦走搓摩:推拿者用双手掌自患儿两胁处自上而下搓摩至天枢处,搓50-100次。

揉天枢:采用捏挤法,用食指,中指同时按揉天枢100-200次。

捏脊:用食指中指直直面自下而上捏拿大椎至长强直线处,一般捏3遍。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推100-500次。

按揉足三里:用拇指端按揉外膝眼下3寸处的足三里30-50次。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 小儿通便分型辩证

素体阳盛,过食辛热之品,以致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热病后耗伤津液,肠道失于濡润,而致大便干结,难于排出。

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小儿便秘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是以导滞通便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上本人多釆用背部八法为主,根据病情再进行手法上的加减。通过背部八种手法的治疗,能够起到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之功,点揉腹部穴位和摩腹等能够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以达到大便通畅之目的。配合饮食调养、生活习惯改变,多食瓜果及粗纤维食物蔬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推拿手法治疗措施:

1.背部八法:1遍。

2.腹部点穴:以中指点揉中脘穴30秒(按照顺补逆泻的原则进行旋转),以拇指或食指和中指点揉天枢、丹田穴各30秒。

3.摩腹以一手掌面、掌根贴附于脐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自中心向外周做环形移动摩擦,再用双手交替进行,以手背触及小儿腹部感觉发热时停止。再用单手或双手掌心自天枢穴向丹田穴推动10次。

随症加减

1.虚秘加点按足三里、膊阳池、上马穴各30秒,补脾经、推三关各100次。

2.实秘加点按足三里穴30秒,清大肠经、退六腑、运内八卦各100次。

注:手法操作时可选用一些姜汁、蛋清、滑石粉等作为介质,既避免摩擦皮肤,又有助于提高疗效。

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 小儿实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大便干结,身热面赤,烦渴口臭,胸胁痞满,饮食减少,腹部胀满作痛,噫气频作,小便短赤,苔黄燥,脉弦滑,指纹色紫。

治则:理气行滞,清热通便。

推拿处方:清大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运内八卦,摩腹,推下七节骨,揉天枢,按弦走搓摩,按揉足三里。


小儿感冒怎么按摩 儿童感冒护理注意

1.患病期间,宜给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感冒流行期间可应用食醋熏蒸法,有消毒空气,预防感冒的作用。

小儿推拿通便手法图解,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


小儿便秘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便秘推拿方解

清大肠,揉天枢,涤肠腑邪热积滞;清脾胃,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按弦走搓摩疏肝理气,顺气滞;揉龟尾,推下七节骨,退六腑,以通便清热;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按揉足三里补养气血,健脾调中,强壮身体。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元气虚弱型小便不通推拿

治法:培补元气,化气行水。

推拿处方:补肾经,揉肾俞,摩关元,丹田,揉二人上马,推箕门,推三阴交。

推拿方义:元气不足,宜补之固之,补肾经,揉肾俞乃培补要穴;关元,丹田位于腹部,摩之以聚阳气,启水道,能化气以行水;二人上马,利水要穴;箕门,三阴交位于下肢,推之可引水下行,而见小便;上述配穴补中有通,以补为主,肾得温,元气得培,阳动关启,小便自通。


多大小孩可以做推拿

小儿推拿是区别于成人推拿之外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常对小儿进行抚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增强抵抗力。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所谓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后即可。只是各个年龄段的推拿手法和效果还是有区别的。

小儿通便的推拿方法 小儿虚秘推拿通便手法

主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气祛,虽有便意,面努挣乏力难下,舌淡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指纹色淡。

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二马,按揉膊阳池,揉肾俞,捏脊,按揉足三里,推揉涌泉。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便秘手法图解 小儿便秘养护宜忌

1.对于先天性及器质性病变引起便秘者,不属于推拿治疗范畴。2.家长应多让小儿吃粗糙的食物,如杂粮,蔬菜,带纤维多的食物。3.培养小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4.脾胃虚弱,少食而便少者,应注意扶养胃气。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之掐法

掐法即指用拇指或者其他手指的指甲,掐在穴位上,使穴位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一般是用于需要进行强刺激的穴位处。在使用掐法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修剪好指甲,避免将小儿娇嫩的皮肤掐破。

小儿推拿时需注意哪些

小儿推拿为中医特有很多小孩子都不喜欢吃药,更惧怕打针,所以想要治愈病症,最好的方法就是推拿。近些年来,推拿的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孩子和家长们的青睐,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们还特别放心。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推拿穴位、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中医典籍在这方面进行论述。“小儿推拿是完全

小儿推拿手法

1、脾经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2、胃经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主治:腹泻、呕吐。操作:直推300次。3、肺经位置:无名指螺纹面。主治:胸闷、咳喘。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4、小肠位置:小指尺侧缘。主治:遗尿、尿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之揉法

揉法是指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的螺纹面按在身体穴位上,进行左右的旋转揉动。在给小儿进行推拿的时候,应当注意手指需要紧紧的贴在穴位上,用力深透,一定不注意不可紧紧在皮肤表面上摩擦,否则容易造成皮肤破损。此外,小儿推拿讲究左揉主升、右揉主降,进行穴位推拿的时候一般应保持左揉的和右揉的次数相同,每分钟保持在200次左右,例如常用在揉二马、揉外劳宫穴等。

小儿推拿的手法

这个技巧爸爸妈妈是很值得来学习一下的,这绝对的是很实用的对于宝宝家来说,既简单又几乎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辅助方法,对于那些好在晚上哭哭滴滴的宝宝、经常的吐奶的宝宝了、发烧的宝宝、等等很多的症状的简易解决方法。小儿推拿效果非常确切有效,对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不挑食、健康的成长。1首先那,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做小儿推拿时,一定是要选择应避风、避强光、噪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小儿推拿之拿法

小儿推拿中的拿法主要是使用拇指、食指同时相对用力,按拿小儿身体上的穴位,通过按拿一紧一松的反复增减用力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小儿不受重力,应当保持松紧适宜,力度柔和。

小儿厌食的推拿治疗 第七步:捏脊疗法

位置:小儿背部脊柱所成的一条直线上,起于尾骨,终于大椎穴。推拿方法:小儿推拿中捏脊手法比较特殊,是特定部位的特殊推拿手法。操作时需要将儿童俯卧,用是双手的拇指指腹顶住皮肤,然后在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同时将皮肤用力捏拿,双手交替由长强穴开始沿着脊柱向上推至大椎穴。每次推3-5遍即可。同时为了增强刺激,可在每向推移3次时向上用力提拿一次。功效作用:捏脊疗法可以调整小儿脾胃功能,使其正常运转,脾胃功能正常

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推拿是通过小儿身体的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常用的手法为如下:1、推法。推法指的是用指面着力于穴位上,做直线移动的手法。推法可分为三种,一是补法,即向心推,由小指尖推向小指根;二是泻法,即离心推,由无名指根推向无名指尖;三是平补平泻法,即来回推。2、揉法。揉法指的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