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这18个动作老人常做能养生

这18个动作老人常做能养生

伸懒腰: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提肛: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此动作连做10~20次,可加强提肛肌的力量,对控制老年人因肌肉松弛造成的大小便失禁有效。而且,能够缓解痔疮和便秘。另外,做完这个动作还可以配合练习腹式呼吸,效果加倍。

挺腹: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双手擦面:经常用双手擦面,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最好每天早中晚各以双手擦面一次,这样持之以恒,可以减少面部的皱纹。

叩齿:轻闭嘴唇,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数十次,间宜旋舌,以舌尖舐动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收到清除污垢,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等作用。

捏腋窝:中医认为,经常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方法如下: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猛。

握拳:每天进行握拳锻炼,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并保持旺盛的精力。方法如下:将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平时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采用此法。

踮脚:经常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常会感到下肢酸胀,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所造成的。不妨每小时做一次“踮脚”活动,方法是:不断地抬起两脚脚跟,使下肢血液回流良好。因为人体血液下肢回流,主要是靠抬脚后跟对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排出的血量。

少洗头多梳头: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减少,如果洗头过勤,用洗发液过多,就会洗去一层薄薄的皮脂,使头发失去滋润而干燥、脱屑、发生瘙痒。对老年人来说,平时一星期洗一次头就可以了,也不宜用碱性过多的肥皂。另外,经常梳头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

拍手:十指的指尖是经脉相交会之处,平时应该多锻炼指尖,像拍手、鼓掌,都是很好的动作。十个指尖相碰的动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痴呆,因为气血全都到末梢了。

弹脑: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脑壳,可闻及咚咚响声。每晨弹3~5下,有防头晕、强听力和治疗耳鸣的作用。

泡脚: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热水的刺激后,能够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

搓臂:端正坐好,将双手伸直,两手的掌心相对平放在胸的正前方,这时候右手的食指可以顺着左手中指的最末端并且沿着手掌的中心线向前推移,一直到手肘窝的中心,做25次,用右手食指从左手小指尖端沿手掌靠身体一侧推移至肘窝,做25次;换手,用左手推右手,方法同上,分别推25次。具有清心、祛火、除烦的功效。

哈气:早晨起床后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哈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合嘴时轻轻叩击牙齿。这个动作,可通过面部神经的反射刺激大脑,使大脑尽快清醒。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能使面部40多块肌肉有节奏地运动,防止中老年人面肌萎缩。此外,张合嘴巴可使咽喉部得到活动,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中耳内外的压力维持平衡,防止老年人耳聋。

张嘴:在学习、做家务或看电视的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面部全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轻松地、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张合持续50次,约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转颈: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经常做做转颈运动,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颈椎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拉耳:每天用左手绕过头顶,握住右耳提拉14下,然后用右手以同样方法提拉左耳14下,早晚各一次。闲坐时则可以手按摩耳轮,用食指和拇指贴耳廓内、外层,相对揉捏,久之可补肾气,保持听力。

搓足心: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这是因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清晨老人不应吃的三类食物

忌空腹吃香蕉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钾,还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食用,会使血液中的含镁量骤然升高,而镁是影响心脏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忌空腹吃菠萝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菠萝里含有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其营养成分必须在吃完饭后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忌喝大量冰凉的饮料

养生 保健 老人 饮食 水果 饮食禁忌

温度相差太大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导致突发性挛缩。

此外,清晨也不要空腹喝醋或吃蒜。空腹喝醋会导致胃酸过多而伤胃;而蒜素会对胃粘膜、肠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痉挛。

老人常做18个动作可长寿

1、拍手

十指的指尖是经脉相交会之处,平时应该多锻炼指尖,像拍手、鼓掌,都是很好的动作。十个指尖相碰的动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痴呆,因为气血全都到末梢了。

2、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脑壳,可闻及咚咚响声。每晨弹3~5下,有防头晕、增强听力和治疗耳鸣的作用。

3、捏腋窝

中医认为,经常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方法如下: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猛。

4、梳头

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减少,如果洗头过勤,用洗发液过多,就会洗去一层薄薄的皮脂,使头发失去滋润而干燥、脱屑、发生瘙痒。对老年人来说,平时一星期洗一次头就可以了,也不宜用碱性过多的肥皂。另外,经常梳头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

5、搓臂

端正坐好,将双手伸直,两手的掌心相对平放在胸的正前方,这时候右手的食指可以顺着左手中指的最末端并且沿着手掌的中心线向前推移,一直到手肘窝的中心,做25次,用右手食指从左手小指尖端沿手掌靠身体一侧推移至肘窝,做25次;换手,用左手推右手,方法同上,分别推25次。具有清心、祛火、除烦的功效。

6、伸懒腰

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7、提肛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此动作连做10~20次,可加强提肛肌的力量,对控制老年人因肌肉松弛造成的大小便失禁有效。而且,能够缓解痔疮和便秘。另外,做完这个动作还可以配合练习腹式呼吸,效果加倍。

8、哈气

早晨起床后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哈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合嘴时轻轻叩击牙齿。这个动作,可通过面部神经的反射刺激大脑,使大脑尽快清醒。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能使面部40多块肌肉有节奏地运动,防止中老年人面肌萎缩。此外,张合嘴巴可使咽喉部得到活动,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中耳内外的压力维持平衡,防止老年人耳聋。

9、手擦面

经常用双手擦面,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最好每天早中晚各以双手擦面一次,这样持之以恒,可以减少面部的皱纹。

10、挺腹

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11、张嘴

在学习、做家务或看电视的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面部全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轻松地、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张合持续50次,约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12、转颈

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经常做做转颈运动,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颈椎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13、拉耳

每天用左手绕过头顶,握住右耳提拉14下,然后用右手以同样方法提拉左耳14下,早晚各一次。闲坐时则可以手按摩耳轮,用食指和拇指贴耳廓内、外层,相对揉捏,久之可补肾气,保持听力。

14、叩齿

轻闭嘴唇,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数十次,间宜旋舌,以舌尖舐动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收到清除污垢,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等作用。

15、搓足心

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这是因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16、握拳

每天进行握拳锻炼,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并保持旺盛的精力。方法如下:将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平时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采用此法。

17、泡脚

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热水的刺激后,能够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

18、踮脚

经常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常会感到下肢酸胀,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所造成的。不妨每小时做一次“踮脚”活动,方法是:不断地抬起两脚脚跟,使下肢血液回流良好。因为人体血液下肢回流,主要是靠抬脚后跟对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排出的血量。

老人常做18个小动作养生又长寿

1、捏腋窝

中医认为,经常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方法如下: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猛。

2、梳头

老年人皮脂分泌相对减少,如果洗头过勤,用洗发液过多,就会洗去一层薄薄的皮脂,使头发失去滋润而干燥、脱屑、发生瘙痒。对老年人来说,平时一星期洗一次头就可以了,也不宜用碱性过多的肥皂。另外,经常梳头有益于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

3、拍手

十指的指尖是经脉相交会之处,平时应该多锻炼指尖,像拍手、鼓掌,都是很好的动作。十个指尖相碰的动作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痴呆,因为气血全都到末梢了。

4、弹脑

坐在床上,两手掌心分别按紧两侧耳朵。用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脑壳,可闻及咚咚响声。每晨弹3~5下,有防头晕、强听力和治疗耳鸣的作用。

5、搓臂

端正坐好,将双手伸直,两手的掌心相对平放在胸的正前方,这时候右手的食指可以顺着左手中指的最末端并且沿着手掌的中心线向前推移,一直到手肘窝的中心,做25次,用右手食指从左手小指尖端沿手掌靠身体一侧推移至肘窝,做25次;换手,用左手推右手,方法同上,分别推25次。具有清心、祛火、除烦的功效。

6、伸懒腰

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7、提肛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放松肛门。此动作连做10~20次,可加强提肛肌的力量,对控制老年人因肌肉松弛造成的大小便失禁有效。而且,能够缓解痔疮和便秘。另外,做完这个动作还可以配合练习腹式呼吸,效果加倍。

8、哈气

早晨起床后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将嘴巴最大限度地张开,向外哈一口气再闭合起来,合嘴时轻轻叩击牙齿。这个动作,可通过面部神经的反射刺激大脑,使大脑尽快清醒。张大嘴巴与闭合嘴巴,能使面部40多块肌肉有节奏地运动,防止中老年人面肌萎缩。此外,张合嘴巴可使咽喉部得到活动,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中耳内外的压力维持平衡,防止老年人耳聋。

9、手擦面

经常用双手擦面,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最好每天早中晚各以双手擦面一次,这样持之以恒,可以减少面部的皱纹。

10、挺腹

平卧,伸直双腿,作腹式深呼吸。深吸气时,腹部有力地向上挺起,呼气时松下。反复挺腹10~20次,可增强腹肌弹性和力量,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及脂肪积聚腹内,并有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11、张嘴

在学习、做家务或看电视的间隙,将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张一合,带动面部全部肌肉,进行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延缓局部各组织器官的老化,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嘴巴轻松地、有节奏地一张一合,每次张合持续50次,约1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坚持各做一次。

12、转颈

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经常做做转颈运动,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颈椎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13、拉耳

每天用左手绕过头顶,握住右耳提拉14下,然后用右手以同样方法提拉左耳14下,早晚各一次。闲坐时则可以手按摩耳轮,用食指和拇指贴耳廓内、外层,相对揉捏,久之可补肾气,保持听力。

14、叩齿

轻闭嘴唇,上下牙齿互相叩击数十次,间宜旋舌,以舌尖舐动上颚数次。能促进口腔、牙齿、牙床和牙龈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收到清除污垢,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等作用。

15、搓足心

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这是因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16、握拳

每天进行握拳锻炼,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并保持旺盛的精力。方法如下:将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平时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采用此法。

17、泡脚

活动了一天,晚上身体会较为疲累,特别是肝肾急需得到休息和调养。此时最好的调养方式就是泡脚。泡脚时,水里的热量可以通过脚底进入人体全身,使体内肾经、肝经都得到养护。特别是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晚上在得到热水的刺激后,能够很好地消除一天的疲劳,补充肾气。

18、踮脚

经常站立和久坐的老年人常会感到下肢酸胀,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所造成的。不妨每小时做一次“踮脚”活动,方法是:不断地抬起两脚脚跟,使下肢血液回流良好。因为人体血液下肢回流,主要是靠抬脚后跟对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心脏每次跳动排出的血量。

手腕操可减轻肩部的酸痛

1.屈腕伸出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右手握着左手四指,然后向后弯,维持动作30秒,再换右手做,重复2至3次。伸出左手,掌心向内,手指向上,右手按在左手掌背,然后向内(活动者怀里)弯,维持动作30秒,再换右手做,重复2至3次。这节操可以增强手腕的灵活性,还可减轻肩部的酸痛。

2.旋腕取站姿或坐姿,吸气两臂前平举,手握空心拳,以手臂为轴心,向内旋转拳头,连续转动15至20秒。完成后,反方向再做一遍。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腕部肌肉,令手腕保持灵活、松弛手臂神经。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日常小动作 老人能增寿

1、捏腋窝

中医认为,经常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方法如下: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1次,切忌用力过猛。

2、远眺

登高远眺,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改善视力。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晨、傍晚或大脑疲劳时,在自家的阳台或登上山峰,有规律地转动眼球和平视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等景物。长年坚持,必有好处。

3、转颈

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经常做做转颈运动,既能收到提神的效果,又能防止颈椎疾病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坐在椅上,先抬头,尽量后仰,再把下颏俯至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并向左右两旁侧倾10~15次,再将腰背贴靠椅背,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4、握拳

每天进行握拳锻炼,能增强体内脏器功能,使人的体力倍增,并保持旺盛的精力。方法如下:将双手紧握成拳,全身同时稍稍用力,然后放开,重复进行50~8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平时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及精力不足者,可采用此法。

老年人养生小动作

伸懒腰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瘀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体肌肉收缩和舒张、增进肌肉本身血液流动的同时,还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踮脚尖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尤其是在久坐或久站后下肢酸胀、乏力时,可采用踮脚尖的方法健身。人在踮脚时,由于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可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加速血液循环,从而缓解下肢酸胀及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具体做法: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保持2~3秒,可重复多次。

深呼吸深呼吸可以促进人的肺部排出浊气,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环。

叩齿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轻闭,然后上下齿有节律地轻轻叩击。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齿坚固,并能预防牙病的发生。

转目双目从左向右转14次,再从右向左转14次,然后紧闭片刻,再迅速睁开眼睛。常年坚持,可使眼睛运转灵活,去内障外翳,兼能矫正近视、远视。

搓足心每天晚上洗脚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钟,对健足强身十分有益。这是因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起床先做几个动作能养生保健

1.仰卧侧屈

仰卧在床上,一手向上举,随着上体侧屈,下肢用力伸直,左右侧屈分别做6~8次,可锻炼腰腹力量。

2.挺腹

平卧,双腿伸直,深呼吸。吸气时,腹部有力的向上挺起,呼气时放松,一呼一吸为一次,做10次,可增强腹肌弹力,预防腹壁肌肉松弛,具有减肥和加强胃肠消化功能作用。

3.蹬摩脚心

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蹬摩脚心后,可促使全身血液回流,有活经络、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

4.伸懒腰

睡觉时,身体多采取屈缩的姿势。醒后在床上两手交叉,伸向头顶上方,脚尖绷直,伸展身体,同时配合深呼吸动作,如此反复练习4~6次,有助于消除人体疲劳,精神倍增。

5.转头屈脚踝

头部供血不足会让人感到头昏脑涨,早晨醒来,躺在床上,头部向左、右两侧各转动8~10次,即可减轻头昏症状。与此同时,屈伸脚踝关节10~20次,能够使下肢活动起来。

老年人小便失禁怎么办 盆肌训练

反复收缩骨盆底部肌群,如每天练习提肛训练等;老人在每次排尿时训练自己做停顿或减缓尿流的动作;老人在遇到咳嗽、弯腰等动作之前要注意先收缩骨盆底肌等;这样可加强骨盆底肌的训练,有助于增强尿道的封闭能力,这对改善尿失禁有一定的帮助。


春季老年人养生18个妙招

1、到了春天,老年人宜多吃百合、莲子、山药、大枣等健脾养胃的食物,这些平甘温补的东西,让脾胃更为活跃,缩短食物在肠胃堆积的时间,可以预防高血脂、高血压。到了春天,老年人宜多吃百合、莲子、山药、大枣等健脾养胃的食物

2、春季饮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平时喜欢吃酸性食物的人,这时要少吃,因为,春季是发散的季节,而酸性食物有收敛的功能,如果继续多食酸,则不利于身体的吐故纳新,会有损脾胃。喜食酸的人,多吃甜味食品可以补益脾胃。

3、免疫力比较低下的老年人吃一些有温补作用的葱、蒜和韭菜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抗御风寒为主的疾病。

4、偏于体弱气虚的老年人,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鸡蛋等。

5、常到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可荡涤体内浊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肌肤上的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老年人锻炼首先要选择温暖的天气,春季天气变化无常,选择温暖的天气出行运动,对防寒保暖有着重要的作用。

6、老年人春季运动要适度,避免运动量过大,像散步、太极拳等均是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7、老年人春季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适当的吃含蛋白高的食品,如奶类、鱼类、禽蛋、瘦肉等。控制食盐摄入量。

8、春季老年人养生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不要过度饮酒。

9、春季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多变,如过早的脱去冬衣,对于老年人来说极易受寒患病。因为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衣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结合气候变化随时增减,每次增减的幅度要小。衣着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10、早春季节,常有寒流侵袭,气候骤降。再加上人体的皮肤、汗毛孔向外开始疏泄,对寒邪抵御能力有所减弱,因此,老年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所以,春天里老人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出门要带口罩,切忌过早脱去冬衣。一旦得了感冒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11、春季老人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荠菜、芹菜、马兰菜等早春蔬菜。

12、用鸭梨、荸荠去皮煮水喝,可清热、润肺。

13、胃肠消化差的老人可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渴。春季老年人养生忌油腻、酸涩、生冷之物,不要过度饮酒

14、春季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

15、进入春季,老年人须防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春季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入侵,气压变化大,在每次气温变化的过程中,可造成人体血管的伸缩难以适应而导致中风发生。

16、在春季老年人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

17、在春天,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调理,宜多吃富有营养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引发疾病。胃寒者早晚要喝点姜糖水,有御寒和防治感冒的双重作用。

18、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间,老年人不要频繁出入商场、影剧院等人多的公共场所。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或吃几瓣生蒜,或在室内熏醋,均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良效。

相关推荐

腹部减肥最快的方法

腹部减肥最快的方法第一套:动作1仰躺姿,双手相互交叉放胸前,双膝併拢并屈膝。动作2靠腹部力量抬上半身,下背贴地,回动作1,重复15次为1回,4回。动作3趴姿,前臂撑地呈90度,腰以上离地,背打直,脚与肩同宽,脚背贴地。动作4踮脚尖,用腹部、手臂力量撑起身体30秒,回动作3,重复15次为1回,4回。第二套:动作1仰躺姿,双手自然平放身体两侧,双腿离地,小腿尽量保持水平状态。动作2利用腹部力量将臀

老人喝好这3杯水可以养生

第一杯水:晨起空腹起床后,可空腹喝一杯水,因为睡眠时身体出汗和尿液分泌,导致人体损失了很多水分,起床后即使不感觉口渴,但体内仍会因为水分缺乏而导致血液粘稠。因此,起床后一定要喝一杯水慢慢补充水分。老人怎么喝水养生 老人如何喝水养生 老人什么情况下要喝水第二杯水:运动后老人在运动后,应特别注意补充水份。运动时汗液带走电解质,且消耗较多量,若不注意,运动后极易发生低血糖,严重甚至引起晕厥。因此,

什么养生运动可以丰胸

丰胸养生运动1:双手侧腰养生运动步骤:身体自然站立,双手伸向左侧,直到最大限度,腰也跟着弯下去,然后双手再向下转动,一直伸展至极限。接着伸向右侧,同样伸展至极限。收紧小腹然后将身体提起来,想象着整个动作像扇子打开然后合上一样。丰胸养生运动2:极限伸展养生运动步骤:动作紧跟着上一步,将腰弯至极限,手也伸直,尽量与地面接触。每个动作之间没有停顿,整套动作犹如钟表一样循环。每个动作都要尽可地延伸至极限

办公室4个小动作预防胸下垂

动作1、手合掌,并使手掌相互用力合压。合压时,胸部两侧的胸肌拉紧,呈紧绷状态,约进行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左右。动作2、双手交叉,将手臂并拢,手肘抬高至胸的部位,左右手臂用力相互按压,一回15秒,5回。动作3、双手合十,手臂呈水平状放于胸前。手臂与手掌呈垂直状态;手臂慢慢伸向头顶,再慢慢落回到胸前。注意保持直线运动;手臂慢慢向左、右平移运动。持续不断地重复着向上、下、左、右的运动,5分钟。

老人什么运动养生

1、头部活动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2、扩胸活动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3、交叉摆掌站立姿势不变,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

老人什么运动养生

1、头部活动以头作笔尖,摇动头部写“长寿”两个字。然后令头部围绕这两个字划圆,先顺时针方向,再反方向,以上动作要缓慢些,时间约2分钟。2、扩胸活动站立姿势不变,两腿稍屈,两臂经胸前平屈向前平举(合掌指尖向前),低头含胸。再两腿伸直,两臂向后摆至侧平举(掌心向后),抬头挺胸。两腿屈伸一次,两臂胸前平屈并后振一次(拳心向下),再收回。时间约1分钟。3、交叉摆掌站立姿势不变,两手下垂,两掌交叉,掌心向腹

超实用减肥操,6个动作在家就瘦小腹

左腿贴地侧躺在垫子上,左手小臂支撑在垫子上,与大臂成90度,弯曲右腿,右脚脚尖踩地与左膝盖的位置,伸出右臂向上沿着右腿向前延伸,同时抬左腿向上到极限,重复30次,换腿再继续。动作2仰卧,膝关节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板上比髋宽;手放在脑后。抬右腿向上垂直地面同时用头去够腿到最大极限。30次,换腿,重复。动作3小腿和双手贴地,后背与地面保持水平。抬右腿向前,右大腿和膝盖紧贴胸前保持3秒用力向后踢腿到极限

老人什么运动养生

老人午后怎么运动养生?午饭后身体比较懒散,即使去运动也调动不起什么积极性,而且还容易伤身体。老年人午后休息比运动好。老人晚上怎么运动养生?傍晚5点~8点是运动的黄金时间,这时候人的神经异常兴奋、情绪高涨、全身放松,而且这时候运动提高你的晚间睡眠质量。所以,这时候要充足的全身运动。体力比较好的中老年人傍晚的运动要把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起来。在户外运动,老年人傍晚主要以轻运动量的有氧运动为主

这10个动作中老年人最危险

避免用力排便老人用力排便时,会导致腹内压、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此时心脏的负担也会加大,容易诱发心梗。专家提醒,如果有便秘症状,应多吃富含纤维的果蔬,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或借助药物排便,切忌过度用力。警惕人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不宜久坐看报打牌久坐不动会影响到消化功,使胃肠蠕动缓慢,日久容易诱发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疮的发生。有些老人习惯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气温低再加上久坐不起,会导致下

颈椎病怎么办

就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伸多远伸多远,一直拍到七十七次。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人,从后面拍更好。老人从上面拍也行,这样帮助血液马上流畅。治疗颈椎病的小窍门:深呼吸,下蹲起。深呼吸,一种叫胸式呼吸,一种叫腹式呼吸。我们平时呼吸,每一次吸入呼出空气500毫升,一次深呼吸就有2500毫升~3000毫升。这个深呼吸,一次就有7~8次平时呼吸的量。更重要的不仅是氧气多了7~8倍,而且横膈膜一下降,